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这家包子店的擀皮师傅十张皮一起擀,绝了


这世上有很多“精”食,让人啧啧惊艳,让人目瞪口呆,但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平凡的“暖”的食物。它们好似带着时光、带着记忆、带着故事而来,像亲人的手艺,像故人的味道,像那些欲升还沉、萦绕心田的往昔。

1958年开张的四条包子铺同八条饭店、回民饭店统称合作饭店,是山海关饮食服务公司的下属单位。

包子只一种猪肉馅,却做出了大名堂。口味醇厚、肥而不腻、热食抱汁的四条包子,赢得了对饮食颇为讲究的老山海关人的认可。

谁家来了贵客,买上几盘香喷喷、油旺旺的四条包子,既实惠又体面。上世纪90年代初,不大的铺子每天竟能卖出200多斤包子,而且这个斤数还是按不算馅只算面粉的老方法计量的。

1998年,山海关饮食服务公司进行企业改制,十几岁就来到这家店的职工沈佩华同原合作饭店经理陈涛每人出资15万元,共同买断四条包子铺产权,保留了原班人马。2001年,四条包子获秦皇岛市“十佳风味名吃”称号,其后又获“秦皇岛首届旅游名吃”“河北名吃金质奖”“河北名吃金鼎奖”等众多荣誉。

今日的四条包子仍然只有一种馅。最爱馅食的美食家欧阳应霁有言:“外表讨喜固然重要,但内馅内涵最真实,最得人心。”四条包子内馅用的一概是经过检疫的全猪正身肉,没有乱七八糟的边角肉,肉要绞成肉丁、肉块,而不是肉泥。投料标准几十年如一日沿用旧法,不为潮流及物价所动。

“要说有什么诀窍,可能还得算‘半发面’吧。”沈佩华说,“我们从来不用发酵粉,就用面肥和鲜面发面,发酵不等全发了,这样面能把汤汁兜住,全发面的汤都浸到面里了,馅就不香了。”

四条包子的师傅有一手绝活,包子皮十几张一次擀出,这手艺可不是谁都会的,每天这么大量的包子,一张张的擀皮根本不够用,孰能生巧就练出了这一绝活。

在整洁敞亮的后厨,白衣白帽蓝口罩的女工们正围坐在宽长的木桌周围包包子,她们的手法那样灵巧快捷,看得人眼花缭乱。

热气腾腾的包子出蒸箱了,圆圆胖胖的煞是喜人。“包子一定要趁热吃!”

正如遇到对的人要在对的时候、看电影不要等到被剧透一样,当包子顶着香气而来,你抓住最好的时机,咬开、掰开、挑开、敲开、切开的一刹那,轻啜被包裹着的汤汁,才可以体会到真味呢。更多民间美食即将为您推荐,如果您有美食推荐请与我们联系,关注我们私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