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臨猗縣教科局黨組書記、局長陸迎國:躬耕教壇寫忠誠

躬耕教壇寫忠誠——記臨猗縣教科局黨組書記、局長陸迎國

張新徵 鄒偉江

在郇陽教壇,有這樣一個人,為了臨猗教育能擁有更好的明天,奮勇爭先、辛勤耕耘,一點一滴的變化見證了他取得的成績。他就是臨猗縣教科局黨組書記、局長陸迎國。

陸迎國自今年2月擔任臨猗縣教科局黨組書記、局長以來,團結帶領新一屆局領導班子,按照市委“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的工作要求和縣委“打造教育強縣品牌”的戰略部署,改革創新,真抓實幹,擔當作為,推動了全縣教科事業健康發展。

著力規範辦學行為

教育事業要高質量發展,規範的辦學行為是最重要的一環。陸迎國緊緊擰住規範辦學這個龍頭不放鬆,全力促進臨猗教育高質量發展。
他針對部分學校飯菜質量不高、課程開設不規範、學生作業佈置多等問題,起草出臺了《中小學規範辦學行為八項規定》《關於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的“八堅持、八嚴禁”要求》,對中小學飯菜質量、課程開設、作息時間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在規範招生和制止學生流失上,他研究制定了《臨猗縣中小學違規招生處理暫行辦法》《關於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規範招生秩序穩定生源工作的意見》,加大違規招生處罰力度,使全縣中小學招生行為進一步規範。特別是提出教師包聯學生制度,實行一天一問、一週一詢、一月一談、一學期一訪,全方位關心關愛每一名學生。

著力優化學校佈局

科學有序的學校佈局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針對學生上高中難的問題,陸迎國先後組織教師、家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召開座談會,經過充分調研論證,恢復了臨猗三中招生,獲得校內校外一致點贊;針對城區幼兒學位短缺問題,他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僅用兩個月就籌資500萬元將縣教師進修校和青少年活動中心改造成縣直一園城東分園,有效解決了縣城東部幼兒“入園難”問題;針對農村學校人數少、質量差的狀況,他研究提出了“精而美”校園建設和“4+x”特色學校建設意見,打造了一批特色學校;針對農村寄宿制學校早晚洗漱難、夜間如廁難、就餐洗碗難的問題,他多方籌資248萬元,對38所農村寄宿制學校“三小”(宿舍樓盥洗室、廁所、餐廳洗碗池)場所進行了改造,惠及近兩萬名農村學生。

一路耕耘、一路收穫。今年9月,全市基礎教育工作現場會在臨猗召開。崇相西小學代表山西省在全國跳繩聯賽總決賽上摘金奪銀,西關小學“鬼步舞”大課間活動被國內外媒體競相報道並四上央視,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好評。

著力深化教育改革

為了提高教育質量,陸迎國經過學習調研,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新教育實驗改革,目前正在按照“3+N”的形式有序推進,進一步促進校長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轉變;為了改變只重視教學成績,不重視學生全面發展的頑疾,他專門組織有關股室、部分校長進行討論研究,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評價體系改革,從教學質量、學生髮展、教師隊伍、校園文化、學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48條底線要求,引導學校明確辦學方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打破績效工資改革中的“平均主義”,他牽頭制定了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改革意見,真正做到“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拉大差距、傾斜一線”,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幹事激情。
針對高中教育質量不高的問題,他多次深入部分高中調研,組織召開高中教育質量提升座談會,全面查找問題根源,尋求破解辦法,並牽頭組建了9個學科建設指導團隊,提出了“一年高考三年抓”的具體舉措。同時,主持召開2019年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推進會,提出了“破九爭六雙提升”的目標任務,為打贏2020年高考明確了方向,強化了舉措。

改革不止步,發展加速度。要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就要構建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機制,最大限度解放人的思想,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潛能,最大限度激活人的智慧。如今,臨猗教育正朝著這一目標奮進,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