03.02 清人区区几十万人入关,为什么能征服明朝?

侯家萍


大明王朝的灭亡,凭着满清的兵力是打不过中国人的!大明王朝的覆灭是内忧外患造成的。

李自成和张献忠攻破了皇城当今的故宫。那时候清兵还没有入关,崇祯皇帝一身损国,吴三桂勤王在半路上,听到崇祯大帝已经吊死煤山,掉头回到山海关。最后联合清兵剿灭贼寇李自成。

吴三桂投降清兵,帮助清廷反杀汉人!

明朝的覆灭主要起因是内讧。

吴三桂最后想自立“门户”当皇上,被清廷灭族!


教育探讨


言归正传,清朝入关前其总人口不过两百万的规模,壮丁也不会超过15万,如果抽丁成军的话,二抽一不过是七万人,三抽一也不过是五万人,即便是紧急时刻动员三分之二的壮丁也不超过十万人,这个数据和明朝比是怎么都不够看的。因为明朝纸面上有百万大军以及几千万人口,还拥有比清朝更为庞大的经济基础,那么取代明朝的怎么会是清朝?


说白了,无外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三个方面的因素,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注定了清朝最终混一区夏。

政治方面,清朝能做到君臣一心,上下一心,上至皇帝下至满汉臣工能为了入关这一共同的目标放下成见,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出力。与此同时,清朝下层也非常有凝聚力,因为满洲大汗的实用主义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通过成绩来换取财富以及社会地位。同时,满洲大汗对旗下的满洲人、蒙古人和汉人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能平等的分享军功以及战利品,还能获得相同的口粮和军饷。如果对比皇太极和崇祯这两个主子,皇太极比崇祯合格的多,因为皇太极比崇祯有担当,不像崇祯那么小肚鸡肠,而且皇太极对人才更为重视,只要是有点本事就能人尽其用。而且,投降后金的汉官往往会十分卖力的效忠于满洲大汗,积极为满洲大汗入主中原出谋划策。

当然,有死鸭子嘴硬的蛋白质会说投降满洲并为满洲大汗献言献策的汉人是汉奸,并恶毒的诅咒他们。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满洲大汗没有强于崇祯的闪光点,他们有如何能死心塌地的效忠满洲大汗?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对崇祯都没有多少忠诚可言。

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清朝迅速采取招揽明朝官吏、开科取士、废三饷以及其他弊政等郑策,并宣布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由于清朝足够强势,能够重塑社会秩序,所以地主阶级以及知识分子迅速同清朝采取了合作态度。举个例子,南明刘文秀部围攻保宁的时候,李国英等人甚至打算放弃保宁撤退至汉中,四川巡按郝浴直言,不死于贼,必死于法,所以李国英打消了撤退的念头,以伏兵击溃刘文秀。郝浴是个汉官,而且还是顺治初期得进士,由此可见,知识分子对清朝的认同。因之,清朝能够坐稳江山。
与此同时,清朝还掩盖了自己是明朝真正的敌人这一事实,把灭亡明朝的功劳让给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因为李自成先进了北京,清朝入关的阻力会最小,所以该放弃就放弃,虽然李自成起义的时候明军都已经在辽东凉透了,虽然明军精锐部队基本都是清军消灭的。而得了清朝好处的知识分子则不遗余力的帮清朝宣传取天下非自明朝,而取自李闯,塑造了清朝入关的合法性。

这里说个段子,清末那些革命党对于明清易代的观点基本都是清朝灭亡明朝,今天革命党的徒子徒孙却要按清朝的说法说清朝取天下自李自成,真是滑稽。
在军事方面,清朝在入关前就消灭了至少三十万明军,几乎消灭了明军全部的精锐,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后的野战精锐部队被清军全歼,清军斩首五万多人,还有数万溃军被挤到海里做了鱼食。这场战役的结果就是明朝已经到了无兵可用的境地,剩下的部队属于只能维持治安的二流、三流部队,此时清朝入关仅仅是时间问题。

我前文说过,明朝只不过是有纸面上的百万大军,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属于战斗部队,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二三流的治安部队,而且这帮人只有少数人适合当兵,剩下的当厨子、当糕点师、当木匠、当泥瓦匠等三百六十行都是一把好手,要不然清军也不会大量裁撤投降的明军,只保留少数精壮,因为被裁撤掉的不是不适合当兵就是老弱病残。

再者,满洲大汗的八旗部队是一支兵种齐全的武装力量,八旗旗下有重骑兵、重步兵这种精锐部队,也有东亚大陆火力最强的炮兵部队,也有轻步兵、轻骑兵这种精锐轻装不对,还有合格的工兵部队作为辅助。所以,满洲大汗的八旗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且由于八旗的军功激励制度,再弱的明军剃头之后也会战斗力爆棚,打起老队友来异常卖力。
清军入关之后,清军


的战略也很有可圈可点之处。清军的战略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兵力进行快速突击,尽可能多的敌人有生力量。而且,根据我目前查到的资料,清军统一战争很少动员超过十万人的兵力,侧面说明清军武力的强盛。

在经济方面,明朝则是乏善可陈。别说什么小冰河导致明朝农业减产,当时小冰河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不会只影响明朝,因为老天爷不会厚此薄彼,更何况明朝那会儿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但是相比于明朝,小冰河对满洲影响更大,满洲当时都已经出现了人相食的景象。
明朝《饥民图说》


中描绘的饥民全家自己的场面

就明朝来说,明朝庞大的体量足够保证明朝能够应对危机,但是并没有。由于明朝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官员层层克扣、土地兼并猖獗,再加上明朝禁止人口流动等原因,危机并没有得到缓解;再加上明朝为了应对同满洲的战争刮地皮筹集军费,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其表现形式就是明末农民大起义,李自成等起义军领袖揭竿而起,大量的流民、饥民纷纷加入起义大军。所以,李自成即便是失败十次还是东山再起,因为李自成每次失败都可以召集更多的百姓加入义军,毕竟明朝根本解决不了天灾,只能眼看着天灾演变成人祸,并愈演愈烈。
清朝解决经济危机就简单粗暴的多,就是拿明朝当提款机,从明朝抢劫粮食和财物,如果明朝不够用的话,还可以从朝鲜这个小受身上抢一笔。但是如果说实话,这个粮食危机其实解决的并不彻底,要不然清朝怎么非要入关。不完全统计,清朝五次破关,缴获了上亿两白银并掠夺了大量的人口补充劳动力缺口。而且,清朝缴获的财物除了分给有功人员之外,还成了入关的准备金。

清朝入关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占领区的社会秩序以恢复生产,要不然哪来的财政收入。与此同时,被清朝征服的江南也能为清朝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所以,之前就准备的资金再加上入关后稳定的税收让清朝底气十足,更何况清朝还有君臣同心这一条作为加持。这样可以保证清朝对有限的资源合理运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清朝会选择快速突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因为这就是对资源的合理运用。

而南明呢?南明不过是军阀的牌坊罢了,根本就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碎片化且只知道相互倾轧的小团体的一个统称。如果仔细查阅历史就可以发现南明内斗的次数不比对抗清朝少多少,所以南明的资源就被分散,唯一的结果就是给了清朝资源上的优势,方便被清朝各个击破,成了清军刷经验的经验包,最后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历史只会把机会留给强者,而清朝是当时唯一的强者,所以历史把君临天下的机会留给了清朝,如果迷信点说,也就是天意。在改朝换代这方面我是比较相信天意的,因为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历史发展,如果深究得话就会发现其内在的合理性。因为当时谁也想不到清朝这个只有七十万左右人口的小国会取代明朝,但是如果深究其细节,你就会发现实际上满洲相比于明朝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历史才会垂青于清朝。而清朝也是顺应天命,把古典中国推向了顶峰。

只不过,现在的明吹蛋白质却想要碰瓷清朝,也是可笑的很。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根源,我们就要回溯下两方的历史。

第一个时间点,万历47年,萨尔浒之战。

一方是明军的11万军队,另一方是努尔哈赤带领的后金军,约有6万人左右。

战争的结果是以明军惨败而告终。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自此明军由进攻转为防守。



垂垂老矣的万历,听闻战败伤心不已,但也只是伤心了那么几天,在经历过三大征的万历眼中女真人的威胁不过是癣疥之疾,手下的大臣才是他烦心的对象,如果上天在给万历多活几个年头,他有信心收拾掉后金的威胁。

万历48年,万历皇帝驾崩,同年朱常洛继位,又一个月朱常洛驾崩,朱由校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天启皇帝。

无论是朱长洛登基还是朱由检做皇帝,东林党人在其中是出了相当多力的,也因此天启登基之初大量的任用东林党人,一时之间东林党势力大增。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攻陷沈阳,辽阳。

天启二年,努尔哈赤夺取广宁。

与此同时天启皇帝感受到东林党人在朝中的势大,执政时处处受到制肘,于是有了任用阉党用于制衡的想法。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发起宁远之战,被袁崇焕所阻。

努尔哈赤刚占据辽东时候野心勃勃,意气风发对待汉人也是以“恩养”为主,但随着年岁老迈又有治下汉民不断的反叛还有小冰期气候导致的粮食短缺,努尔哈赤开始大量的屠杀汉人。

年老的努尔哈赤,暴躁易杀,只要稍有忤逆,就会有性命之忧,那怕是他的儿子,努尔哈赤也绝不留情。

努尔哈赤知道他的儿子们各个都有狼性,野心勃勃,只有以最血腥的手段才能震慑住他们。为了制衡,也因为对幼子的欢喜,努尔哈赤开始培养多尔衮和多铎。

可惜天命在皇太极身上,还没等多尔衮和多铎羽翼丰满,在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病逝。



天启六年,皇太极继位。

原本在努尔哈赤的暴政下以摇摇欲坠的后金在皇太极的治理下开始逐渐稳定。

天启七年,天启皇帝由于落水染病,躺在病床上,最喜的木工活是干不了了,原本打算压压魏忠贤的势头也暂且推迟。

谁知这一病就要了天启皇帝的性命。

天启七年,天启皇帝的弟弟朱由检登基,也就是崇祯帝。

崇祯皇帝是要做有为的圣君,刚一登基就清算阉党,只是年轻刚正的皇帝却不知过犹不及的道理,宦官是皇权的延伸,彻底清算了自己的爪牙,又拿什么来制衡文官集团?

崇祯元年,崇祯颁布政令改革驿站,精简人员,一个名叫李鸿基的驿卒被裁撤,而此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

由于灾荒连年,官府又不断的加税,百姓被逼得没了活路,于其活活被饿死,还不如反了还能有一分的活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李自成吃过官粮,对那些苦哈哈的起义军还是有抵触的,但自己丢了差事,手上又有了人命,背井离乡是必须的,于是他选择加入边军。

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路从蒙古入关,抢掠内地,甚至还在北京城下耀武扬威,在京畿一带大肆搜刮抢掠了几个月,才施施然的退回关内,也是因为这次入关崇祯皇帝处死了袁崇焕。

崇祯此举等若自断一臂,袁崇焕虽多有可杀之处,但却是少数能够震慑住辽东的文臣,少了节制的辽东,最终也为吴三桂的反叛埋下了伏笔。

在女真人围住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加入的边军被调往北京驻防。如叫花般的军队,人人廋骨嶙峋,穿着破烂的战袄,他们已经有一天没吃东西了。

听说要与凶恶的女真人拼命,生死难料,有人就想起了欠发了几年的军饷,在战场上爷们死就死了但总要给家里人留点给他们过活的希望。

可管钱粮的将领哪来的响银?朝廷拨下来的银两本就不是足额,还要被上官层层剥削,来到他的手上的饷银以是寥寥无几,那怕将这些银子都发下去,也不够怎么一大群大头兵分的。

没有饷银,还要士兵们拼命,那家的道理,反了,造反了,最少还能吃上几天的饱饭。

崇祯九年,皇太极称帝改元,正式定国号为“大清”

崇祯十四年,皇太极病逝。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以要攻破城门。

吾非亡国之君!吾非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登上煤山,来到一颗歪脖树前,系上白绫,身边只有一名太监。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崇祯十七年,崇祯自缢。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北京,在北京抢掠一番大军又往山海关,与吴三桂决战,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大败李自成。

自此清军入主中原。

总结

上述历史的回顾只是大致,还有许多重要的事件与人物,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没办法过多的介绍。

清朝很快能夺得天下,从上述的历史中也能窥探一二,而这里我最想从人心的角度来阐述清朝为何能如此顺利的统一中国。

当清军来到城外,守城的官员茫然的望着城外的大军。

官员是大明的官员,可他为何而守城?灭亡的朝廷?哪里还有朝廷?北京城都没了。

自己手下的官员已经嚷着要开城门迎接他们新的主子,他们是为了保住自家的财产,想着能在新朝更进一步。

是要阻止吗?

看着身边的瘦弱的军人,肮脏的绵衣,呆滞麻木的目光,是啊!这些军人又为何而战?

朝廷?饷银?温饱?这些好像都没有。投降了对面的清军,再差难道还能差过这里吗?

其实官员还是有报效国家的心的,自己毕竟是读书人。

回过身子,又往了眼身后的百姓,官员希望能在他们的眼中找到支撑自己的一些信念。

身后的百姓零零落落的,饥荒、瘟疫、如蝗虫过境的起义军,城中房屋十室九空,他们比士兵更绝望。

罢了!罢了!守个锤子的城。

人心似线,大明就是这无数的线交织而成,线散了,大明也就散了。


捣碎的蛋


一勺历史,为您解答。

清人区区二十万入关就能征服堂堂上亿人口的明朝,对于这个论断并不严谨,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因为明朝的灭亡是内忧和外患的两两结合造成的。

明朝晚期,北方的清人在皇太极的一统之下,实力也是很强大。但是皇太极虽然想当皇帝,可还不敢想当中国的皇帝。大明国内的叛乱,却是给了大清一个完美的历史机遇。

明末时期有三方势力:南明政权、农民军、大清军。

清人尚未入关之前,明朝的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农民领袖李自成占领北京后,犯下了断送自己前程的三个忌讳:逼死其主崇祯帝自缢煤山,引起天怒人怨;刑辱官吏,勒索富商,激起了社会中上层的强烈不满;烧房毁屋掠夺财产奸淫妇女,老百姓大失所望。

以大清军区区二十万,别说征服明朝,想入关都难。因为明朝与大清中间横梗着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山海关,这里有明朝名将吴三桂把守。北京城被李自成攻下后,崇祯皇帝自尽,大明群龙无首,关外有清军,关内有李自成的农民军,吴三桂夹在中间,甚是为难。吴三桂投降清军,主要还是听说京城中的老父亲被农民军用刑索饷,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霸占。

此时的清军领袖已经是多尔衮,就这样兵不血刃拿下了三海关,开始角逐天下。在山海关之战,清军将所有能够调动的兵力全部倾巢而出,满军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一共二十万人左右,趁农民军苦战吴三桂,多尔衮突然杀出击败了李自成军,李自成不得已仓皇逃出北京直奔陕西。

后来在农民军代表李自成、大西政权的张献忠相继遇难之后,只有江南的南明和江北的大清划江而对持!

南明的政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个是前期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政权,一个是后期由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将领拥立下的唐王朱珒键的隆武政权。

南明的历史之所以会在1661年走到尽头,完全是因为内部出现了分裂,孙可望密谋篡位不成投降清军使得西南地区的实力被清军知道,而郑成功的北伐也因为势单力薄无功而返,之后的永厉帝因被逼逃往缅北被缅王擒获,南明历史结束。

清人入关后的第十八年,终于成为了真正的中国之主,而真正征服了明朝,也是由于1681年时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乱。

强硬的手腕是征服天下的资本,而收服人心也是康熙皇帝坐稳中国之主的手段。比如说在1699年,郑成功的儿子郑克爽就上述康熙帝,请求让自己的父亲郑成功归葬祖坟,康熙帝欣然接受,并给郑成功写了一道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可见,清人征服天下,不仅靠的是实力强大的铁骑,还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正应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顾历史


明之亡 非亡于满洲铁骑 盖文武腐败耳 内衅耳

一按:清之入关 明朝国祚已为李自成所亡 所以清人灭亡的实是那偏安南方的故明朝廷 史家将这一时期定为南明

再按:标题言“清人几十万入关” 也非准确 考《大义觉迷录·卷一》雍正谓当时入关兵额 大抵不过十万:“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 而按入关之前的山海关大战时 据顾诚先生考证 大概有七、八万 这方面对于李自成的兵力 史家多有记录 但清朝兵力 并不得考证 只知道山海关一战关乎当时三个政权的生死存亡 所以多尔衮几乎征调了全部兵力 以《大清世祖实录·卷之四》:四月初九,多尔衮率“满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汉军、恭顺王等三王、续顺公兵,声炮起行。” 而《朝鲜李朝实录·上编·卷五十八·仁祖七》言征调了十岁以上的男丁 可能朝鲜人对此了解并非真实:“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

而以魏源《圣武记·卷一》考证 结合《实录》来看 大抵也在八万左右 谓: “李自成自将精锐二十万东击三桂,……贼众自北山横亘至海,我两军对贼而阵。三桂军其右,我军其左,尚不及贼阵之半。”

《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传五·诸王四·睿忠亲王多尔衮传》也说:“时自成将二十馀万人。”

虽然李自成的兵力史家众说纷纭 但是据此 仅按清人的立场来讲 当时清人一方兵力应该在八万

在考证了这两点以后 我们再来看清以区区数万入关 如何灭得了拥有财力与人力 军力庞大的南方朝廷

笔者的意见即如开篇认为 清之所以能征服南明 主要来自于南方朝廷内部原因导致 这种原因有两点 一是朝廷内部的士大夫阶级延续了万历以来的腐败 二是在外的武臣阶级的不卖命及内衅而从这种角度去看待当时的历史 来做如下论述:

一、士阶级内衅腐败

1、弘光之部

南明朝廷起于弘光 但弘光初立的时候 便有了迎接潞王与福王两派意见 或有折衷的方案 迎接桂王 最终争夺以福王胜出 即弘光帝 这种争夺直接导致了后来士大夫阶级派系的内斗 即党争 这是灭亡弘光朝廷最主要 也是最直接的因素 当时以卢九德与四镇总兵主持迎接福王 后来马士英加入 在这一派以外的 敌对的史可法 钱谦益 吕大器 高鸿图 张慎言等人 因为弘光的宽容 并没有加以追究 但史可法却无可避免的让出了掌管朝廷的政治大权 外出淮扬督师 朝政被马士英等掌控 马士英等既掌控政权 他们不以军国大事为重 反而大兴党狱 买官卖官 搜刮百姓 而饱私囊:

《鹿樵纪闻·卷上·福王》谓:“时内操兵额四十余万,按需饷几八百万,司农悉各项所入止六百余万,又内有宫俸国用之供,外有水旱灾伤之耗,不能给;而宫室服用,百役并作,皆援全盛之例,费无纪极,于是开事例,贱其值以招纳来者。士英辈因而乾没。民间有'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荫起千年尘,拔贡一呈首,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之谣”。而朱大典 王永吉 张缙彦等皆是贿赂马士英阮大铖等得到了高权力 (见《国榷·卷一百三·思宗崇祯十七年》)又按亲历局势的李清在《三垣笔记·下·弘光》谓其时腐败故事:“张侍御孙振嗜贿,某侍御面乞某差,屈二指,孙振以为二千,开颜诺之。次日,以二百金至,忽庄容大言曰:'若贿差当纠!'某侍御失色退。”

总而言之 马士英与阮大铖当国 “贪夫佞人,无不湔洗拨用,票拟前后相反,铨政独乱无章,而兵政为尤甚,白棍至都,即日可以为大帅。前官未转,复除后官,至任互争,令旧者仍任,新者侯缺,于是旧者欲固守其任,不得不输贿,新者又加贿促旧官之去。大抵武弁之扬汤无忌莫胜于此时,而囊橐尽倾以奉权要,亦莫若此时也,遂有督都满街走,职方贱如狗之谣。”(《国榷·卷一百三·思宗崇祯十七年》)

其朝廷官员如此 高高在上之弘光皇帝如何?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 那么你就看他结交了什么样的朋友 如果你不了解一位帝王 那么你就看他任用了什么样的大臣 弘光帝大臣如此 其人又有如何作为?

按《甲申朝事小纪·卷八·弘光失德》谓:“乙酉年,大清兵南下,势如破竹。福王除夕,愀然不乐,亟传各官入见。诸臣皆以兵败地蹙,俱叩头谢罪。良久曰:'朕未暇虑此,所忧者,梨园子弟无一佳者,意欲广选良家,以充掖庭,惟诸卿早行之耳。” 又《南明野史·卷上》谓:“帝深居禁中,惟渔幼女,饮大酒,杂伶官演戏为乐,巷谈、里唱流入内廷,梨园子弟、教坊乐人出入殿陛,诸大臣呼为老神仙。”

此弘光朝廷的政治变得这般不堪 如何不亡?又岂能不亡?士大夫多以富贵利益为急迫 而不知家国大事为何物 在弘光朝廷建立的一年三月时间里 无一丝一毫建树 真是腐败至极 当清人入北京 大顺西走 在河北 山东的原大顺官吏几乎无一例外被故明官绅推翻 且在京畿一带因为清廷剃发令至 百姓多反 清廷尚且需要时日整顿和稳固 所以山东 河南东部及河北等地几乎属于无朝廷状态 起义军们打着“太祖”“大明”口号 但偏安南京的弘光朝廷却是担心因为出兵山东 河北 河南从而引来清廷的打击 便想了一招“联虏平寇” 或者粉饰太平 日夜高歌 党争不断 互相倾轧 从而给予清朝时间对大顺 弘光政权一一摧毁 即如当时御史郭维经说道:“庙廊之上,不闻动色相戒,惟以漫不切要之务,(按为开国功臣追谥)盈廷而议,以致乘便门而为钻窥之隙穴,斗疾足而作富贵之阶梯。举朝人心,如狂如醉。”(《南渡录·卷一》)

这便是当时弘光朝廷的风气 全无所谓一丝一毫进取精神 而他们似乎在当时连真正的敌人并不能认清

《明季遗闻·卷三·南都》谓当时总兵高杰认为 敌人并不来自于清朝 而是“流寇”李自成 因为他们“逆闯犯阙,危及君父。” 而在史可法《致大清国摄政王殿下多尔衮》书里也认为敌人在李自成等“流寇” 所以朝廷里面组织了北伐 意图“联虏平寇”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 诚然 但却没有搞清楚真正的敌人 此时已经是入关以后的清朝 威胁并不来自于西边的李自成 在这种错误的抉择下 致使了高杰北伐的失败 许定国的投清与战机的延误 使得清廷在十月以阿济格的西路与多铎的东路分别对大顺政权及弘光政权进行打击 很快多铎赶在阿济格之前攻破了潼关与西安 李自成出逃 败亡九宫山 余部分成两派 在榆林北方的李锦 高一功为领导南下投靠了堵胤锡 南方随李自成出逃的郝摇旗(即郝永忠)为领导投靠了何腾蛟 其事已在隆武 永历之际

大顺政权既破 多铎等便取道河南下淮扬 三镇一闻清兵压境 便思考如何“建功立业” 摇身一变 投降清廷 史可法死难扬州 扬州既破 弘光出逃 投靠抵御左良玉部的黄得功 然而独木难支 南明之弘光朝廷便亡在了如此内耗之下

2、隆武之部

弘光之后 又有隆武起立 然而皆是无所作为 不能匡复明祖江山 这是隆武帝的过错吗?并不是 这又是士大夫阶级的过错吗?一半如此 当时的局势 朝政被郑氏集团操控 隆武帝意图有所作为 怎奈何无所实权 朝廷之兵并不受命于皇帝 而受命于各自将帅 郑芝龙集团即如此

隆武帝的监国与登基 皆是被武臣拥戴 而关键在于武臣并不是一心一意为匡复大明江山社稷 这种情况与弘光被四镇拥戴后的局势大抵相同 不同的在于一是弘光时期 南都尚且未破 一套政府机构健全 各官员在位 而南渡的北京官员也加入这个朝廷 稍微一整顿 要财力有财力 要军队有军队 要官员有官员 可谓有了一番朝廷的样子 但仓促之间建立起来的隆武朝廷并不如弘光朝廷健全完善 二是 各官员 机构既然在位 且四镇分别鼎力 便不可能一家独大 朝廷内外 彼此牵制 而隆武之得立 全部皆是郑氏集团之功 加上建立之初 官僚机构并不健全 所以郑氏集团得以把控朝廷 造成了隆武被孤立 幽困的局势

郑芝龙一开始也并无拥戴隆武之心 只是因其弟郑鸿逵说服下 “勉就约”(《鲒埼亭文集·卷十·明太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华亭张公神道碑铭》) 加上可以获得朝廷赐予的官爵来垄断西洋贸易 获得巨大财富 他本无恢复之意 按上书《鲒埼亭文集》同卷谓:“芝龙无意恢复。” 《行朝录·卷一·隆武纪年》也说到他:“偷安,殊无经略志。” 《南天痕·卷二十五·列传三十八·镇臣传·郑芝龙传》也道:“不思为朝廷谋恢复,襄中兴。”

《明季南略》评论当时郑芝龙控制下的朝政比马士英时期更为腐败:“乃助饷卖官,较士英当国为更甚焉。”

掌握着隆武朝廷实权的郑芝龙在一心为通商西洋而获取财富之状态下 随着博罗的逼近 下福州 他投降了 条件是占据南方 继续获取通商财富 隆武朝廷也因此败亡 这不得不将责任推给郑芝龙集团 隆武朝廷的内在并不如马士英当政时的内耗 隆武帝本身也不如弘光帝的昏聩 甚至在南明三帝之中 最为英明 图恢复 但因为被郑芝龙幽困而叹息 南明朝廷第二个像样的政权亦亡在了清人的打手——汉军八旗之下

3、永历之部

永历朝廷所存在的问题 依旧如弘光朝廷一般 即党争内衅 而永历朝廷比弘光朝廷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广东反正之前 在广西的瞿式耜与陈邦傅有矛盾 在反正以后 便成了原来跟随永历帝的朝臣与反正过来的广东李成栋集团有矛盾 永历帝想移驻广州 而瞿式耜坚决反对 即怕永历帝入了广东 被李成栋集团控制朝政而失去了权力 其实也是李成栋父子与陈邦傅二军阀之争 朝中大臣便各找靠山

《所知录·卷三》在总结说到:“先是,朝士有东、西之分。自粤东来者,以反正功气凌西人;而粤西随驾至者,亦衿其发未薙以嗤东人。而东、西又各自为类,久之遂分吴、楚两局。主持吴局者,阁臣朱天麟、吏部侍郎吴贞毓、给事张孝起、李用楫,外则制辅堵允锡也;而江右之王化澄、万翱、雷德复、蜀中之程源、粤东之郭子奇,实为之魁。主持楚局者,丁时魁、蒙正发、袁彭年。彭年楚人,然私粤而不私楚;陕西刘湘客、杭州金堡既与时魁等合,桂林留守耜式耜亦每事关白,居然一体矣。至于礼部尚书吴暻、文选司郎中施召征,皆吴人;吏部尚书晏清,楚人。具浮沉吴、楚之间。其不得为局中人者甚多:如工部尚书耿献忠、兵部侍郎曹烨、吏部侍郎洪天擢、大理寺卿潘曾纬、通政使毛毓祥、广东学道李绮,虽与彭年同为粤东反正,而于楚人气脉不通。凡自湖南、广西随驾至,出于督师留守门下者,大半归楚。吴人谓楚东恃元允、西恃留守。然吴亦内倚吉翔、外倚邦傅;特其

踪迹秘密,不似时魁等招摇人目耳。” 这便是一种内斗的事态 其结果不言而喻

又譬如丁魁楚欲得首辅之位而内结永历太监王坤而用事 按《所知录·卷中·永历纪年》云:“丁魁楚与吕大器、瞿式耜等请上监国,而王坤适自闽至,魁楚深为结纳,遂用端首辅。” 这便是明官僚之一贯作风 在外朝之文臣 欲有所作为 必然要连结内臣 如杨一清之除刘瑾 而连结张永 张居正之去高拱而连结冯保

永历二年九月 堵胤锡调忠贞营对湖南的清军进行大反击 相继攻下益阳 湘潭 湘阴 横山 徐世忠 线缙连续失败 长沙已成孤城 十一月 忠贞营对长沙进行猛烈攻击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六辑》谓:“箭如雨,铳子落城中如鸡卵。” 《岭表纪年·卷三》也说:“忠贞至长沙攻城,已挖两窟,城内岌岌。” 对此 堵胤锡很高兴 对人说道:“督师失之,我为复之,不亦善乎?” 当传到何腾蛟耳朵里 其“颇懊憾”(《三湘从事录》) 刚好江西战事吃紧 便使在朝中的瞿式耜为内助 下旨调走了忠贞营 马进忠部调湘潭 造成的后果是长沙没攻破 一来一去的调军折腾 南昌也没赶到 金声桓也没能坚持住南昌 谭泰 济尔哈朗部南下 诸军皆溃逃 湖南局势便一去不复返 江西 湖南的丢失 使得广西没了屏障 而李成栋在仰攻赣州失败以后 广东局势亦破灭

在湖南战场上 何腾蛟因为嫉妒堵胤锡而造成湖南战场的失利 覆灭 他为了扼制堵无锡等文武官员 使得原本堵胤锡将要恢复湖南而又失去 这件事情 起于陈友龙在靖州举义之后 恢复了宝庆一带的疆土 声势浩大 而何腾蛟害怕他联合堵胤锡恢复他失败的长沙与个人憎恶因素而阴使郝永忠将其部攻杀(见《永历实录·卷十一·陈友龙传》) 因为党争导致的个人好恶 无一例外的影响到了在外的战场局势

二、武臣阶级的不卖命与内衅

1、弘光之部

当弘光朝廷内的皇帝与掌权的文臣士大夫集团腐败之时 在外的武臣也不甘“落后” 当时的弘光朝廷 以四镇为最 从兵饷来看 取之于民 耗费巨大 但对国家并无建树

时人为官弘光朝廷的李清在《南渡录·卷三》说到:弘光建立之初时“时正项所入止六百二十万,养军所出至七百五十余万,通计每年正项缺一百五十万。” 至十一月“今天下兵马钱粮通盘打算,缺额至二百二十五万有奇,户部见存库银止一千有零耳。”

他们既以定策拥戴之功自居 自然跋扈非常 姜曰广《过江七事》中谈到:“督师史可法在行间发言,多所引旨,杰(引者按:高杰》拂然曰:'旨、旨,何旨也!尔曾见皇极殿中有人走马耶?'而得功(引者按:黄得功)一日伏受诏语,不当意。不待竟,即起,攘袂掀案,大詈曰:'去!速去!吾不知是何诏也。'其跋扈至此”

对于西部本已半独立的左良玉部 则更为跋扈 因为难以抵挡李自成的南遁 甚至打出了“清君侧”扫除马士英等奸邪小人 的口号而率兵进攻南京朝廷 这样的情况被当时的御史胡时亨论道:“武臣不效命,谓文臣掣其肘,今又不武臣掣文臣之肘乎?”(《爝火录·卷七》)

时人冯梦龙在《甲申纪事》自序中对当时的军政感慨道:“余更有虑者,在军政之未立。夫军政之未立,非无兵也,有兵而若无兵,且其害更胜于无兵,是以虑也。古者用兵宁使饷浮于兵,不使兵浮于饷。今未具饷而先聚兵,兵既聚而饷不足。于是倡为打粮之说,公然扫掠民间,掠妇女则为妻妾,掠丁壮则为奴仆。一兵家属多者至十余人,朝廷养一兵不能并养其十余人之家属,其势益不得不出于扫掠。而有兵之处,闾里皆空,未馘一二贼兵,先添万千兵贼。百姓嗷嗷,无所控诉,良可痛已。不特此也,兵既有家属,势不能草居露宿,于是占民间之居,用民间之物,兵富而民贫,兵乐而民苦。才一征调,则又有安插家小之说,拣择瘠肥,迁延月日,势所必至。……兵之恋恋室家如此,即使驱之赴敌,亦内顾之意多而进取之意少。求其死绥立功,尚安可得?此弊不革,恐饷终无时而足,兵终无时而可用也。”

《小腆纪年》《明季南略》《南渡录》等史书都有记载“四镇各额兵三万”云云 但只是说“额兵” 且起初如此 至清兵南下 其实际兵力 绝不止于十二万

从多铎南下破弘光政权所收编的明军来看 其中高杰与刘泽清二部合起来差不多二十四万 《大清世祖实录·卷之十六》谓:“其沿途来归者。兴平伯高杰子高元照、广昌伯刘良佐、提督李本深、总兵胡茂祯、张士元、郭虎、杨承祖、李中星、何应昌、翟鸣凤、王之刚、李遇春、张天禄、张天福、李成栋、李栖凤等二十三员。监军道张健、柯起凤二员。副将四十七员。参将游击共八十六员。马步兵、共二十三万八千三百。” 这里除去一些巡抚 各关口总兵外 又不算黄得功与刘泽清二部

刘泽清部亦大抵十万 《清实录》未考得 但《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四·四镇之乱》谓史可法阅其师:“遂如淮安阅泽清步、骑兵十余万,亦犒之。”至于黄得功 其部能南调向西抵抗左良玉部的进攻 应该也不下五万众 所以四镇合起来 大概在三十五万 那么从这三十五万来看 无一例外几乎都投靠了清廷(黄得功部后来田雄等投清)这便是敲骨吸髓的南明军队 摇身一变 为新主子—清朝又南北征战 数十万军队 并不曾见为家为国卖命一时 难不成弘光朝廷这近四十万军力(京营又有四五万) 不能与清朝铁骑一战?难道南明军队真是那么不堪?那为何摇身一变的李成栋 金声桓 马得功 王得仁 田雄 李本深又能为新主子——清朝建功立业?

2、隆武之部

隆武朝廷在被郑芝龙集团把控以后 以一种不思进取的态度悠哉悠哉的养着那十万军队(《大清世祖实录·卷之三十二》谓博罗之降郑芝龙部:“收降伪国公郑芝龙...马步兵十一万三千人。”)岂不是尸位素餐?朝廷一有征战 裹足不前 只知借着征兵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而自肥 《行朝录·卷一·隆武纪年》说:“郑芝龙掌户、兵、工三部尚书,奏军兴饷急,请两税内一石预借银一两;民不乐从,反愆正供,每府差侍郎、科道征发。以浦城县训导王兆熊为吏部主事兼御史,管义饷;兆熊沿门搜括,不输者榜其门为‘不义'。于是,闾里骚然。”

《明季南略·卷七·隆武元年乙酉·郑芝龙议助饷》又言:“十月,闽饷不足,郑芝龙遣给事梁应奇入广督饷。......芝龙又令抚按以下皆捐俸助饷;官助之外有绅助,绅助之外有大户助。又借征次年钱粮;又括府、县库贮存积银未解者,厘毫皆解。不足,又鬻官爵:部司银五百两,后减三百两;武札仅数十两或银数两。而之倡优厮隶,尽列衣冠;然无俸、无衙门,空衔而已。其黠者,倩轩盖、雇仆役,拜谒官府、鞭挞里邻。晋江令金允治莅讼,两造皆称官职,立而语;不服,则互殴于庭而不可制。谣曰:‘敌兵如蟹,迟迟其来’!识者已知其必败也。”

嗟乎 南明三朝 武臣不用命 实未有如郑芝龙者也

3、永历之部

在隆武之后的永历政权 虽然存在的时间较长 但其功劳却是因为注入了新血液的农民起义军 以南明军队的腐败 没有像样的政府居中驾驭 势必难以团结 图谋中兴 以至于重蹈弘光 隆武的覆辙

笔者考证《永历实录·卷七·何腾蛟传》《明清史料·甲编·第二本》《晴江阁文钞·堵太傅传》 《明季南略·卷二十二·堵胤锡始末》《石屏州志·卷一·沿革志》《明季南略·卷之十四·孙可望犯阙败逃本末》《孙可望李定国媾隙本末》《永历实录·卷十四·李定国传》等史料 大顺与大西合兵来投永历朝廷大概有七十万左右 在这七十万血液的注入下 为永历朝廷的命运续延 然而依旧遗传了弘光以来 武臣相互攻杀的情况 如刘嗣宽攻李过 郑成功攻郝永久 郝永忠攻陈友龙 李过攻徐彪 曹志建攻堵胤锡 杨展攻马应试 武大定攻杨展 张名振攻杨朝先 阮进攻黄斌卿

在这里简单举一二则例子 以作说明:

一如李成栋 金声桓 王得仁举义以后 朝廷里面并不能支援 而广东与江西两省也不能相互声援 各图私立 在南昌危难的时候 方攻赣州 在金声桓围赣州的时候 李成栋并不作支援 以至于在赣州消耗太长时间 给清兵南下江西缓和了时间

二如李定国与孙可望的内斗攻杀 使得局势愈发艰难的永历朝廷 在这内耗下 日益衰败 这本是一大节点 由于篇幅等关系而一笔带过

三如郑成功与李定国 前者并不能忠心永历朝廷 其所忠心的在已灭亡的隆武皇帝 所以当李定国请求合纵攻取广州之时 郑成功自图私立 他假以与清廷媾和之机而劫掠漳州等四府 他不想打通广东而与在广西的政府连通一片 如果那样 他便受到政府的钳制不能独立 并且一旦恢复广东 论功勋又该谁为大呢 是李定国吗?是他吗?必然又为党争所利用 所以郑成功必欲独立

文武相互攻伐以外 便是明廷宗室各树旗帜 争名正朔 他们难道真的是为了光复其祖宗江山社稷?救百姓于水火吗?除了一隆武与永历 大抵皆是为了贪图享乐而已 明室后裔如此 又如何能光复太祖皇帝之社稷? 诚如《幼学琼林》之云:“储君不能效灵武之迹,诸藩不能继江表之踪。”

永历朝廷的败亡 大抵来讲 即是由于文武不和 门户各立而内衅所造成 其在外的武臣要在外获得长期稳定与权力 便联合在朝中的大臣 而朝中的大臣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 也想联合在外掌兵的将领 这种事态即如唐末藩镇一般 这种事态并不是一个稳定的 健康的朝廷所应该存在的 永历朝廷便在这样日益衰败的局势下流走缅甸 再难复兴 直至灭亡

清于财力 兵额皆不及明之情况下 犹能定鼎中国 即又如雍正所言“夫以十万之众,而服十五省之天下,岂人力所能强哉!...其时统领士卒者,即明之将弁;披坚执锐者,即明之甲兵也。”(《大义觉迷录·卷一》)

下图分别为网络配图与《平番得胜图》《抗倭图卷》《平定伊犁受降图》《平定回部献俘图》局部







张洵美


满清的人数是不多,但加上汉奸,就足以颠覆大明的江山了!崇祯帝上吊殉国后,大明在东南半壁有几个个政权,基本都是被汉奸消灭的,厉害吧!


第一个由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权。满清在入关之前,就收揽了大批的汉奸,诸如李永芳、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都是汉奸中的名人,后来吴三桂也加入到这个阵营之中,并且更加卖力的效忠满清主子。

满清入关后,清兵和汉奸联军迅速南下,经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大规模的残杀后,终于攻破了南京,弘光帝仓皇上船准备出海,这时候汉奸又显示了威力,总兵田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等人冲上船,抓住了弘光帝,直接献给了清军

弘光政权灭亡


第二个是朱由榔成立的永历政权。

这个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吴三桂当了汉奸之后,在新主子面前十分卖力,发挥出了和满清军队不相上下的战斗力,已经成了汉奸中的战斗机,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再加上永历政权内部勾心斗角,最后大财溃退,永历帝被迫逃跑进缅甸,寻求缅甸王的庇护!

吴三桂马不停蹄地追进了缅甸,逼着缅甸王室交出了永历帝,并为了显示忠心,用弓弦次将其绞杀。

永历政权灭亡。


第三个是唐王朱聿键成立的隆武政权。

拥立朱聿键即位的主要是黄道周和郑芝龙等人。隆武本人才能出众,也有恢复大明天下的雄心壮志,无奈主要的军事力量却都掌握在郑芝龙等人手中。而整个郑家,除了一个郑成功之外,都想着向满清投降当汉奸,皇帝只是他们手中的筹码而已。

满清军队在外形成巨大威胁,汉奸在朝廷内部做乱不止,即便隆武皇帝再有雄心壮志,最后也难逃败亡的命运。最终,郑芝龙等人暗中降清,福建各关隘在清军面前如同不设防一般,最后隆武帝逃到汀州被掳,绝食而亡。

隆武政权灭亡。


第四个朱以海的鲁王政权。

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是为鲁王政权,主要势力范围在浙江境内,但他也逃不过败亡的命运。1646年,清军攻占绍兴,鲁王逃往台州。

这时候,盘踞浙东的实力派方国安和马士英等人投降当了汉奸,鲁王只能逃往海上,最后节节溃败被迫跑到了台湾,自己去了监国的封号,算是在郑成功的庇护下得了善终。

鲁王政权灭亡。

大家仔细看看,哪一个政权的灭亡和汉奸没关系。明末之际,有几个史可法、黄道周?又有几个李定国?


李飞叨



这是个大课题,要写可以写几本书,首先声明,明末没有上亿人口,最多就五千万左右。我简要说:

凡是皆有内外因,先说明朝内因:

1.皇室太腐败了。皇室的俸禄开支占了国家财力的三分之一,从头到尾没有认真改革,拖垮了财政,导致打战缺钱。而这些人吃饭不干事,养尊处优,锦衣玉食,造成阶级矛盾对立严重,不得民心。

2.官员太腐败了。皇帝一个人要管理几万官员,没有宰相帮助打理,从万历皇帝开始,自知道派太监向民间征收矿税,不知道涵养民力,民愤极大;大小官员、太监们也跟着贪污受贿,吃喝享乐。老百姓没饭吃没人管。



3.军队体制落后。以文制武,军人地位地下,战斗意志薄弱,往往是一打就散。

4.两线作战。一边要对付农民起义军,一边要对付崛起的满清。力量在一点一滴消耗,至死没有调整战略,先攘外在安内。

5.皇帝无能。崇祯皇帝是个心气高又刚愎自用的人,能干的大臣被他葬送了一大批,动不动就处死大臣,或没有很好滴保护大臣,毛文龙、袁崇焕、卢象升、傅宗龙、汪乔年、贺一龙、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等等,都是被崇祯皇帝处死或没有保护好战死,或投降。打战没有人才,肯定是要失败的。



再说说李自成,这个既是内因又是外因:

1.部队缺乏正规划化建设。1638年,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18人,后来出来到河南收留流民,变成几十万人,然后历经三大开封、打襄阳、打洛阳,和孙传庭打战,没有时间整顿军队,部队的攻坚能力、抗压能力不够,和明军打还可以,和满清打就不行。

2.高层缺乏智囊团。李自成的决策集团缺乏真正的高人,牛金星、宋献策等都不如满清的范文程,李自成也不懂得做统一战线,积极吸收明朝的高官,所以李自成手下只有几个失意举人,智谋不够。

所以,李自成占了北京后,没有实力挡住满清入关。



最后说说外因,就是满清的情况:

1.有雄才大略的统帅。皇太极和多尔衮的胸怀不是李自成和崇祯皇帝能比的,敢于封汉人为王,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吴三桂等都是王爷。其实到入关的时候,满清集团已经有大量的汉人,还有蒙古人。

2.有能征善战的部队。满人不过万、过万不能敌。满人本身骁勇善战,加上由好的统帅训练指挥,战斗力惊人。可用组织严密、装备精良、快速机动来形容。这时的满清八旗6万雄兵是基本盘,是一支铁军,打不散、打不烂,抗压能力一流。此外还有汉八旗、蒙八旗等。



3.统一战线作的好。愿意投降的一律优待,官职不低于明朝,有时还加一级,满清入主中原的过程除了在四川、湖南、广东等地方稍微焦灼一点,总体是比较顺利的,很多地方是传檄而定,直接招降。一个洪承畴就是招降大使,招降江西等一大片地区。

4.并非是满人单独占领了中国。吴三桂从山海关打到云南,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等征服了广东、福建。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有句名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明朝和清朝的关系也是这样。


坐看东南了


明朝不是靠满清区区几十万人征服的,而是被汉人自己征服的。事实上,崇祯没有想到江山会被满清取代,李自成没有想到自己会为他人做嫁衣,满清自己更没有想到天上会掉下这么大一个馅饼。

但是,满清征服明朝,却不是偶然的,是偶然中的必然,让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审视一下。

从满清的角度来看。

如果吴三桂决心坚守山海关,多尔衮即使能攻下,也必定要付出惨重的伤亡。从后金起兵之初到进入北京之后,不管是后金还是后来的满清,都从来没有打过强攻山海关的主意,这个代价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1642年松锦之战结束,到1644年4月25日崇祯煤山自缢,满清的军队始终都远离山海关,他们也放弃占领关外的宁锦地区,只是将城拆毁,将人畜掳走,让其变成一片无人区。

不过也不能说满清对中原无觊觎之心,就算得不到,想一下也是好的,1644年正月多尔衮就曾经致书李自成,想要与他共同谋取中原,李自成没有理会,多尔衮就比较尴尬了,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被拒绝的多尔衮并未有任何的军事行动。直到四月初吴三桂对李自成降而复叛,致书多尔衮求援后,多尔衮才紧急召集兵马,急行军十三日,到达山海关附近,而清军的兵力,综合多部史料来看,至多不过七八万。

这说明满清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在当时并没有南下逐鹿中原的准备,这是其体量决定的,就算在一片石击败李自成后,加上收编的吴三桂部,以及八旗之众,满打满算也就只有20-30万人,这点兵力,如何够入主中原呢?这是满清自己也没有想过的。

从李自成的角度来看。

借用顾城先生的话来评价很是恰如其分:他们的行动却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在他们心目中明、清之战是‘前朝’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心过日子。李自成或许是不够高瞻远瞩,但在吴三桂已答应投降,关外毫无清军动静的情况下,许多人容易做出跟他一样的判断。换句话说,李自成错误地判断了形势,或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只知己不知彼,导致了大好形势的葬送,白白将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了清军。

但换个角度思考,即使吴三桂没有引清军入关,顺利投靠了李自成,李自成就真能守住天下吗?李自成的军队或许比明军强大,不过在政治上,从他进入京师之后的表现来看完全不合格,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不合格的君主能守住国家吗?既然不能,是不是满清又有机会了。而对于吴三桂这样的投机分子来说,他会在任何时候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何止吴三桂呢,当时的明朝将领,有几个不是这样?所以,没有吴三桂,自然也会有张三桂、李三桂出现。

抛开满清和李自成,从余下人的角度来看。

对其中大部分人来说,不管是大顺还是满清,对他们来说,区别只是上层统治者的更换,只要能保护自己的利益,愿意为大明殉国的人寥寥无几,而愿意归附的则如过江之鲫。这点,从只有一个太监王继恩陪伴崇祯殉国,到大顺军进入北京后,朝廷大批文武百官囚服立午门外,上笺劝进就可以看出,而同样的一批人,在短短四十多天后,又再次更换了效忠对象,投降了满清。

京师的情况代表着全国,即使南明表面上还有数十万军队,还占有大半江山,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对付大顺军和清军,而是内斗,或争权夺利或拥兵自重,所以在清军南下后,南明各个小朝廷立即土崩瓦解,南京的弘光政权,仅仅维持了一年就垮台,而朱由崧手下的文武大臣们,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同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文爵、保国公朱国弼、灵璧候汤国祚、定远候邓文郁、大学士王铎、都御史唐世济等人率20多万明军献南京城降清,对于他们来说,在前朝的位高爵重反而成了投靠后安身立命的资本,清军的实力非但没有受到损失,还被壮大了。

民间的抗争,固然值得称道,不过如果没有剃发令的发布,嘉定、江阴这些地方本来都已选择了归附,多尔衮正是看清了问题的本质,才颁布了剃发令,而攻取嘉兴的是降将李成栋麾下的汉军,攻占江阴的则是以刘良佐率领的降兵为主。

而以满清区区几十万之众,能够成功问鼎中原,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已经到了非亡不可的时候,不管是从上层的官员,民间的地方豪强,还是普通的百姓,都已经对它不抱支持,这是由于从明朝开国时起制定的制度,不管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发展到明末,已经无法支撑这个国家,它需要一场彻底的改革才能重获生机,但除非是朱元璋再世,明朝又有哪个皇帝有这样的魄力呢?

既然改革不能从内部完成,那就只有从外部完成,如果所有人都认为能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得到好处,那又有几个人愿意为这行将覆灭的帝国陪葬呢?所以不管是大顺也好,满清也罢,抑或是其他人来逐鹿中原,明朝的被征服,都是历史趋势,没有李自成,还有满清,没有满清,也自有其他人,无法逆转。


小院之观


满清以区区十几万人马入关,迅速攻灭李自成、张献忠,实力碾压南明诸政权,最终征服了人口近亿的明王朝,乍一看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细看明亡清兴交接期的60余年,便会发现满清的统一既有八旗骑兵骁勇善战的因素,更是明末波谲云诡的政治局势推动的结果。


万历在位期间,明王朝先后开展过名为“万历三大征”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其中万历晚年援助李氏朝鲜反抗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入侵的战争,对关外辽东地区的影响尤为深远。在与侵朝日军的交战中,明王朝消耗了大量国力,调入朝鲜半岛的辽东精兵良将损耗严重,直接导致了战后明王朝对辽东女真部落地区的控制力减弱。且崇祯即位时明王朝从建国开始运转已近260余年,帝国内部土地兼并、贫富两极分化、官僚士绅贪污腐化、地主阶级疯狂压榨农民等社会问题积重难返,300年王朝兴亡周期律迫近,改朝换代重新进行财富分配的趋势愈发明显,帝国上下危机重重。

崇祯即位初期,受小冰期气候影响,陕西关中一带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官府不体恤民生困顿,依旧以残酷的手段催逼税负,食不果腹、衣食无着的农民终于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带领下揭竿而起,迅速蓬勃发展成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势力席卷北方大地。此时的明朝陷入了中原农民起义、关外满清八旗两线作战的战略困境,直至帝国财源枯竭,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

随后的局势,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弘光政权与满清并存,相比于山海关战败的李自成、偏安四川一隅之地的张献忠、四分五裂军合力不齐的南明,满清相对于其中的一方都呈现相对强盛的势头。可以说,是三者的各自为战成就了满清八旗的各个击破战略目标,最终得以统一全国,开创将近300年的大清王朝。


剧透历史


明朝后期是被国内起义军拖垮的,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彼时李自成虽灭了明朝,但不得民心切没有领导才智,大清顺理成章入主关内。

崇祯上位的时候可以说明朝垂垂老矣大厦将倾,坦白来说,崇祯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有雄心有抱负,但疑心太重用人不当。


明朝末期名将辈出,这些个将军随便拿一个出来也有封疆大吏之能。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的举荐者,构筑了关锦防线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被攻破。孙传庭,灭闯王高迎祥,把李自成打的只剩十几个兵逃跑。卢象升,起义军嘴里的卢阎王,如果能一直镇压叛军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后被调抵御清军不敌身亡。陈奇瑜,身居五省总督,在他的调度之下,各路明军通力合作,将高迎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逼至汉中,困于车箱峡,差点全部歼灭。还有曹文诏、左良玉、袁崇焕祖大寿等。


如果崇祯能打好这手好牌,没准明朝还能再续百年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