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精神分裂症为什么那么难治和顽固呢?

岁月残花


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只能是根据症状对症治疗。

二,疾病本身的性质: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致残性疾病,大多数人患病后,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人为因素:如发现病情不及时,或者发现了也没当做一回事,或者认为这个病本来也治不好,再或者是认为没必要治,当然也可能由于经济条件或其他种种原因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只是病情严重。

四、影响因素多:精神分裂症可由于众多因素而加重或复发:如中途停药、家庭的变故,压力的增大,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等。

五、有家族遗传史的个体,治疗难度明显要大于家族史阴性的患者。

六、个体差异。临床中大概有20%的精神病个体预后良好,有30%的个体属于难治性范畴。

所谓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指的是2种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足量足疗程(≥6周)治疗失败的一部分分裂症人群。

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专家研究认为:此类患者群可能存在多种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往我们认为精神分裂症的个体多巴胺通路异常,导致出现精神异常,更多表现出幻觉、妄想、冲动等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而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专家认为其脑内神经通路中,多巴胺通路和非多巴胺通路均参与了活动




精神分裂症久治不愈,可能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一系列负担

1、患者的精神症状越来越重,认知损害越来越重;

2、家庭花费的医疗费用越来越高,导致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3、患者和家人对于治疗的信心被慢慢消磨掉,可能导致后来的依从性严重下降;

4、间接的给社会带来一些负担,导致有些病人出现肇祸行为。

治不好,也不能放弃,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虽然,对于某些难治性患者,即使使用了很多办法,患者的症状仍然存在,有些是单纯的幻听,有些则是单纯的被害感。经过了一番治疗,可能患者和家属早已经不抱希望,但作为医生,我们不能放弃,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通常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时采取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好,起效快,但费用相对较高;


2、氯氮平治疗:氯氮平是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其常导致体重增加和引起粒细胞减少,所以常被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代替;

3、单药无效就合并用药:合并原则是避免两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合用、避免两种副作用叠加的药物联合使用。合并用药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种药物是另一种药物的增效剂;如氯氮平+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一种药物能够缓解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如抗精神病药+普萘洛尔

一种药物可以治疗患者的某种躯体疾病:如抗精神病药+甲状腺素片

综上,对于分裂症的治疗,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可能最终导致患病个体病情严重。但我们如果能够认为的控制某些因素,或许能够减少分裂症的复发。同时,作为医生,我在治疗上也会经常转换思路,一条路行不通,我常常会尝试其他方法,希望广大读者以及家属看到这篇文章后,能够提高治疗意识,促使更多的病人达到临床治愈。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不断更新相关医学知识


精神科汐炜医生


精神分裂症不仅难治而且顽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精神分裂症病因未明。大脑深藏于颅内,有坚固的头盖骨保护,与其它器官相比,对大脑的观察与研究受到了许多限制。由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人类对大脑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精神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尚未完全缠明,到底是大脑的器质性变病所致,还是社会心理环境刺激引起,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确定性的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成果,目前也大多停留在 “学説”和“假说”层面。病因不明,治疗起来就难以精准下手。


二、精神分裂症并非单纯的医学问题

早在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就在 《科学》杂志上指出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也难以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取得到广泛的共识。但是至今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康复,主要采用的仍是抗精药为主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而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病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刺激因素,而目前主要使用药物为主的生物学方法,而对社会层面的致病原因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得力的心理康复措施。抗精药控制了精神病症状,但是诱发因素未变,精神分裂症治疗难以彻底,后期也易复发。

三、精神分裂症的个体差异性。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人的思想认知、感知觉、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出现障碍的一组综合征,突出的表现为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失去统一和和谐,也就是他的主观世界与客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错乱、混淆和脱节。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在情境中”,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对一个人的“三观”、生活态度、耐挫力、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显著影响,而这些又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同一种抗精神病药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的人效果好,有的效果差。

基于上述原因,精神分裂症呈现出病程迁延、复发率高、根治困难的特点,与很多慢性病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营造友爱、包容和接纳的康复氛围,帮助他们带着症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


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


精神分裂症之所以难以治疗和反复发作,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了解精神分裂症难治的根源,就要了解我们人类对于精神分裂症这一严重精神障碍的认知水平和治疗水平。

精神分裂症难治的原因

首先,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精神分裂症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说它复杂是因为精神分裂症:

  • 并不是一眼可见的躯体症状;

  • 不是自我感受鲜明的精神体验;

  • 不是可以由某种仪器或检验结果证实的传统疾病;

  • 甚至还是病因未明的困难疾病。

  • 甚至长时间处于发病状态,还会逐渐丧失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所以,当我们通过几百年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了解,发明了抗精神病药物,甚至再确切一点的说,当1950年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公司通过研究抗组胺类药物药物时发明了氯丙嗪,真正开创了精神分裂症可以被治疗,甚至被治愈的新篇章。为此,氯丙嗪也被誉为医学界四大发明之一。

但即使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只是发明了更多不良反应更小的治疗药物,并不能真正攻克精神分裂症。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广义上的说法,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的程度,健康正常的生活。对于我说的大可以不用怀疑,因为最新的ICD-11国际诊断标准中,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修订已经可以发现,世卫组织增加了精神分裂症完全缓解期的诊断分型,证明精神分裂症是可以完全缓解的。

精神分裂症疾病严重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精神障碍,是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中人数最多的一类,那为什么这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要反复住院治疗?不能缓解吗?原因很多,多到我们要一条一条说:

  • 反复住院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的原因,80%都没有遵医嘱按时服药,或是私自减药,或是自行停药。

  • 精神分裂症疾病本身特征就是进行性加重,发病次数的增加,往往预示着疾病的逐渐加重。

  • 精神分裂症对于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损害非常突出,长时间患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会进一步受损,以至于逐渐离开原本的社会轨迹。

  • 精神分裂症会给周围人带来明显的不便甚至危险,当然也包括家人,所以很难获得足够的家庭和情感支持系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无处可去,整个的社会包容度很有限,社区没有专门的康复场所和人员,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之路满是荆棘。

寄语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苦命的,不管他给周围人带来了多少的不便和伤害,最受伤的一定是患者本人和他的家庭。如何能将这种伤害降到最低,甚至避免,目前来看最有帮助的就是坚持规范治疗,遵医嘱服药,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停药。


社会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包容也有待提高,他们的一些危险行为,很多时候不是出于他们本意,而是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下才发生的。另外,我们的社会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帮助正在逐年提高,比如慢病报销,比如最低生活保障,比如低保住院二次报销,都是非常好的利民政策,这样的帮助可以救急,帮助他们进行紧急治疗,但日常生活中的帮助,还是不足够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家庭后的后续康复问题,就是一个还没有解决,但必须解决的大问题,,我们要让他们治好回家,更要让他们回家之后有事可做。

路还要一步一步走啊,我国目前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大概800w,如何帮助他们一定不是医生或家属的事情,更多的也是社会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说精神


因为心神不定,人心乱了,神也就散了,人便失去了自主控制力,所以病难治。需要自己努力,家庭,亲友,别人的帮助。需要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事件刺激。尽心医治,期待好运的降临吧。



真医行者


真正的重度的精神分裂症是难以治愈的。一:患者本人的不自知、不想治疗、不想改变、不具备改变的知识与智慧。(这类人是整个人类中客观存在中的群体)。二:外界的环境不能帮助患者治愈(1:亲人的恰到好处的爱的缺失。2:治疗、帮助的方式方法的匮乏)。。。。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很多很多的恶,这些恶中包括两种:1:把一个正常人训练成(治成)精神分裂症。2:把不是真正的精神分裂症变成精神分裂症(说成或者训练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