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向西到達的第一個驛站,就是今天的甘肅省正寧縣羅川城,這是一個有2000多年建制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期以來作為中原王朝的西北門戶,羅川不僅是軍事要地,也是商貿驛站,文化中心,經濟重心,更是民族融合的前沿、中原文明最直接的輻射區。在這個時期,羅川城作為唐都長安的腹地,這裡集市遍佈,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稀罕珍奇,琳琅如織,各種文化,交相輝映,成為華夏文明對外交流的旱碼頭。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於正寧縣永和鎮北部的四郎河邊,琴山、泰山、藥王山、北華山“四山”合圍,風景優美。據史料記載,早在北魏時期,即在這裡設置陽周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羅水出於川”,遂改陽周縣為羅川縣,唐時改為真寧縣,清改為正寧縣,沿用至今,羅川作為古縣城直到公元1929年遷置,設縣長達1509年之久。2006年5月,羅川古城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8月,羅川古城被省建設廳和省文物局首批評定為甘肅省“歷史文化名村”。 是正寧歷史文化名副其實的“縮影地”。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古老的羅水川流不息!從遠古一直流向未來!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搶救修繕中的趙氏石牌坊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沿著千年的石板路,我們開始追尋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慶陽市電視臺進行實地採訪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狹長幽深的巷道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1958年書寫的文字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古老民居與現代民居相依並存,他們似乎在對話!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鉅變。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相撞!繼承與創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考題。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羅川文廟大殿位於古城羅川的街道東部(正寧縣第二中學校院內),原有規摸龐大的文廟,今僅存大殿。元代至正元(1341—1368)初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郭鈞重修,明代毀於兵燹,清順治年間(1644—1661)重修,康熙、雍正、乾隆時均作過補修。現存大成殿五間,坐北朝南,歇山頂,屋脊兩端有鴟吻飾,斗拱結構雙抄雙下昂,柱頭施卷剎。連同殿前平臺,共佔地1100平方米,保存完好。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被慶陽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大成殿前後有古柏兩2棵,據考證,植於東漢時期(高15.5米,圍2.9米)雖然生長了1700多年,但仍枝葉繁茂,威武挺拔。文廟大成殿保存完整的建築,對於研究元、明、清三代建築風格的流變,及尊儒重教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屹立千年的古柏見證了羅川古城的悠久歷史,似乎也正注視著古城變遷中的掙扎和無奈!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1700多年的古側柏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從東向西,依次是恩寵坊、天官坊、清官坊。恩寵坊高9.7米,寬8.35米;天官坊、清官坊均高8.4米,寬約8.23米,均為四柱三間三層樓,斗拱歇山頂。全以紅砂岩石料鑿磨鑲砌而成。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據史料記載,天官坊、清官坊分別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和十二月,是朝廷為表彰明代清臣趙邦清(曾任山東滕縣知縣、吏部稽勳司郎中、貴州遵義道監軍參議)所建。恩寵坊則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是趙邦清為感念生母劉氏、養母高氏教養之恩建立的,又一說是鄉里為趙邦清的二位母親建立的。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1995年3月,趙氏牌坊被中共正寧縣委確立為正寧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月,被中共慶陽地委確立為慶陽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63年2月,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批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存與毀在一念之間!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趙邦清,字仲一,號乾所,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5月13日出生,明真寧縣安興裡於家莊(今正寧縣永和鎮於家莊)人。萬曆十九年(1591)中舉;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及第;萬曆二十一年(1593),任山東滕縣知縣。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萬曆二十六年(1598),因趙邦清治滕政績卓著,加之湯顯祖上書薦闢和安南使者的褒言,邦清從滕縣縣令提拔為吏部驗封司主事。萬曆二十七年(1599),升為吏部稽勳司郎中。趙邦清任此二職前,安南國正使、禮部侍郎馮克寬來中國進貢,途經滕縣,去拜見知縣,一打聽,衙役、百姓都說縣令教民種田去了。馮克寬到京城後,萬曆皇帝問他說:“你到我國訪問了46個縣,你感覺我國官吏政績如何?”馮回答說:“自我來到中國界,所到過的州、縣,未見過官吏們有誰如趙邦清那樣清正、一塵不染。”萬曆皇帝求賢若渴,聽其言大悅,遂提筆書贈“清、清、清”3個大字,立即下詔召趙邦清進京。聖旨下來,滕縣的老百姓捨不得趙邦清離去,苦苦挽留,邦清實難立即動身赴任。萬曆皇帝又第二次下詔,督促其立即到任,否則,治邦清的罪。趙邦清無奈,只得啟程赴京。滕縣百姓聞訊,扶老攜幼,聚集了幾千人,灑淚為邦清送別,並派人帶上糧秣、盤纏護送趙邦清進京謁見皇帝。趙邦清感動至極,熱淚盈眶。以後滕縣百姓為紀念這位好官、清官,為他修建了生人祠,“黃童白叟,羅而拜之”。就連毗鄰的沛縣也為得益於邦清,在夏鎮為趙邦清修建了生人祠,“制度壯麗,尤佳於滕”。當時滕縣傳唱著一首膾炙人口的歌謠曰:“趙邦清,趙邦清,為官一任一邦清,清正清廉清滕縣,百姓為他塑清身。”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發現外國使者的題刻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安南國是越南的古稱。安南一詞,最初作為地區—政區名出現於中國載籍,是唐代初葉的事。本來的越南只包括現越南北部一帶,不包括現越南南部-本來的占城國。古代越南從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秦朝開始是中國領土。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越南叛亂,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北宋政府無力平叛,但越南一直作為中國的藩屬國。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在古城羅川小學(原城皇廟)大門兩旁,距趙氏石坊約200米處,有一對高大的鐵旗杆,高約16米,旗杆穿過兩尊側首張目露齒相望的鐵獅後部,頂有飛鶴展翅欲起,身蟠雙龍,方頭四角各豎小旗,旗中有“斷”字飾,作飄揚狀,鬥角下系小鈴,迎風作響。杆下部懸砌一對聯,右聯“社薦雞豚留永日”,左聯“旗翻熊虎待靈風”。杆有銘文,鑄於清代道光二十六年,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爬滿仙人掌的古民牆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古牆之上仙人掌,太少見了,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稽古閣主人語)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庭院深深……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我們今天冒雨走進羅川古城內,這是我拍到的羅川,各位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羅川了嗎?(慶陽電視臺@洋芋蛋語)

本篇大部分照片來自@洋芋蛋老師的發佈致謝!

為正能量的仁人點贊(北石窟寺文管所 吳正科所長 )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一部正寧史,半部在羅川!”(市民協理事 傳統民居保護與研究專委會主任 徐磊)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精美磚雕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目前有居民46戶,有3戶家庭居住在清代遺留下來的建築中,其他居民居住的建築大多年代久遠,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今年72歲的村民於懷春回憶說,自己小時候羅川古城非常繁華,特別是在全國解放初期,這裡商賈雲集,與周邊地區商貿往來密切,但隨著後來的撤縣並鄉、撤鄉並村,羅川古城越來越冷清。於懷春希望古城開發的步伐能夠加快,再現往日的繁華。村民黃亞芳是土生土長的羅川人,平時在羅川古城街道賣小吃,她說,羅川古城建成後,她想在家開個小飯館,經營當地的特色農家飯。(來源:@掌上正寧2016年轉載於隴東報)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為保護好羅川古城,慶陽市電視臺投入力量,集中採訪報道,這是非常重要,及時的報道採訪。(慶陽市民協主席 李建榮語)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格扇門窗,裝版上雕琴棋書畫圖,一看此處人實文化深厚。(稽古閣主人語)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腳下踩到的不僅僅是一塊石頭!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如此寶貴的古建,福、祿、壽、禧,萬卷書等吉祥圖案在慶陽少見,謝謝各位老師頂雨拍照,能給大家一飽眼福,很可能保護了這裡的文化遺存和歷史現狀。各位老師辛苦了!你們為羅川文化保護做出了很好呼籲宣傳。(馬嶺鳳凰山保護人 王海峰)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新牆建立在古老牆基之上,這難道不是一種隱喻麼?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堅守的老人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似乎有所發現

保護傳統歷史文化村鎮,正寧有功!

——羅川古鎮保護思考之二

這麼多年,好多歷史文化村鎮倒在了推土機下,可正寧羅川牌坊和傳統民居相伴,相依為命,相映生輝,卻生存了下來,而且被申報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鎮),這是大喜事,可慶可賀!但也喜憂參半,好多人擔心,藉助這個榮譽,做文旅產業,把一件好事做歪了。差之一毫,謬以千里。大家的擔憂不無道理,因為一旦沒有做對,反倒損傷了原本保護下來的文化實體,這個名號還是會被黃牌警告,全國通報的,那時後悔也來不及。所以一個問題兩面看,我們要公正地支持地方政府工作,鼓勵他們做好這件事。

一、充分認識正寧的文化地位。正寧縣,尤其是正寧羅川,所在的永正鄉,臨近的宮和,在隴東文化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拱衛黃帝陵,守護涇河魂,歷史文化地位非常重要。

二、羅川極其周邊非遺傳承非常豐厚!四郎河流域民間傳說非常多。關隴歷史文化特色鮮明,屬於涇河流域文化,乃絲綢之路正道上的文化遺產。

三、正寧人的文化精神,代表了中華民族堅持正義真理的民族精神,有儒家風範,在歷史上多有貢獻!

四、正寧保護了羅川古村古鎮,申報為甘肅省個全國的“傳統歷史文化村鎮”,使其名氣大增,帶動了慶陽傳統歷史文化搶救保護,是慶陽市保護文化的先進,這個榮譽要認可,這個成績要肯定。

五、對現在正在進行保護與建設工作,要舉全市之力去關注、瞭解,研究,支持,提出合理建議。不要侷限在一個縣,等做成了,再批評也無回天之力了,那時遺憾已經造成。對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議,對做錯的及時糾正!

六、保護文化、管理文化的人,要真正學習國家文件。實施工程的決策方,施工方,一定要明白歷史文化保護工程的規劃和施工方案,與鄉鎮新農村建設,不是等同的一件事。性質上有重要區別。否則,好心就辦了壞事。

保護羅川古鎮,

正寧縣黨政幹部和老百姓

都功不可沒!

我們的希望是,希望正寧堅持正確的保護原則和方法,充分聽取社會建議,將古羅川保護得更好、更美!(李建榮)

2019年7月5日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古城一角,幾株蜀葵爭豔盛開!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2017年從羅川小河溝的出土的部分文物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高速公路橋從羅川穿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我們的傳統文化如這大樹的根系!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羅水悠悠,芳草萋萋。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羅川的民居建築風貌從明清到民國到文革到當代就是一座活著的隴東民居建築博物館,很有保護價值!提起羅川大多人只知道石牌坊。古街、古巷、古民居、古井、古城牆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希望能活態保護,留住鄉愁,留住這座真正的千年古鎮。(一個愛家鄉的正寧人)”(@紅蓼語)

古羅川八景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第一景:琴峰古洞。在羅川城南1裡,即撫琴山之上,有山洞一個,不知何年何月開鑿。相傳每當清風徐徐吹來,洞中恍若古琴彈奏高山流水之曲。清乾隆時,山體剝落,已無古洞之蹤,只山形狀如琴式。相傳這裡也就是所謂的唐明皇夢群仙現於“籮底”之處。後世據此勝景敷演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第二景:羅山兔穴。羅山位於羅川城東20裡。相傳唐天寶年間,唐明皇夢群仙現於籮底,於是廣派使者在全國各地查尋和夢境相符之處。一日,一位使者巡遊至羅川縣(正寧縣古名),在羅山處見一老人隨一野兔鑽入一洞穴,就派人在此處挖掘,最後獲得27尊玉石做的真人(道家稱得道的人)像。啟奏唐明皇后,龍顏大悅,遂改羅川縣為真寧縣。羅山兔穴由此得名。

第三景:泰山拱翠。泰山位於羅川城西南1裡。清時樹木密佈,蓊鬱青蒼,上建有青帝祠,祠旁古木參天,蒼松蔽日。泰山北面羅水環繞,東面與琴峰相對。站在泰山之巔,羅川東西兩川猶如一匹白練;四面望去,峰巒疊起,在陽光之下若隱若現。一派美景,好似一幅圖畫。

第四景:靈湫喬松。靈湫即位於羅川東60裡之要冊湫。是由於山體滑落,積水壅滯而形成的。湫方圓數畝,清澈透明,深不可測,天雨不溢,天旱不涸。以敗葉枯葦投入,若有推拒之意,被漾於岸邊。四周喬松蔭鬱,芳草萋萋,風來水聲松濤相間,蔚為大觀。相傳天旱於此祈禱雨露,莫不應驗如神,故稱靈湫。故唐、宋時,朝廷多加褒揚封祀。唐時修建龍祠,歷封“應聖侯”、“普濟王”;宋時改封為“顯聖王”;明時為一方勝覽。每值深秋,素月清輝之下,靈湫風清波靜,浮光流金,文臣雅士莫不到此以洗塵襟,以抒懷抱。此景也為明“慶陽府十景”之一。

風雨飄搖中的千年古城——正寧羅川古城

第五景:溫泉夜月。溫泉位於羅川城西南3裡,與黎陽山相對,即五王莊右的石泉。泉穴有3眼,從石縫中流出,匯而為池,冬暖夏涼。夏夜在此沐浴,月光倒瀉,上下一碧,趣味無窮。

第六景:雲寂孤峰。雲寂山位於羅川城東南15裡,周圍山勢相對較平坦,只雲寂山一峰中聳,顯出突兀嶙峋之氣勢。山頂建有古寺,寺前原有高閣二重。山植蒼松,屈曲離奇,幹霄蔽日。攀援而上,有登臨眺望之趣。

第七景:五掌山形。五掌山位於羅川城東北2裡。頂上五峰緊密排列,如刀削成,狀如布指。朝暉夕陰,足以騁懷娛目。

第八景:支當古渡。支當即芝塘河,也即源於子午嶺,流經關家川、陳家川,後入旬邑縣之河水。位於羅川城南20裡,疑為今關家川處。古時此為渡口,春夏觀景,百鳥鳴翔,牧童橫吹短笛,悠揚宛轉,河水澄清瀲灩,煙霞異態,美不勝收。折遇蘭有詩云:“夕陽鷗鷺參差樹,野笛菰蒲長短亭。”可盡其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