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黃河邊農民大棚種美味,春節前上市,批發20元1斤,他收入咋樣?


晉南一個叫牛家山的村子東靠中條山,西鄰黃河灘,這裡地勢西高東低,適合種植香椿,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在村裡種植香椿,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當地的一項主導產業。週末,也就是農曆臘月24,我們來到這個黃河邊的小山村,見到了這位六十多歲的趙大哥。老趙就是最早種植香椿的農民。

趙大哥說:三年前,牛家村村委會在村裡建起了十幾個大棚,出租給當地農民種植香椿。我得到這個消息,就過來了解情況,經過考察和學習,就租了兩個大棚,就這樣我不但在大田裡種植香椿,還種起了大棚香椿。剛開始租大棚種香椿時,老趙就覺得和大地香椿不一樣。還好,牛家村委會不但提供大棚,還提供技術服務,同時還負責和外地客商聯繫好銷路。

老趙說,沒想到村委會能考慮的這樣周到,既然有這樣的好事,老趙就信心滿滿地幹了起來。頭一年就不錯,雖然經驗和技術都不足,但算下來還是掙了錢。去年自己的兒子也加入進來,他和村裡簽了合同,負責20多個大棚的銷售,年輕人腦子活,我們在家賣不上價格,兒子在網絡賣得又快價格還高。不得不服,還是年輕人思想超前辦法多,我們這些老傢伙只能在家做做出力活了。現在兒子就是我們這幾家種植戶的經紀人。


香椿是一種美味的調味食品,鮮嫩可口,深得人們的喜愛,近幾年來市場份額一直在增加,種植戶也是越來越多。老趙說,以前地裡種的香椿一般在4月份上市,到7月份就結束了,每年只有3個月的收穫期,價格一般都在2兩三元一斤的批發價,市場價一直得不到提升。現在我們種植的大棚香椿上市時間提前到1月份,這個時間正值春節,市場需求量大,價格也很喜人。

老趙說,現在正是上市的時候,最近幾天的收購價在30元左右,現在又趕上了春節,兒子每天都要和外地客商聯繫發貨情況,兒子說今天可能是年前最後一天發貨了,過了今天快遞基本都停了。不過這種大棚香椿對按管理的要求也相應要高得多,今天老趙就請了一位技術員來大棚指導技術。

技術員說,除了我們來傳授種植技術外,更多的是要種植戶自己學習琢磨,和其它的種植戶交流提高管理技術。大棚香椿的種植採用的是密植技術,一般一個9分地左右的大棚裡,種植數就能達到了6、7萬株,收穫期從1月到4月,正好和地裡的香椿錯開了上市時間。


老趙說,自己頭一年種大棚香椿時,心裡特別害怕,為了照顧好香椿,他在大棚入口支了個床,自己和老伴都住在大棚。採收季節他們更是一天24小時不離人,晚上每隔一個小時就起來去看溫度計,生怕溫度高了或者低了影響採收,為了這個大棚也是吃了不少的苦。現在有了經驗好多了,沒有剛開始那麼緊張。我們老兩口就在大棚附近找了個沒人住的空院住了下來,院子的主人都是鄉里鄉親的老熟人,人家也沒收我們房錢,說就算我們給他看家了。

為了增加棚內溫度保證按時採收,老趙在棚裡安裝了火爐,用來輔助升溫。如果溫度不夠時,就立即用它給大棚加溫。老趙說這兩年大棚香椿雖然掙了些錢,但風險也大,一個棚要付租金七千元,再加上7萬株香椿苗,每株1.2元,就是8萬多,還要僱人栽種、採收。零零碎碎算下來,一個大棚投資得十幾萬,萬一管理不好賠了錢,那損失很難承受得起。我問老趙一年能賺多少錢,老趙笑而不答,只說我們賺的都是辛苦錢,但肯定比種糧食收入高。

老趙說,種植了兩年大棚香椿,搞懂了管理的關鍵是控制好棚內溫度,一般在20攝氏度左右,溫度過低則香椿生長緩慢,影響產量,溫度要是高了又容易造成香椿長得太快太大,影響口感。大棚香椿和普通地裡種植的香椿區別就是色澤和口感,大棚種植的香椿口感要比在地裡種植的香椿吃起來脆,味道清新,不過色澤沒有地裡真種植的香椿的綠中帶紅看上去漂亮。但大棚香椿是反季節存在,市場需求要比正常生產的香椿高許多,它的價值就在這裡。


現在時值春節,香椿也到了採收的季節,老趙說自己大棚裡的香椿最近一段每個大棚可以採十幾斤,都被兒子30元一斤發外地了。雖然現在快遞停了,本地銷量也很大,過幾天採摘時,一天能摘一百斤,到二茬三茬時,每天能收四五百斤,我們兩就採不過來了,要僱人來採了。告別時老趙非要讓我們每人拿一把香椿,說來一會不容易,遇到了就是緣分,拿回家嚐個鮮。我們謝絕了老趙的好意,因為這玩意太貴了,我們不能白拿農民大哥的勞動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