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01

你眼中的濱海、甌江口,是什麼樣的?是遠在東部的偏遠地區?以生產為主的工業區?還是兩座正在崛起的新城?

這兩年,濱海、甌江口的房地產可謂如火如荼,在普通百姓眼中,風頭早就蓋過了這兩個地方的產業,還成了一些市民眼中的投資品,甚至一度要靠搶才能買到。

雖然並非每個樓盤都那麼火爆,但以甌江口起步區、金海湖為代表的兩個區域樓盤,幾乎都上演了樓市奇蹟。當然,空港、濱海老區等地的部分樓盤,仍處於溫吞水狀態。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既然說到甌江口和濱海,那我們先看看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1、距離核心城區遠,以世紀廣場為中心,抵達甌江口起步區、金海湖的直線距離均約22公里,但從車程上來講,前往金海湖耗時更長;

2、多數房源在12000元/㎡左右,比起開發初期時金海湖的約7000元/㎡(2014年底)、甌江口的約10000元/㎡(2017年底),均有上浮,但仍是溫州市區房價最低的區域之一;

3、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軌道交通等大型城市交通要道齊聚,呈現出溫州少有的大交通格局;

4、產業告別溫州傳統的低小散,逐步向高精尖發展,並出現幾個代表性的明星企業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可以說,它們不像傳統的溫州,而是創造了一種溫州少有的新型城市化。但是它們也有一個硬傷,距離核心城區的距離,確實遠。

也正因如此,在前陣子的火爆投資潮之後,如今也出現一些反思聲音——溫州能否承受得起這種遠距離通勤?

02

遠距離通勤,在一二線城市比比皆是。比如上海,很多人會住在臨港、奉賢、松江和金山這樣的地方;在北京,不僅僅是昌平、通州這樣的郊區,很多人還出了北京地界去了燕郊;在杭州,下沙、臨平等地也已成為不少人遠距離通勤的選擇。

它們,都基於城市等級較高,中心城區首位度較高,最終換來的是中心城區過於高昂、普通人難以承受的房價,最終依託軌道交通形成外溢。

對於許多外來人口,面對中心城區高不可攀的房價,不得不選擇城市外圍,每天乘坐軌道交通上下班。像通往松江的上海地鐵9號線,樓Sir十年前乘坐時還像溫州S1線那麼空蕩蕩,如今早晚高峰已很難擠得上去。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而溫州,樓Sir近期逐漸聽到一些聲音:溫州無法承受這樣的遠距離通勤。

至於理由,很簡單,溫州只是一座強三線城市,近幾年人口流入狀況不佳。看起來好像有些道理。然而,為什麼他們還是那麼火爆呢?難道買房的都是跟風的嗎?

在樓Sir看來,在溫州,像這樣的遠距離通勤,不是不可能,也不是沒條件。一味地以城市等級、人口流入狀況去分析,依舊過於片面。樓Sir認為,溫州,還是不一樣的強三線城市。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城市半徑排名。來源:滴滴出行(“城市半徑”定義:以市中心為原點,絕大多數(超過90%)的出行起點或終點

根據滴滴出行顯示的城市半徑,溫州為26.6公里,排名大陸第14名,超越了青島、重慶、武漢、南京等大城市。

可見,溫州人的實際出行範圍,比我們所認識的“溫州”,要大很多。以26.6公里作為城市半徑,那麼濱海、甌江口均在內。

所以,樓Sir認為,對於濱海、甌江口,完全沒必要如此悲觀。

03

那麼,為什麼溫州的城市半徑,可以達到超出我們認識的範圍呢?

溫州是一座組團城市。不少人嚴重狹義上的“溫州”,連整個市區都沒包括在內,侷限在核心城區及周邊。

事實上,溫州龐大的人口基數,很多都分散在像永強、柳市、塘下這些城鎮中。

它們經濟活躍、人口密集、產業興旺,但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城區的首位度,且存在著房價高、髒亂差等現象。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而它們恰恰與濱海、甌江口相鄰,兩個產業集聚區的全新、整齊、規範,又與這些傳統城鎮對比鮮明。

龍灣中心區域的房價也不低,新房是濱海、甌江口約兩倍,已有不少人購房外溢。塘下、柳市兩座強鎮新房房價同樣在20000元/㎡左右,比濱海、甌江口單價貴了近萬元。如今,很多塘下人房子買在相鄰的濱海。

至於甌江口,樂清南部人也買了不少,但一江之隔仍存在現實阻礙,不過北口大橋與S2線都在建了,將來兩岸的聯繫緊密後,或許會迎來新一波樂清南部的購房潮。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不僅僅是龍灣、塘下、柳市,整個溫州的房價,是妥妥的二線城市水平。

核心城區新房30000元/㎡起,不少都要40000元/㎡,甌海中心區、黃嶼等地部分房子也在30000元/㎡左右,七都、南湖等地也要25000元/㎡左右,高鐵新城、瑤溪的房子也在18000元/㎡左右。在溫州,普通人掙工資的話,買得起嗎?

另外,溫州12000-16000元/㎡的房子,似乎出現了空缺,無論是新房市場還是二手房市場都很少,即便是核心城區的老破小都不止這個價格。相比較之下,12000元/㎡豈不是白菜價?

高架上開半小時的車、坐幾站市域鐵路,房價便宜了一半都不止,依舊很划算。就溫州的上班族、外來人口來講,以他們多數人的工資水平,似乎也就這邊相對好承受一些。

而在溫州的外來人口,大部分都在追逐低房價,“1字頭”新房的外來人口比例,總是遠遠高於“2字頭”的。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位於甌江口的溫州外國語學校。來源:新浪

而上述分析,僅僅是從城市通勤的可能性去看,尚未把兩座產業集聚區本身的公務員、企業中高層及技術人員、普通學校與高校的教職工、醫護人員等就地購房需求納入在內。而以他們的收入與公積金水平,在這裡買一套小房子,並不難。

04

鑑於此,樓Sir始終認為,對於東部的兩座產業集聚區,不必如此悲觀。而以溫州的地形結構來看,僅有東部沿海地區,擁有大面積平原,可安置溫州大規模的製造業,支撐起溫州的實體經濟,完全大有作為。

而當前,不少住在核心城區的人,就是這麼遠距離通勤去濱海、甌江口上班的,早晚高峰越來越堵的甌海大道、濱海大道,這樣的人流動向就是證明。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當然,樓Sir僅僅認為不必悲觀,至於有多樂觀,仍存在許多變數。一方面,取決於接下來溫州城市綜合實力,另一方面,取決於溫州的城市建設,尤其是交通建設。

例如,當前軌道交通S1線仍未真正深入核心城區,連惠民路站周邊都還空蕩蕩的,還有老金溫鐵路阻隔。

接下來,S1線車站沿線的TOD開發、地鐵M線的建設進展、老金溫鐵路的拆除、濱海與甌江口圍繞軌道交通的社區巴士設置,等等,仍需進一步加強。

同樣地,S2線也未能深入柳市鎮區、樂清城區、塘下鎮區、瑞安城區,基本走外圍過,沿線開發或需更長時間。

因此,軌道交通網絡的鋪開與沿線的城市開發,都還考驗著S1、S2線能否支撐起溫州大規模的遠距離通勤。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軌道交通與城市快速路並行的甌江南口大橋。來源:新浪

至於圍墾到底什麼時候解禁,不僅需等待政策鬆動,還需考驗地方政府的智慧。在今年批覆的《浙江溫州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中,就以甌江口為核心,從區域規劃圖來看,還是包括半島二期圍墾,而三期大部分面積成了“海中湖”。

另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負責人接聽政府服務熱線時稱,將積極爭取淺灘二期用海取得實質性突破。當然,向北聯動樂清南部,同樣具有廣闊的空間。

05

從古至今,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與城市化水平的推進,城市半徑總是在不斷擴大之中。根據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研究,50公里是當今全球城市一個新的極限半徑。

在國際上,東京、紐約、洛杉磯等城市均已實現50公里城市半徑。在國內,一線城市正在向著這個50公里城市半徑前進。

因此,“城市戰爭”微信公眾號作者曾把一二線城市可以粗略地劃出三個資產圈,即半徑10公里“豪宅圈”、半徑30公里“剛需圈”、半徑50公里“投資圈”。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溫州,當然不去幻想這個50公里半徑,但根據溫州的人口基數、人口密度、地形條件、組團城市特徵來看,半徑30公里仍是可以想想的。

不要覺得不可能,單大羅山+三垟溼地,就佔了多少水分。而滴滴出行顯示的城市半徑,溫州就達到了26.6公里。

溫州確實是一座三線城市,但也是一座帶有二線城市特徵的強三線城市,雖然高房價、高物價、高密度對溫州不見得是好事,但依舊證明了溫州具備一定的經濟活躍度與市場空間,仍有城市拓展的內在動力,應以二線城市的標準去要求自己。

另外,濱海、甌江口雖然年輕,但它們的規劃、建設理念,招商引資水平,有關部門的辦事風格、營商環境,在溫州都是領先的。

對於如此努力的區域,我們應該多加點贊,讓它們成為溫州轉型的榜樣,而不是剛起步就唱衰,這對溫州的發展極其不負責。

致命拷問!離溫州市中心22公里遠,甌江口、濱海的房子,你會買嗎?

至於未來,一切皆有可能。此前被認為天馬行空的“機場中心論”,如今從上海虹橋等地來看,似乎慢慢走向了現實。

如果將來溫州東部能實現溫州東站+龍灣國際機場的大型綜合樞紐,長期的城市格局或將進一步被重構。當然,這一切還需要時間。

處於城市轉型關鍵轉折點的溫州,不應被所謂人口外流而打擊、自暴自棄,更應該創造令人安居樂業的條件,為今後的人口引入而提前做好準備,萬一有戲呢?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鏈接跳轉原文哦!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