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1999年到2019年,迴歸20年以來,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一國兩制”在這裡成功實踐,“盛世蓮花”向著世界綻放。

  多年來,《小康》雜誌持續關注著澳門的發展變遷,策劃了系列專題報道。時值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之際,雜誌推出【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圖片報道,展示澳門從“蓮花小島”到“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魅力綻放!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2019年推出的《澳門迴歸20年》專題報道,《小康》記 者獨家專訪了澳門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他就澳門迴歸20年來實踐“一國兩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澳門產業多元化探索與發展、大灣區機遇與粵澳深度融合等主題,進行全面、深入介紹。

  對比於過去立法會主席“監督政府”的職位,賀一誠笑稱現在成為行政長官變成了“被人監督”。出生於1957年6月的賀一誠在澳門土生土長。除了從政經歷,賀一誠在商界也頗為知名。他從最底層做起,當過工人、科長、副廠長、經理,一步一步成為澳門賀田工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澳門賀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其實,早在5年前,賀一誠就接受過《小康》雜誌的採訪。當時他還是立法會主席的職務。圖為《小康》雜誌記者向賀一誠贈送2014年《澳門迴歸15年15人》專題報道中關於他個人專訪的紀念品。

  在當年的採訪中他表示,經歷迴歸前後的發展,澳門在法治、經濟上分別經歷著不同的變化。其中,法治的與時俱進使澳門更具活力。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小康》雜誌2014年推出的《澳門迴歸15年15人》專題報道,共採訪15位與澳門相關的人物,包括澳門政府官員、知名人士、土生葡人、企業人員、普通老百姓等,用不同角度的人物專訪聚焦澳門迴歸15週年發展鉅變。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小康》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左一)。馬有禮是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三公子。馬萬祺家族是澳門最顯赫的政治家族之一,而澳門中華總商會在澳門所有社團中地位首屈一指。

  馬有禮人如其名,溫文爾雅,嚴謹,細緻。言辭不多,但條理清晰,重點突出。他認為,澳門中華總商會是政府與中小企業的溝通橋樑,擔當政府與市民之間的重要協調角色,將憑藉百年積累的深厚人脈關係,肩負起聯繫世界華商的使命,促進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小康》記者採訪了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土生土長於澳門的文綺華擁有中葡血統,在當地被稱為土生葡人。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她就在旅遊局工作,至今已近30年。她表示,從一箇中葡文化小城,到舉世聞名的旅遊城市,澳門旅遊業發展非常迅速。“作為澳門人,我現在對此感到很自豪。”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澳門與祖國的發展血脈相承,祖國內地為澳門的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他們辛勤工作,為澳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有“中國第一僑校”之稱的暨南大學,對於澳門的人才輸送和教育幫扶尤為突出。

  就此,《小康》記者採訪了時任暨南大學港澳臺僑事務辦公室副處長、現任暨南大學駐港辦主任董啟源。他表示,澳門將近兩萬名公務員中有1500多人是暨大校友,300多人是中層以上領導。澳門醫療系統74%的醫生都是從暨大畢業的,澳門日報採訪部員工70%都是暨大校友。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除了人物採訪,《小康》記者還在澳門迴歸20週年之際走訪了澳門當地,採訪了當地居民、外勞以及外地遊客等,一同見證澳門之美!圖為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建築風格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大三巴牌坊附近的戀愛巷,牆壁欄杆上寫滿了情侶間的戀愛宣言,不少遊客在現場打卡拍照。

  

澳門成就《小康》見證影像(中)


  ▲澳門美食節是澳門一年一度的美食嘉年華,第一屆的澳門美食節於2001年末舉辦。美食節的規模不斷擴大,由以本地為主到國際參與,由純粹美食節到美食嘉年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