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俄軍的單兵武器總是很粗糙,難道他們不可以改變一下嗎?不能離開AK形象?

東義義


其實,AK的製造難度要比AR系列的要大,別總說巴基斯坦的小村子了都能攢AK,那個地方AR也能攢,只不過在阿富汗那種地方AR不如AK好用,銷路不好,自然做的少。


原來毛熊的特種部隊很多都是這種樣子,那還是俄國謝爾久科夫改革以前的樣子,這次被稱為新面貌的軍事改革,使俄軍的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

不注意看,很容易把這些俄國特種部隊的照片誤認為是西方國家的特種部隊。


俄國的輕武器都是按照大規模戰爭的要求設計的,AK可看作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的波波沙,不過由於設計的年代比較早,所以AK實際上還是有很強的探索性的,而且由於是拿著自動步槍當作衝鋒槍用,也就是用來潑水的,精確射擊俄國人的步兵班裡邊有一個用svd的呢。而且AK在單發射擊的時候精度還說得過去,不過連發的時候嘛,除了頭2發,其他的就差了。
俄國在專用槍械槍性能不弱,不過俄國步槍的拓展性方面的確是不如西方國家。

美國在近幾年中,在治安戰中,還是在越戰中,用特種部隊對付游擊隊的思路,不過現在的步兵部隊正式向著特種部隊方面發展,加上美國人確實有錢,還有一個美國有龐大的民用槍械市場,現在美軍用的很多瞄準具都是從民用市場採購的,而俄國沒有這樣的民槍市場。況且,俄國武器一向是外表粗糙,但是內部結構中都是非常精良的,像什麼槍管鍍鉻這種工藝一向不會少。
除了庫存數量巨大以外,部隊使用習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美國用AR系列步槍習慣了,換別的也不習慣,HK416當初也是由於不用更改用慣了AR的士兵的操作習慣,美軍的特種部隊才會使用,否則美軍根本就不會用,AK在俄軍中也是這個地位。

況且俄國人近些年的武器質量已經是提高很快,也不完全是那種粗糙的樣子了,當然還是要比美國這邊的要差一些。


紅色手電筒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俄軍的單兵武器也不能算粗了。

薩沙這次去泰國,剛剛玩了AK74,總體感覺還是挺不錯的,比西方的先進自動步槍也差不了多少。

蘇軍的單兵武器一直是秉承二戰期間所謂全面戰爭的思想。

武器強調實用、廉價、可以大量製造、可靠性高,質量可能沒有西方那麼先進,但也相差不多。

在二戰期間,蘇軍的波波沙衝鋒槍生產了超過600萬支,堪稱世界第一,超過列強幾個國家的總和。

該槍除了槍管需要機床加工以外,其餘大部分零件都是採用衝壓工藝製造,可以迅速製造出來。主要零件可在汽車修理廠或自行車廠,由學徒工採用非常簡單的設備生產。波波沙只有87個零件,結構相當簡單。

而敵人德國人的MP40衝鋒槍,只生產了100萬支。

可以說,蘇軍武器數量具有絕對的優勢。

戰後也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的AK47,被世界各大媒體包括西方媒體,平均為上世紀最強的步槍,輕鬆擊敗美國M16自動步槍。

AK47和波波沙大同小異,也是非常容易製造、價格低廉、可靠性高,性能能夠滿足戰場需要。

這些特性,尤其是在任何複雜戰場槍支能夠開火,讓AK47生產總數高達。

目前AK系列各種槍支包括山寨甚至自造,已經超過4億支。這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的記錄。

在世界任何一個戰場,都可以看到AK47的影子。

誠然,AK47的性能相比M16並沒有優勢,甚至M16的精度更高,威力更大,但AK47的所謂粗糙讓它佔盡上風。

簡而言之,蘇聯的自動步槍是立足於打世界大戰的,而不是用於小股部隊的槍戰決鬥。

這不是說蘇聯生產不出優秀精良的步槍,世界第二槍械強國不是浪得虛名,比某大國要強大100倍。

只是,人家俄軍的作戰理念不是這樣,所以才會有看起來粗糙的步槍。


薩沙


兔哥回答:俄羅斯的武器裝備一向是以粗獷豪邁而著稱,皮實耐用,性能可靠是俄式武器裝備的特點。其實不光是武器裝備,就是莫斯科河邊的鐵護欄都比其它國家的要粗獷結實,人家喜歡這樣的。武器裝備好用、管用、耐用一直都是追求的目標,但不能說俄羅斯的武器裝備都很粗糙,應該說是粗中有細,外表感覺粗獷點,其實很多的內在技術還是不錯的。例如,二戰時期的蘇式武器裝備,T-34坦克表面真叫一個粗糙,連鑄造時的毛邊都沒有打磨就出廠了,連最起碼的修飾一下都省了,但發動機、火炮都很精細耐用,也很實用。“波波莎”衝鋒槍,一個帶熱鋼製護套的槍管,一個大彈鼓,看著就不好用,最起碼握持不舒服,感覺彆扭,但卻管用,特別是巷戰中,子彈射擊的持續性具有很大的優勢。





AK系列步槍可是俄製武器的一個傳奇,AK-47步槍是公認的步槍之王,也是使用國家最多和產量最高的步槍,同時也是改型仿製最多的一款自動步槍。這款槍同樣擁有皮實耐用的特點和粗獷的線條,但應該說是做功很精細,粗糙表現在整體結構的大氣上。AK-47被譽為步槍中的藝術品,鋼鐵與木材完美結合,既有鋼鐵的硬感又有木材紋理的藝術之美,多好的一隻槍啊!當然,儘管沒有毛毛刺刺的,但細節結構和西方步槍比卻實顯得粗糙,見過這款步槍槍機的人最有感觸,裡面被模具車過的印記非常明顯,根本就沒有打磨修飾一下。不光是AK,什麼56式等等同樣也是這樣,但卻非常耐用,和西方國家的步槍比明顯的禁得起折騰,特別皮實,不小心槍口進土了照樣打,槍機被泥水泡了,卡槍機明顯有泥土的聲響,照常用,戰場上沒時間去擦槍,往槍管裡灌進槍油,打上一槍就當是擦槍了,如果你使用過它,就知道它有多皮實,缺點是前護木太粗了,握持不舒服,整個槍的人機效果不好。


俄羅斯的AK系列型號非常繁雜,具體有多少好不明白,估計要有幾十種,AK系列中,AK-47的產量並不高,主要是AK M型,不過都習慣的稱為AK-47了。Ak-47主要是指7.62毫米口徑子彈的步槍,在小口徑潮流的推動下俄羅斯研製出了Ak-74步槍,採用了5.45毫米口徑子彈,這是世界範圍之內主戰單兵武器口徑最小的突擊步槍了。AK-74步槍的樣子和Ak-47沒有本質區別,不注意很難分清楚,隨後俄又研製出了很多的AK系列步槍,其中的AK-12突擊步槍應該算是比較普遍要裝備的步槍。Ak-12步槍口徑可以說是對Ak系列步槍的一個總結,口徑有5.45毫米、5.56毫米、7.62毫米、據說還有一個保密的口徑,估計有可能是6.幾毫米的。彈匣也是大雜燴,有30可拆卸式雙排彈匣、60 發可拆卸式四排彈匣、還有一個95 發可拆卸式彈鼓,是不是感覺很粗獷,這就是俄式武器的特點。


俄式武器裝備是世界上的一個體系,這個體系的確立正是因為俄式武器的獨到之處,俄式武器的粗糙並不是技術層面的,而是構型的特點,粗獷結實,性能可靠,能用、管用、好用、耐用是俄羅斯的武器製造傳統。俄羅斯並非不學西方,近些年很多的單兵武器裝備都在學西方,但並不盲目,俄羅斯武器裝備的傳承性非常強,例如,AK系列步槍型號一大推,數都數不過來,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依託老Ak的技術特點,本質上沒有大的改變,外形和材料變化大而已,這是因為AK的槍機迴轉設計非常成熟,經過實現考驗非常有效,很優秀了沒必要過於追時髦,俄羅斯也追過時髦,結果出問題了,所以,武器裝備好用就是最先進的,美國的所有步槍性能很先進,但沒有一個能夠比AK系列皮實耐用的,這並不是替AK說話,而是事實。

一款自動步槍什麼是最好的性能,首先是能用,能夠適應各種環境下使用,這是根本,然後要好用,好用包括使用方便,操控簡單可靠,射擊精準,最後要夠用或者是管用,要滿足殺傷力的需要,要有一定的射程、精準度。我們很多時候討論一款步槍都是強調精準,但實際情況是點射的上靶率無論是老式的Ak-47還是後來的Ak-74,還是後來的其它新式步槍,首發命中率都能保證,而第二發、第三發都不能保證,到現在這方面沒有一支突擊步槍能有所突破,或者說是超過前者,為什麼?結構、使用特點、戰場環境決定的,現在的步槍做工、工藝都很精細了,式樣也美觀,特別是人機效率提高了,握持操控更舒適,但性能並沒有本質意義上的改變,兔哥這話也許會有很多朋友不認可,但如果你打過Ak系列,又打過九十年代後期的步槍,你就能能感覺到,點射第二、三發的上靶率沒有本質改變,而你如果參過戰就知道你是要一款簡單可靠,不需要精心保養的槍,還是要一款操作複雜,需要精心維護的槍了。

俄羅斯的武器特點是把耐用性放在第一位,對於細節修飾不重視,它們對AK系列早已熟悉,也習慣了使用它,它們也在改,但技術上並沒有跳出結構上的傳承,本身就是粗獷的性格,這種秉性很難改變,所以,新式樣的步槍還是有AK的影子。如果真要跟著西方走,並不是一個好事,美國單兵步槍先進,面對拿著老AK的民兵組織,不照樣沒轍,這也說明步槍雖然性能上有差異,但不是跨世紀性的,沒這麼大。既然能用,好用,管用,而且又耐用也就沒必要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總之俄羅斯人自己用著高興就好。


兔哥42928


二戰時期,從那隻裝了碩大彈鼓的波波沙-41衝鋒槍,即可看出蘇俄軍隊的武器,就是粗糙不精緻,但卻皮實耐操,強調火力兇猛,且動作非常可靠。

憑藉71發彈鼓動物般兇猛的火力輸出,在斯大林格勒殘酷的巷戰中,波波沙-41衝鋒槍完勝德國國防軍引以為豪的製作精良、射擊精度極高,32發彈匣供彈的MP-40衝鋒槍。

戰後西方的步槍,依然追求精緻漂亮,似乎並不強調火力,所有步槍基本上都是20發彈匣供彈,而蘇俄軍隊AK-47卻配了一隻30發彎彈匣,依然非常強調火力。

越南叢林作戰中,實戰證明了美軍裝備發射7.62毫米大威力步槍彈20發彈匣的M-14步槍,以及發射5.56毫米小口徑步槍彈20發彈匣供彈的M-16這兩把外觀精緻的步槍,都無法戰勝火力兇猛,且動作非常可靠發射7.62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的AK-47步槍。

AK-74步槍,蘇俄軍隊依然沿襲了AK-47的風格,只是從發射7.62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改成了發射5.45毫米小口徑步槍彈,蘇俄軍隊至此跟風了小口徑的潮流,但僅從外觀非軍迷很難區分AK-47和AK-74的區別。

參與過二戰的老兵,卡拉什尼科夫研發成功的AK-47步槍,在軍界素有“長槍之王”的美譽,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身短小,射程較短,適合較近距離的戰鬥。

AK-47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結構簡單,分解容易,經久耐用,很快就成了蘇俄軍隊和華約組織軍隊的制式裝備,且向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大量出口,終成一代名槍,迄今為止,依然活躍在全球熱點衝突,可以這麼說只要有衝突,就有AK-47步槍的影子。

從AK-47,到AK-74(發射5.45×39毫米小口徑步槍彈),再到俄軍當下裝備最新的AK-12和AK-15(發射7.62×39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俄軍的突擊步槍,其外觀形狀特別是那隻30發彎彈匣,始終無法擺脫AK-47步槍的影子,或且已經成了蘇俄軍隊的象徵。

蘇俄軍隊對其裝備的AK系列步槍,也不願從外觀上有所改進,就保留了AK-47步槍的傳統風格,從一個側面也印證了蘇俄軍隊對於AK-47步槍的認可,對一代槍械大師卡拉什尼科夫的追思和緬懷,是要將其光榮傳統持續傳承下去。

蘇俄軍隊保留有別於西方M-16步槍為代表的外在風格,也沒有什麼不好,有自身的特色,不改變是對自身AK系列槍械的認可以及滿滿的自信,為什麼要改變呢?


國平軍史


沒錢,外加制式輕武器的換裝是個大工程,僅有的經費肯定得用在刀刃上,比如大量蘇聯時期設施的翻新維修,第四代、第五代裝備的研發和裝備。輕武器這玩意...在缺乏經費的情況下真不是個優先考慮的事兒

因為現代戰爭,尤其是在全面戰爭的國防需求中,輕武器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美軍兩次打伊拉克,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都是先遠距離精準打擊,然後掌握制空權,裝甲部隊推進,最後步兵拿著槍進村打掃,這種情況下拿著AK還是HK416其實差異性不明顯。

再者俄羅斯陸軍現在主要裝備的AK74M好歹也是個小口徑,彈道和單發精度表現不算差,在大規模作戰中處於夠用,能用。

而在反恐治安戰方面,確實需要更多樣化、專業化的輕武器。而俄羅斯專司反恐的特戰裝備並不差。

雖然看起來比西方著實粗糙了一點...但我們也知道俄式反恐一般也不用輕武器(狗頭)


瘋狗的輕武


粗糙不粗糙的,管用頂用就行了唄!作戰理念不同,兵器工業的設計和發展路線肯定不一樣,真要打起世界大戰了,誰還管手裡的傢伙精不精緻呢,有就不錯了!老美現在看著手裡傢伙一個個都精緻無比的,二戰時不也一樣生產出“黃油槍”了?真到了舉國參戰的時候,那要的就是產能了,精緻主義就是被擯棄的了!


閒人看書


AK開創的事業可以繼續,但不排斥新的工藝和借鑑設計,做得好不好是技術問題,做不做就不僅是態度問題了。要與時俱進,不斷開創,AK47經過一再改進,改進到現在,變得有模有樣。你可以不喜歡它,但不能說卡拉什尼科夫的後人們不夠努力。

國營早轉為私企,伊熱夫斯克說到底,不得不為今天的俄軍再出發,在AK47、AKM和AK74的基礎上,一直不斷開拓創新,從AK100、AK-200到AK12,到今天變化不謂不大,可依然有人在說,還是吃著AK的老底子,老底子好的話,技術夠紮實,難道有什麼不好嗎?

你可以嫌它粗糙,但不能說它進步不夠明顯,不是嗎?致於何時真正離開AK,另造一款新槍型,畢竟完成了技術積累,有了更新的技術工藝以後方能實現,總不能師學黑瞎子掰玉米,掰一個掉一個吧?

一句話,可靠,皮實,耐用,這就是AK的傳統作風,無論AK怎麼演化,腦門上到甚時也要貼著這六個大字,還有一點便是,便宜,便宜才能大量裝備。現在就讓我們來說說這幾款槍,也見AK之努力。AK74可視為小口徑的里程碑,因而被大量裝備,從1974年使用至今。AK-100在AK74M基礎上的進步,其一大進步,使用了摺疊式玻璃纖維槍托,另在機匣左側設有瞄準鏡基座。AK200不用說,專門外銷的品種,印度今年購買了AK203。致於AK12是AK74的進步型,加裝了不少皮軌,讓人明顯感到了AK外表的“西化”。


魂舞大漠


誰告訴你的,非要這麼說的話美國還總是離不開AR的形象呢。

你能把這些槍認全嗎,這就是美國的AR家族,是不是感覺全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武器設計是由慣性的,我覺得這個設計好我當然會接著用,只要沒覺得不好那這個設計就能永遠用下去,除非出現更好的東西。還要說一點的就是這個世界上的AK多的去了,從各個工業化國家制造的AK到小作坊甚至鐵匠打出來的都有,你覺得很粗糙的AK指的是那個地方造的?我們以俄羅斯造的AK47(早年的槍械現在基本上沒有用的了),俄羅斯產的步槍槍管鍍鉻,壽命極長使用単基發射藥的時候不會出現槍管燒蝕的情況,零件加工精度極高,不會出現網上傳的零件間隙極大的情況(那是土造槍特有的情況)。但土造槍就不同了由於零件間隙大槍械很容易出現故障,而且AK47屬於開放槍機的武器,灰塵泥沙非常容易進入槍機,如果是原產槍械零件間隙小問題還不大,如果間隙大灰塵泥沙會和機油混合附著在零件上阻塞間隙從而導致可靠性極速下降。除此之外由於槍管沒有鍍鉻,使用単基發射藥時會對鋼質槍管造成嚴重的燒蝕,不僅壽命很低而且由於膛線損毀搶的精度進一步下降(雖然土造槍本身也沒啥精度)


開著皮卡打坦克


可以改變啊,但是,錢呢?

我有錢我閒著沒事一人換一把沒有什麼存在意義的槍械幹嘛。俄羅斯現役步槍也能用,為什麼要換成那些比較細緻的武器呢?AK的性能相較於HK416這種在實用性上就算弱也弱不了多少,北約那種步槍還算很矯情,而且輕武器在戰場上存在感實在太低了。有那點錢我整點飛機,修修坦克,坑坑三哥他不香嗎?


況且維護治安以及反恐等特種作戰,俄羅斯的裝備也不錯,畢竟3個劫匪16個人質,準備19個裹屍袋就收工了,何必花那閒錢去換槍呢?(滑稽)


南黎23333


哈哈哈!真不湊巧!看看現在的俄毛兵!外觀全部西化!遠遠看去你會覺得是一隻西方部隊!只是AK12太過AK化!一眼就可以區分!真正來說俄毛的單兵武器不但精良而且黑科技也不少!甚至比美帝還多!但是美帝財大氣粗!本著只花錢不辦事兒的原則肯定比俄毛貴氣!但是戰力伯仲之間![耶][耶][耶]特種兵還是中國的棒[機智][機智][機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