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寧夏經濟發展

寧夏的開發歷史源遠流長,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了較穩定的農耕定居生活,在秦漢時期,引黃灌區就已享有“新秦中”的稱號,比喻再造了一處新關中。唐代詩人韋蟾的“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更使寧夏“塞北江南”的美名享譽千載。寧夏南部則“水草豐美,土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見《後漢書·西羌傳》)。但在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天災人禍,諸如地震、苛捐雜稅、抓兵逃丁等,造成人口流失,大量土地荒蕪,農業生產力低下,1949年寧夏糧食總產量只有3.2億公斤,寧夏全部工業總產值僅佔工農業總產值的6.3%。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寧夏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任務,開展了大規模的地質勘探、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等活動,開始興辦現代工業企業,開工建設了包蘭鐵路等項目,為進行規模化的工農業生產奠定了基礎。

寧夏經濟發展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後,開展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開工建設了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賀蘭山煤炭基地,特別是根據國家三線建設的安排,由沿海和內地向寧夏搬遷並陸續新建了一大批大中型工業企業,加快了寧夏工業發展步伐,工業體系初步形成。到1978年,寧夏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億元,是1958年的4倍。其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3.6%,遠高於全國同期年均增長7.0%的平均水平。第三產業也有了較快發展,總產值年均增長7.4%,亦高於全國同期年均增長4.2%的水平。但同期農業總產值的年均增長速度僅為2.4%,人口卻急劇增加,自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寧夏由糧食調出省區變為糧食調入省區,肉、蛋、奶等副食品供應也全面緊張,農業生產成為經濟發展中的突出薄弱環節。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政策以後,寧夏因地制宜,加快推進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大力推進現代工業和服務業發展,使寧夏區域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服務業發展,使寧夏區域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