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燥熱背後的“隱憂”

今年新基金髮行規模超萬億,採用攤餘成本法估值的債基更是瘋狂吸金, 成為新發基金市場的焦點。資訊顯示,年內成立的攤餘成本法債基規模超過2500億元,百億級別基金頻頻出現。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以來成立的新產品規模更是超過1600億,佔到全年的六成以上。雖然風頭正勁,但在產品蜂擁成立以及諸多新基金排隊待發的背後,攤餘成本法債基亦面臨一些隱憂。

“銀行等機構對攤餘成本法債基的需求很大。一方面因為其估值穩定,另外一方面,一些機構可以通過設置較高的封閉期來享受較高票息,同時又能借助政策套利的方式擇機退出,不用擔心流動性。”華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對基金公司而言,貨基不進入公司規模統計,但市場上還有各類統計口徑的規模排名,例如非貨基規模排名等。攤餘成本法債基可以獲得穩定的非貨基規模以及可觀的管理費收入,各家公募均趨之若鶩。聽說還有好多隻此類產品要趕在年底前推出。”

上海一位固收基金經理表示,雖然機構需求大,但目前資產端期限匹配的債券非常緊缺。他指出,儘管攤餘成本法債基的配置並不複雜,買入期限匹配的債券持有到期即可,不過買入債券剩餘期限不能超過基金的封閉期。目前市場上大多以三期期或五年期產品為主,主要配置利率債。但從配置端來看,期限盡量匹配且收益率較高的券,很多已經被保險等大機構鎖倉,存量券無法滿足上千億資金的配置需求。而關鍵期限活躍券的剩餘期限一般都比產品封閉期短很多,且收益率低,同時還面臨到期再投資的風險。

“對基金經理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買入期限匹配的債券,但這種願望並不容易實現。”他繼續表示,“11月底時有一隻39個月的攤餘成本法債基成立,當時一隻期限匹配的債券收益率立刻被壓了下來。對於這種期限匹配的個券,基金經理肯定是有多少買多少。但當市場上相同或類似期限的產品越來越多,出現較為集中的配置需求而市場又無法滿足時,只能去配置其他接近目標期限的債券,屆時有可能會有越來越多接近期限的個券會被砸下來。”

還有就是建倉方面的問題。一位管理攤餘成本法債基的基金經理坦言,當下新基金建倉並不容易。每家基金公司只能批2只攤餘成本法債基,大家都想把新發規模儘量做大。但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期限匹配度高的個券並不多,產品規模大,建倉效率也會受到影響。另外,目前三年期利率債收益率不高,如果提前鎖定收益也不甘心,但繼續等下去也未必能等到更好的配置時機。萬一後市出現較大變動,但仍要完成建倉,可能對產品收益率產生較大影響。

除了資產配置受限、建倉難、面臨再投資風險等,還有業內人士表示此類產品存在槓桿收益測算虛高等問題。“定期開放式債基封閉運作模式理論上擁有200%的可操作槓桿空間,但是監管要求其在銀行間槓桿率最高只能140%,剩餘部分只能去交易所放。但交易所發行的利率債利率明顯低於市場,例如近期交易所發出來的三年期利率債約2.9%,比市場低10bp左右。我們做過測算,即便把剩餘60%的槓桿打足,對基金收益增厚的空間也非常有限。因為攤餘成本法債基債券配置完成後中間不能減持,一旦資金面轉緊,還有可能出現槓桿倒掛。”華南一位固收基金經理說。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