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阴阳是一个符号性的标志,人活着的世界称为阳间,人死后的世界叫做阴间。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由此衍生出的文化,被称为幽冥文化,本次我们会分上下两期,带你漫步那个诡秘神异的世界。

/归人:神圣的鬼

说到幽冥,就不得不提鬼。

在国人的印象里,鬼多是凶恶、阴森的污浊形象,抱着这种刻板的想法去溯及幽冥的源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早期文化里,在神仙体系尚未形成之时,先民祭祀的是祖先、天地,崇拜日月星辰、自然现象。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所谓神灵,《礼记·祭法》这样解释道:“山林川丘谷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天是神,太阳是神,山川是神,风雨雷电是神,神灵更接近自然之力,而不是某种类人的形象。

神(申)字的甲骨文和金文,看上去像闪电和大蛇。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而鬼则指死者,尤其是逝去的祖先。

《礼记·祭法》解释成:“去墠为鬼。”

即迁出祭坛的先祖叫作鬼,此外,鬼字的甲骨文也会让人联想起祭祀仪式上戴着面具的舞者(巫师)。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所以最初的鬼(祖先),并不是后世文化中恐怖、作恶的形象,而是严肃、神化的。

鬼神杂糅,天神、地祇、人鬼,是同等的存在。

在《说文》中:“鬼,人所归为鬼。”郭璞注《尔雅》引《尸子》云:“古者谓私人为归人。”

不灭的灵魂就是鬼。人死后灵魂不灭,飘归祖先坟地与已死亲族一起过生活,这就是原始社会公共墓地生成的基础。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而古人之所以要修建墓地也就是为他们认为的不灭的灵魂修筑起一个归宿,从而使得逝者的灵魂得以安定。

《礼记》曰:“魂气归与天,形魄归于地。”

也就是说“归人”可分为魂、魄两部分,而古代“魂”、“魄”两字的含义与今天又有所不同。

《说文》曰:“魂,阳气也。而“魄”阴神也。”

古人认为“魂”是阳气所以归于天,而“魄”是阴神所以归于地。人死以后,灵魂出窍,但魄仍然留在了尸体本身。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大戴礼·曾天子圆》北周卢辩注:“身为魄,灵为魂。魂魄者,阴阳之精,有生之本也,各反其所出也。”

简单的来说古人认为鬼神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仍具有一定区别,神往天上去,而鬼则游荡人间。(有些人认为为非正常死亡则为鬼)。

/最早的阴土:幽都鬼国

楚辞中,有一篇屈原为召唤楚怀王的灵魂所作的《招魂》,大意是警告楚王不要到处游荡,东南西北和幽都都去不得,鬼怪盘踞,危险的紧,赶快回家!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

这里面所提到的幽都,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一个阴间地名。

至少在《楚辞》构筑的世界,灵魂可能飘往天上地下,四面八方,而幽都正是去处之一。

不过《楚辞》认为幽都在地下,《山海经》提到的幽都却是在山上。

《山海经·海内经》云:“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有玄丘之民。”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玄就是黑色,幽都的一切都是黑色,是一片阴沉、终年无光的所在,万象幽暗。

幽都地处北极,暗无天日,后世发展出幽冥鬼城之意估计与它终日的黑暗脱离不了干系,但在山海经中,真正的阴土鬼地,另有说法。

《山海经·海内北经》有曰,"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

大意是鬼国位于贰负神神像的北面,那里的人脸上都只长着一只眼睛,人面蛇身。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仔细看这一段描述,是否与山海经中一位声名显赫的大神极其相似,没错,就是烛龙。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是烛九阴,是谓烛龙。”众所周知,幽都常年黑暗,固有《楚辞·天问》说幽都“日安不到,烛龙何照?”,这样的话,幽都与鬼国的联系就变得十分紧密。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可见在山海经成书时期,中国的幽冥文化已经定义了幽冥的几个特征:不死、黑暗、神鬼、国度。

/第一代幽冥世界:冶鬼之泰山

在先秦之前有一本《仪礼》曾经提到“阴宅”的概念。

《仪礼•士丧礼》载:“度兹幽宅兆基,无有后艰。”

此处的“幽”被解释为阴间,而《左传·隐公元年》里面,隐公和母亲赌咒“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按照“天地玄黄”的分列,黄泉被定义为地下的泉水,黄泉,阴宅等这些元素都成为了组成中国幽冥世界的一部分。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不过这里所谓的幽冥世界却与幽都和鬼国无关,盖因后者并没有在民间流传,成为一种权威说法。

第一个被官方民间认可的幽冥阴土应该是泰山。

今人推断,大约秦灭六国后,仍需着重齐鲁文化。

被齐鲁共同奉祭的泰山信仰,恰好适合统一局面,始皇帝效法古圣贤,封禅泰山,一方面巩固东方统治,一方面正式告知天地:自己是天下共主。

封禅分作两个部分,泰山上筑坛祭天,是“封”;在泰山下梁父、蒿里等小山上辟场除地,是“禅”。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秦汉之际,神鬼已然区分开来,不像殷商时混为一谈了。

齐地流行阴阳五行学,很容易将祭天视作祭神,祭地视作祭鬼,梁父、蒿里就成了阴气所钟、幽灵毕集之地。

而梁父、蒿里成为冥界的时间,应该尚在“泰山治鬼”之前。

顾炎武《山东考古录》云:岳之西南,有水出谷中……其水在蒿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曰渿河桥。世传人死魂不得过,而言奈河。

奈何桥从前叫作“渿河桥”,是一座真实存在的桥。由于“魂归蒿里”的传说,世人认为,天下鬼魂投归蒿里,都要从此桥上过,这就是奈何桥传说的由来。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此后,汉武帝8次封禅泰山,泰山在民间被极度神化。

祈求神山保佑袪病除灾的固然不少,求保佑长命百岁的恐怕也很多,自然,渐渐的,从能给人治病的传闻开始,泰山被赋予了掌管生死大权的神性。

到东汉末年,魂归泰山、泰山掌死的说法彻底夯实。

三国时的相术宗师管辂曾跟弟弟谈起自己的命数,说自己四十八岁会死,只能去泰山作个鬼吏,没机会在人间为官了。

辂长叹曰:“但恐至太山治鬼,不得治生人,如何!”

这则故事出自《搜神记》,可以看出,在当时已有冥界亡灵服役的说法,也就是鬼差的形象开始渐渐成型。

泰山曾是冶鬼之地?细说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

同时早期道教在此基础上加上了泰山府君这一尊地祇,随着历代朝廷对泰山的尊称,泰山府君也变为泰山之帝,道教尊之为东岳大帝,为五岳之首,手下更有七十二司掌管活人和死人的事。

中国完整的幽冥神系第一次形成,而以泰山为幽冥入口的庞大阴土世界也开始了完整的架构。

只是,为什么中国故老相传的幽冥会被地狱这一词代替呢?下期,我们将聊聊佛教东传后,中国幽冥文化的变迁。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册,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