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全面实行注册制,会不会引成蜂拥上市?


全面实行注册制,会不会引成蜂拥上市?

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证券法,修订后的证券法将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此次修订证券法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证券发行注册制作了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简优化了证券发行的条件; 2、明确法定注册制并取消审核制; 3、强化证券发行中的信息披露; 4、为注册制分步实施留出制度空间;5、加大违法惩处力度;6、证券从业人员禁止买卖股票。

注册制将发行股票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这大幅度简化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这样,证券发行申请人只要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 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 主管机构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即可。

注册制与审核制最重要的区别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不进行实质判断。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这是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划分标准。这个根本标准的改变显然会缩短审核周期,会加快一些企业的上市速度。

由于审核方式的彻底改变,这确实会在一定时期内使A股市场的IPO加速。由于A股的直接融资对许多公司或企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稀缺资源,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企业蜂拥而至,所以在注册制推行之后,市场对新股IPO的增速要有一些心理准备,对新股的申购也要更慎重,市场打新的风险是会不断提高的。

注册制有很多优点,譬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退市、淘汰壳资源、优化新股价格、信息更透明等等,但也给投资者带来一些投资上的新思考,在垃圾股与ST股的投资上,在打新上,在市场估值的再评判上,在新股炒作的选择上,对低价股的投资判断等,都会给市场带来一些新的改变。未来的A股市场投资会更尊重股票的质量。

当前国内注册制的推行应和了国内市场的一些呼声,但更重要的是接轨国际市场,从注册制推行到国内当前金融市场的开放与金融衍生品的大规模扩张,可以说更主要地体现了与国际全面接轨的特征,因此未来不仅国内股票会出现集中上市高潮期,预计外资企业也会逐渐来到国内股市中融资。

不过随着注册制的推行,新股IPO数量会受到市场流动性的限制,新股能否发出来还要看A股市场的波动周期与投资者的认同,因此当股市处于长期低潮期时,注册制前提下会制约新股的发行数量,会更多地体现出市场化的特征。

任何制度都是有利弊两端的,当前以注册制代替审核制总体上弊大于利,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优点之外,还可以减少寻租的空间,但是更强调对上市公司监管的跟进,所以注册制的成败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监管力度。(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