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组老照片:话说1930年的上海黄包车,坐黄包车每小时大洋4角


坐一次出租车多少钱?《上海轶事大观》载:出租汽车乘一小时,价四五元。工厂里的熟练技工平均月薪三十块大洋,一小时车相当于他们收入的1/6。一般市民根本消费不起。不过随着出租车的日渐增多,车租也逐渐低至3元每小时。

1903年,出租车进入中国。中国最早有出租车的城市是哈尔滨。民国年间,上海祥生公司几乎是全中国最有名的出租车公司,是由到沪上打工的周祥生创办的。周祥生也被称为“中国出租车业的鼻祖”。祥生公司的叫车电话是40000,意为“四万万同胞请打四万号电话”。

曾经遍布中国城市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和黄包车。1930年的上海,坐黄包车每小时大洋4角,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24元。那时上海工人家庭的月均收入是36块大洋,相当于今天的2160元。看来,一般工人想坐坐黄包车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跟今天的出租车司机一样,民国时的黄包车夫也得交份子钱!租一辆上过牌的黄包车,车夫每月一般得交25块大洋的份子钱。他们一个月毛收入大概60块大洋,除了份子钱,还要交牌照费和违章罚款。到1939年,上海黄包车夫平均月收入只有9块大洋。

黄包车牌照费有多贵?1924年,上海工部局限制人力车牌照的发放。工部局发放牌照仅收2元,市场上飙升到750元,当时一辆崭新的人力车只卖50元。很多人靠出租或者倒卖牌照获利。除了马车和黄包车,电车也是民国街头的主要交通工具。

民国时,一些大城市出租车公司很多,但每家车的数量非常少。因为太贵了!抗战前一辆全新的福特车在上海一万两千块大洋,而上海市长的月薪不到两百块大洋。事实上大多数出租车公司无力购买新车,只买二手车。即便是二手车,也要两千块大洋。


民国时乘客雇车主要是电话预约。那些随意在路上招揽乘客的被称为“野鸡车”,民国首都南京,坐野鸡车每人每次约收车费四角,凑足五人方肯开车,而正规出租车每小时3元,1小时后每小时加2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