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独家」两次东亚杯,三届中国杯,考察结果是中国足球真没戏

东亚杯结束了,毫无意外,李铁临时挂帅、临时拼凑出来的球队,既无默契,也没战术,对阵日本、韩国的非最强阵容,还是一如往常的疲软,即使踢个香港,也踢得非常勉强,甚至差点被对方攻破球门!

中国足球就是这样,每次你觉得有希望的时候,它就让你的希望破灭;每次你觉得已经很烂的时候,它会告诉你,烂的下限还远远没到最烂。

「独家」两次东亚杯,三届中国杯,考察结果是中国足球真没戏

曾经的以往,中国足球一直很重视东亚杯,重视跟日本、韩国的直接较量,甚至重视程度可以赶上亚洲杯。当年3-0战胜韩国的精彩一战,被球迷津津乐道了十年,现在还在拿着说事。

忽然之间,中国队开始把东亚杯当成了选拔球员的业余比赛,这个坏头是里皮开的。

里皮2016年上任,从此之后,17、18、19年三年中国杯,17、19年两届东亚杯,五次重要的热身杯赛,中国队全部使用的是选拔队模式,不用最强阵容,不用核心主力,找一群曾经入选国足但是发挥不佳、或者长期没有实力入选国足的球员临时组队。

「独家」两次东亚杯,三届中国杯,考察结果是中国足球真没戏

当年里皮刚上任,面对着急需拿分的世界杯预选赛,时间非常有限;他又离开中国两年,对中国球员已经陌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考察球员,因此用中国杯练兵,值得理解。17年冬天,世预赛已经结束,国足必须要筹备4年之后的下一个世界杯周期,里皮面临着整个国家队的重建,再加上联赛刚刚结束,各位国脚普遍心不在焉,11月参加的热身赛两场惨败,里皮一怒之下用一群95后的小孩踢东亚杯也可以理解。

然而,17年的中国杯和东亚杯这两次比赛已经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中国球员如今人才之匮乏,已经到了几乎无人可用的地步。

比如在后腰位置上,郑智老迈之后,真正最强的球员只有蒿俊闵和吴曦两个人,其他诸如买提江之类的人物,实力差距巨大,根本不足以担当主力。在前锋位置上,除了武磊,其他人要进球没进球、要射门没射门,连支点作用都很难胜任。而在中后卫位置上,冯潇霆之后,所有的中后卫都大差不差,什么石柯、贺惯之流,光在联赛和亚冠中已经足以证明,他们没什么太强的实力。

「独家」两次东亚杯,三届中国杯,考察结果是中国足球真没戏

结果,18年的中国杯、今年的中国杯和东亚杯,足协依然变本加厉,不管是里皮执教,还是卡纳瓦罗、李铁这样的临时工,都要不断试验这些根本没有能力入选国家队的二流球员。

这些球员,本身能力就不够,临时组队,更谈不上默契和配合,并且,这些人都知道,自己跟国足主力差距巨大,根本没能力改变一切。于是,连尽心尽力都谈不上。

所以,连续几届中国杯和东亚杯,国足的所有选拔队、考察队,踢得一次比一次难看,场面一次比一次让人失望,最终没能考察出一个靠谱的球员,只证明了一件事,中国足球真的没人了,也没戏了!

「独家」两次东亚杯,三届中国杯,考察结果是中国足球真没戏

事实已经证明,老帅里皮的很多思路并不适合中国足球,足协也没必要强求了。

人就是这么几个人,即使想考察,真正值得考察的也不过3、4个人,根本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弄来20多个水平参差不齐的二三流球员,拉出去给国足丢人。

中国足球当下是至暗时刻,未来还有更烂的空间,因为93、95、97后全部没什么靠谱的球员,等到蒿俊闵、吴曦、武磊等人老了,国足更是无人可用。所以,趁着还有几个人可以用的时候,不如多练练这些人的默契,让他们辅佐归化球员努努力,把国家队比赛当联赛踢,看看能不能靠着归化球员搞点事情。

四年之后,艾克森、高拉特等人也都老了,中国足球要靠95、97后挑大梁,那时候更加不用考察了,黄花菜都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