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荔枝什么时候见“白点”?如何促花?

安州三农人


你好,我是小张,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三农技术很高兴。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荔枝见“白点”,荔枝萌发的芽是混合花芽,这些芽体需要通过生理分化后,会长成小米粒形状、上边有很多白色茸毛的幼芽,这些幼芽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点”,这些“白点”继续发育,才会形成花穗。


种植荔枝的农户应该都知道一句民俗“小寒小来,大寒大来”,说的就是荔枝见“白点”,意思就是到节气“小寒”时部分荔枝树会出现“白点”,到节气“大寒”时荔枝树会普遍出现“白点”。荔枝树的品种不同,长势不一样,出现“白点”的具体时间有就有差异。

接下来说说荔枝为什么要促花?

👉荔枝萌发的芽是混合花芽,混合花芽的意思就是这个芽以后发育成什么是不确定的,既可以发育成纯花穗,又可以发育成完全的营养枝条,还可以发育成带花的枝条(这种枝条上长出的花穗质量较差)。

👉荔枝的芽要发育成纯花穗,需要极其严格的低温条件,所以在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下荔枝的芽只能发育成营养枝条,不能发育成花,没有花,也就没有果;而在纬度比较高的地区,低温霜冻会冻死或者冻伤荔枝发育成的花穗,甚至冻死整个荔枝树,最终也不能结果。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导致能让荔枝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的地方不多,所以荔枝的总产量不高,价格也比较贵。



👉所以在可以种植荔枝的地区栽培荔枝时,要尽可能的让荔枝萌发的芽发育成纯花穗,不能发育成完全的营养枝条或者带花的枝条,也就是要促花。

了解了栽培荔枝促花的必要性后,就来说说栽培中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促花。

👉荔枝芽发育成花穗有三个条件:一是荔枝树树体要积累足够的营养;二是低温,荔枝花芽分化最适宜的温度是0—10摄氏度,最高的临界温度是19摄氏度,不同的荔枝品种对低温强度的要求不同;三是土壤含水量,前期比较干旱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荔枝芽发育成花穗。

根据这三个条件,在荔枝栽培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花:

1、采取选择适宜品种的措施

✍在荔枝建园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来选择适宜的品种,保证该地的气候环境可以充分满足该品种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


2、采取人工摘除冬梢的措施

✍荔枝生产区进入秋末冬初时如果气候温暖、雨水比较多,荔枝树很容易生长出冬梢,特别是刚结果的幼树以及长势强的旺树,生长出冬梢的现象非常的明显。

✍当荔枝树生长出的冬梢不是很多或者荔枝树体比较小时,可以通过人工摘除冬梢的方法来促花。

✍人工摘除冬梢的时间要在花芽分化前造成,防止影响花芽的分化。人工摘除冬梢的方法:在冬梢长到5 cm左右的长度时,把冬梢的第一对复叶以上部分摘除,只留下长1 cm左右的嫩梢就好了。

✍人工摘除冬梢后如果发现还有生长冬梢的趋势,可以喷1—2次控梢促花素,以此来控制冬梢的生长。

3、采取合理施肥的措施


✍氮元素在植物生长中主要是促进营养生长,钾元素则在促进植株生殖生长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荔枝树花芽分化时对钾元素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在荔枝园管理过程中,可以在末次梢转绿后追施一次钾肥,一般一棵荔枝树施施0.5公斤氯化钾,大树可以多施一点,小树就少施一点。

4、采取环割和环剥的措施

✍荔枝树的秋梢老熟转入花芽分化期时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荔枝树的叶片颜色从浓绿色逐渐变成淡绿色。在荔枝园管理时如果氮肥量过大,荔枝树吸收氮肥太多,到荔枝花芽分化时叶片迟迟不褪绿,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环割或者环剥的方法来控制树梢的生长,从而促使花芽的分化。

✍荔枝树环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闭口环割,在荔枝树主杆上用环割刀水平的割一整圈,环割口的宽度0.5—0.8cm。第二种是螺旋环割,切口宽度0.5—0.8cm,与闭口环割不同的是螺旋环割时,一般需要根据品种和树势确定环割圈数,一般割1.5—2.5圈,螺口的宽度要大于4cm。

✍荔枝树环剥的方法:从荔枝树离地面10 cm以上的树干上开始向上,掌握先主干后支干、先下面后上面、逐年往上移的原则。一般环剥口的宽度是0.2—0.4 cm,环剥的圈数一般一圈半左右、螺口的宽度6—8 cm。



5、采取断荔枝树根的措施

✍等荔枝树末次秋梢老熟以后,结合荔枝园清理工作对荔枝树深锄断根,方法是:在荔枝树盘上距离主树干30 cm处开始向荔枝树冠外侧锄松表土,把荔枝树表面的浮根切断。距离树干近的地方锄的浅一些,距离树干远的地方锄的深一些。

✍或者也可以在荔枝树冠的四周挖一圈深度30 cm、宽度20 cm的沟,把部分水平侧根切断,然后放上2周左右后把土填好。

6、采取喷化学药剂的措施

✍荔枝树上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三种,一是多效唑,喷施时的使用浓度为300—500ppm,喷药时要将叶面喷湿润,叶尖开始滴水为宜;二是乙烯利,喷施时的使用浓度为100—300ppm,喷药时将叶面喷湿润,叶尖不能滴水;三是烯效唑,喷施时的使用浓度为30—40ppm,喷药时要将叶面喷湿润,叶尖开始滴水为宜。

总结:荔枝树萌发的芽是混合芽,这些混合芽能有多少分化成为纯花穗决定了荔枝产量的高低,在荔枝园的管理中,要采取各种方法促进荔枝花芽分化,常用的方法有花芽分化前追施钾肥、环剥、环割、断根等,也可以采用喷化学药剂的方法来促花。

今天的说道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


张小张说三农


荔枝只有在控制了冬梢,花芽才能进入分化阶段,但生产上有的年份看见荔枝树露白点,而过2~3天或1个星期即变梢,原因是由于荔枝是花芽和叶芽的混生体,当遇上适合花芽生长的气候(低温、一定的湿度),花芽生长形成纯花穗;

若遇高温多湿天气,适宜叶芽生长,即变梢,如广东的天气3~4月气温已上升,雨水增多,常常出现花变梢;当介乎两者之间的气候条件,即形成“梢上花”。

因此,荔枝花芽现白点后,如遇高温多湿,往往变梢而无花。近年来,由于气候现象反常,冬季气温偏高,早春高温多湿,或花芽正常萌动期遇干旱((1~2月),导致既不萌花也不萌梢,而是处于休眠状态,至3~4月才萌动。

有些果农控冬梢促花药物及措施使用过度和过重(如树势偏弱者进行螺旋环剥等),都会出现既不来花又不来梢的现象,个别甚至到8~9月才发新梢。

针对这些情况按以下方法进行补救:

一、花穗变小叶时

可先喷用“小叶脱”,隔7~10天脱掉小叶后立即喷布“复合型细胞分裂素”1~2次,相隔15~20天再喷一次,打破花芽休眠,促进花芽萌动,可有效提高成花率。

二、正常花芽萌动期(1~2月)

如不萌动,可喷施“复合型细胞分裂素”1~2次,每次相隔15天左右,可促使花芽萌动。

三、花芽萌动期灌水

促进花芽萌动也很重要,根据我们近年的研究观察,荔枝花芽生理分化需要低温干旱,但花芽形态分化则需要低温,且要有适当的湿度,这样根系才能吸收一定的养分,供花芽萌动生长。

因此,水分的调控对促进花芽萌动、生长起到重要作用。故生产上早春若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水促花,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灌水约40~50公斤,灌水1~2次,每次间隔7~10天,直至花穗抽出。

四、偏弱的树

不要过度使用控梢促花剂及慎用过重措施加螺旋环剥技术等,以免抑制过度。


悦动小龙


荔枝树还没有露“白点”的果农也不要着急。俗话说“小寒小来,大寒大来”(小寒时节部分荔枝树现“白点”,大寒时节普遍现“白点”)。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树势和品种不同,荔枝现“白点”的时间也稍有差异。

花芽分化需要低温诱导

  花芽分化过程表现明显的阶段性和节奏性。一般而言,荔枝必须具备完全成熟的末端枝梢,在停止生长状态下接受为时相当长的冬季低温成花诱导,之后在冬末或初春气温回升和解除水分胁迫时发生花发端,在暖和而不酷热(表现为昼温高而夜温低)的天气下才能完成花穗与花的分化。

  “花诱导”(又称花芽生理分化)是荔枝成花的第一步,“花诱导”完成后才能顺利达到“白点”(呈小米粒状、满披白色茸毛的幼芽)阶段,也是抽生花穗的最初状态。

  荔枝花芽分化对低温条件的要求极其严格,热带气候条件下只有营养生长,不能成花;而高纬度地区低温霜冻可引致冬春季花穗或植株受害。成花不稳定导致的低产和不稳产是世界荔枝生产中的突出现象。

不同品种对低温要求不一致

  荔枝早熟品种如三月红、白糖罂、妃子笑、大造等可在日最高温 20℃以下完成花诱导。

  中、晚熟品种如糯米糍、桂味、怀枝等则要求日最低温10℃以下。

  不同品种荔枝成花诱导要求的低温强度虽有差异,但低温持续时间都在6-8周,短于4周的不成花或带叶花序比例高。

科学管理减缓不稳定因素影响

  结果龄荔枝树采后培育枝梢次数,依品种、地区、修剪程度、温度、光照、树龄、营养、降水或灌溉等条件而异,其中养分、水分管理尤为重要。果农在某些年份常为培育多少次梢而犹豫。事实上,在确保足够光合叶面积和能控制住“冬梢”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采后梢次。

  在秋冬季温暖、多雨条件下,控水、控氮、环切(环剥、螺旋环剥)及施用生长抑制剂和杀梢剂等都是常用的荔枝控梢措施。

  在我国,一些果农会对生长期不够的末端枝梢进行短截处理,即所谓培育末端“半次梢”,以促使末端梢成熟,确保足够的成花诱导时间。

  所有的措施都是保证枝梢生长和成熟,以达到具备接受成花诱导能力。


刘大春儿


谢谢提问,我来回答

当前荔枝控冲梢促花技术

1月份是荔枝花芽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观测,钦州市2018年11月平均气温20.7℃,比历史同期低0.4℃;极端最高气温(5日)30.1℃,比历史同期低1.8℃;极端最低气温(24日)13.1℃,历史同期3.9℃;降雨量33.1毫米,比历史同期少49﹪;日照时数139.8小时,历史同期159.2小时,减少了12.2﹪。12月平均气温15.1℃,比历史同期低1.0℃;极端最高气温(3、4日)28.6℃,比历史同期低2.9℃;极端最低气温(24日)3.9℃,历史同期1.9℃;降雨量65.8毫米,比历史同期增116﹪;日照时数48小时,历史同期131.5小时,减少了63.5﹪。从气象信息来看,11月份的气温高、少雨仍有利于秋梢充分老熟,但阴天日照偏少却不利于叶色退绿、树体转入休眠;12月份,低温强度能满足中迟熟品种花芽分化的需要,但降雨量倍增及日照的大幅减少又不利于花芽分化,加上持续的低温影响晚秋梢顶芽的萌动。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经历了12月阴、湿、冷的天气后,目前大多数品种已开始陆续萌动,但萌动情况不太理想。除早熟品种三月红成花较好、最长花穗已有15-20cm外,其它品种情况不一:妃子笑基本开始萌动,其中浦北县留2次秋梢的果园已有30﹪现白点(花原基);灵山县妃子笑果园有60﹪现白点,有的果园超过60﹪的植株现白点,也有的果园全部植株萌动但不见白点,甚至树冠顶部零星出现冲梢展红叶的现象;白糖罂、黑叶、贵妃红、桂味、鸡嘴荔、无核荔枝、灵山香荔已开始萌动,但萌动比例较低。整体上未萌动的顶芽多数因阴冷天气影响已变为褐色,能够萌动的多数以叶芽为主,见白点的较少,甚至有的白点萎缩,变成白点不明显。冲梢较为突出的是钦北区新棠镇的贵妃红,萌动后约有30﹪的植株抽出了新芽,开始展叶或正在转白期,成花正面临考验。归纳起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上年丰产,树体自身消耗了大量营养;二是秋梢生长期水分充足,阴天、雨量特多,难免出现冲梢。

目前,影响萌动的因素主要是寡照和水分过足,针对当下持续低温,但近期有短暂气温回升的情况,综合专家和富有经验果农的意见,提出如下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催醒措施,可通过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和弱枝等,改善光照条件;二是抓住晴天机会喷核苷酸等叶面肥补充养分;三是对未萌动的植株喷施细胞分裂素15-20 ml兑水15公斤,促进萌动;果农要关注天气变化,根据顶芽萌动发育状态,及时选择合理措施加以应对,才能把握住成花的机会。






生活在新疆的小莉


1、培养适时秋梢

要根据各品种生长特性、自然环境、植地条件、管理水平等确定最佳末次秋梢抽发时间。低温来得早的地区,还应提早放末次秋梢,因为新梢老熟所需时间会因低温而延长。反之,低温来得迟地区相应可延长几日放梢。可考虑适当推迟末次秋梢抽生期,秋梢老熟后气温下降,可抑制冬梢萌发。具体时间果农可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在阳春,三月红花芽分化期在10~11月,故末次秋梢最迟也要在9月底老熟,考虑到8~9月份新梢老熟一般需要35~45天,故末次秋梢宜在8月下旬抽出;中熟品种末次秋梢宜在9月中旬前抽出;迟熟品种末次秋梢宜在9月下旬前抽出。

2、施肥培育壮梢

采果前后,及时对结果树施肥,以恢复树势,促发健壮秋梢。在荔枝秋梢结果母枝叶片转绿后,可用0.2%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喷雾,每隔15天一次,连喷3~4次,能促进成花,提高花质。但秋梢老熟后,应避免追施氮肥和灌水,防止冬梢抽发。

3、调控适时老熟

当荔枝末次秋梢出现不理想情况时,可通过相应的技术纠正。如末次秋梢抽出过早,为了防止冬梢抽出,可通过培养稍长的枝梢,适当延迟其成熟时间;当枝梢刚转绿时,马上喷1次控梢灵+多元核苷酸,防止冬梢抽出,。如末次秋梢抽出稍迟,新梢不能如期老熟,可在适当时候喷1次控梢灵可使新梢停止生长,之后再喷1~2次多元核苷酸,增加叶片厚度及叶绿素含量,加快新梢老熟。

4、树体损伤促花

环割(半月形、闭合形、螺旋形)、环剥(半月形、闭合形、螺旋形)、环扎、、断根、露根等树体损伤技术,是荔枝控梢促花成熟的技术之一。在末次秋梢老熟后进行环割、环剥、环扎等树体损伤,然后再多次喷施含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增加枝叶的营养积累,控梢促花效果很好。或秋梢充分老熟后,对长势较旺的树,在树冠滴水线稍外围挖宽20厘米、深30厘米的环形沟,进行断根露根,至花芽分化完毕后覆土,通过降低根系活力,减少水分吸收,达到抑制冬梢抽发的目的。要根据不同品种按其花芽分化的适期,确定环割、环扎时间。但弱树和管理差的果园要慎用,而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一般不同时采用两种树体损伤办法,以免引起落叶造成树体损害。

5、及时处理冬梢

有冬梢萌发时,应及时处理。可人工摘除冬梢,并结合喷施促花剂,控梢促花。也可用药物控梢,可用乙烯利250~1000PPM喷施,既可杀死嫩冬梢,同时又可促进花芽分化;也可用B91000~1200PPM、或青鲜素1000PPM、或其它杀梢药,于冬梢萌发后小叶将展开时喷洒,杀死冬梢。

近年荔枝的产量较往年有所下降,荔枝种植户为提高荔枝产量绞尽脑汁。荔枝控梢是荔枝丰产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了控梢管理,荔枝花芽生理分化程度高,利于来花和开花整齐、健壮,这是荔枝丰产的基础。本文就荔枝控梢促花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荔枝控梢的原理

荔枝控梢就是促进荔枝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的措施,本质是使荔枝树体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主要是通过化学措施或物理措施来降低荔枝树体内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的含量,提高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使其营养生长减慢或停顿,增加荔枝体内有机营养的积累,为荔枝花芽形态分化(即栽培上的荔枝开花)做准备。

二、荔枝控梢措施

(一)物理措施

1、环割或环剥

通过环割或环剥阻断或影响荔枝树地上部有机营养向地下部输送的通道,减弱根系的生长,使荔枝根系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下降,进而抑制地上部生长。具体做法是:在荔枝开始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时用环割刀或其它工具在主干或枝干上进行环割或环剥,一般环割或环剥圈数为1.2-1.8圈,剥口宽度以0.2~0.3cm为宜。

2、断根

荔枝结果母枝老熟后,挖环状沟(沟深、宽各30-40cm)或条状沟(坑长1~2m,宽、深各30-40cm)断根控水,减少树体水分,提高细胞液浓度,促进花芽分化。

(二)化学措施

1、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梢

荔枝结果母枝老熟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控制新梢萌发,减少养分的消耗,另外叶面补充高磷钾物质,提高碳氮比,加速叶片老熟和有机营养积累,以利于花芽分化。推荐使用国光荔枝控梢套餐:

第一次控梢wWw.pjcN.Org(结果母枝老熟后):推荐使用国光多效唑500-750倍+国光甲600-800倍,叶面喷施;

第二次控梢(荔枝催花前20左右):推荐使用活性较高、残留较低的国光爱壮750倍或国光甲哌鎓1000-2000倍或国光矮壮素1000-2000倍+国光甲600-800倍,叶面喷施。

2、杀梢

对因控梢不到位或树体、气候等原因而抽发的冬梢,应做杀梢处理。及时杀死抽发的冬梢,抑制荔枝结果母枝的营养生长,强迫其再次进入休眠状态。生产上一般使用杀梢素在冬梢抽出5cm左右时叶面喷施进行杀梢。

注意事项:

1、不建议对长势较弱的荔枝树体进行环割、环剥等控梢处理。

2、控梢药剂使用类型、用药次数、用药浓度应根据荔枝品种、当地气候、树体状况等情况做适当调整。

3、使用杀梢素杀梢见效快,但对树体有一定影响,且不具备促花、壮花的作用,不建议多次使用,以免伤树。

4、长期的阴雨天气,应摇去花上的积水,防治沤花现象的产生。


黎明前的黑暗阳光


一般年旦后,看年旦前气温和水份。不差半个月,不包括海南。只是粤西和北部湾地区。


手机用户67482802832


荔枝见白点,在海南常在大雪、冬至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