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驻外首席展望2020年

编者按:2019年,全球经济进入同步放缓阶段,主要经济体纷纷降息,防止经济陷入衰退。进入2020年,哪些因素将主导全球经济?主要经济体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从今日起,国际聚焦版将开设“驻外首席展望2020年”栏目,邀请新华社驻海外分社社长和首席记者们进行详尽分析。敬请关注。

2020年美国经济或继续下行寻求“软着陆”

记者 高攀 华盛顿报道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紧张局势的拖累,不少经济学家预计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从2018年的2.9%放缓至2.2%左右,回落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年均增速水平。鉴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企业投资持续疲软以及个人消费开支可能放缓,2020年美国经济可能继续下行而非反弹。面对2020年总统选举,特朗普政府和美联储将力求实现美国经济“软着陆”而避免陷入衰退。

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2.9%,远超其1.9%的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特朗普政府此前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的临时财政刺激拉动,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健康强劲。随着财政刺激的效应逐步消退和美联储加息的累计影响,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回落是必然的。2018年年底,多数美联储官员曾预计2019年美联储需继续加息两次,同时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3%。

进入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同步放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给美国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远远超出美联储官员的预期,打乱了美联储的加息计划,美联储从2019年初开始转向对加息保持耐心的谨慎立场,不久宣布提前结束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计划,以避免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7月,美联储宣布启动十年来的首次降息,明确转向宽松立场,上演了货币政策大逆转。8月美国国债市场闪现经济衰退信号后,美联储又于9月和10月两度降息。美联储认为,这三次预防性降息已帮助美国经济增长回到正轨,美联储计划在未来一年维持利率不变,静观其变。

向来较为乐观的美联储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但私营部门经济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和《华尔街日报》12月公布的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8%。知名投资机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更加悲观一些,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将减速至1.25%至1.75%的区间。

具体来看,2020年美国经济走势将取决于三大因素:其一,企业投资会否反弹。受贸易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扩大投资意愿下降,2019年第二、第三季度反映美国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下滑。美国供应商管理学会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显示,截至11月,美国制造业连续四个月收缩。

白宫官员认为,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和美国国会批准美墨加贸易协定会推动美国企业投资回升,但经济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美国经济学家鲁比拉·法鲁基表示,目前并不清楚白宫期待的企业资本开支广泛上升会否实现。她认为,除非贸易不确定性完全消散,否则很难看到企业投资的持续改善。此外,面临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企业更有可能将重要投资决策推迟到大选结束后。

其二,个人消费开支是否会放缓。2019年美国经济实现温和扩张主要得益于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和个人消费开支稳步增加,个人消费并未明显受到贸易摩擦影响,这从年底美国假日购物季的消费数据得到印证。但进入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企业投资疲软将造成企业产出和利润进一步下降,进而导致企业招聘减少,就业和薪资增长放缓,从而可能拖累个人消费增长。

其三,贸易紧张局势会否再度升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贸易专家杰弗里·肯特认为,考虑到2020年总统选举,特朗普政府升级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将受到政治层面的限制,因为他们不希望削弱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和造成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这可能会使得特朗普政府避免出台极端的贸易保护举措。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争端会平息。特朗普政府已经宣布拟对24亿美元法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以报复法国对美国科技企业开征的数字服务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也表示将继续对欧洲产品加征关税以削弱美国贸易逆差,欧洲很可能会成为特朗普政府下一个发起贸易攻势的目标。

观察人士认为,为确保特朗普实现竞选连任,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施压美联储降息,并可能出台一些短期的温和刺激政策推动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尽全力将美国经济衰退推迟到2020年总统选举结束后。

由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由共和党和民主党把持,大选年两党政治博弈更加白热化,国会不大可能再次批准特朗普政府推出新的减税刺激方案,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和效果也有限,特朗普政府在刺激美国经济方面将力不从心。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认为,“贸易休战”将令美国经济暂时避免衰退风险,但并不足以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反弹。

2020:国际油价走势迷雾几重

记者 刘亚南 纽约报道

在地缘政治紧张、主要产油国延长减产协议等因素叠加影响下,2019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展望新的一年,国际原油市场预计将处于多空拉锯状态,供给端和需求端均存在不确定性,油价走势难料。

2019年年初,随着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实施新一轮减产行动,国际油价显著反弹。自第二季度起,在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世界经济出现放缓迹象等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明显下跌后维持区间窄幅波动走势。9月中旬,沙特关键石油设施遭袭,国际油价短暂跳涨后回落。年末,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宣布将加大减产力度,国际油价随之明显上涨。

2019年12月3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格比2018年年底分别上涨约34.5%和约22.7%。

2020年,国际油价仍将受到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供给端方面,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不久前公布了最新减产计划,但其效果有待观察。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于2019年12月初宣布,2020年第一季度将原油减产额度从每日120万桶上调至每日170万桶,沙特等国仍将继续自愿实施额外减产。

多家市场分析机构认为,此次提高减产力度对油价利好有限。瑞银集团全球财富管理发布报告说,此次减产能否彻底执行取决于伊拉克和尼日利亚等之前履行减产协议不佳的产油国,欧佩克减产能否成功为油价提供支撑仍然存疑。

奥地利JBC能源公司认为,新增减产额不能解读为可有效改变市场均衡,因为这更多意义上是提高减产协议执行力度之举,此外沙特也试图让其他国家分担其超额减产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尚未决定在2020年3月减产协议到期后何去何从,这为2020年全球原油供给埋下了不确定因素。

与此同时,美国等产油国正在增产。美国能源信息局表示,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预计2020年原油日产量可达1320万桶,比2019年增加90万桶。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说,美国有望在2020年末或2021年初成为持续的石油净出口国。

美银美林分析师认为,欧佩克除外,全球不包括页岩油的原油产量增长将达到10年来最高水平,2020年上半年预计将出现石油供应过剩。

需求端方面,2019年末以来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2020年世界经济有望回暖,世界原油需求预计将略有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由2019年的3%提升至3.4%。数据显示,中国、德国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指数近期出现筑底或反弹,美国经济也保持温和扩张,这些都有助于从需求端为国际原油价格上行提供动力。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0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将比2019年增加120万桶,增幅大于2019年的100万桶。

同时,在世界经济前景改善预期影响下,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美元出现走软迹象,可能会对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构成上行压力。

美国经纪商和投行施蒂费尔-尼古劳斯公司认为,近年来美元名义贸易加权汇率是影响油价的主导因素,与国际油价呈高度负相关性。该公司预计,美元名义贸易加权汇率指数到2020年第四季度将会下跌约10%。

不过,美国大选、英国“脱欧”及贸易摩擦等仍令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不容忽视。施蒂费尔-尼古劳斯公司执行董事兼机构证券策略负责人巴里·班尼斯特表示,中东地区形势可能变得紧张。瑞银资产管理近日发布报告称,如果沙特和伊朗之间紧张关系升级,海湾地区石油设施可能会遭到破坏。

韩国2019年出口创10年来最大降幅

记者 秦天弘 综合报道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1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2019年韩国出口额为5424.1亿美元,较前一年减少10.3%,为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数的降幅。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韩国出口额为457.2亿美元,同比减少5.2%,已连续13个月呈下降趋势;12月韩国进口额为437亿美元,同比减少0.7%,12月贸易收支实现20.2亿美元顺差。12月韩国对中国出口增长3.3%,为14个月以来首次增长。12月韩国对日本出口减少5.6%,进口减少8.2%。此外,韩国2019年进口额为5032.3亿美元,由此贸易收支实现391.9亿美元顺差,连续11年实现顺差。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预测,韩国2020年第一季度出口实现同比增长的可能性极大,有望扭转近期持续负增长的颓势。韩国贸易协会预测,2020年出口额将达到5610亿美元左右,比2019年增长3.3%;进口额将达到5220亿美元左右,比2019年增长3.2%。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预测,2020年韩国出口额和增长率分别为5500亿美元和3%。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分析称,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2019年出口不振。据产业部推算,半导体出现下行周期、原油价格下滑分别导致韩国出口减少328亿美元和134亿美元。同时受韩日贸易摩擦等影响,也使得出口市场受挫。

日本零售商迅销公司韩国分公司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9月净利润同比减少9.9%,从2018年的1811亿韩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跌至1633亿韩元(9.8亿元人民币)。企业营业利润同样下跌,同比减少15%。

日本2019年7月起限制对韩出口半导体工业原材料,触发韩国消费者抵制日货。日本服装、啤酒在韩销量同样大减。数据显示,日本对韩出口啤酒11月同比下降99%,仅为696万日元(44万元人民币)。2018年同一时期,这一数字超过8亿日元(5108万元人民币)。10月,日本对韩出口啤酒几乎为零。日本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月访日韩国游客同比减少65%,跌至20.5万人。

韩国经济2019年增长态势疲软,2019年前9个月经济增速仅为1.9%,大大低于2018年同期2.6%的增速。2019年11月韩国央行第三次下调了2019年经济增长预测,将经济增速预估值从2.2%下调至2%。此外,国际评级机构标普2019年三次下调了其对韩国经济增长的预期,4月将2.6%的预测值下调为2.4%,到7月下调为2%,11月又将该数字下调为1.8%。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