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健康|補鈣人人都要嗎?這三個誤區要知道

“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知曉率低”,

你知道擁有這“四高一低”特點的疾病是什麼嗎?

很多人都想不到,

這個“沉默的殺手”就是骨質疏鬆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骨質疏鬆的發病率也有年輕化的態勢。有的年輕人本就缺乏運動,又有不少不良嗜好,加上挑食節食導致飲食中鈣元素的攝入減少,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質量,因而也可能患上骨質疏鬆。

對於骨質疏鬆的預防,很多人都知道要補鈣, 補鈣人人都要嗎?怎麼防止骨質疏鬆?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呢?

健康|補鈣人人都要嗎?這三個誤區要知道

到底誰需要補鈣?

某些特殊人群比較容易缺鈣,需要注意補鈣。

比如孕婦為滿足胎兒發育需要大量鈣,兒童時期生長髮育旺盛,對鈣需要量較多,因而孕婦、乳母、嬰幼兒需要補充足量的鈣。

又如,婦女絕經以後,雌激素分泌減少,鈣代謝異常,骨質丟失速度加快,容易骨質疏鬆。為預防骨質疏鬆,青春發育期、生育期、和中年的婦女要攝入足夠的鈣。

健康|補鈣人人都要嗎?這三個誤區要知道

而像有些青少年男性,運動量大,機體代謝好,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鈣劑,普通健康人一般也可以通過食物攝入充足的鈣。

除此之外,建議老年人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測,切忌盲目補鈣,要謹遵醫囑,結合自身情況對症下藥才能達到效果。

打響骨骼保衛戰

骨骼是活著的組織,需要隨時維護和修復。人體骨密度在30~35歲到達峰值之後,開始逐漸減少,峰值骨量越高,骨量丟失速度越慢。

因此,預防骨質疏鬆要未雨綢繆。注重下面一些生活細節,有助打贏這場骨骼保衛戰。

1.飲食多樣化

有些中老年朋友天天喝牛奶、吃鈣片,可仍被診斷為骨密度低下。是補鈣沒有效果嗎?問題出在哪兒呢?

鈣的吸收需要多種營養素的協同作用

,比如鎂、鉀、蛋白質、維生素D、維生素K等。要想補足這些營養素,單靠幾種食物是遠遠不夠的。

建議攝入充足的奶製品、豆製品、綠葉蔬菜、海產品等富含鈣和鉀的食物,還要注意攝取全穀類、雜糧雜豆、杏仁、花生等富含鎂的食物;蛋類、瘦肉、魚蝦、禽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西蘭花、菠菜、甘藍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適量食用動物肝臟以補充維生素D,也可以選擇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

2.減少鹽的攝入

飲食中鈉的攝入量是鈣排出量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鈉的攝入量越多,尿中鈣的排出量越多,導致鈣的吸收也越差。

烹飪時應少放鹽,嘗試用辣椒、醋等提味,也可用低鈉鹽,少吃榨菜、鹹菜和醬制食物,或選擇低鹽榨菜。雖然午餐肉、香腸鈉鹽含量

很高,但還是應選擇新鮮的肉類、海鮮和蛋類。

3.每天曬太陽

體內有多種激素可影響鈣劑的吸收,最主要的是維生素D(目前醫學界已將維生素D視為激素類)。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使人體皮膚產生維生素D3,促進鈣在人體中的吸收,從而起到強壯骨骼的作用。

建議春秋季每天堅持曬太陽20~30分鐘,夏季每天曬太陽5~10分鐘,冬季每天曬太陽30~60分鐘。

健康|補鈣人人都要嗎?這三個誤區要知道

高原地區陽光充足,該地的朋友可以經常接受陽光照射,會對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4.適量運動

每天保證至少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肌肉運動起來,才能牽拉骨骼一起運動,延緩骨質丟失

健康|補鈣人人都要嗎?這三個誤區要知道

快走、慢跑、打乒乓球甚至扭秧歌、跳舞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運動最好選在戶外,這樣可以多曬太陽,以增加體內維生素D含量,幫助鈣吸收,強化骨質。

排除干擾鈣吸收的因素

鈣在人體的代謝,不單單吃進去了就能鈣平衡,還和吸收、排洩有關。

例如,嬰兒、女性懷孕時期對鈣的需要量大,吸收率高(隨著年齡增加鈣吸收率會降低);女性絕經和年齡增大,每年鈣的吸收率會下降。

穀類中的植酸、某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的草酸、膳食纖維、脂肪酸、某些鹼性藥物(如四環素、肝素)等都會干擾鈣的吸收,問題中提出的咖啡也會影響鈣吸收。

因此,要排除干擾鈣吸收的因素,而不是一味補鈣。

防骨松別犯這些錯

預防骨質疏鬆是人體骨骼健康建設的重要工程,既要全面重視,更要注意方法。一些走極端的錯誤做法不僅會讓預防骨質疏鬆的效果大打折扣,還可能帶來一些其他問題。

錯誤一

盲目補鈣

國人補鈣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有些人還會抱有“突擊補鈣”的錯誤想法,覺得鈣補得越多,形成的骨量就越多,從而能達到預防骨質疏鬆的目的。但其實營養素的攝入並非越多越好,缺乏對健康不利,過量也對健康有害。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的鈣,可能會干擾鐵、鋅等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還可能導致高鈣血癥、軟組織鈣化、腎結石、便秘,甚至增加心梗、前列腺癌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成人每人每天鈣的推薦攝入量為800毫克,50歲以上人群為1000毫克,最高耐受量為每天2000毫克。

錯誤二

過度恐磷

“可樂型汽水中含磷,喝了易得骨質疏鬆?”這樣的說法在網上很流行,讓很多人對可樂型汽水等含磷食物敬而遠之,而真相併非如此。要知道磷也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很多常見的食物,比如瘦肉、蛋、奶以及堅果和部分海產品等都含磷,它通常與蛋白質並存,適量攝入有益骨骼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成人每天磷的推薦攝入量為720毫克,不建議超過3500毫克。

每100毫升可樂型汽水的含磷量一般在15~20毫克左右,與100克煎餅、100克牛肉相比,屬於含磷量較低的食物。如果以每日磷的推薦攝入量(健康成年人為720毫克)為標準,相當於每天需要喝掉約12罐330毫升可樂型汽水。如果以每日磷的最大可耐受攝入量(健康成年人為3500毫克)為標準,更是相當於62罐330毫升的可樂型汽水。

健康|補鈣人人都要嗎?這三個誤區要知道

因此,對於一個健康成年人而言,適量飲用可樂型汽水不會直接導致骨質疏鬆。引起骨質疏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絕經期、營養不良、不足的鈣質和維生素D的攝取、運動不足、體重偏瘦、吸菸和酗酒等,我們不能把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單一歸咎於某一特定食物或飲料,從而因噎廢食。

錯誤三

不敢運動

骨質疏鬆最怕跌倒,骨質疏鬆患者容易發生骨折,不少人認為,預防骨質疏鬆,應該儘量少動。

其實,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做適量運動反而有助預防骨質疏鬆。並且,即使已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的人,也應適當運動,因為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還可以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增強骨密度,更助於骨骼健康。

運動時肌肉收縮,骨細胞的生物活性增強,骨攝取鈣的量得以維持和增加;鍛鍊還能增強肌肉力量,增加肢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減少跌倒摔跤的發生。

健康|補鈣人人都要嗎?這三個誤區要知道

溫馨提示: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