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86版《西遊記》拍完後,白龍馬去了哪裡?淪為賺錢工具,下場悲涼

86版《西遊記》拍完後,白龍馬去了哪裡?淪為賺錢工具,下場悲涼

86版《西遊記》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在這部劇中,有一個角色,沒有幾句臺詞,卻叫人印象深刻,完全不遜色於由六小齡童所飾演的孫悟空。它就是白龍馬。

白龍馬陪伴劇組度過了五個春夏秋冬,它曾進深山、過沙漠、走草原、闖雨林,也曾好幾次遭遇意外,幾次被救回來,差點死掉。於白龍馬而言,這段取經之路是真正存在八十一難的。

白龍馬對《西遊記》劇組,可以說是勞苦功高,但在它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卻歷經坎坷,飽經風霜。這背後又隱藏著什麼原因?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86版《西遊記》拍完後,白龍馬去了哪裡?淪為賺錢工具,下場悲涼

86版《西遊記》的導演楊潔,是一個對作品很負責的女人,拍攝過程中的每一道程序,不管多麼微小,她都是很挑剔的,力求完美。為了挑選一匹器宇軒昂的寶馬神駒充當白龍馬的角色,楊潔導演來到了內蒙古的錫林浩特。

這裡是軍馬的養殖基地,楊潔導演認為,只有膘肥體中、精神英武的軍馬才能夠表現出白龍馬的神態。在千萬匹駿馬之中,一眼選中了這匹身形健美的白龍馬。

她當時就掏出800元將其買入手劇組。要知道,80年代職工的平均工資才不過762元。800塊錢可以說是真正的斥巨資了,可見楊潔對這匹白龍馬的滿意程度。

白龍馬也沒有辜負楊潔導演的眾望,陪伴著劇組人員走過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歷經了苦辣酸甜。為廣大《西遊記》愛好者,展現出了最神駿的模樣。那個時候,劇組上上下下都很喜歡自己這位無聲的合作伙伴,對白龍馬的照顧無微不至。

86版《西遊記》拍完後,白龍馬去了哪裡?淪為賺錢工具,下場悲涼

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拍攝結束後,白龍馬的去留問題令劇組人員大傷腦筋。

後來經過探討,決定將白龍馬送到央視位於無錫的拍攝基地。因為這裡設施齊全,工作人員富有經驗,劇組成員們原以為勞苦功高的白龍馬可以在這裡安然地度過晚年。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白龍馬最後卻被人當做了聚寶盆、搖錢樹。

因為白龍馬參與過西遊記的拍攝,現任主人嗅到了商機。遊客可以花錢與其合影,要是再加一點錢,甚至可以跨在白龍馬的脊樑上,溜上一圈。

86版《西遊記》拍完後,白龍馬去了哪裡?淪為賺錢工具,下場悲涼

出於廣大人民群眾對於《西遊記》的熱愛,現任主人靠著白龍馬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這些歡喜的人們,似乎沒有想到,白龍馬已經不是壯年了。

這樣的牟利策略對白龍馬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在疲勞和衰弱的雙重暴擊下,白龍馬的神采飛揚和英武驕傲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垂垂老矣的模樣。

曾經龍馬精神的白龍馬因為年老體弱,被年輕的馬匹欺辱,常常食不果腹。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英雄垂暮吧。

時隔多年後,楊潔導演前來看望白龍馬,她想要看看這位老朋友如今生活得如何。她原本是興高采烈的,但是看到白龍馬奄奄一息,疲憊不堪,卻要為了生存取悅遊客的可憐樣子,重情重義的楊潔的心一下子就擊落打到谷底。她對現任主人非常不滿。

一項溫和善良的楊導演氣勢洶洶地和現任主人吵了一架,她一再強調它是《西遊記》的功臣,要求對方好好照顧它。現任主人知道自己理虧,於是在口頭上答應了。但私下裡還是我行我素。

86版《西遊記》拍完後,白龍馬去了哪裡?淪為賺錢工具,下場悲涼

白龍馬因為過度的勞累,與1997年離開了人世。而它被埋葬在了一個僻靜淒涼的地方,無人知道。這時距離《西遊記》拍攝結束,正好九年的時光。

多年之後,楊潔導演把這事記錄在了自傳作品《我的九九八十一難》上,她在《龍駒悲歌》這篇中寫道:"是我把它從朋友那裡奪了過來,使它過上劇組的生活,讓它和我們一起,辛辛苦苦,走南闖北,當上了'白龍馬'!但這對它有什麼用呢?這並不是它自己的選擇。"

文字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但卻情深意切,很多讀者在閱讀了這一篇章後,都為這匹命運坎坷的白馬惋惜和同情,並且對無錫拍攝中心的主人表示強烈的譴責。

只是,白龍馬已不在了。

86版《西遊記》拍完後,白龍馬去了哪裡?淪為賺錢工具,下場悲涼

白龍馬最後的照片(楊潔攝)

如今,許多動物演員仍繼續著白龍馬的遭遇,這暴露了我國現在影視行業的一個問題——只把動物演員當做拍攝工具,而不是夥伴和朋友。

對此我們不如學習一下大洋彼岸的美國。在好萊塢裡面,有很多動物明星,這類動物在拍攝的過程中有溫暖的"狗窩"、"馬棚"等,還有專人服侍吃精心調配的食物。而且,並不是單純的用道德來約束動物主人,還給予動物主人的不小的利益。

希望我國影視行業的這一陋習早日改變,讓白龍馬的悲慘命運不再出現在華夏大地,動物明星們也能老有所依,而不是一直被人當做謀取利益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