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說太行山將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萌澤璽


我的家鄉就在太行山腳下,因為喜歡攝影喜歡旅遊,更是無數次來到家鄉附近的太行山遊玩。就自己親身所看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說太行山將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我想把問題裡河南的範圍再擴大一點,也可以說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南太行。

太行山大體上分為南、北、西三段,由東北向西南,順著北京一路向南延伸到河南,自古就有魏巍八百里太行之說。南太行與其他兩處相比,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北太行和西太行都是嚴重缺水的地區,唯有位於河南、山西交界處的南太行,因為擁有珍貴而充足的水源而在太行山的三個部分中獨樹一幟。

在流水的滋養和切割造勢下,造就了雲臺山、八里溝、太行大峽谷、寶泉等一眾秀麗景區。大大小小的溪流瀑布,潺潺間匯聚而出,也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遊玩。

如果說,每一座大山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華山是驚險刺激、泰山是唯我獨尊、桂林是鍾靈毓秀。而太行山則是雄渾壯闊,連綿的群山,像一幅水墨畫似的綿延開來,一股凜然的氣勢呼之欲出。

但雄渾又不失秀美,位於寶泉的游龍灣,獨特而奇幻的“曲峽”地質形態榮登《中國國家地理》封面。整個峽谷猶如一條游龍嬉戲在群山之中,因而被稱作游龍峽。

更為難得是,生活在南太行山區的百姓,由於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他們更是戰天鬥地,修建了“人工天河”——紅旗渠,挖出了萬仙山掛壁公路這一南太行獨特的公路等諸多奇觀。

壯美的自然景觀加上厚重的人文底蘊,造就了南太行獨特的旅遊資源。萬仙山的郭亮村也成為全國文明的影視村,電影《舉起手來》在這裡取景拍攝。巍峨的絕壁上零星點綴著由石頭砌的小村莊,汽車開在懸崖頂端,成為獨特的遊玩記憶。

太行山,絕對是一座值得你慢慢發掘慢慢遊玩的好地方。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有南太行遊玩的詳盡攻略,也有更多遊玩趣聞與您分享。驢小旅,旅遊愛好者,日常分享旅遊見聞,關注今日頭條“驢小旅”,一起探尋星辰大海。


驢小旅


你好,我是北方在北旅遊行攝,專注旅遊攻略,我看題主即提出了問題,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對你的答案我也是非常贊成的!因為南太行,我去過5、6次了,特別喜歡這個地方。正是因為有山、有水、有靈氣,所以《中國國家地理》才會說: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我認為南太行最美的景區不止有題主說到的八里溝、雲臺山、郭亮這些,還有紅旗渠、林州太行大峽谷、太行平湖、關山等等,下面我來重點介紹一下。(文中的照片都是我出鏡和我拍的)

(春天的紅旗渠)

一、說到紅旗渠,年齡在50歲以上的朋友估計都聽說過,它是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州市(當時叫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經過近10年的努力,在雄偉的太行山上開鑿出的"人工天河",開鑿過程中,削平了無數的山頭,架起來上百座渡槽,開出了200多個隧道,紅旗渠的建成,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林州人民用水的問題,當年總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更體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現在的紅旗渠是個著名紅色旅遊景區,與雄、險、秀的太行山自然風景巧妙地融匯在一起形成了青年洞、絡絲潭、分水源、等景觀。當我站在青年洞的隧道口,看渠水不停的流淌時,想象著當年林州人們戰天鬥地的勞動場面,真是非常的感慨。

二、林州太行山大峽谷,位於林州市石板巖鄉,這條峽谷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包括王相巖景區和桃花谷景區(如果買通票,兩天有效,也可以單獨買),走在桃花谷景區裡面,你抬眼到處都可以看到溝壑奇幽,飛瀑鳴澗,一條蜿蜒的桃花河穿過山谷,山水相依,綠意盎然,高聳的山崖,如刀削般直立,真是集山谷、瀑布於一體的好地方,當你走到桃花谷的盡頭,就可以坐觀光車遊覽最壯觀的百里畫廊太行天路了。王相巖風景區東臨溪流,西臨懸崖,最動人心魄的是那些懸崖上的鐵旋梯和棧道,走在上面令人膽戰心驚,真是刺激無比,但你大膽走過後,那種勝利的喜悅又難以言說了。

(太行大峽谷的太行天路)

(王相巖的絕壁旋梯)

三、太行平湖,這裡四周青山疊翠,一望無垠的水面波光粼粼,尤其是深秋去,真是絕美的,我們讓當地客棧老闆帶著走韓家窪,到一處天然的觀景平臺,飽覽高峽平湖的山光水色,真如鑲嵌在深山中的一面巨大寶鏡,太行山姿倒映於水中,更襯托出山的雄偉、那份壯觀、秀麗,只讓我們這些人大喊過癮。這裡可以在湖邊可餐飲、垂釣,住宿都很方便。

(秋天的太行平湖)

四、關山國家地質公園,關山的雄奇超出了我的想象,它是一座以石柱林、紅石峽、一線天為代表的地質奇觀,體現了山崩地裂、飛瀑流泉、雲海飛渡的特色,走在山間,你好像是看到了一幅山水畫的立體長卷。關山風貌至今保留著原始自然特色,沒有太多的人工開發。氣勢宏偉,站在關山之巔可觀山 、觀水 、觀天下。我是冬天去的,看到冰瀑也非常的壯觀,可以在山下讓景區車直接送到山頂,然後走下來的,當車在狹窄的懸崖峭壁開出的小路是飛馳時,真有點膽戰心驚,但壯美的景色,又讓我們不得不大膽的睜大眼睛仔細欣賞。這裡還有一個值得推薦的美食,中華鱘,就是山腳下的農家樂裡,那美味讓我至今難忘。

(冬天的關山)

如果打算來這幾個美麗的太行景區旅遊,那我建議你這樣玩:

1、紅旗渠—太行平湖(13公里),紅旗渠、太行平湖各遊覽半天,晚上住石板巖鄉,這裡賓館、客棧非常多。如果需要當地客棧老闆的聯繫方式,可以關注我發私信。

2、林州大峽谷,就在石板巖旁邊,桃花谷慢慢遊覽的話也需要一天的時間,晚上還是住石板巖鄉,第二天遊覽王相巖。

3、林州大峽谷—關山,距離120公里,自駕2個小時左右,選擇景區小車送到山頂,慢慢遊覽下來。大半天的時間就可以,別忘了在景區內門口處吃美味中華鱘哦。(關山旁邊就是著名的八里溝景區,有時間可以一塊玩)

總之,河南南太行的純樸的民風與太行風情兼備,在這一帶遊覽真有世外桃源的感受,清新空氣、優美環境、造就了休閒、觀光、避暑的勝地。所以說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也是名副其實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多進行交流。


北方在北旅遊行攝


為什麼說太行山將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筆者是河北人,曾經多次登上西部太行進行野外實習學習,對我們河北太行深表遺憾,同是巍峨八百里太行,河北貧困山區連成片,阜平、唐縣、曲陽,淶源,平山縣等還都是我們國家重點扶持縣區,而相應的太行南端卻是水草肥美,風景秀麗的河南轄區,這是為什麼呢?還是與自然環境優劣有關。

(看上圖豔綠色區域)這裡是太行山南端位置,恰恰是黃河劈開太行,阻斷太行,走出峽谷,向東沖積、沉積成了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在黃河出山口處有一座歷史悠久,盡顯皇家高貴之氣的洛陽城,負陰抱陽,山環水繞,是中國地理環境最安全,最富饒的城市。還有如今快速發展、迅速崛起的鄭州市,黃河峽口三門峽市,三市相距不到二百里,城市非常密集,為什麼太行南端位置這麼優越呢?

首先黃河出山口處,水資源豐富,容易獲取,能夠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另外山前沖積地帶,河流階地上比較安全,免遭黃河改道的危害。

其次 這裡的山口處,是通往關中、黃土高原的水汽通道,夏季風攜帶著的水汽從山口處湧入,受地形抬升影響,帶來很多降水,太行山南端、伏牛山、崤山富有靈氣。降水量較多,發育著眾多的河流,如安陽河、沁河、淇河、衛河等,黃河南岸伊河、洛河等。河網密度很高,這些河流下切侵蝕強烈,地表被切割成峽谷,急流、斷崖等各種各樣的地貌類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如雲台山、百泉、郭亮村等風景名勝區。

第三,南太行由於降水較多,巖性較好,風化后土壤肥力較高,植被繁茂,特別適合經濟林木生長,而河北太行主要石灰岩構成,風化後多成鹼性,山體又多裸露的岩石,不利於農作物生長,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加之近四十年來降水逐漸減少,乾旱少雨,這也是北太行難以改天換地的原因。

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優劣,主要取決於這個地區的氣候資源,而河南比河北的緯度位置偏南,水汽容易惠顧到本區,河南近幾年雖然降水也偏少,但比起河北的降水還是偏強,河北太行山前城市地下水超採非常嚴重,而南太行由於有黃河水補給,地下水得到補充,生態環境比河北好得很多,這也是題主所說太行山將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感恩吧,黃河母親!


地理縱橫


南太行到底是誰的?


關於這個問題,情哥哥想說幾句話,供大家參考!

第一,要弄清幾個概念。

一是太行山範圍的劃定。據說學術界仍存有很大爭議,大多認為,狹義的太行山,按照其主脈的自然延伸,南段包括王屋山乃至中條山,北段包括北京西山;廣義的太行山系,還應囊括太嶽山、系舟山和五臺山。之所以考究這個問題,那可不是個小事。比如,如果認定了廣義的概念,那麼,地處太行山北段的五臺山不是也很美嗎?即使南太行無論有多美,能有幾個地方的名聲能超過她呢?



二是太行山到底是怎樣分段的。我不是地理學家,也沒有能力弄清這個問題。但太行山脈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里卻是不爭的事實。既然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最有可能的分段方法,就是兩分法或三分法兩種,無外乎北段、南段之分和北段、中段、南段之分。說穿了,一條大體上縱向延伸的山脈,不可能用北段、南段和西段這樣一種兼顧縱橫兩個方向的辦法進行分段。實際上,我手頭就有一篇介紹太行山地質結構的文章,裡面有一句話也驗證了我們的推斷。它是這樣說的:“太行山南段和北段為石灰岩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這句話,從一個側面說明,太行山脈是分為北、中、南三段的,只是我無法弄清每段的分界線在哪裡而已。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就不難想像,網上流傳甚廣的下面這段話就很值得推敲了:“人們習慣上把太行山分為三段,即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大體上說,位於河北省境內的部分,叫做北太行;西太行,則位於山西省境內;而位於河南省境內的部分,叫做南太行”。這肯定是不確切的!我翻閱了不少資料,大家都有一個比較一致的看法,就是這句話多少有點兒瑕疵。應該改為:“習慣上,人們把太行山分為南太行、北太行、西太行三部分,分別指稱河南省、河北省和山西省境內的太行山”。請注意,這裡用的是“三部分”,而不是“三段”。換句話說,把太行山劃分為北、中、南三段是正確的,同時把它分為南、北、西三部分也不是錯誤的。但要把三部分當成三段,肯定是不對的,起碼是容易引起歧義甚至概念混亂的。“三段論”偏重於解決太行山脈整體如何分段的問題,著眼點在線上;“三部論”偏重於解決太行山系在空間上的區域分佈問題,著眼點在面上,兩者不可混淆。之所以花這麼多的口舌,釐清它們之間的出入,就是為了解決好線和麵的問題。換句話說,劃分三個部分和劃分三段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每一個分段也不一定就在一個部分裡。



三是《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到底是怎麼說的?我沒有條件看到原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關於這個問題的真實說法,但散見於各種媒體的主要說法無外乎兩種。一個是,“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南太行”;另一個就是題主的說法,“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同時,還有一個延伸的說法也頗有市場:“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南太行把最美的風景留在了秋季!”最後這個說法正確與否暫且不論,其中的語病,稍有文學功底的人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來。這樣兩種或者三種說法,一個最大的出入,也是人們爭議的焦點,就是太行山到底是把最美的一段給了“南太行”,還是給了“河南”?要是隻給河南,別處的人爭著也沒啥意思;要是給了南太行,那可就不好說了。無論把南太行理解為太行山的南部,還是太行山的南段,我相信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都不可能是河南人獨享的!



第二,要弄清南太行到底有幾個主人。

我是河南人,我深愛河南,最不理解、最不能接受、也最反對人們對河南和河南人的偏見,甚至地域歧視。我也多次赴太行山遊歷,深愛這座民族的脊樑,深愛包括南太行在內的四個省市的太行山區的名山秀水、一草一木、歷史積澱和文化傳統。



但我想,一本以科學精神安身立命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會在關乎大局的問題上,出現那麼不嚴謹、不嚴肅、不科學、不合理的說法,獨獨把南太行最美的榮譽,加於河南一省一身嗎?我真的強烈質疑這種低級的差錯會出現在一本國家級的學術刊物上!我寧願採信“南太行”一說,寧願相信題主的說法是一個偽命題,也不願為了滿足一種狹隘的私慾,而武斷地拋棄同在南太行的河南省周邊的其她區域,使她們失去和我們一起享受這份榮光的機會。



其實,我們站在河南這個方位向西、向北審視,很快就能發現,如果有人堅持認為,南太行主要分佈在河南的安陽、新鄉、焦作、濟源的話,那麼,與這些地方基本上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山水相連的山西省長治、晉城、運城等地的太行山區以及那裡的優美景色該置於何地?同樣的道理,如果長治都能躋身到南太行之列,與她橫向搭界的河北邯鄲地區的太行山絕美風光,也非要被排除在外嗎?即使不這樣遞進類推,安陽的林州以北,就是河北的太行山水,風光無限,真的就可以楚河漢界,一刀割席了嗎?



我想說,南太行囊括了河南、山西、河北太行山區的大部或局部,她們都是最美的,都是不分伯仲、不可分離的有機整體,都是我們的財富,都是我們的驕傲,都有資格享受同一份榮光。我想,這也是《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說出那句名言的初衷。河南的太行山區屬於南太行,但南太行不是河南一家獨有的。她分屬豫晉冀三省,起碼不能讓山西老表落空。



第三,要弄清河南人把南太行視為自己的禁臠的底氣在哪裡?

首先,河南境內的太行山,無疑就是整個太行山的尾閭部分,大體位於南太行的東翼。受褶皺隆起抬升和黃河、沁河等河流的沖刷切割,相對於她東面的黃淮海平原,形成了極大的落差,造就了比比皆是的壁立的高山,深邃的峽谷,雄偉壯觀,攝人心魄。而太行山的山西部分,則隨著黃土高原的抬升,減損了當地和太行山之間的落差優勢,除了靠近河南一線的區域外,越往西往北走,這種景觀特徵越不明顯。



其次,河南的太行山區域是整個太行山區最南端,受來自大海的暖溼季風影響明顯,年均降雨量比山西高原和河北山地普遍要高得多,形成了完全不同於山西、河北境內太行山區的水系特徵和植被特點。水資源相對豐富,河流斷流現象不突出,湖泊水庫星羅棋佈,靈山秀水,相映成趣,樹林茂密,鶯飛草長,無形中增加了美感。這都是地處更深的內陸山西和更靠北的河北太行山區不可比擬的優勢。



其三,河南太行山區開發成度較高。

河南的太行山區,大體涵蓋了豫北區塊中經濟發展最快、最有活力、潛力最大的區域。多年來,河南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始終把太行山區、伏牛山區、大別山區作為旅遊業發展的重頭戲,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扶持。至目前,全省5A級景區已達13家,在全國處於第三位。在這些高水平的旅遊景區中,屬於太行山地區的就有安陽的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景區、焦作的雲臺山•神農山•青天河景區等。這些景區,都是組團式高起點連線連片開發建設,成效顯著。無論是全省5A景區總量,還是太行山區的旅遊開發水平,都遠高於同樣地處太行山周邊的北京、河北、山西。



其四,河南南太行地區是中部地區不可多得的旅遊熱點。由於該區域旅遊開發起步早、規模大、成熟度高、可進入性強、接待能力強、知名度相對較高,又具有中原城市群、京津冀魯鄂等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區的人們進入太行山最近、最便捷的區位優勢,無形中成了一個較之周邊地區炙手可熱的旅遊目的地,相應推高了河南南太行的名聲。

第四,要弄清人們到南太行的目的是什麼?

到包括南太行在內的太行山旅遊的人們,大都衝著三個熱點而來。

一是熱度不減的知名景點。如河北的野三坡、白石山、河南的雲臺山、太行大峽谷、山西的太行山大峽谷、王莽嶺等。各省都有不同凡響的經典之作,都有吸引廣大遊客的拿手好戲。

二是獨具特色的掛壁公路。太行山中,共有七條開鑿於絕壁之上的公路,分別是:河南輝縣的郭亮掛壁公路、回龍村掛壁公路,山西陵川的錫崖溝掛壁公路、崑山掛壁公路、陳家園掛壁公路,山西平順的虹梯關掛壁公路,神龍灣掛壁公路。這麼多的掛壁公路中,河南只佔兩條,數目雖少,但郭亮的知名度,無從其右者。山西雖有五條之多,但影響力尚待提高。

三是紅色旅遊持續升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太行山的足跡,是人們嚮往的聖地。這方面的資源,三個省的太行山區都有分佈,尤以河北平山西柏坡、山西武鄉八路軍總部等最為著名,河南在這方面稍遜一籌。



第五,要弄清怎樣才能把太行山裝扮得更美。

太行之美,美在大美,美在整體,缺一不可,損之可惜。所以,太行四省市要以更加真摯的情感,更加寬廣的胸懷,更加宏大的氣魄,從整體上把握、規劃、推進太行山地區的開發建設。

要做好頂層設計,把太行山區整體的開發建設,當做一件大事抓緊抓好抓實抓出成效;要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建立跨省市的綜合協調機構,統籌謀劃,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把整個太行山區的整體開發和各地區的具體開發有機結合起來;要充分發揮該區域的資源優勢,把旅遊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集中力量先行突破;要選擇包括河南在內的南太行等自然稟賦較好、開發程度較高的地區、景區、景點重點打造,先行先試,先期取得成效;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更好的解決好可進入性問題;要統一規劃一批適應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季節的短、中、長旅遊線路,推動跨區域旅遊協作;要打通不同地區之間的政策壁壘、交通瓶頸,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薄暮輕雲


沁陽往北23公里就是太行山了,當天氣晴朗的時候,在老家就能清晰地看到太行山。

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咱們村裡的年輕人》裡一句歌詞:“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就以為太行山只在山西、河北,沒想到,太行山不僅延伸到了河南,而且還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與北太行和西太行相比,河南是南太行的鐘愛之地。這裡因為擁有珍貴而充足的水源而在太行山的三個組成部分中獨佔鰲頭,這裡不僅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而且森林覆蓋率較高,安陽河、沁河、淇河、衛河等河流的切割作用,使得這一帶形成了眾多的峽谷、懸崖、名泉,南太行山的風光由此變得雄秀兼具,絢麗無比。

在沁陽境內的神農山風景區,就是南太行山中眾多風景區中的一個。因炎帝神農氏在這裡辨五穀、嘗百草、設壇祭天,因而得名神農山。

走進景區大門,就看到了純銅鑄就的神農氏塑像。炎帝神農頭生雙角、手捧五穀、一副頂天立地的帝王之相。在原始社會,神農辨五穀,制耒耜,創農耕,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使先民們有了財富和物質積累,推進了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沒走多遠,路的兩旁出現了一群一群的獼猴,沒想到太行山也有猴子!聽人介紹,這就是太行獼猴。仔細看去,每一隻都是紅臉蛋、雙眼皮的美人猴。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在神農山景區裡一共生活著3000餘隻野生的太行獼猴,它們或在斷崖石壁間騰挪跳躍,或與遊客嬉戲逗樂,過著悠然自樂的生活。當我們靠近它們的時候,它們會靈巧的跳過來,抓取遞給它們的食物,動作既迅速又輕柔,感覺比峨眉山的獼猴溫順多了。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越往上走,山勢也越發地峻峭。大自然數億年的層積、風霜雨雪的雕刻,使得山石千變萬化,也更有了生命的氣息。看這塊岩石,和第三張圖片裡的那隻美猴多麼的相像!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當我們站在神農山的最高處、被當地人稱為“小白頂”的紫金頂時,太行山的溝壑都在腳下了,輕紗瀰漫之處,每一個山峰都像是航行在海中的船隻,搖搖蕩蕩,在緩緩的前行。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置身於三面都是懸崖、下面是幾十丈深淵的龍首臺時,遠處吹來的太行山峽谷的風,輕柔而又溫暖。在綿延的太行群山面前,一切都讓人那麼欣喜、那麼心胸開闊。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從龍首臺往北望去,一道峻拔山嶺象一條巨龍蜿蜒起伏,長達十幾公里,遊迤於太行山的層巒群峰之中,其山體像是人工堆砌的長城一樣,所以這一景就叫做“龍脊長城”。這一景色,被《中國國家地理》2008年第5期作為封面刊出,只是那一幅照片是雪後早晨拍的,一條銀色的巨龍在霧海中若隱若現,呼之欲出。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山頂太極寶殿的古樸紅牆和金色琉璃瓦在藍天的映襯下,更加的光彩奪目。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在神農山上,還生長著一種獨特的松樹--白皮松。 因其樹幹佈滿斑駁陸離的色塊,酷似龍鱗,故而又稱為龍鱗松。神農山是全國數量最多、最集中的野生龍鱗松原生地,這些形態各異的龍鱗松,宛若大山裡的精靈,在懸崖絕壁上展現著萬種風情。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展現風情的不僅僅是松樹,還有那些生長在崖邊、石縫中的山花。長久以來,它們不畏山間的風雪,不嫌腳下的貧瘠, 頑強地展示著自己的美麗,讓人肅然起敬。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當我們將要下山時,峽谷裡的霧更加濃密起來,神農山的那些峰叢更成了海市蜃樓裡幻景,飄飄欲仙。南太行山的這一段,既讓我們看到了它的雄偉,又看到了它的靈秀,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是八百里太行山最美的一段,它是太行山這首交響樂的華美篇章,是太行山這個美麗女子的青春年華。


豫北農家人


沒聽說過這個說法,但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原因也很簡單,部分答案都不知道扯哪兒去了。其實這個原因對比河北也通用,咱這裡只說河南,懂了河南也就懂了河北。

首先看氣候,晉豫太行山兩側都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全年等降雨線也都在400以內。就算全年細分可能有差別,差別也是不大的。

其次就是氣溫,兩側氣溫是有差別的,差大約4度。這個很可能影響兩側植被物種,但由於兩側降水差不多,影響應該有限。

最後,也是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因素,就是海拔。要明白,太行山南側的豫東平原海拔約是50到100米,姑且當做100米。北側晉城盆地是600至700米,黃土高原的呂梁山以東是500到1000米,姑且北側就當是600米。然後太行山平均是1500到2000米,精華雲臺山是1066米。


這樣結果一目瞭然,山西側與雲臺山高低差只有400米,河南側與雲臺山高低差是900米。400米的高山坐車到出發點再往上爬,到山頂估計都用不了半個小時。

同理高山就意味著山裡的植被和物種生態更具多樣性和複雜性,落差高水流瀑布也更加宏偉壯觀。結果就知道同樣的太行山,山西一側的山峰默默無聞,河北河南側的則是宏偉壯麗秀美。


臥家人


黃河到了河南成災,但是河南人一個小浪底解決了他的黃沙,洪災。太行山也是河南人的痛,但是河南做了紅旗渠就把它給降服了


龍都嘉人98


換句話說,我覺得太行最美的一段都在河北,黃河以南那裡有太行山,太行山都在黃河以北。


手機用戶52179900679


過了省界進入山西才真地美


冀E一後來


好好治理好好規劃,那裡都有好地方,天天只想挖礦,什麼青山綠水都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