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通天坊

通天坊”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浩、冯伟教授担纲设计

通天坊:楹联:泰山通天拔地经万世沉浮永安四海,岱庙擎日捧月历千年沧桑光照九州。上联中,用“通天拔地”体现泰山的磅礴气势,“经万世沉浮”体现泰山的悠久历史,“永安四海”体现泰山博大的文化内涵。下联里,“擎日捧月”体现岱庙的历史功能,“历千年沧桑”体现岱庙的悠久岁月,“光照九州”体现出岱庙的文化价值。季老在93岁华诞之际,欣然提笔,为“通天坊”书写了楹联。通天坊”于2006年1月23日(腊月十六)动工,2月2日(腊月二十六)竣工剪彩。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2】泰山岱庙遥参亭牌坊

遥参亭石坊。石坊为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建造。

遥参亭又名草参亭,前临通天街,后与岱庙正阳门连通,为岱庙的前庭。历代帝王及王公大臣来泰山举行祭祀典礼,必先在此举行简单参拜之后,才能进入岱庙举行正式大典。唐代称“遥参门”;宋代在门内筑亭,改称“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并奉碧霞元君像于其中,遂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遥参亭为纵向二进式庭院,南山门、仪门、正殿、方亭、北山门依次坐落在通天街至岱庙的轴线上,正殿左右置配殿及厢房,其中轴线与岱庙中轴线一致。院中正殿5间,建于明代,黄瓦歇山顶,施五架梁,殿内祀碧霞元君像。南山门前为遥参坊,为四柱门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石坊左右雄踞清代铁铸狮子一对。再南,一巨株唐槐掩映下,有一池,池内一龙首吐水,一龙首吞水,题刻“龙跃天池”,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很是添景。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3】岱庙坊

岱庙坊位于遥参亭与岱庙之间,又名玲珑坊,东岳坊。建于清康熙七至十一年(1668-1672),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高11.3米,宽9.8米,进深3米。坊顶是歇山式仿木结构,螭吻凌空,斗拱层叠,檐角飞翘,脊兽欲驰。正脊之中竖立着宝瓶,两侧有四大金刚拽引加固。中柱小额枋上透雕着二龙戏珠,龙门枋上浮雕着丹凤朝阳。坊建在两石座上,座长3.3米,宽3.15米,高0.8米。每座立两柱,柱两侧施滚墩石,中间两柱上施过梁,梁下有门楣、额枋,门楣下施铁梁承托,过梁上置6个坐斗。斗上承托重昂五踩斗拱交单菊花头式梁头。斗拱上施三架梁三檩,斗拱梁檩均为透雕。中门楣上透雕二龙戏珠,拱眼雕成圆腹的宝瓶状孔。上为九脊歇山顶,正脊两端雕螭吻,中间立雕宝瓶,两侧立雕四大金刚拉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3个走兽。屋顶浮雕瓦垄和勾头、滴水。两侧柱的滚墩石上立雕大狮子和2至3个形态各异的幼狮。坊的梁、柱、额板及滚墩石上分别雕有铺首衔环、丹凤朝阳、二龙戏珠及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神牛角斗、麒麟送宝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兽瑞禽图。图案设计采用对称手法,构图和雕刻技术高超,为泰山最瑰丽的石雕建筑,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

从岱庙建筑群的布局来说,岱庙坊处的位置也是很有讲究的。它是从遥参亭到岱庙的过渡,既将二者分割成两组独立的建筑,又弥补了两者之间的空旷。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4】岱宗4:岱宗坊

岱宗坊是一座流传有许多美丽的神话的四柱三间式古代牌楼。它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位泰山岱庙北门外,是泰山东路登山之门户,为登山第一坊,号称泰山第一坊。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有标志导向作用。坊前分立《重修岱宗坊记》和《重修泰山记》。坊北原有三皇庙,祠伏羲、神农、黄帝,还配以八蜡神。两庙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拆毁,1979年在其旧址上修建军了泰山宾馆及旅游机构。

坊北为玉皇阁及白鹤泉故址

坊前有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泰山上谕碑》和《重修泰山记碑》东西相峙。

坊东原有丰都庙,明弘治年间建,祀丰都大帝,配以冥府十王。坊北原有三皇庙 ,祀伏羲、神农、黄帝,配以八蜡神。两庙均于建国前后拆毁,1979年在其址建中国国际旅行社泰安支社和泰山宾馆。

坊西原有建封院,宋政和年间改为升元观,祀东岳福神东华帝君。清乾隆年间拆除后建行宫。原宫规模宏大,松柏郁郁,奇石林立,溪泉争流,后荒废。民国年间屡驻军队,宫宇拆毁,古树尽伐。

北为玉皇阁及白鹤泉故址。阁建于明万历年间,祀玉皇大帝。建国前后乾隆行宫及玉皇阁均毁,今为济南军区干部休养所。

泰山作为五岳独尊的圣山,在登山之始,自然要有提醒人们进入名山胜地的标志,以使人们收敛视野,排除杂念、“若登天然”般地攀登泰山。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5】一天门石坊

一天门坊位于红门宫南的盘道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建,巡抚都察院李树德题额“一天门”。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门,一天门则是天梯的开始,人们由人间已渐渐进入天堂。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6】孔子登临处石坊

孔子登临处位于泰山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始建。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间济南府同治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

孔子登临处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建,嘉靖状元罗洪先题额并联:“秦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联语于1967年被凿毁。坊西立清嘉庆初年泰安知府撰书《泰山种柏树记碑》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7】天阶坊

天阶坊,明嘉靖年间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高应芳题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 一天门坊前路西是关帝庙,始建无考,原祀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明清时山西盐商常在此聚会祭祀,奉福神,故又名山西会馆。1983年重修,现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庙东院有古柏一株,墙外碣书“汉柏第一”。 宫东跨溪而南是白骡冢遗址。传唐玄宗登泰山时乘白骡,礼毕下山至此,骡累死,遂封“白骡将军”,并备棺垒石为冢。现冢无存,仅留石碑,传为白骡冢碑。民国年间赵正印根据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等残字,断为唐高宗《小字登封纪号文碑》。1988年复立于原处,但残字碑已成无字碑。宫西是大藏岭,其巅有石屋能藏物,故名。 宫后有一巨石耸立,上刻“小泰山”。传为碧霞元君的化身,原有元君小庙,旧时香客多在此焚香祈福,建国后庙毁,1985年重建。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8】斗母宫坊

斗母宫分为北、中、南3院,山门面西。钟鼓二楼直接建于宫门两旁并与山门连在一起,来到斗母宫,北看天门依然高挂,遥遥不可及;南望来路,一些低峰矮山却尽在脚下了。布局介绍 斗母宫分前、中、后三院。中院有西向山门,精雕石狮蹲列门下。门侧分列钟、鼓楼。院内正殿原祀斗母神,俗称千手千眼佛。今置地藏菩萨铜像。东配殿原祀精雕紫檀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均毁于1966年,今为文物展室。 前院,北有僧房,东南有寄云楼,均辟为茶室。院中有清光绪年间赵尔萃所建的天然池,蓄龙泉水灌溉田地。池北为南山门。 后院有正殿、配殿及禅房,东有听泉山房及龙泉亭,供游人小憩赏景。亭下涧内有“三潭叠瀑”如龙飞舞,名飞龙涧。

泰山斗母宫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 宫南西崖有“蔚然深秀”、“洞天福地”、“肤寸升云”及“虫二”诸刻,与山色辉映。“虫二”字谜即“风月”二字拆去边框,意为风月无边,景色秀丽。 宫北有高老桥,传古代黄老道徒高氏创建。桥北道西是人祖庙,原祀秦始皇,清代改为三官庙,祀天官、地官、水官。建国后改为小学。传说 斗母元君,简称斗母,也叫斗姥,是道教崇拜的女神。道教说他是北斗众星的母亲,原来是龙汉年间的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由于一个春天在花园游玩有感悟,生下九个儿子。在道教中,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许多道教宫观都建有“斗母殿”、“斗母阁”、“斗母宫”,专门供奉斗母。 传说当年斗母宫的尼姑不守佛规,闹出绯闻,常为人所唾弃。清光绪二十五年,济南才子刘廷桂登泰山,经过斗母宫,一怒之下写下了“虫二”二字,隐晦地辱骂尼姑只会搞风花雪月之事。据传刘廷桂还送尼姑一块匾,上面写着“因受”二字。将“恩”、“爱”两字去掉心就是“因受”,表示“恩爱无心”之义,也是在骂尼姑的水性杨花,无德无良。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9】经石峪坊

经石峪在斗母宫东北方中溪支流的一片3000平方米大石坪上,镌刻着1400多年前摩

勒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大字遒劲古拙,篆隶兼备,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0】水帘洞坊

泰山水帘洞,经石峪返再北行半里,有一桥横跨深涧,叫“注水流桥”,桥西北是危崖千仞,飞瀑垂珠,如带若帘,被称为“天绅泉”,俗称“水帘泉”。又因为在岩壁上横阔石缝如洞,又被称为“水帘洞”。山坳中有古洞流水,叫“水帘洞”,有人也附会为《西游记》花果山水帘洞的原型。

注水流桥 -----就是我们说的东西桥。

2考证

花果山上有个水帘洞,水帘洞里住着个孙猴子。相信只要是中国人,对花果山上的水帘洞都不陌生,但您知道么?泰山上也有个水帘洞,而且还很可能就是花果山上那个的原型。

自经石峪返回再北行半里,有一桥横跨深涧,叫“注水流桥”,桥西北是危崖千仞,飞瀑垂珠,如带若帘,被称为“天绅泉”,俗称“水帘泉”。又因为在岩壁上横阔石缝如洞,又被称为“水帘洞”。山坳中有古洞流水,叫“水帘洞”, 有人也附会为《西游记》花果山水帘洞的原型。 学者王克煜认为,说泰山水帘洞是《西游记》花果山水帘洞的原型不是附会,更不是空穴来风。泰山有“水帘洞”有史料记载。明成化间参议尚絅《游泰山纪略》曰:“由红门路过高老桥,傍有水帘洞,洞左为岩岩亭。” 又《岱史》卷四《山水表》载:“水帘洞,在高老桥上。”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更具体写此水帘洞云:“三官庙北为水帘洞房[坊],自高老桥坊至此三里,一涧深广,有桥跨之,曰‘住水流’。桥西北二里为天绅岩,山坳古洞出水,即水帘洞。危壁习瀑,名曰水帘泉,东注中溪。”近人臧励龢编《中国地名大辞典》“水帘洞”条首项即云:“在山东泰安县泰山。山坳出水如重练。洞藏岩际,隐约可见。”可知泰山“水帘洞”得名甚古,明以前人一直都很注意其景观的价值。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明人高诲《游泰山记》云:“稍前为水帘洞泉自天绅岩出,飞流垂练,听之泠泠然,下有小石桥,通泉于溪。”又明人王在晋《东巡登泰山记》云:“桥横水帘洞。”指出泰山水帘洞前有“小石桥”,与《西游记》所写水帘洞前有“铁板桥”建构颇为相合,从而这一在“傲来山”下的“水帘洞”,比较史载其他水帘洞更合于《西游记》的描写,而最有理由视为《西游记》所写“花果山水帘洞”的原型。

总之,综考泰山与《西游记》所写“花果山”为“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为“擎天柱”、“大地根”,又有“水帘洞”等多项重要特征相合而观之,比较近世学者仅据某山有“水帘洞”还可能是后起之称的判断,东岳泰山具体说其岱顶西南之傲来山,即今所称傲来峰,是《西游记》作者虚构“花果山”的原型,应该是合乎实际的。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1】回马岭坊

清乾隆帝《回马岭》诗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壶天阁之上,中天门之下,海拔八百米,古名石关、瑞仙岩,这里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景色十分优美。现有石坊一座,额刻“回马岭”三字,东西崖勒刻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回马岭》诗三首,是泰山风景区著名景点。关于这“回马岭”之名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最主要的有三种说法。宋真宗赵恒回马说。此说流传最广,与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泰山时在此赋诗题刻有关,“瞳昽日照紫芙蕖,石登盘行路转徐,传是真宗回马处,当年来为奠天书。”现在摩崖石刻保存完好。

其它二种说法是:唐玄宗李隆基回马说和汉光武帝刘秀回马说。(资料从略)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2】中天门坊

中天门坊

中天门的代表性建筑是广场中央跨路而立的一座两柱单门式石坊,石坊东西而立,额题“中天门”乃集经石峪大字而成,建于清代,古朴简约。中天门石坊建于清朝,两柱单门式石坊跨路而立,额题“中天门”。

中天门,又叫二天门,是泰山的三大天门之一。它地处黄岘岭(因土色黄赤而得名,是中、西两溪的分水岭)的峰顶,海拔847米。玉皇大帝家的门坎就是高啊,要想登上中天门,首先要战胜中天门下号称“小十八盘”的陡峭台阶。

中天门的代表性建筑是广场中央的一座两柱单门式石坊,石坊东西向而立,建于清代,非常的古朴简约。在周围环境的衬托下甚至显得有点过于小巧简洁了。在石坊的北边有一石头形状似老虎横卧,名曰“虎阜石”,传说是黑虎的化身,其实是泰山独特的地质现象之一。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3】迎门坊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4】五大夫坊五大夫松位于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盘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额题“五大夫松”。坊西有古松,又称“秦松”,“秦松挺秀”为泰安八景之一。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2]谁知后世讹为五株。明代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松树,现存二株,虬枝拳曲,苍劲古拙,自古被誉为“秦松挺秀”,为泰安古八景之一。五松亭旁有乾隆皇帝御制《咏五大夫松》摩刻。

五大夫松以西有拦住山,山坡上有望人松,虬枝下伸,若躬身招手邀客,又名迎客松,为泰山重要标志物之一。西北是朝阳洞,一天然石穴深广如屋,南辟向阳,旧名迎阳、云阳。洞后壁有线刻元君像。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5】对松山坊

对松山位于朝阳洞北。双峰对峙,古松万株,苍翠蓊郁,层层叠叠,又名万松山、松海。云出其间,天风莽荡,虬舞龙吟,松涛大作,堪称奇观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6】龙门坊

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

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7】升仙坊

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上临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故名“升仙坊”。

升仙坊位于南天门下。全石双柱单门式,宽2.82米,通高4.5米,建于双层方 石基上。基石长1.82米,宽0.64米,高0.5米。柱方形,下施滚墩石,兽头石鼓状。柱上有门楣、额板、额枋,枋上置五斗。顶为五脊四注式,大脊雕圆头吻,浮雕瓦 垄、勾头、滴水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8】元篷坊

道书《云笈七签》把泰山说成神仙所居仙境,名蓬元之天,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

蓬元和后面的之天应该是一体的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8】中升:元篷坊

以显眼的形象标志如桥梁、城门、楼阁、牌坊、埠头、水井、河湖、树木、花园等命名。 △高盈里,因处... △全坊巷,据传此巷旧时立有三个牌坊,因全是贞节牌坊,故名。 △扬名坊,因有方日升妻林氏之节烈牌坊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19】天街坊2

天街坊

南天门东北有石坊,明人题额“升中”,清末废。1986年重建,今人武中奇题额“天街”。坊前北侧有回銮阁,1989年建为泰安市第三招待所。东侧为泰山管委会南天门管理区、公安派出所驻地及招待所等。 天街坊东路北,为乾隆行宫及唐代文学家苏源明读书处遗址。民国年间山民在此筑茅屋客店,均以木雕“双升”、“棒槌”、“金钟”、“木碗”、“鹦鹉”等为招牌。建国后,逐渐改建,均废。至80年代,陆续改造了天街路面,增设观景台、扶手墙。自西而东建天街饭店、天街旅社、过街阁、蓬元商店、泰安市工艺美术招待所、泰安市文物商店、白云居旅社等。如今道路平整,殿宇毗连,似天上街市。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20】望吴胜迹”坊,后面是“孔子庙”坊

望吴胜迹:

沿天街东行,有一座石坊,名曰:“望吴胜迹”。坊北有孔子庙。庙为一进院落,大殿分别供奉着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的塑像,正中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孔子与泰山的关系密切相连,孔子当年的政治活动、弘扬教育都在泰山留了遗迹,前面石坊上“望吴胜迹”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一次,颜回和孔子上山,孔子望着远方说:我看到吴国东门外系着一匹白马。然后问颜回:你看到了吗?颜回回答得好,他说看到了。我还看到栓马的带子哩。其实,吴国距此千里之远,他怎么能看到那么远呢?颜回了解老师,也跟着联想浪漫了一下。之后,孔子奔走各国,屡屡碰壁,只有颜回坚定不移的跟着老师,可恶劣的生活条件使颜回先孔子而去,孔子哀号:天丧予!天丧予!不久,孔子也离开了人世,就是孔子师生这段不凡的感情,现在也被泰山默默的记住了

明人根据孔子与颜回东望吴阊门的故事建立了“望吴胜迹”坊。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望吴胜迹

在岱顶沿天街东行,有一座石坊,名曰:“望吴胜迹”。坊北就是孔子庙,“望吴胜迹”自然也是讲的关于孔子的故事。

《吴郡图经续记》载:“孔子登泰山,东望吴阊门,叹曰:吴门有白马如练。”然后问颜回:你看到了吗?颜回答曰:看到了。我还看到栓马的带子哩。岱顶有石坊“望吴胜迹”。吴国在今江苏一带,距泰山千余里,人的目力是达不到的,王充在《论衡》中曾引其例,证其虚妄。其实,完全不必过分拘泥于现实,当年,夫子师徒在泰山遥望南方,见白云悠悠如马似带,遂产生联想幽默一下亦无不可,孔子本来就惶惶度日很不舒服,再让他老板着脸,冷冰冰地过日子,岂不是更难受了吗?孔子也该笑一笑啊。实际上,孔子就是一个幽默的人。有一次在郑国,他与学生走散了,一个人站在城门边不知所措。学生向郑国人打听老师,郑国人说,有个像丧家狗的人站在城门边上,不知是不是你们的老师。后来自贡把这话告诉了老师,孔子听后开心地笑了,说这个比喻太贴切了,太贴切了!还有一次,有个人评价孔子说,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孔子知道后就笑着说,那么我该专攻什么呢?射箭?驾车?要不,就专攻驾车吧……孔子的生活绝对是辛苦而多彩的,如果要他整天“你们要,你们要”地教训人,那就绝非孔子的风格了。颜回当然很了解老师,在这里又同老师幽默了一回,这个故事就变得十分轻松了。

孔子庙:

泰山之上有座孔庙,这是中国唯一的高山文庙。一般来讲,文庙建于城中,是为祭孔的地方,多为州县府学所在。而且,这泰山作为神仙所在,竟然在山顶建庙,彰显出孔子在士大夫心中的地位。

孔子庙,位于泰山天街东端北侧,为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所建,万历年间修大殿。庙前有“望吴圣迹”石坊,1984年重建。还有一座“孔子庙”石坊。庙内有山门、正殿、配殿,内奉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赐额“因高喻大”。庙的东侧殿为“祈福殿”,西侧被辟为“财神殿”,有些不伦不类。

孔子庙有几幅对联,可以看出对孔子的敬仰。

庙门两侧楹联上有清人徐宗干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门内影壁上题联:“登泰山而小天下,黜百氏以宗六经”。庙内孔子像碑上题:“泰岳为尊唯一人敢配,孔丘固圣共千岫同瞻”。

正殿前对联:“礼示诗书崇百王法度,仁义忠信设万世纲纪,横批:万世师表。”。

祈福殿前对联是:“泰山岳中之孔子,孔子人中之泰山”(明·严云霄《咏孔子庙》)。

孔子曾登泰山,后人竞相仿效,接踵而至,对泰山的文化和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扬了儒家思想。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乾隆1748年东巡至山东,到曲阜朝圣时,还提有“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之句(《谒孔林酹酒》)。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21】北天门坊

景点之一,自丈人峰顺坡北下,至山坳处有石坊,原额“元武”,清末圮。1984年重立,双柱单门石坊,额书“北天门”。是岱顶通往后石坞的必经之路。坊北是摩云岭,自坊前顺坡东下至勺形谷底是“乱石沟”,过沟是独足盘,再前行可至后石坞诸景点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22】普照寺坊

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的凌汉峰下,传为六朝古刹,又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后屡遭兵燹,基址独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丽僧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竹林寺,复兴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余人。现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开山记碑》记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并于佛诞之日依古制建坛传戒。道光年间(1821-1850)建佛阁(今摩松楼)。光绪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东西配殿。建国后多次修缮。1984年将后院辟为“冯玉祥在泰山”陈列室。

普照寺属禅宗临济派,是华北著名丛林。寺为四进院落,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殿庑、寮房、花园等,面积6150平方米,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一进山门面阔3间,门楼式建筑,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钟楼内置石柱钟架及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铸莲瓣口形铁钟。

二进山门为二院,门内两山墙各开发券拱门。西拱门外有元代经幢一尊,记僧法海于元贞年间(1295-1297)重修普照寺的情况。

沿阶而上为三院,中为大雄宝殿,五脊硬山顶三开间,前后廊式,端庄雄伟,内供释迦牟尼鎏金趺坐铜像。东西配殿各3间,院内银杏双挺,油松对生,并有清道光年间(1821-1850)住持僧明睿及弟子所造双檐盖罩铁香炉1尊。大殿东西侧有垂花门通后院。

后院有著名的“六朝松”,古松粗达数抱,枝密盘曲四伸,树冠如盖。上有摩松楼,可摩顶观松;松下有“筛月亭”,取“古松筛月”之意。亭居高台,方形,四檐飞翘,四柱均有楹联。亭下有方形石桌,敲击四角和中央,则发出清脆如磬的五种声音,因名“五音石”。

中轴线之东,有禅院和石堂院;之西为菊林院,山房门额悬“菊林旧隐”横匾,院内有“一品大夫”松。清代主持僧元玉是位颇有成就的诗僧,别号“石堂老人”,著有《石堂文集》,其时遍植菊花,号称“菊圃”。今寺东南尚有其墓塔遗址。

普照寺为岱阳唯一的四方丛林,明洪武年间泰安府僧纲司设于此。建国后,游人很多,进香者来往不断。“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79年恢复宗教活动。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23】天地坊在2012年即将结束的时刻,一座巍峨高大,气势磅礴,名曰《天地坊》的雄伟建筑矗立在泰山西路龙潭路北首进山的路中央。这是一座美丽的四柱三间三梁式现代牌坊。总高度位16.39米,接近五层半楼房,坚实稳重的花岗岩底座上矗立着四个高大的方柱,四柱三间之上有三层雕花横梁,再其上为四个高大的云纹柱头,正中为日月生辉雕塑。其下刻有“天地坊”的横梁总跨度为8.05米,重38吨,调用70吨的大吊车进行施工。(回想如果用明万嘉庆间修建“岱宗坊”用土屯办法,至少也用半年时间,而现在一天即可吊装完毕,可知现代科技的发展。}

再观石坊前后有四幅楹联隽刻于四个方柱之上。阳面靠边上联是:“直上青天览众山而崇峻”下联是:“雄踞东地冠五岳以为尊”明赞泰山崇峻,五岳独尊。中间楹联为:“天覆群生日行月运成宇宙 地载万物雨润风熏护人寰”暗喻登泰山而保平安。阴面的两幅楹联分别是:“泽生大地家和兴业共繁荣 龙舞高天国泰民安程祥瑞”“腾挪日月放光明万民仰普照之恩 吞吐风云纵好雨九州呈滋养之德”。遗憾的是四幅楹联应该用不同的书法字体以示中华名山石刻,而现在只是用一种行书隽刻,留下历史的特大遗憾。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24】天烛峰坊

  • 小天烛峰一柱状孤峰从谷底霍然拔起,高耸似烛,峰端的劲松,宛若烛焰燃烧,因此称“烛焰松”。小天烛峰以东还有一座柱状山峰,比小天烛峰雄浑粗壮一些,即为大天烛峰。
  • 大、小天烛峰附近是泰山欣赏古松的绝佳所在,后石坞古松园就在这里,还有三池碧水。南为鉴池,传说为元君梳洗映容之处,又名玉女洗头盆,北为凤凰池,东北为饮虎池。
  • 大天烛峰下为溪里峪,旧传有魔女坐化于此,又名风魔溪,溪中有天烛瀑。
  • 小天烛峰下有一湾,名洗鹤池,过去常有松鹤歇憩嬉戏之中。双峰西南方附近的天空山下是著名的道教庙宇景观群。如:老君庙、元君庙、元君墓、灵异泉、莲花洞、玉女修真处等都坐落在此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25】东御道坊

据说,当年在汉明堂行完封土之礼后,汉武帝刘彻选取此路骑马登山,取意“东为首,气东升”,寓意紫气东来,国泰民安,这条路也因沾染了帝王之气,而被誉为东御道。

现在的东御道始于泰山东麓的上梨园村,位于汉明堂的西北方向。东出泰安,沿泰明路北行数公里,从一不宽的路口拐向西,一座牌坊赫然耸立,上书“泰山东御道”五个大字。过牌坊继续西行,路两侧是漫山的果园,掩映在其中的是数十家各色农家饭店。所谓的东御道,是泰山山脉一个比较开阔的溪谷。自泰山东南麓上梨园村起,途经柴草河,沿大直沟路,可从山后到达中天门,全长6公里。这里是泰山登山路线中比较古老的一条,其“明堂落日”与“半山腰玉”、“云海日出”、“碧霞佛光”等并称泰山八大奇观。

泰山上的牌坊大全

照片名称:天地广场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