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两兄弟照顾父母,一个出钱一个出力,你认为哪个更孝顺?

文军之谈


我只想出钱不想出力 公公婆婆在农村 大嫂一家也在农村 我们在市里买了房 五十多平 自己买的 公婆 有意想来我们这 但是由于 和婆婆有很多矛盾 我已经不想在对她们有任何讨好 只想距离产生 私人空间 过年时 我自己在家 带一个多月的孩子 中午吃的方便面 晚上吃的炒饭 老公 在饭店工作 忙了一天 我爸妈说特后悔没来陪我 今年过年上我这过 公公婆婆 去威海 玩了 回来时 还特意 到我家来一趟 我听见 公公打电话给他大哥 说回楼上了 婆婆也说 这是她家 反正 她们让我很反感 有一种躲都躲不开的感觉 我不喜欢 婆婆把我家当成她的家 多年的矛盾 加上自己带娃 老公不体贴 我心态越来越差 脾气很火爆 对待婆婆没有好脸 多次 明里暗里 表示 这是我自己家 她们只是客人 还总想着 跟她吵一架 每天 都会想起婆婆 她对我的影响太大了 我要抑郁了 我不可能出力的 照顾她 不如让我去死


无284971361


出钱出力都是好子女,各家情况都不同,兄弟们能达成一致或默契就是好家庭。我兄妹六个,就我一个在外地,父母年龄大了不习惯城里生活,都是兄妹在农村老家轮流伺候,我负责父母的零花钱医药费,人老了吃不动也没花钱的欲望,现在都有医保和老龄补助,一年也就几千块钱的事。但天天伺候父母衣食拉尿真的很辛苦,所以每次回老家都要给几个嫂子带礼物,有时候会找点借口每家放两千元,就说是给父母代买吃的,平时也难免鸡毛蒜皮的事,总体和谐。


运动168


我说一个真事啊,我我爷爷去世以后,我爸照顾我奶奶一切生活开销,我奶奶在老家内蒙,我们在河北,我爸上面四个哥哥一个姐姐。在内蒙村里老人花钱不多,进本政府补助的钱一年都够了。六个兄弟姐妹,一个人两个月。当时我正在找媳妇相亲结婚,我妹妹上高三马上考大学。我父母开理发店32年,都是回头客。所以我爸出钱出力,一些具体事情不一一列举。但是我认为我父亲做的很好。我几个大爹说是照顾,无所谓就是送饭而已,我奶奶还是一个人住,我大爹降不住我大妈,中间作妖把我奶奶从房子赶出来(因为当时政府补助盖房子),他们抢了我奶奶房子,按照农村风俗这个房子就是留给我爸的,按照法律,我大爹只有六分之一。但是没办法,当时一个月生活费800。我姑姑替我父亲照顾奶奶,我爸每个月都出两千,衣服营养品都不算。每年的政府补助大几千都是我大爹拿着,我奶奶基本花不了几个钱吃饭,药都是我爸买邮寄回老家。但是我爸从小不招我奶奶待见,最待见我大爹。最孝顺的儿子确实最不待见的。当时因为我奶奶不搬出房子,我大爹因为我大妈抽风都不照顾我奶奶了,回家我爸爸力排众议让我奶奶搬了出去,政府盖了房子,我爸给我大爹说好话,又给了两万块钱让我大爹好好照顾她我奶奶,一言难尽。我奶奶没了的时候我在河北的亲戚朋友我们开车五六车回内蒙给我奶奶吊丧。这个是我爸爸的面子,二十多个人回家,我大爹愣是没有让我们这些亲朋好友进门。当时我奶奶搬出来,盖房子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说只要房子盖好了,就让我奶奶回家住,也让我我奶奶在新房子里面办事。结果我奶奶到死都没有见过新房子什么样子,我是大爹因为身体工作原因在呼市工作给我弟弟还帐,不能回家。我爸爸回家办丧事,我爸一言九鼎。我几个大爹姑姑都不敢说什么。我爸说如果我奶奶来河北生活活到90肯定没有问题。我奶奶晕车,来河北生活习惯,饮食,还有没什么朋友比较孤单。因为生我的时候照顾我月子,我奶奶说一辈子都没有这么热过,内蒙古夏天不热。我爸说他亏欠的是没有天天照顾母亲,但是我父亲经常回去照顾三五天。我也为有一个孝顺的父亲感到自豪。出钱出力,每个人生活不容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要自己为心无愧就行了


安国安杨


两兄弟,一个出钱尽孝心,一个出力侍候父母

不管是出钱的还是出力的,都是在向父母尽孝心,只是方式不同。没有谁更孝顺之说。

儿女为父母养老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传统的养老方式。

年轻的父母尽自己的义务责任,倾注自己全部感情培养和教育孩子,教他们做人,让他们上学,最起码能供得起自己,能在社会上生存。

老家的一个表亲有两个儿子,老大老二只差一岁,哥两个十年前都结了婚,老大生了一个女儿,老二有一个儿子。

去年老爸得了脑血栓,老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不两个儿子媳妇都找来开家庭会议,最后决定,老二出钱,老大照顾父母。

在这里,老妈其实挺寒心的,因为平时他们老两口对老二最好,帮他们干家务,侍弄土地,看孩子,看家。尤其是老爸对他们可是倾心相助,老儿子大孙子都在他们家,老爸把大部分的的心思都放在他们身上了。

老二老大的孩子同时上学,爷爷给孙子一千元,给孙女五百元。

平时孩子吃饭,睡觉,经常在奶奶家,需要啥东西,钱,物,应有尽有。人随叫随到。

二老大家就视情况而定,如果两家发生冲突,老爸老妈首先想到的就是老二,后去老大家。

所以老大也就不再盼着她们来给自己解围,时间一长,老大一家人养成所有事不求人的家风,女儿学习好,两口子跟村里人相处融洽。在村里的年轻人当中也是人人羡慕。

老二一家就大相径庭,别看老人经常帮他们,日子过得不咋样,儿子调皮,媳妇懒惰,还好打麻将,村里人背后经常笑话他们家。

这回老爸本来觉得老二能主动开口侍候他爸,没成想老二不但不伺候还敬而远之。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老二虽然不理父母,只说用钱,老大却连人带钱的都到了。

孩子上了初中,学习方面不用操心,老大时候老爸,媳妇在家做好饭提着饭盒送到老爸老妈家。每天如此,一个月后老爸下床走动,开始复健。

老大又领着老爸经常在村里溜达,只要人家看见老爸就逢人就夸老大好。

期间老二偶尔两口子带着水果蔬菜去看老爸,扔下三五百元就走。

老妈看见他们也没有先前那么亲热了。

我曾经去老家的时候看过这位表亲,看到他们现在对老大老二的态度,不赞同他们的做法。

当初由于重男轻女,老二生了儿子,还是家里小的,你就把大部分心思放在老二身上,这种想法当初就是错误的,容易造成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幸亏老大独立自主,仁孝,才没造成哥两个兵戎相见,你就庆幸吧!

我离开老家之后有次曾经接过那位表亲的电话,说现在已经很好了,身体也不错,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不想先前那样厚此薄彼了,基本上能做到平衡了。

在村里他们家可以说得上是大户了。经过自己一病,表亲终于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而家和万事兴的前提就是老人要保持一颗对儿女平衡的心。

只有这样,两个孩子的父母才能受到一个出钱,一个出力的赡养。








阳春三月411


两个都履行了养老义务,值得称赞!要说谁更孝顺,得看对父母的心和行动而定,并非照顾和钱能划大于或小于符号的。

说起孝顺,我心里非常内疚,对不起在天堂上的父母,更配不上父母在生时说我是孝顺儿子的称号。

母亲第一次动手术,正值农忙季节,那时我一个人带着九岁多的孩子在家务农,母亲开了个小店。我跟大姐带母亲去医院检查,查出是癌症中期,随后是大姐在医院照顾母亲,我隔三差五赶往50公里远的医院去看看,晚上又赶回来。那时累坏了大姐,为了照顾母亲,她耽误了生意和家庭的照顾。为此她们夫妻感情开始变差。

母亲第二次手术是七年后,癌细胞转化成直肠癌晚期。为了新农合报销,父亲带着去了县医院,医生提议要么马上做手术,从肚子开个口排便,要么断了饮食和水,在医院等死。当时我接到电话跟妻子表态说动手术,哥哥嫂嫂都不表态,也不签字。医生再次建议选择放弃手术,主要考虑手术后,这种病人没人愿意照顾。那年刚好是孩子高考,妻子刚在家陪孩子一学期回到杭州,上班不到一个星期。妻子马上赶回四川,签字和照顾。我非常感谢我的妻子,一般人真的做不到,一个人照顾了半年多,天天用手帮母亲弄排泄物,照顾衣食起居。没有因为两个哥哥不照顾而放弃,真的我非常感谢她。半年多我回去了两次,照顾不到一个月,真的惭愧!真的不配当她口中说的孝子。

父亲有退休金,母亲走后,他选择了养老山庄。其中我接他到杭州一起生活,他不习惯杭州的气候和生活。八十四岁时肺部感染,气管炎恶化。二姐陪她在医院,随后我去医院照顾,出院后,他还是选择去了养老山庄。不到两个月再次住院,在他出院后,我跟姐和父亲商量,让大姐在城里租房照顾,父亲的工资拿一部分出来开销,我每个月给一点。半年后,病情严重,医院安排他去了监护室,半个月后,他一定要我把他从监护室接回老家,在家呆了三天,就这样走了。

我觉得我不是孝顺儿子,没有好好陪在老人身边,对不住她们!

我之所以讲我自己的故事,就想说,孝顺不是金钱能衡量,也不是简单的一起生活就算孝顺。有父母在就是福,要多陪陪老人,一起聊天,散步。不管兄弟几个,不要去比谁付出得多,尽心尽力就好!


刚强75


孝顺不孝顺,这个问题,还得站在父母的角度更为合理吧。

我小时候的一个亲戚家发生的事,老两口家一共有3个子女,老大是女的,那时结婚早,早年在外打拼,有点小钱。老二和老二媳妇在家照顾老两口,老三是小儿子,也是最受宠的,特别是老三媳妇能说会道,甜言蜜语把老两口哄得乐不思蜀。

老头子生病时,老二第一个送医院,该检查检查,及时稳定病情,老二媳妇在家照顾孩子还要去医院兼顾送饭职责,老大到了之后也是出钱的,买了点水果补品,就在那里关心这个,关心那个,唯独没有问老二和老二媳妇。老三和老三媳妇来了,什么也没买,也没出钱,光靠一张嘴。

不过也没办法,谁让百姓疼幺儿呢。幺儿说什么都是对的,幺儿关心我们,好感动啊,老三和媳妇说着说着,老婆子居然哭了,我也是服了,虽然言语能打动人心,可行动在他们眼里算什么呢?

老二和老二媳妇是老实人,只是默默地做事,也不去计较那些了,直到刚刚交完费在病房外听到这些话时。老婆子说;“刚刚有人来说还要做什么检查交什么费的?”老三说:“妈爸,你们放心,该交的我们都已经交了,爸,你就只管好好住,把病养好最重要。”老婆子继续说:“儿啊,还是你们好,在这里一直陪着爸妈,”

后来,老二和老婆子吵过一架,当老三到时,老婆子就只在那哭,老爷子一言不发,在外人看来老两口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老二和老二媳妇照顾了他们几十年,生活中的琐事,煮饭、洗碗、等等一大堆,在老两口眼中已经变成理所当然,稍稍不如意,就觉得老三对他们最好,老二还不如老大好,老大会买这个,会买那个给他们。老二和老二媳妇买的,做的已经是理所当然了,如果不买不做,那他们就会觉得老二和老二媳妇不孝道。还是他们的老大,老三好。

我相信,这种事应该不止一家吧。我觉得只要你做自己该做的,问心无愧,又有什么好比的。


小枫就是我


我看到这个问题感觉挺悲哀,我们是老二,老公小学毕业,他哥大学毕业分配工作,20多年对二老不闻不问,,60多岁的老人跟着我们到城里,我们是又出钱又出力,二个老人大病小灾都是我们,我们在城里做的私房给二个老人居住,我们和儿女一家四口挤在店铺里20多年,如今79岁的公公去世,农村老家土砖房子价值二万,婆婆把老房子分给兄弟各一半,所以我强烈要求,老大从现在起也要共同来抚养婆婆,这样的要求过份吗?


天下最傻的女人


我觉得都孝顺,除非你不闻不问,不出钱也不出力。我来说说我自己吧!也是我现在亲身经历的,也正在做的。

我是农村的,几十年在外打拼,12年在我们省首府做餐饮生意,老妈十几年一直在我身边,前几年86岁病了,大医院治不好,经常复发,后来只有把店卖掉,把老娘带到老家疗养,差不多三年了,我哥是广西南宁公安部门工作,公务员,每天要上班,肯定照顾不了老妈,没办法只好由我来照顾老妈,我哥每个月给我生活费1000元,说多不多说少说少,在农村够用了,如果老妈生病住院是我哥全部开支,不要我出一分钱。我虽然出力,不能赚钱,但我从来无怨言,两兄弟嘛,有得有失,我觉得不管哪个出钱哪个出力,都是自己的母亲,就算另外一个兄弟不出钱,或者没能力出钱,我也要做我应有的孝道。

农村有句老话说得好,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谁都有老的时候,好的家风希望代代传承下去,也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乡栖黑哥


照顾父母,出钱出力都考顺。没有必要几个子女一齐出力侍奉的,总有一个去出力,其他出钱是属孝顺。说起照顾父母,我的心耿耿然,因为我兄弟姐妹五个,我排中间,他们既不出钱也不出力,还有的是做老人家做法太不会做,一分钱都不给照顾她的我,可能是觉得我比其他子女钱多吧,反儿将钱给其中一两个子女,虽然说我不计较她的钱,但她这样做太不近人性了。做兄弟姐妹不出钱不出力,这不单是孝顺问题,还有的是对兄弟姐妹感情问题,他们毫不体谅照顾老人家的兄弟的艰难,这样冷漠令人心凉,那份兄弟姐妹情到没了。我照顾老人家已经7年多了,她也近百岁,我的退休后黄金时间都耗在照顾她,我既照顾她,也照顾孙,还有自己几百方的家,整天两头跑,而兄弟姐妹都未有孙,也都退休了,不出钱不出力,还好意思拿老人家的钱。我看到有一家庭,照顾老人家的夫妻,在老人家去后一分钱都不分给照顾的他们,好在他的兄弟姐妹把分得的钱全都交给他,要不这,这兄弟姐妹情分真的没有了。我把这例子告诉老婆要有这种心理准备,我们尽管照顾了她,她很有可能会一样做的,我当做前世欠了她算了,起码也不会被那些道德绑架的人骂,我也尽孝了。‘


广少1571


两兄弟照顾父母,一个出钱一个出力,我觉得两个一样孝顺!

先说说同事的两个儿子,他们两个就是标准的一个出力,一个出钱。同事今年七十五,身体健康,但他的妻子已经卧床四五年了,前两天他说,妻子基本上和植物人没啥两样。从去年七月开始,请的保姆不来了,就由他的大儿子接替照顾。

接近于植物人的病人,需要吃饭,但自己无法吞咽,每一顿饭都得做成稀糊状,再插导管,注入食品,真是从心理上折磨伺候的人。喝水就容易多了,只要用小勺喂到嘴里,流到喉咙就会自己流入食管。吃了还得拉,睡得久了要翻身、洗澡,这些都是大儿子一个人在家完成的。

儿子为了不让七十五岁的父亲劳累,就让他晚上住在另外一套房子,过着他的正常生活。当然他一天要给全家人买菜,有时还要做自己的饭。儿子忙不过来,他也会帮忙的。

同事的二儿子在外地打工,媳妇孙子都在一起,没法回家伺候母亲,但他每月给父亲卡上打来两千块钱,我的同事收到钱之后,就把钱一分不少地交给大儿子。一年多了,两个儿子配合,把他母亲伺候得好好的,身上没有一点褥疮。“要不是儿子,老婆早就不在了。”同事感慨地说。

您说说,这两个儿子哪个更孝顺?我觉得他们两个哪个都不易,照顾病人,人累,心更累;外出打工挣钱,钱难挣,也累,母亲卧病在床,不能床前行孝,心也累!兄弟能这样协作照顾母亲,来之不易,哪个更孝?还真是分不出来!行孝看心不看行,只要心里有,都是孝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