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晚年张爱玲,已经是富婆,为何不给唯一的穷弟弟留遗产,啥隐情

“人生是一袭华丽的旗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这句话是我国著名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的传世名言之一,短短的一句话道尽了人生的真相——表面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却十分不堪。

晚年张爱玲,已经是富婆,为何不给唯一的穷弟弟留遗产,啥隐情

其实张爱玲的一生也与她所写的这句话一样,虽看起来令人极其艳羡,但实际上却一片狼藉——出生于世家大族的张爱玲家世非常显赫,祖上乃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张爱玲是名副其实的名门之后。

但实际上到了张爱玲这一代,祖上留下来的遗产已被后代都挥霍得所剩无几了,张爱玲的父亲又较为吊儿郎当,与张爱玲的生母在很早的时候便离婚了,而后娶了第二位夫人。张爱玲父亲的脾气极为火爆,常常动手打骂孩子,且下手不知轻重,对张爱玲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十八岁那年她就曾被父亲软禁毒打,因此在家中与张爱玲较为亲密且称得上是可以相依为命的,

就只有弟弟张子静。但是在晚年时,张爱玲对弟弟的态度却极为冷淡,甚至是在张爱玲逝世后,她没有留下一分钱给当时生活过得非常拮据的弟弟,这究竟是为何?其中有什么隐情?

晚年张爱玲,已经是富婆,为何不给唯一的穷弟弟留遗产,啥隐情

张爱玲在遗嘱里要求把所有的财产都转交给自己的好友打理,除了殡葬费用之外,剩下的32万美金,除了用来给宋淇夫妇购置物品外,其余剩下的费用全用来请人翻译她的作品,遗嘱中无一字提及弟弟。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句话出自张爱玲的某长篇小说中,用它来形容她与弟弟张子静的感情其实最适合不过。张爱玲与弟弟张子静的疏忽远离,其实是在张爱玲成年之后才发生的,我们可从张爱玲的部分作品中看到她曾写过许多与弟弟张子静共同外出游玩的画面,如今读来都让人觉得十分温馨。

晚年张爱玲,已经是富婆,为何不给唯一的穷弟弟留遗产,啥隐情

直到张爱玲十八岁那年,一条裂缝将两个人的一生都隔开了。

在张爱玲十八岁那年,她被脾气火爆的父亲软禁起来甚至是毒打,当时家中的继母自然是不会伸出援手,但让张爱玲更想不到的是,就连同母同父的弟弟都袖手旁观。这件事给张爱玲造成了极大的阴影,自此,她一生都没有原谅过弟弟当时的懦弱和胆怯。

再者,自成年以后,张爱玲就很少与弟弟生活在一起,后母对弟弟宠爱有加,自己则备受冷落,甚至有时会遭到嘲讽,致使她始终对弟弟心有芥蒂,甚至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恶意中伤弟弟。

晚年张爱玲,已经是富婆,为何不给唯一的穷弟弟留遗产,啥隐情

当然,张爱玲的这种做法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她自幼就憋屈地活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中,所见所听的都是些病态的事和病态的人,这造成了张爱玲的性子一直孤傲和冷淡,她的唯一感情宣泄渠道就是写作,对身边的一切人一切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冷淡且又戒备的状态。

张爱玲对弟弟的冷淡致使有部分人一直痛骂她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女人,但实际上,我们回顾张爱玲的一生就可以知道,她其实只是个渴望爱却又屡次被伤害的女子罢了,家庭带给她的许多伤害,都变成了她用来保护自己的一座围墙,紧紧地把自己包围在里面,无论谁都进不来。

参考文献:

《张爱玲自传别传》

《张爱玲自传小说三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