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红楼梦》里的拖延症患者

《红楼梦》里的拖延症患者

我有拖延症,经常为此苦恼。说不定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是。

说起拖延症,其实《红楼梦》里也有个拖延症患者,而且还是重度拖延,这个人就是贾宝玉。宝玉经常在各种场合拖延。

01 上学的时候拖延

宝玉第一天上学的时候,一大早起来,袭人早已把书、笔、文具等东西包好了,收拾得妥妥当当。

袭人叮嘱了宝玉几句,宝玉临走还不忘嘱咐袭人:“你们也别死闷在这屋里,常和林妹妹一处去顽笑才好。”

后来好不容易穿戴好了,袭人就催他去见贾母、贾政、王夫人。宝玉没立马去,而是又嘱咐了晴雯、麝月等几句,这才出来见贾母、王夫人、贾政。

后来到贾母这边,秦钟已经早来等着了,两个人正要一起去上学的时候,宝玉忽然想起来没有辞黛玉,又忙忙地到黛玉房里来作辞。

还不忘嘱咐黛玉说:“好妹妹,等我下学再吃晚饭。做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唠叨了半天,才撤身走了。

宝玉这一趟上学,除了早起、拜见长辈之外,还不忘叮嘱袭人,叮嘱晴雯、麝月等人,临走前又专门去黛玉那唠叨了半天,这才出门。这可是妥妥的拖延症啊。

《红楼梦》里的拖延症患者

02 老爸叫的时候拖延

不止上学的时候拖延,贾政每次叫宝玉的时候,宝玉也都是拖拖拉拉,去的比较晚。

元春打算让姊妹们搬进大观园时,贾政就把宝玉等人叫过去叮嘱一番。听到贾政叫,宝玉就跟头顶打了个焦雷一样,拉着贾母扭的跟扭股儿糖似的,杀死也不敢去。

贾母安慰了半天,宝玉只得过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贾政这边。宝玉到那儿的时候,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早已经到了。

又过了几年,有人请贾政去寻秋赏桂花,贾政让宝玉、贾环、贾兰三个男孩儿跟他一起去。

尽管王夫人已经派人催促,宝玉到那儿的时候,贾环和贾兰也早已到了。

后来贾政又叫他们去做姽婳将军林四娘的诗。王夫人看宝玉总是最后一个到,急得不得了,就打发个丫头紧催宝玉,连说:“快走,快走!”

在王夫人丫鬟的再三催促下,宝玉才早到了一次。这在众多次当中是极其特殊的。

要说宝玉这磨蹭、拖延好像已经成习惯了。

《红楼梦》里的拖延症患者

03 写假期作业的时候拖延

贾政曾经在外地做官做了三四年,宝玉那段时间就跟放假似的,度过了一段无比快乐和放松的时间。

可贾政临走前是留了功课的,让宝玉读文章、写字。贾政写信说要回来时,袭人知道了就劝宝玉提前准备功课,以应付贾政回来的检查。

宝玉不着急,说:“还早呢。”袭人说:“读书是一件,写字是一件。到那时候你就是书念好了,你写的字在哪里呢?”

宝玉还不着急,笑说:“我时常写的也有好些。”袭人说早就给整理了,一共才有五六十篇,这三四年才写这几张字,肯定说不过去。

宝玉不信,又亲自检查了一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加紧赶作业。

贾母知道,怕他急出病来。王夫人也说宝玉:“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像不像小时候家长训我们的话。

《红楼梦》里的拖延症患者

后来还是黛玉、探春、宝钗等人替宝玉做枪手,写了一些字,宝玉自己每天也写,硬是在短时间内赶一些出来,差不多也可以搪塞过去了。

这是写字,还有念书,宝玉又把该读的书,又温习梳理了几遍。

结果贾政有事推迟回家,宝玉听了就像我们小时候知道开学延迟、或者现在知道工作任务延迟了一样,就又放松起来,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

结果后来贾政要检查的时候,宝玉又开始临时抱佛脚,连夜背书。宝玉自己心里也后悔,早知该天天好歹温习一些。

那天晚上宝玉就点灯熬油的背。想看这个,又怕明天问那个;想看那个,又怕明天问这个。再说一天夜里,也不能全部温习,因此更添了焦燥。

所以前期的拖延,一般都会导致临期紧赶慢赶地拼命冲刺。这真像我们临期赶作业、赶任务呀。

《红楼梦》里的拖延症患者

你看宝玉,一有事就磨磨蹭蹭、拖拖延延,真是妥妥的一个拖延症患者:

01 上学的时候拖延

02 老爸叫的时候拖延

03 写假期作业的时候拖延

你看宝玉的拖延像不像身患拖延症的我们呢。

- End -

花絮

如果说宝玉是妥妥的拖延症,那王熙凤就是另外一种类型了。王熙凤做事井井有条,从不拖延,对时间管理的也极好。

王熙凤管着整个荣国府,一天少说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也有三五十件,可王熙凤却能处理得妥妥帖帖。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她的时间管理和不拖延。

试想如果王熙凤也像宝玉这么拖延的话,那贾府的管理早就一团糟了。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王熙凤时间管理文章,题目是《王熙凤的时间管理秘诀,值得借鉴》,可以在以前的文章中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