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再向卡拉麥里野放15匹普氏野馬


新疆再向卡拉麥裡野放15匹普氏野馬

野馬裝箱

隨著運馬箱的擋板打開,15匹普氏野馬如離弦的箭,衝出運馬箱——時間定格在2018年9月27日18時,這是新疆野馬繁殖中心自2001年以來第十六次野放普氏野馬。


新疆再向卡拉麥裡野放15匹普氏野馬

野馬在圍欄裡馳騁

共有6雄9雌共15匹普氏野馬回到了它們的祖先曾經繁衍生息的故土——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我們送野馬回到了家鄉。”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業務科科長王臣如釋重負地說,迴歸故土,對野馬來說是它們一生的夙願,也是32年來野馬拯救工程的初衷。


新疆再向卡拉麥裡野放15匹普氏野馬

裝車

從早晨8時開始裝箱,到把野馬安全運輸到200多公里外的喬木西拜野放點,進行交接後開箱放馬,整個過程持續了整整十個小時。

王臣與野馬相伴了29年,參與了野馬繁育、野放等各方面的工作,對野馬有著很深的感情。在他看來,此次野放的9匹母馬都是曾經的繁殖能手,但都已進入暮年,迴歸故土後若能與公馬組群成功,還能在優化種群方面發揮餘熱,最終還能實現“落葉歸根”的夙願。

“此次野放之前,從2001年以來,我們先後在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放了15批次95匹野馬,17年來已發展壯大為18個自然種群206匹野馬,比我們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圈養的還多,這次野放是真正送野馬回家。”王臣說,比起老死在圍欄裡,迴歸故土是這些老馬最好的歸宿。


新疆再向卡拉麥裡野放15匹普氏野馬

打開運馬箱擋板的瞬間,野馬衝出箱子,跑向原野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為順利完成本次野馬放歸工作,中心在5月份便已完成了野馬分群工作,將9匹母馬和6匹公馬從原群體中分出,分別組成野放母馬群和野放公馬群,並將這兩群馬放入3000畝的半散放區進行半散放訓練,提高它們的野外適應性,並對它們進行了檢疫驅蟲和運輸裝箱的適應性鍛鍊。

在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初紅軍看來,野馬放歸種群主要面臨六大難關:適應自然環境中的食物和水源、抵禦天敵、度過冬季嚴酷生存條件、成功繁育後代、與相似資源需求的其它動物競爭生存資源,以及維持種群遺傳多樣性水平——每一關口成敗都關係到野馬的野外生存和最終是否能成功迴歸自然。

“這些野馬要在半散放區過渡一個多月後,再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野放,但我們還要進行跟蹤監測,隨時掌握它們的動態,它們迴歸故土對優化野放野馬種群將發揮一定的作用。”初紅軍說,目前,野馬野放試驗已取得探索性成功,2013年野外繁殖取得成功,2014年形成自然分群,已連續多年繁殖成活率達到100%。


新疆再向卡拉麥裡野放15匹普氏野馬

在途中偶遇前期野放的野馬在卡拉麥裡覓食

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保留著馬的原始基因,曾棲息在從準噶爾盆地到蒙古高原西南部的荒漠草原地帶,是保存馬類動物遺傳多樣性及用於家馬性狀改良和育種的珍貴物種。19世紀80年代,它們被俄羅斯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命名為“普熱瓦爾斯基馬”,簡稱“普氏野馬”。

目前,全世界普氏野馬約2000餘匹,數量比大熊貓還少。其中,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的野馬種群數量已達到411匹,佔全世界野馬數量的五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