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驚訝!當年湖南這條鐵路僅用一年多就建成

湘東的醴陵,因萍鄉的煤要運至漢陽,於1903年有了江南地區第一條鐵路——醴萍鐵路,也有了江南最早的火車站之一陽三石火車站。而湘東的攸縣、茶陵和炎陵卻一直沒有鐵路。

驚訝!當年湖南這條鐵路僅用一年多就建成

醴陵火車站舊址,即陽三石老火車站。通訊員 王彥宏 攝

為了便於將位於茶陵潞水鎮龍集村的湘東鐵礦清水礦的礦石運出,從1960年開始,湖南省人民政府計劃修建一條湘東鐵路,北與醴萍鐵路東端接軌,南端終點位於茶陵的龍集村,全長127.8公里。由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對鐵路線路進行初步勘察。

驚訝!當年湖南這條鐵路僅用一年多就建成

196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制訂的湘東鐵路建設方案通過了國家計委、經委的批准。

1970年10月,湘東鐵路建設指揮部茶陵分指揮部成立,下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經過前期的宣傳動員,11月初,就組建了下東、浣溪、馬江、界首、虎距、湘東、平水、思聰、潞水、江口、桃坑、湖口、棗市、七地、八團、秩堂及婦女營等17個營,共有15000民兵上工地(以後又增加了3450人)。一律按部隊建制,營以下設連、排,實現軍事化管理。

湘東鐵路建設時逢文化大革命,工地上的政治氣氛十分濃厚。工地處處都設立了“毛主席語錄”牌,紅旗招展。運用廣播、宣傳欄、快板等多種文藝形式,開展工地宣傳鼓動。出工、收工時都要整齊列隊。全線各單位都建立了“天天讀”和“學習日”制度,要求集體學習每天不少於一個小時,真是“雷打不動”。

在湘東鐵路建設中,茶陵民兵處處表現出革命老區人民的頑強拼搏精神。茶陵車站工地—老虎山的切方任務達60萬立方米,是湘東線最大的切方工程,湘指揮部安排了三個民兵營打“殲滅戰”,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削平了老虎山。女民兵營在排地下水的戰鬥中,沒有抽水機就用水車車、用木桶提,用臉盆端,頑強拼搏兩個月,共挖出爛泥1.4萬立方,填土8000多立方。

茶陵人民在鐵路建設中的無私奉獻,也是鐵路高速、優質、低耗完成任務的重要原因。關於民兵的勞動報酬,國家是按民兵出勤日付工資1.2元,然後統一交集體記工分,參加生產隊分配。總的要求是上路民兵全年所得工分不低於在家同等勞動力的工分。

在鐵路建設中,幹部帶頭,官兵一致的作風,更是感人。營、連幹部基本上都是住在連隊,與民兵們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指揮部各部門的領導都是蹲點帶面,長期在建設工程的第一線。

湘東鐵路茶陵段境內,山、丘、溪、谷相間,地質構造複雜。境內光架設橋樑就有9座,有茶陵、石寶頭、利民、石頭鋪、把集、仙人灣、清溪橋和老虎山跨線橋。其中橫跨洣江的茶陵橋採用鋼架桁橋,共4孔,每孔淨跨56米,全長245.2米,是湘東鐵路的三座較大橋樑之一。那時,不管坐火車還是坐汽車,看到這座鐵橋就知道,茶陵快到了。

驚訝!當年湖南這條鐵路僅用一年多就建成

醴茶鐵路曾經運行的客運列車

修建湘東鐵路,茶陵縣境內36.7公里沿線,共有6個公社、17個大隊、108個生產隊有徵用和租用任務。共徵用水田705.76畝、旱土181.043畝,徵用灌溉水塘47.5口,面積91.46畝;徵用房屋63戶、面積11182.86平方米;徵用各種林木約5萬株。

為了對沿線群眾自覺貢獻另給予些補償,縣指揮部還組織民兵新造“愛民田”24.72畝,開墾旱土7畝,該田22.76畝,恢復灌溉水塘4口,新建電排8處。

湘東鐵路這樣一個施工困難,質量要求高的大型工程,從1970年11月動工,到1972年5月竣工,只用了一年零六個月,高速、優質、節約完成全部任務。湘東鐵路全線總投資8166.76萬元,其中茶陵段總造價3166.57萬元,每公里造價僅為62.34萬元。

驚訝!當年湖南這條鐵路僅用一年多就建成

醴茶鐵路曾經運行的客運列車

驚訝!當年湖南這條鐵路僅用一年多就建成

停運前,醴茶鐵路極大地方便了老區人民的出行(圖/彭福宗)

湘東鐵路通車後,改為醴茶鐵路。開通了長沙至茶陵的客運列車。另2013年吉(安)衡(陽)鐵路通車,炎陵縣也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

推文摘自@株洲發佈-牛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