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学隶书,应先临哪本帖为好?

用户53500642090


隶书起于秦末,兴于汉初,汉武帝时成为成熟的书体。所以选帖最好在汉碑里筛选。

汉隶的特征有别于秦朝的小篆,小篆体型修长,宽高比为1:1.5,隶书取横势,突出横画。平画宽结,给人以雄健洒脱,浑厚深沉之感。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汉隶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曹全碑》为代表的温婉、妩媚之体,尤其和女性的婉约、婀娜相合。另一种是以《张迁碑》为代表的刚劲、强健一派。

可供临摹的范本除了上述两种,还有《史晨碑》《礼器碑》《乙碤碑》《石门颂》《西狭颂》《华山庙碑》《鲜于璜碑》等,关键看自己最喜欢那块碑,就以此碑为宗,苦学钻研,不能朝三暮四😂





焱66垚


对于“学隶书,应先临哪本帖为好”这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的观点。

学隶书,应从汉隶入手。据了解,已出土的汉碑已达二百多种,且风格各异,碑碑都是经典之作。汉隶,在东汉时期已达到顶峰,至今无人超越。从取法乎上的层面来说,学隶书,从汉碑入手是最佳选择。



那么,学隶书应先临哪本帖呢?首先给题主推荐《乙瑛碑》。《乙瑛碑》的用笔逆入平出,横平竖直,且主笔突出,线条质量好,结字中收中放,蚕头雁尾处理的非常到位,适合初学者学习。

其次,为题主推荐汉《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华山碑》、《肥致碑》和汉代摩崖《石门颂》、《西狭颂》。以上碑帖各有各的风格,都是汉碑中的精品,建议题主选择一个碑帖临摹之。

学隶书,宜用兼毫毛笔、人工毛边纸或半生半熟宣纸、书画墨汁。

零基础隶书,先摹临,再对临。对临,可选字临,也可一页一页的临,还可以通帖临。临帖阶段,先不要写作品,要把全部精力都用临帖上。另外,临帖须坚持!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以上为个人观点,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如果各位方家时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学习隶书,一定要从汉隶入手,且必经三个阶段:先入规矩,再放手脚,终得趣味。

第一阶段入门立规矩,可作为入门帖的有:《礼器碑》《史晨碑》《乙英碑》《曹全碑》

第二阶段进阶放手脚,可作为进阶的帖有《石门颂》《西狭颂》

第三阶段还朴归真得拙趣,可选《张迁碑》。

经此三阶段,隶书学习便可登堂入室,自如挥洒。





王君敏


汉礼器碑入手为妙,其他均不适合初练。以礼器为基础才可学曹全,张迁,衡方。最后学石门。不可乱了顺序


云笈生


学习隶书,应从汉碑入手。至于哪个碑好。还看个人喜好,没有绝对。喜欢朴拙一类可从张迁入门。喜欢秀丽一类可从曹全入门。切记不可朝三暮四,要坚持方可得道。另外最好有一些小篆基础更易上手。


天门墨客1


汉代隶书成熟完美,个性显明,虽有相同但又各有特点,要不清秀携美,要不粗旷雄强,曹全,乙瑛,礼器等可入手。


ypxH


喜欢哪个就学哪个,只有自己喜欢了才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迷途167449869


还是先临《张迁碑》吧!《张迁碑》拙朴厚重,雄浑大气,用笔中锋多方笔,结体内放外收,且带有篆意。

如果题主喜欢,临摹《曹全碑》也是可以的。《曹全碑》多用圆尾,结体中收外放,飘逸灵秀,体势开张,正大气象,可学呃。。。

隶书用笔为逆入平出,横平竖直,蚕头雁尾,主笔突出,蚕不二设,雁不双飞。


亦涵9966


建议先临张迁碑比较硬朗的一路,这样可以使字体扎实,为以后临写他碑打下基础。我临写开始就是张迁碑和鲜于璜碑,但临这两个碑也有不好之处,就是时间久了容易把笔画写的僵硬,这时你就可以换圆润一路的,像曹全碑和礼器碑,假以时日必能大成。




梁园墨客书法


曹全碑字数多,字口清晰,结构平正,作隶书入门字帖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