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現如今的演藝圈,隨著近年來導演對於流量小鮮肉的偏愛,我們能在熒幕上所能看到的關聯詞彙,幾乎都是類似“網紅臉”“演技尬”等等。

比如新版倚天屠龍記中清一色,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張無忌和他的後宮團,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也可能是上海堡壘中鹿晗一句被人詬病的向我開炮,讓多少人“無語凝噎”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以上的種種 都好像在向我們表明,這是個看臉的時代,演技什麼的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

而隨著最近慶餘年的開播,讓很多人在飽受雷劇摧殘之後,終於能夠暢快的喊出那幾個字:這部劇挺有意思的。追它!

首先是劇中張若昀,李沁等青年演員的精彩表現,讓我在觀看的同時,不由得感嘆。

在這樣一個略顯浮躁的年代,這樣一部,實力與外貌並存,權謀之間不失快樂的劇,實在是太有趣了,整部片子看起來賞心悅目。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當然除了他們以外,兩位老戲骨陳道明與達康書記吳剛的參與,也讓這部劇相得益彰。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在對於原作的改編上,編劇拿捏的恰到好處,而且沒有丟掉權謀劇的核心:權力+謀略。

前一秒,主角還在出生入死,讓人為他的命運捏把汗;

下一秒,他又一句現代人視角的調侃,一段和範思轍講的相聲,將那種緊張感消解於無形之中。

讓我在觀影的同時,整個人似乎被帶進了主角所在的空間之中,與主角一同謀權劃策。

張若昀再顯胖,陳道明再放飛,我依舊對這群演技派著迷

高級局之所以高級,往往體現在人物。

有了人氣,劇集就有了精氣。

說到底,《慶餘年》最耀眼的風采,還得是那一幫從書上“活過來”的風流人物。

不必多說,為整部劇壓軸的,是陳道明老師出演的慶帝。

繼《楚漢傳奇》中的劉邦之後,陳道明已經七年沒有主演的古裝劇面世。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對曾經出演過《康熙王朝》的陳道明來說,再去演繹一個帝王角色,沒難度。

驚喜在於,這一次,他選擇了以完全不同以往的方式去演繹《慶餘年》。

看,這散亂的頭髮、慶帝躺的坐姿,還是記憶中的康熙大帝嗎?當然不是。有變化,才是陳道明的演技。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除此之外,《慶餘年》之所以演技含量高,不僅在於演技頂流,更在於演技鬥法。

幾十年歷史畫卷,三代風雲人物起起落落,範閒的成長,葉輕眉的一生貫穿一明一暗。

與以往古裝劇所要表現的人物思考和內涵不同,慶餘年在劇情的宏大構思上,

承載的不僅是一場男頻劇的突圍想象,也是一場關於當代古裝劇審美與品格,繼承與破局的想象。

但若古裝劇都因循守舊,有效的就是好的。觀眾愛的就是好的。過去受歡迎的就是好的。

那古裝劇如何進步?

《慶餘年》的好,好在更破局的構想,更嚴謹的佈局,更綿延的快感,來自劇集背後的一股少年氣。

生動不做作,厚重不油膩。

恕我直言,《慶餘年》裡的這一幫人著實亮瞎了我的雙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