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末,清政府為什麼那麼有錢?

cyler


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最高收入不過四千萬兩左右,到了光緒十三年(1887)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了將一倍多,為8578多萬兩白銀,到了宣統元年(1909)財政收入暴漲至2.63億兩!

那麼,清末,清政府為什麼這麼有錢?它的錢又是從哪來的?我們不妨看看宣統元年(1909)的收入最大的幾個稅種:

田賦——48101306兩鹽課——46312355兩厘金(商業稅)——43187097兩關稅——43139287兩洋、土藥釐稅(鴉片稅)——33020000兩這幾個稅種佔了清朝財政收入的大頭,加上其他小稅種的收入,清朝宣統元年的收入達到了驚人的2.63億兩白銀!我們逐一分析幾大稅種,來看看他們究竟為什麼能夠貢獻這麼高的稅收。

田賦田賦是中國古代最早就有的稅種,也是各個朝代的主要收入來源。從咸豐二年開始,清政府就在四川開始加收田賦附加稅,隨後在全國多省開始增收,全國八年間增收的田賦達到了1000多萬兩。甲午戰爭後田賦附加稅更加嚴重,以河北定縣為例,甲午戰爭之後定縣的田賦附加稅比甲午戰爭之前增加了3.5倍。也就是說,田賦收入增加,是清政府把財政壓力分派到農民身上的結果。

鹽課道光年間,清政府每年鹽稅收入不過700多萬兩。鴉片戰爭後,清政府不斷增加鹽稅導致鹽價不斷上漲,到了甲午戰爭前,全國鹽價比起鴉片戰爭前已經增加了一倍多。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再次增加了鹽課,導致鹽價再次增長了百分之六十。食鹽是生活必需品,清政府通過漲價食鹽來將財政壓力轉嫁給全體國民,使得鹽課在清末達到四千萬兩的財政收入。

厘金厘金就是清朝的商業稅,從咸豐三年(1853)開始起徵,自開徵日起就是清朝的財政支柱之一。同治年間厘金每年就能有1360萬兩上下的收入,最高可達1963萬兩左右。如此高的財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對厘金的徵收異常苛刻,在各地設局和卡來徵收厘金國內厘金局卡數量已達到了"五里一卡、十里一局",國內厘金嚴重剝削了我國的農民、手工業者和中小商人,打擊了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列強在中國傾銷,厘金制度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稅關稅收入是清朝增長最快的收入。鴉片戰爭前,清朝海關只有六七百萬兩的收入,到了清末卻高達4300多萬兩,增長了6—7倍。海關收入的暴增,與列強在中國的傾銷密不可分。

海關收入的多少嚴重依賴於與進口貨物的數量。清朝時期中國基本沒有發展出什麼有競爭力的企業。以紗為例,洋紗比起土紗精緻、耐用甚至還更便宜,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對洋貨的需求日益增加,清朝想要關稅的高收入也樂得大量進口,這才有了清末關稅收入的暴增。

另外,清朝的海關部門是一個高度自治的部門,清朝僱傭英國人赫德擔任清朝海關稅務總司,長達46年。赫德建立了一個高效、清廉的海關體制,這樣的海關體制避免了巨大的浪費和貪腐,高效的海關部門使得清政府更加依賴關稅收入。

洋、土藥釐稅(鴉片稅)中國千年來有過數萬稅種,鴉片稅無疑是第一惡稅。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覬覦英國鴉片貿易帶來的收入,在雲南、貴州、四川種植鴉片,隨後迅速推廣至全國,還美其名曰"與洋爭利",同時清政府設立洋、土藥釐稅,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自此鴉片的傳播在中國在無阻礙,在中國橫行近百年。


煮酒君


的確,作為一個末期王朝,清政府有錢的有點不正常,甚至在清朝末年,清政府的年收入居然節節增高。在1911年,辛亥革命那年,僅僅前十個月,清政府的收入居然達到了空前絕後的3億兩!創下了中國封建王朝空前絕後的記錄。

為什麼清政府的財政在王朝末期,居然能夠逆勢上揚呢?

首先,清政府在基礎稅制上就與之前歷代王朝不同。

清朝之前,明朝就是被活活窮死的。明朝亡時,國庫裡就剩下幾千兩銀子,窮的可以跑耗子。明朝的財政困窘並不是因為生產力不行,而是因為他們實行了一個很奇葩的制度——士紳免稅。

明朝規定,有功名的士人和有功勳的勳貴,他們的土地可以減稅或者免稅。這讓明朝地主階級的資本積聚速度空前加快,很快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土地兼併。而明朝政府的稅收全部壓在了苦哈哈的老百姓身上。到崇禎年間,土地已經被天下的地主兼併的差不多了,而朝廷的開支全部壓在盡剩的一點小農身上,朝廷不斷加徵,讓農民即使豐收也不能繳清稅款和欠款,於是乾脆拋荒,投奔李闖王了。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一入關後,就確定了基本國策——官紳一體納糧,誰也別搞特殊化。雍正朝之後,還搞攤丁入畝,不收人頭稅。總之,在農業稅的稅收壓力上,清朝是相對比較均勻的。而由於地主階級同樣納稅,讓清政府的稅源遠遠比明朝廣闊的多,收入也比較穩定。

到了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為了慶祝自己成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決定給天下人發一個福利——田稅永不加徵。

也就是說,清政府的農業稅稅率從康熙之後就鎖死了,別想在這上面再打主義了。後世的清朝皇帝也的確如此,再困難都沒有想過要像崇禎一樣調高稅率搞加徵。

但是稅率固定,並不代表財政收入固定。康熙雍正年代,按照當時的耕地數量,全國的財政收入大概在四千萬兩。經過乾隆朝的人口激增,到了道光年間,隨著耕地面積的擴大,清政府的財政收入穩定在了六七千萬兩銀子左右,如果風調雨順的話,還一度能收到八千萬兩。

八千萬兩農業稅,對於清政府來說就夠用了,甚至還能略有盈餘。但有一個前提是——不能打仗。

趕上了修河、戰爭這種事,這點錢根本就什麼都不頂。

從道光年間,清朝的戰爭就沒斷過。鴉片戰爭、陝甘回亂、白蓮教起義、捻軍起義,最可怕的還有十四年的太平天國。一面是軍費的幾何級增長,一面是戰爭破壞了稅收基礎,清政府在道光、咸豐年間真是山窮水盡。

而且,他們還不能像明朝一樣加徵農業稅。

所以清政府只能另想辦法。太平天國時期,曾國藩等人辦理地方團練,沒有軍費,咸豐帝迫不得已,允許開徵厘金。

所謂厘金,是一種商業流通稅。團練的軍隊在戰區設置關卡,收取過往商人的稅款,一般稅率在百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戰爭年間商人也是暴利,收取厘金獲利頗豐,湘軍淮軍就是靠這種新稅種養活的。

發展到後期,清朝滅亡之前,厘金的收入居然已經跟農業稅基本相等,兩種稅構成了清政府一半的財政收入。

除了田賦、厘金之外,清政府還有幾個歷代王朝從來沒有過的稅種——關稅和工礦稅。

鴉片戰爭之後,洋貨大量湧進中國。洋布、洋油等工業產品憑藉著質優價廉,迅速打垮了中國的民間手工業,讓百姓日益困窘。但百姓雖然困窘,清政府卻憑藉關稅大發其財。到清朝末期,關稅已經成為了清政府最穩定,最優質的稅源。所以各國對清政府要求賠款時,一直要求以關稅作為抵押。

由於關稅被抵押給了洋人,清政府的關稅總督居然不是中國人,而是英國人羅伯特赫德。這位英國官員兢兢業業的在中國擔任了半個世紀的關稅總督,從186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開始,直到1909年才卸任。在他管理下的大清海關,成為了整個清帝國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腐敗的部門。赫德創立了很多現代化的稅收、郵電制度,為清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最後清政府為了感謝他,將他封為從一品的太子太保,這是絕大多數中國官員做夢都不敢想的榮譽。

由於海關的穩定,清政府的關稅不斷升高。但宣統年間,清朝關稅已經達到了四千萬兩,成為了財政的重要支柱。


除了關稅外,清政府還開設了各種實業工廠,如漢陽鐵廠,輪船招商局等等。這些實業效益有好有壞,但總體上為清朝提供了不少收入。1900年以後,鐵路的大量開設也為清朝帶來不少收益。

除了新的稅種外,舊的稅種也在增長。雖然清朝不收人頭稅了,但是由於人口增長,一項由漢武帝留下的稅收開始猛增——鹽稅。

晚清時期,中國人口已經達到了四億,是人就要吃鹽,所以清朝的鹽稅也不斷增長,到了晚清,鹽稅也佔到了政府收入的四分之一。

總之,清政府在滅亡的前夜的確有了“迴光返照”時的財政增長,但這並不能挽回清朝的國勢。無可救藥的腐敗讓清政府的收入大多用於各級官員的中飽私囊,錢財雖多,究竟拯救不了封建王朝的天下。


小約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甲午和庚子戰敗後,清廷需要賠償近十億兩的賠款,按說是不應該有錢的。

但事實恰恰相反,在清末新政十年中,清廷開辦的事業又多有廣,財政收入也是直線上升,由庚子年前的8000萬兩白銀飆升到辛亥年前的近3億兩。

請問這是什麼速度?幾乎是每年30%的速度增長啊,這簡直了,比近些年的還要耀眼。

這就奇了怪了,清廷不是衰敗不堪嗎?不要註定要滅亡嗎,怎麼清末十年看起來還算欣欣向榮、形勢一片大好呢?

認真說,這裡面有些是事實,有些也未必。



比如說吧,清末新政大練新軍、廢除科舉、推行司法改革、地方自治甚至搞起了選舉,工商業大發展,等等,這些確實是事實,是欣欣向榮。

但是,但凡開辦事業,必須要有錢做保障,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

那麼,又要賠款,又要辦事,錢從哪裡來?

簡單說,清廷的財政收入大增其實並不過分,別說3億,其實一年10億也收得上來。

事實上,在清朝覆亡之後,以後被每年被搜刮的民脂民膏何止10億?

說白了,清廷之前實行低稅的仁政,老百姓交的稅太少了。

試想,4.5億人,連財政收入連一個億都沒有,人均年納稅0.2兩,這國家還怎麼辦事?



由此,近代戰爭中一再挫敗,其實主因在財政問題。試想,如果財政多收哪怕一點點,北洋水師何愁買不起船?別說一個北洋水師,十個北洋水師也沒問題啊!

也正因為如此,庚子年後,清廷痛定思痛,擴大財政收入,開辦各種新政事業,由此,財稅才由8000萬飆升到3億兩。

當然,習慣了不交稅或者等同於不交稅的老百姓肯定是要叫的,叫就叫吧。

別說3億兩,就是4.5億兩,每人每年交一兩稅,有什麼可叫的?

叫你交一兩稅算你運氣好,趕上了清朝的仁政。

碰到清朝以後,嘿嘿,別說一兩,一年被榨出十兩,最後淪為赤貧也是正常啊。

蔣介石的法幣時代,大家都都淪為赤貧了麼?最後不更是淪為無產階級了麼?



一句話,清末有錢,那是因為之前賦稅的起點太低,所以年30%的增速並不驚人,完全可以承受。

基本上說,清廷年財政收入5億兩,是比較合適的區間,一方面新政事業也可以辦了,另一方面,老百姓也承受得了。再多,老百姓可能有些吃不消了。

啥?有人說不想交,還想老樣子,一年就交0.2兩?那也行。

等到外國侵略,你就接著賠款吧!

反正賠款也好,辦新政事業也罷,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老百姓來出錢。

你想往哪出,隨意!


坑爹史冊


實際上清朝到了最後幾年,迎來了經濟上的 快速增長。在1908年,清朝財政收入達到了2億兩白銀。到了宣統年間,清朝最高年收入已經達到3億兩白銀,這一中國古近代歷史之最。

清朝的收入主要是田賦4800萬兩白銀,鹽稅4600萬兩白銀,海關關稅收入4300萬兩白銀。厘金為4300萬白銀。另外就是商業收入了,依靠的是新興產業的發展,比如在冶金業,光緒26年,產鐵2.58萬噸,到了宣統2年達到了11.9萬噸。

宣統年間,鐵路通車裡程超過5000公里年收入2000萬兩,郵政業年收入600萬兩白銀,電報業也有300萬兩白銀收入。清朝開始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進入這些行業,從1895-1911年,清朝投入5億兩白銀,發展新興產業。

每年都會投入2000-3000萬兩白銀,由此,工商業發展實現了加速。特別是在江南地區,機械、電力、麵粉、繅絲、紡織染、化工、肥皂、榨油、自來水、火柴等公司,都在清朝的公司法,也就是公司律的頒發下,發展起來。

在1904年1月21日清朝頒佈了《欽定大清商律•公司律》。這是中國的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共131條,在立法原則上取諸英美法系,規定了合資公司、合資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四種法定公司形式。

另外,金融業也開始發展,比如大清銀行,也就是後來的中國銀行。1875年開始的保險招商局,開創了我國近代保險業。另外,清朝也有了股市期貨市場,還因為股市震盪,導致清廷賠了幾千萬兩白銀。這些因素,都是清朝末年財政收入大爆發的原因。


深度軍事


清廷在快要滅亡的時候,還要很多錢。不得不說,這個王朝是搜刮民脂民膏最後官逼民反滅亡的。

1,清廷後期的確很有錢。

很多人的印象是,清朝在乾隆中期以後一直在走下坡路,世界上這個印象完全是錯覺。因為清廷在經歷“同光中興”的大國崛起後,經濟實力恢復很大,雖然經歷甲午和庚子兩次浩劫,依然是實力雄厚。

拿數據說話,順治年間清廷的財政收入2000多萬,乾隆年間4000多萬,到宣統年間清廷的財政收入達到了1.2億兩。在滅亡之前還能這麼有錢的,清廷是蠍子尾巴獨一份。

2,清廷為什麼在列強入侵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還能這樣有錢?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兩條——稅源增加,斂財有道。

首先說說稅源增加。

清廷在1840年南京條約後,十分驚喜的發現,自己不僅沒有丟失更多財源,反而多了一項海關收入。更重要的是,英國人掌握的海關,是整個清政府最清正廉潔的衙門,清廷因禍得福,同治年到宣統年,50年時間收到了9億兩白銀。這是白給一個和珅啊!(和珅抄家所得8億兩)。 (大清海關,唯一清廉的衙門)

清廷在1860年開始,實施了洋務運動,一開始口號是“自強”後來口號改為了“求富”,說白了一件事,就是賺錢! 比如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私人入股73萬多兩,官府入股銀190多萬兩,還規定了“所有盈虧,全歸商認,與官無涉。”

作為股本無限多的官辦企業,一面把民族資本家踩在腳下,一面攔不住李鴻章盛宣懷這些大蛀蟲的貪墨,更無法避免被外資巧取豪奪的命運。 比如北洋集團的搖錢樹開平煤礦,在庚子年就被小日本搶去了,搶完以後發現,他本來就是一個英國企業,早十幾年經理就把公章賣給了英國人。

說到開平煤礦,多說一句,甲午戰爭中賣給日本聯合艦隊的煤物美價廉,賣給北洋海軍的煤則質次價高。為什麼專坑自己人?很簡單,後臺老闆要求的!翁同龢為了搞死李鴻章執意要求與日本開戰,這是一個道理!

再說一下斂財有道。

腐敗的清廷,把搜刮民脂民膏的技術發展到了巔峰,乾隆以前,財政總收入是4000萬,清末,財政分四塊天賦、鹽稅、厘金、關稅各佔4000萬以上,還不包括通過管辦企業搶來的錢。

田賦搜刮4000萬,放在哪一個時代都是要流民遍地哀鴻遍野的,但是清廷不會,因為只需要讓老百姓多種經濟作物就行。種什麼經濟作物?肯定不是茶葉!是什麼?大家都知道!

奇葩的是,同治年間山西等地發生超級大饑荒,叫做——丁戌奇荒。家裡死了人都不敢哭,因為聽到哭聲就有人來搶屍體,幫你下葬!葬到五臟廟去!就這樣,居然還是沒有發生大動亂,根本原因是大家都有錢,只是沒糧食買而已!

厘金作為常規收入,來自於鎮壓太平天國的曾國藩等人,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手段就一個,賣官帽,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等地的官位,全都給曾國藩承包,但是,要錢一毛沒有!於是,厘金發展起來,從一開始的百分之一,上漲到百分之二十!不管你是種地還是做生意,全部要交錢!

當然,袁世凱和慶親王一筐搞的“慶袁”官帽公司,是當時最發財的行當。慶親王靠著與慈禧的裙帶關係當了大官發了大財,還成了清朝第十二個鐵帽子王!慶親王最不要臉的是,不僅把巡撫尚書這樣的職位賣了,還收了袁世凱300萬白銀勸隆裕太后主動退位。即使是撈錢超過100億白銀的盛宣懷,見了他也要罵一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3,清廷斂財太多,最後把信譽徹底破產了。

清廷還要一種斂財方式是發行債券,要求臣子們和官商們表忠心,到武昌起義後,清廷又使出這一招。人們紛紛說,以前的錢還沒還,現在又要借錢,還要臉嗎?

要臉的!隆裕太后說,我先拿出300萬兩認捐!你們看著辦!

結果,各界報紙紛紛發言——隆裕太后到底貪了多少錢,一口氣就拿出300萬!

本以為是高風亮節,結果把自己老底子都漏了!

清廷的最後滅亡導火索,還是錢太多,太摳門!

盛宣懷主持的鐵路官辦,實際上是讓列強出錢修鐵路,然後收到的過路費列強拿走,那是中國鐵路事業第一次大飛躍。紅頂商人們看著眼紅,要求鐵路商辦,私有化,結果修鐵路的時候募集的股本全被蛀蟲貪汙完了。虧空朝廷不給補,於是就發生了保路運動!

趙爾巽寫《清史稿》把清朝滅亡的禍首說成是盛宣懷,還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可是隻有盛宣懷一個蛀蟲,清廷能滅亡嗎?眾人拾柴火焰高,搞腐敗還是要抱團的,比如加入袁世凱團伙,清廷亡了,還能當大官!


歷史知事


清廷之所以有錢,主要是拿百姓受盤剝的稅收、經濟甚至領土、司法等主權與尊嚴作抵押大量借外債,由此,才能苟延殘喘並進行階層享受下幹些正事兒。

清廷從戶部說確實沒錢,但清朝政壇腐敗嚴重、享樂奢侈嚴重,又證明其實清廷並非我們想的那樣沒錢,而是幹正事兒的時候沒錢。什麼是幹正事?就是鎮壓起義、賠款和償還利息、開辦工廠和現代教育事業等。

本文就簡單說一下這個問題。

(1)清政府是沒有錢的,但這並不代表清朝的統治者沒錢

咸豐二年(1852年)戶部的庫存銀只有22.7萬兩,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基本就是0。自此到清亡,戶部存銀基本都是負,都是第二年新入白銀剛入就得為去年的虧空彌補。

晚清時期,和珅遍地

從道光時期開始大多入不敷出,為了保證全國行政運行幹正事兒。戶部對全國資金地調配採用閃展騰挪。閃開不必立即給的不給;展則是要求1000,分批分年逐漸給;騰就是騰空掛起了有錢再給;挪就是挪用其他款項趕緊給。

(2)其實學校、實業等清政府花的錢並不多,大部分都是清政府提供基本生存業務,吸引民間商人資金介入

比如輪船招商局就是如此,它能夠存活主要靠的是清政府提供“漕糧海運”的業務。清廷雖然沒錢,並不代表民間資本缺錢。

別總看城市裡開學校、辦企業,更要看占人口多數的農村地區

例如民間商人、中外掮客、有經商思想的地主等並不少。況且稅收也大多從他們那裡收不上來,因此,他們的錢就更加充裕。

(3)清廷幹正事兒的錢嚴重不夠,主要在於賠款太多、花費太多

清廷每年的財政收入雖然增長很快,但每年的支出增長更快。1898年財政收入8800多萬兩,但支出卻有1億多兩。我們只說說為什麼支出這麼大。

其一:糊塗的軍費數量。比如鹹同年間的軍費可查的只有4223萬兩,但是實際上奏銷(地方官員先自行收集軍費然後給清廷報銷)、不奏銷的費用,按照彭澤益先生的估計其實有8.3億花費。

其二:四大支出項目:包括行政辦公和養廉銀在內的常規項目、軍費、賠款、外債。

常規支出每年也高達三四千萬兩。

高額軍費每年高達五千萬兩以上。

高額外債償付。外債就有17億兩。1894年借外債4.6億兩;1895年後借外債12億兩。每年的本息賠付非常多。1894年戶部上奏,每年外債支出就兩千多萬兩;1895年後,外債支出達四千多萬兩;1911年度支部統計每年5164萬兩;

高額的戰爭賠款。戰爭賠款主要是《馬關條約》賠款、《辛丑條約》賠款。各類戰爭賠款高達十六億以上,當然並非立即全賠而是分期賠款。

(4)清廷只能靠借外債度日,苟且殘生

由此可見,每年的財政支出就在1億到1.6億兩以上。每年的財政收入根本無法彌補。正因為不夠,才大規模地借外債。

例如甲午戰前的4.6億外債中,有74.53%大概3.4億兩,用於軍費;10.23%大概0.5億兩,用於實業教育;9.78%大概0.5億兩用於各種皇室消費、工程建設等;治理水5.08%,大概0.2億兩;其他0.38%,大概0.02億兩。

從上面這個比例我們可以知道,用於實業教育和階層享受的資金是相差不多的。而憑什麼借到外債?為的就是以關稅為代表的各種稅收作抵押,同時給出了大量的特權(例如開礦權、築路權、各種稅收優惠等)。


坐古談今


1912年溥儀退位之前,清朝的總稅收已經創造了封建王朝歷史最高值。

根據1912年1月初清廷度支部(原戶部)公佈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的那年)財政收入為30191萬兩白銀。這是個什麼概念?農耕文明巔峰時期的乾隆晚年,年財政收入在4000多萬兩白銀,大概是乾隆晚年的7到7.5倍左右,所以賬面看起來清廷很有錢。

但是當2月12日,清朝皇室在同意了北洋政府每年300萬兩贍養費退位之後,袁世凱接手的大清銀行(原大清戶部銀行,boc),卻空空如也,賬面上只有10個銀元。1912年2月至6月間,國際銀行團主動向北洋政府提供了5次墊款。到了1913年4月26日,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和北洋政府正式以鹽稅、關稅為抵押,借款總額2500萬英鎊,年息5釐,按84%實交,47年償清,本息共計67893597英鎊的《善後借款合同》。

清廷不是很有錢嗎?到了袁世凱接手的時候,那3億兩財政收入去了哪裡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那3億兩財政收入只是一個賬面數字。

清末的傳統財政收入主要由關稅、田賦、鹽稅和厘金組成。到了清末前幾年的時候,幾大稅種的收入基本維持在1.8個億左右。其中田賦4800萬兩,佔比27%;鹽稅4600萬兩,佔比26%;厘金4300萬兩,佔比24%;關稅4300萬兩,佔比23%。哪一個單獨稅種都抵得上乾隆時期總收入了。除了這幾個主要稅種外,還有捐稅(賣官的錢)、土洋藥稅(鴉片稅,這個稅種簡直喪心病狂,高達3400萬兩)、官辦鐵路營收、官辦企業營收、發國債及鑄幣、發鈔等等。這些加起來,賬面上破3億,情理之中。

但是,會計算賬,借是借、貸是貸。首先因為有幾筆大數目的賬要還,所以真正的稅收收入的控制權並不在清廷手裡。

如果說鴉片戰爭時期,賠了幾千萬兩銀子,那早就已經用海關關稅還掉了的話,《馬關條約》賠了2.3億白銀和《辛丑條約》賠了4.5億白銀,那就是拿著海關關稅和鹽稅等幾大傳統稅種做抵押問外國銀行借錢還的戰爭賠款,所以外國銀行團比清廷自己還害怕它倒臺呢。清末的海關就直接掌握在人家的手裡,就像還房貸一樣,工資一到,立馬划走。為什麼清末的海關會是最清廉的部門?因為人家那是在替借款給大清朝廷的銀行團負責,而不是替大清負責,英國人赫德自1863年正式接替擔任海關總稅務司,一直到1908年離職回英國(李鴻章一死,他就知道清廷快玩不轉了,於是就辭職了),曾經掌管了晚清海關達半個世紀之久,死後被清廷授予太子太保。所以為什麼清廷倒臺後,外國銀行團那麼積極主動地借錢給袁世凱?只要袁世凱認賬,海關、鹽稅什麼的都還掌握在外國銀行團手裡。

而的洋務運動時期,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包括北洋水師的建設,清廷砸了不少銀子進去,甚至要借錢吧,但是這些不是效益單位啊,而且甲午中日海戰一敗就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徹底失敗,這錢就打了水漂了。後來求富階段,搞的官辦企業多少還有大清自己的銀子入了股,但是到了後來官辦鐵路,啟動資金原始投入靠什麼?自然也是問外國銀行團借錢修。借錢就意味著清廷的經濟命脈永遠掌握在外國銀行團手裡。

而真正在維持清廷運轉的錢真的是捉襟見肘,不然為什麼要開發“厘金”收入呢?

太平天國、捻軍起義,清廷都沒有錢來養軍隊鎮壓農民起義。所以厘金不但解決了“湘軍”和“淮軍”的軍費,還能勻點出來滿足地方用度和補貼點朝廷淪陷區收不上來的稅。所以相應地開發出了很多稅種,有些的確是當時歷史情境下的無奈之舉,但是有些就喪心病狂。比如賣官能有多少錢真正與國有補?但是慶親王奕劻和慈禧這叔嫂倆,為了一己私慾,這種國難財都發,賣官的錢不但沒有進國庫,反而進了他們的私帑,你又能奈何?

清廷那麼積極官辦鐵路,甚至不惜犯眾怒,還要將民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呢?因為“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僅盧漢鐵路通車之後,去掉借款利息和成本,清廷每年還能淨賺300多萬兩白銀。這是明晃晃的進項,也還是明晃晃地與民爭利。

所以國庫雖窮,統治者慈禧、肱股之臣李鴻章、買辦階層盛宣懷這些人都不窮,不但不窮,而且奢侈異常。唐德剛曾經說過,慈禧內帑財貨至少價值2億兩白銀。這個無需考證,孫殿英挖出來的20卡車的隨葬品就能說明問題。容閎曾經說過李鴻章留給子孫的遺產價值超4000萬兩白銀。1920年曾經盛家對盛宣懷的遺產做了次估算1349萬兩,而1920年盛宣懷早已敗落了。這些就是清廷徹底失去民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盛宣懷主導的與民爭利的將民辦鐵路收歸國有,激起了“保路運動”,最終也導致了清王朝的滅亡。


炒米視角


和過去比確實有錢,但是縱向比就沒意思了,歷史上大一統的王朝裡,隨便拿出來一個在世界上都是超級大國,財政收入是不如清末,可國家實力卻是世界頂尖。並且在中世紀之後直接被西方認為是遍地黃金的地方,從而引發了影響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航海時代。

所以別縱向比,這麼比大清真不夠看的。

對了,橫向比大清就更不夠看的了。因為你會發現擁有全球人口三分之一的大清,財政收入已經被當時的世界一流強國大步拉開,由於工業革命的到來,大清帝國空有數億人口,卻遠不如人口幾千萬的歐美列強。

就拿美國為例

1901年美國財政收入大約為5.88億美元,約等於8.82億兩白銀,當年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正好是0.88億兩,美國的財政收入是清政府財政收入的10倍。

而當時美國人口只有7000多萬,大清的人口已經達到4.5億,雙方人口差距為6倍,也就是說兩國人均財政收入相差了大約60倍!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1901年的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工業國,當時正在引領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美國的公路上不僅跑著馬車,依靠內燃機驅動的汽車也越來越多。於是,電力、石油、機械製造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生產率相比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又有了長足進步。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汽車)

而在太平洋彼岸的大清朝,和100年前變化並不大,絕大多數人口還在農村務農,使用著上千年來幾乎沒有變化的技術耕耘著土地,說實話如果不是大清海外貿易成了新的增長點,財政收入還會大幅度下降。

所以,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強國和大清的對比,就是工業國和農業國的對比,雙方出現幾十倍的差距是很正常的。跟這樣的國家比,大清臉上就寫著一個字:窮!

大清的財政收入並不高,他的支出也捉襟見肘

雖然大清在後期經歷了同治中興,但並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根本性的變化,少量的工廠也根本滿足不了基本需求,甚至連裝備軍隊所需的各種物資都供應不上。所以,所謂的洋務運動之後,大清的主力軍隊武器並沒有實現國產化,還在裝備洋槍洋炮。

(洋務運動期間建設的工廠)

與之對比的就是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到甲午戰爭時期,日本軍隊的武器已經逐步實現國產化,和大清的萬國武器相比,雖然性能稍有不足,但好在制式統一供應充足,所以反而對大清有極大優勢。

(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為日軍在甲午戰爭中裝備的主力步槍)

大清在後期的陸防、海防思想的競爭,也是大清沒錢的表現,因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最終,李鴻章的海防思想佔據上風,左宗棠為了收復新疆只好向洋人借款。

(晚清重臣左宗棠)

那麼,大清在海軍建設上每年的投入是多少呢?

答案是,400萬兩!

所以,在1880年兩艘定遠級戰列艦就已經耗費300萬兩白銀,約佔當年海軍軍費的75%。

(定遠級戰列艦一號艦定遠號)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北洋水師成軍之後不再添置新艦,相對於清朝的財政收入來說,這些軍艦太貴了!

甲午戰爭的慘敗,給李鴻章的海防思想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大清朝難能可貴的地方在知錯必改,看海防思想不靠譜就把精力放到了陸軍建設上。在甲午戰爭前後,袁世凱的出色表現異常搶眼,而在戰後袁世凱陳訴了建設新式陸軍的必要。

(袁世凱)

清政府同意建設新式陸軍,命袁世凱在小站練兵。就這樣,陸防思想在多年之後戰勝了海防思想,清政府開始把主要資金投入到陸軍建設中。海軍的重建就開始無限期推遲,等到清朝滅亡,大清的海軍也沒有恢復到甲午戰爭前的水平。

所以,大清沒錢!


歷史風暴


晚清末年,中央財政的收入確實呈現出很奇特的景象,即不斷地大幅增長,給人以國庫收入越來越多的“迴光返照”印象。

有學者曾統計,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王朝每年的國庫收入約為4000萬兩銀上下,而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戰爭後,國庫收入已增長至每年6000萬兩銀上下,到了1890年代則升至7000萬兩左右。進入20世紀,庚子事變後,清王朝在1903年的財政收入是1億餘兩,到了王朝末年的宣統年間,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年財政收入3億兩上下的誇張數字。

之所以出現這種財政收入的大幅上揚,主要得益於下面幾個方面:

1、海關新稅的增長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國設立海關稅務司制度,僱傭歐洲人充當中國海關的高級僱員,並在海關征管體系中引入歐洲式的制度。當時,經歷第一、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對外通商口岸城市增多,中外貿易的額度也逐年上升,這種背景下,海關稅的數量越來越多,對清王朝國庫收入的增長起到了非常大的積極意義。例如1864年,外貿總值9000餘萬兩,海關稅收800餘萬兩,而到了北洋海軍成軍的1888年,外貿規模到了2億餘兩,海關稅收高達2000萬兩,到了清王朝覆滅前的1910年,中國的外貿規模達到8億餘兩,海關稅收增長至3000餘萬兩。


2、各項稅收的增長

太平天國戰爭後,清王朝各項課稅收入方面有大幅增長,除了徵收新稅、提高稅率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厘金。厘金,可以簡單理解為國內貿易稅,清末隨著國內局勢漸趨平穩,商業繁盛,厘金的收入也不斷增加,其中主要包括洋藥厘金、土藥厘金、百貨厘金、鹽釐等,後兩種較好理解,前兩種則分別指進口鴉片和國產鴉片的貿易稅,是厘金中的大宗。在19世紀80年代,清王朝每年的厘金收入大致在1000萬兩上下,而到了清王朝滅亡前的1910年,則增長至4000萬兩規模,由此可見一斑。

3、近代化事業的收入

清末洋務運動時代,雖然以國防近代化建設為主,但也開辦了一批官辦國營的實業,諸如礦務等。到了甲午戰爭後,洋務事業的推進更為普遍,洋務企業的收入在國家收入中的比重也漸漸增長。到宣統年間,國營洋務企業的大宗是電報、郵政、鐵路,其中電報年收入約1000萬兩,郵政年收入約900萬兩,鐵路年收入約2000萬兩。

總體而言,清王朝末年,在磕磕絆絆中緩慢地進行近代化變革,而國庫收入的增長,實際就是國家近代化的一項自然成果。同時,清末自太平天國、捻軍、西北迴亂等事件後,國內政局相對穩定,尤其是沿海的江浙、兩廣、長江流域等財富之區局勢穩定,工商業繁榮,也是這種增長的重要原因。

還有一點較少被人注意的是。甲午戰爭後,清王朝放開了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募集資金的閘門,即在國際市場發行國家債券籌集資金,除了用於支付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戰爭賠款的內容外,清政府為了興辦鐵路等實業籌集本金,也從國際市場大量籌集資金,諸如1910年,發行外債近5000萬兩,其中1000餘萬用於海陸軍建設,近3000萬用於鐵路修建等等。這些資金雖然屬於債務,但客觀上對促進實業建設,以及繁榮工商業也帶來了積極效果。


海研會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清朝末期,具體來說是太平天國之後,開展了洋務運動的清朝,其政府財政收入較之前大為增加,哪怕比起康熙乾隆的“盛世”也高出了許多。根本原因在於國家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

洋務運動之前,我國是農業經濟國家,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經濟增長極其有限。

農業經濟國家,經濟基本就是農業,而農業經濟就是靠的人口和耕地,而國家土地面積是有限的,所以人口和耕地的增長也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沒有發展空間,國家的經濟實力也就沒有發展空間了。

洋務運動之前,整個國家的GDP說白了基本就是農業,工商業佔比很低,對外通商口岸也很少,所以國家的財政收入極其有限。

具體來說,我國開始洋務運動基本是在太平天國之後,也就是1864年之後開始大力開展的,當時清朝的有識之士,包括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在內的諸多朝中大臣也意識到西方科技的威力,隨機開展了一場“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引進西方技術的運動。

看過《雍正王朝》的應該都知道,雍正在位13年,省吃儉用才攢了5000萬兩白銀下來,而到了乾隆十八年,財政收入為5000萬兩白銀 1300萬石糧食。可以說,乾隆十八年基本上是清朝洋務運動之前最為繁盛的時期,人口和耕地都達到了一個極限。

到了1796年,爆發了著名的白蓮教起義,這一次起義全國損失了大約9000萬人口,之後的太平天國運動,更是損失了一億多的人口。而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一旦爆發大規模動亂,就會人口大量損失,耕地大量拋荒,國家財政收入自然就大幅銳減了。

但是到了清末,尤其是滅亡的1911年,僅僅前十個月,財政收入就到了3億兩白銀,比康乾盛世的收入都要高出了五倍以上,可見洋務運動之後的產業革命,給國家財富帶來的增長,真的不是一星半點的增長。

開放通商口岸,實際上打開了財富之門

在洋務運動之前,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前,我國開放的通商口岸實際上只有廣州。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雖然答應了英國開放廣州、廈門、上海、福州、寧波為通商口岸,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清政府玩了一套“中國式智慧”。

具體情況非常複雜,從1842年一直到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中間14年的時間裡面,實際上清政府一直沒有履行條約,開放除廣州外的其他四處口岸通商,而是一直打馬虎眼。英國人找到兩廣總督要求開放通商口岸,兩廣總督就說這要中央決定才行。於是英國人又跑到北京找皇帝,皇帝說,這是兩廣總督的事情,具體你找他去談把,就這樣忽悠了英國人整整14年,這14年下來就是一直拖,反正就是不開放口岸,最後就算是個傻子也知道對方是在耍你了,英國人給這種把戲玩怒了,才有了後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那一次實際上英國人是帶著滿腔的怒火來的,就是要開戰,也不聽你忽悠了,和法國人一起直接打到北京,把皇帝趕跑了,這才和英法好好談判,開放了更多的口岸通商。

實際上,開放了通商口岸之後,清政府才發現財政收入實際上增加了。從經濟學原理來講,如果只是農業經濟,那麼基本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但是現在開放了通商口岸,很多我們中國人生產的物品就可以通過通商口岸賣到國外去了。清末我們出口的商品,前期主要是手工藝品,茶葉 瓷器 絲綢,後期主要是棉花,這些物品,主要還是農產品及手工藝品,如果不賣出去,那麼就產能來說,基本就是自給自足,而開放了通商口岸,這些生產的產能就可以擴大,除了國內需求以外,多生產出來的賣到國外,就可以增加國家的財富了。

這是1908年清政府各省財政收入情況,可以看出財政收入高的基本都是沿海地區,光是江蘇一省就創造了4589萬兩白銀的財政收入。要知道即便是在乾隆十八年這樣的盛世年景,全國一年財政收入也就5000萬兩白銀和1800萬石的財政收入,基本一個江蘇加廣東就超過了乾隆時期全國的財政收入。實際上,這都是開放通商口岸帶來的經濟利益。

也就是說,開放通商口岸,實際上搞活了清朝的商業。

一方面是商業搞活了,我們再看看工業。

洋務運動的工業,雖然以軍工為主,但也有一些是民用工業。

1864年鎮壓了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後,到1911年,40餘年中,清政府相繼在上海、南京、福州、天津、蘭州、濟南、漢陽等地創建了26個製造局(亦稱機器局),製造槍、炮、彈藥、兵船和修配武器。

同時在民用工業上,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建立了輪船招商局。這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個民用企業。招商局開辦僅三年時間,就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萬兩銀子,還將業務發展到外國,打破了外國航運公司的壟斷局面。1880年,左宗棠創辦蘭州織呢局,成為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的鼻祖。

中國近代紡織業、自來水廠、發電廠、機器繅絲、軋花、造紙、印刷、製藥、玻璃製造等等,都是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建立起來的。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中國的民用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奠定了中國近代化工業的基礎。

根據以上分析,清末財政收入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增加,就不難理解了。

還是之前的一個論斷,在農業經濟國家的階段,國家收入基本以農業為主,國家只有這麼多的耕地,就意味著只能有這麼多的人口,一年只能產這麼多的農產品,這基本就是一個國家的全部財富收入。但是開放通商口岸之後,許多經濟作物和手工品,如茶葉、生絲、瓷器等等,之前的生產是為了滿足國內需要的,現在就可以擴大產能,生產出更多的茶葉、生絲、瓷器等出口到國外,換取商業收入。再加上工業的發展(雖然只是初步發展),但也增加了許多之前沒有的經濟部門,說白了就是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所以國家財富就比以前增加了許多,財政收入也就自然增加了。


以上是清末政府財政收入構成的變化,可以看到,從1849年到1911年,農業稅收入增加很少,為1600萬兩白銀,工商所雜稅收入增加最多,為19472萬兩白銀,其他收入增加4445萬兩白銀。

1849年的時候,全國財政收入4250萬兩白銀,農業收入3281萬兩,佔了77.2%

,工商業收入969萬兩,佔了22.8%,經濟以農業為主,還是一個農業經濟國家。

到了1911年,工商業稅收佔總稅收的三分之二以上,經濟實現了轉型,成為了以工商業為主的國家。

所以這完全可以說明,晚清財政收入的增加,基本都是工商業發展的結果。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清末,具體來說是在洋務運動之前,我國還是一個農業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在洋務運動開始之後,我們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由主要為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變成了工商業經濟為主的國家。所以在清末,政府就變得非常“有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