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四分天下”的汽車消費

□記者 王薇

據乘聯會12月發佈的數據,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93.7萬臺,同比下降4.1%,較10月有所改善;11月零售環比增長5.1%,相近於2018年的11月環比3%增速,今年11月的走勢稍有改善。今年1-11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同比下降7.9%,下降幅度較1-10月收窄1個百分點。


“四分天下”的汽車消費

11月,乘用車零售雖有季節性回暖,但仍屬偏弱走勢,主要因素是消費需求不足,應有的冬季回暖走勢未達正常水平。近期消費購車能力和消費信心均不強。近期經濟走勢不強、隨著豬肉等必選消費品的價格高位,基礎生活消費水平提升,加之中西部房地產銷售持續增長,居民消費結構性擠壓加大,汽車等大宗消費品消費熱情不高。

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產業,汽車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有著重要作用,汽車消費佔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了四分之一。2018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出現了近30年來的首次下滑,從目前市場狀況看,這一下滑趨勢仍在延續。

近10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雖然在一二線城市,汽車消費遇到一些瓶頸,但市場潛力依然巨大。2019年8月,世界銀行公佈的20個主要國家汽車千人擁有量數據,我國千人擁有量為173輛,僅排名第17位。排名第1的美國為817輛,澳大利亞747輛,意大利695輛,加拿大670輛,日本591輛。我國汽車千人擁有量不僅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甚至低於伊朗(千人擁有量178)和南非(千人擁有量174)。這一組數據表明,我國汽車擁有量依舊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據專家分析,我國汽車千人擁有量應的“天花板”應在500輛左右,還有約3倍的上行空間。

從城鎮市場看,據億歐汽車統計,2018年我國城鎮家庭每百戶汽車擁有量達到了40輛。受道路擁堵、停車難、空氣汙染等因素的制約,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杭州、深圳、貴陽、石家莊及海南先後實行汽車限購措施,重慶、成都、武漢等中心城市也遇到了汽車消費帶來的壓力。

北京是全國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2018年北京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汽車擁有量達到52輛。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達621萬輛,其中小客車519萬輛。10年前,北京汽車消費遇到瓶頸,“首堵”難題使北京不得不放慢汽車消費的腳步。2010年底,北京實行汽車限購。2019年,北京小客車年度配額只有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4萬個,新能源指標額度6萬個。而2010年北京新車銷量曾達到89.1萬輛,同比增長26%。目前北京限購搖號中籤率僅為2679中1。有網友計算,按照這一概率,即使搖64年,依舊有86.6%的不中概率。

全國中心城市汽車消費受到制約的情況下,農村正在接過汽車消費的接力棒。2016年,我國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汽車擁有量為17.4輛,2018年達到22.3輛,年均增幅13.2%。汽車對提高農村生活水平,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起著重要作用。許多外出打工攢到點錢,就想買輛車提高一下生活質量,特別是臨近年底,農村會迎來買車高峰,買車過年一大喜事。現在農村買車大都集中在10萬元左右,以代步和拉貨為主。不過,每年兩萬元左右的用車成本讓不少人感到壓力。

在汽車消費普遍不景氣的今天,豪華車品牌銷售卻在穩步增長。如果從汽車消費升級,車型下沉,豪華車品牌促銷等方面考量,可能更能反映市場的真實狀況。首先,國人普遍有豪車品牌情結,一旦有能力,在同等價位,不同品牌的車型中,一般都會首選豪華品牌,尤其以BBA為先;另一方面,近兩年,豪華車品牌的車型不斷下沉,推出一系列B級甚至A級車,讓品牌消費門檻降低。第三,豪華品牌也加入到促銷大戰之中,以前加價提車的現象幾乎不再,很多二線豪華品牌甚至終端銷售價格降到了指導價的6折——你夢寐以求的豪華車降到了可以承受的價格了,你肯定心裡癢癢,難免出手了。

但是,豪車品牌成交價格的下降並不意味著配件價格或後期維修養護成本的下降。甚至有像阿爾法·羅密歐這樣和瑪莎拉蒂共用一個後期維護的情況。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4月發佈的最新一期汽車零整比研究成果顯示,汽車零整比100指數為336.79%,相較上期325.83%上揚近11個百分點,自2016年3月首期零整比100指數發佈以來,本期零整比100指數首次衝破330%;常用配件負擔100指數為16.16,繼續呈現上升趨勢。

不斷優惠的車價,和不斷走高的零整比,對車險行業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