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离婚率赶超欧美,中国人的婚姻出了什么问题?

“离婚”是我近1-2年听到的最多的词。

无论是新婚夫妇,还是已经老夫老妻的,似乎离婚已经和年龄阅历没有了关系。只要你走进 这座围城,你就要做好随时备战的准备。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离婚率这个词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它好像无处不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你,“结婚要慎重”.

一度被奉为“神圣殿堂”的婚姻如今遭到冷遇?到底什么原因。

中国离婚率连涨15年 女性越来越“敢离”

马里兰大学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离婚率在2008到2016年下降了18%,负责该项研究的马 里兰大学教授菲利普科恩表示,主要因为美国年轻一代对待婚姻的态度更谨慎。

与之相对,中国的离婚率从1987年的0.55‰上涨到2017年的3.2‰,期间,除了1998年、1999年和2002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2003年以来,中国离婚率已连续15年上涨。

现在的中国夫妻在处理婚姻矛盾时不再像长辈那么“隐忍”,尤其是女性。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超七成离婚案件的原告都是女性,婚后第三年的离婚几率最高。

虽说离婚本身不是件“体面”的事,但中国人处理这件事的方式越来越“体面”:去法院办理离婚的比例从2010年的25%降至2017年的15%,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和平分手”。

1950年第一部分《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紧接着53年就出了第一波离婚潮,全国离婚夫妇达117万对,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离婚率赶超欧美,中国人的婚姻出了什么问题?

转折点发生在2003年,新《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只要出具有效证件、双方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和2张2寸照片,外加9块钱的《离婚证》工本费就可以轻松办离婚了。

也就在2003年,离婚人数比2002年增长了20.6%,而2002年的离婚人数仅比2001年增长了13.1%,说明这多出来的人早想离婚了,但因为手续太复杂,一直在忍耐。

在本世纪初的一项调查中,有60%的离婚夫妇都是“性格不合感情破裂”。事实上,“感情破裂”这条离婚理由1980年才写进婚姻法。而在这之前,如果一方以“感情破裂”为由提出离婚,法院可以不受理,婚也就离不成。

加了这条理由之后,中国城市人口的离婚率开始飙升,1990年达到1979年的2.5倍。不仅如此,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再度明确了“感情破裂”的标准,如果遇到重婚或配偶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等,一方都可以单方面提出离婚。

其实中国飙升的离婚率早就引人注目了,去年《经济学人》就曾刊文,称中国2.7‰的离婚率,已经赶超了很多欧洲国家,而重庆4.4‰的离婚率,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中最爱离婚的美国。

婚姻需要多少年走到尽头,在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中,有三分之一在结婚五年内离婚,这个数字比传统认为的7年之痒提前两年。发生矛盾后无法宽容对方使婚姻正逐渐成为“易碎品”,甚至很多夫妇因无法磨合而不能走过结婚的第一年。

在很多夫妻经历尴尬的“无性婚姻”的同时,却有60%以上的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身体或精神出轨。虽然他们也表示出后悔,但却承认出轨给自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感。而在所有离婚原因中,“婚外情”占到80%。

你认为离婚可怕吗?

可怕,我结婚打死也不离:婚姻是人生大事,非常神圣。每个人都在婚礼殿堂上许下过“无论贫富疾病,都要与对方白头偕老”的誓言。如果离婚,就违背了许下的重誓。从实际层面,离婚会使双方蒙受很大的财产损失,身心俱疲,而且“二婚”的包袱会伴随终生,严重影响今后的再娶再嫁。让孩子没了爹妈,已到老年的父母再度为自己的婚姻发愁,你于心何忍?于情于理,离婚也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不可怕,离婚是一种解脱:许多人把离婚看成是结束,是末日,是灭顶之灾。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想想,离婚也可以是新的开始,是开启新生活的钥匙。离婚是婚姻维持不下去的一种无奈选择,但毕竟可以为双方带来自由之身,可以身无牵挂地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如果为了孩子选择勉强维持,那孩子面对无爱的父母也不会幸福。离婚对已经再无法相处夫妻们,是一种解脱,不仅不可怕,而且还能让他们重获新生。

离婚率赶超欧美,中国人的婚姻出了什么问题?

在婚姻当中,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遇到问题,我到底要不要忍。

“奇葩说”有一季的辩题是:“伴侣开小差,我要不要忍”

其中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开小差只是恋爱中的小插曲,开小差只是一晃而过的好奇,零容忍不是爱情的本质,爱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百分的爱情也不是不允许犯错,而是当我们开了小差之后,在其他地方能把之前丢的分再找回来。

你可能还没有跨越那道防线,你也可能没做什么,但是你在微出轨的边缘中。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边界,就好像你有一个很好的同事,你们会一起上下班,一起吃午饭,一起做公交,但是你不会在周末也跟他腻在一起,我们好归好,但只是同事之间的好,私人领域我并不会跟你分享。

在两性交往中也有边界,我可以允许你跟你的异性同事一起加班到很晚,但是我忍受不了你故意跟异性同事加班到很晚。

我可以允许你帮助她,但是我忍受不了你什么事都为人家亲历亲为。

微出轨就是婚姻恋爱中的越界行为

这种行为讨厌就在于,你们还没到那个界限,你们可能都没做什么,但就是让你不爽。

  1. 比如朋友圈给别的女孩子点赞,尤其深夜回复评论。
  2. 比如和异性朋友不分你我,什么都可以分享,包括吃的喝的用的。
  3. 比如还和前任以交朋友的方式保持联络,送祝福,送礼物。

梅拉尼·希林说:


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表明了一个人在情感上或身体上关注了伴侣之外的另一个人,比如在手机上储存某人的联系方式却标注另外一个名字,与伴侣之外的异性分享私人笑话等等。



虽然微出轨并不是洪水猛兽,但是这种开小差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形成习惯,威胁感情的发展。



杨澜曾经说:


婚姻里不只有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刻骨铭心的恩情。


两个人在一起最珍贵的不是最初选择了在一起,而是我们在众多的选择中还是牵手彼此守候。


两个人在一起更多的是一种自律,他有多需要你,他就会表现的多自律。


不想面对背叛就提高自己的需求率,努力抬高自己的门槛,让背叛不会找到自己。



傅首尔说:


两性之间相处久了难就难在,你要把理想中的爱情下放到市井里,你要看到礼花一点点的变成烟火,能在不尽如人意中感恩幸福是对两个相爱的人最大的考验。


离婚率赶超欧美,中国人的婚姻出了什么问题?



当我们遭遇了“微出轨”,最不需要急切判定的就是对错,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价值观并不是爱情中所需要的。



我们评判自己的伴侣,并不能简单粗暴的说他就是渣男或君子,爱情中有很多种可能,爱情的本质在于相互的成全与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