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汉高祖皇后吕雉、唐高宗皇后武则天、辽萧太后和清孝庄太后这四位谁更有治国之才?应该如何排名?

小龙女5505


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统御天下的女人更是非比寻常的了。吕雉、武则天、辽国萧太后、孝庄太后四个历史名女人,要论治理国家的才能并进行排名的话,我是这样排名的:1.武则天;2.吕雉;3,辽国萧太后;4.孝庄太后。这是根据她们执政、摄政或者辅政时期对当时和后世王朝的影响来判断的。

我们依次来看看历史功绩和对她们的评价。

一、武则天

在唐朝时期,皇帝都是武则天的直系后裔,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发生反转应该是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后世对武则天的评价才降低下来,这是传统男权的反攻倒算,是从司马光开始的。(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非常擅长治理国家 ,她延续唐太宗的政策打击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的特权统治,她将原来的《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进一步打击门阀士族。提倡科举取士,提拔庶族地主,对国家的发展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历史的进步。

在她在位时期任用了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娄师德等名臣,为后世盛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武则天采用了酷吏政策,但是她注重赏罚分明、整顿吏治等措施,使得不少名臣被提拔上来。

在农业上注重发展,赋税水平较低,藏富于民。虽然内部有叛乱,但是都掀不起大的浪花,因为没有群众基础。

军事上因为执政前期杀了不少能征惯战的将领,但是在执政的后期逐步恢复到原来太宗、高宗时期的形势。后世对武则天的评价不高主要是下面几个:

1.后人诟病的主要是她实行的酷吏政策。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是武则天用来削除李唐王室反对的政治内斗,为她称帝铺路。目的达到后,酷吏们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2.武则天用男宠,相当于皇帝的后宫一样。男权主义者如司马光等所不能容忍主要是这个。

3.大肆屠杀李唐皇室和大臣。这是武则天消除政敌的措施,如果她不动手的话,可能引起的内乱更大。

打击门阀士族和关陇集团,释放了不少的土地,也缓解了下层百姓的压迫。武则天对付的是封建上层结构,而不是底层的老百姓。

二、吕雉

刘邦统一天下后,吕雉协助刘邦治理国家,最出名的是吕雉收拾淮阴侯韩信。这是为了巩固汉室江山,打击割据势力,消除隐患,吕雉的做法应该是可圈可点的。(吕雉剧照)

刘邦临终之时,吕雉亲自询问朝廷主要岗位的人选,刘邦说萧何之后为曹参,曹参之后为王陵,陈平辅佐,太尉为周勃。吕雉在其摄政期间,人员任用上大致是按照刘邦的建议。审食其虽然任职过宰相,但是只服侍吕雉个人,对国家大事上一般不让他参与 。

吕雉采取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对待匈奴上一直采取和亲政策。为将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吕雉为后人所诟病的是:

1.大肆屠杀汉室皇亲。

为了消除皇权的有利争夺者,吕雉杀了刘邦的不少儿子。

2.杀戮功臣。

这个主要是为了汉室江山的稳固,非刘氏不能为王。

3.任用吕氏家人,外戚专政的典范。

三、辽国萧太后(萧绰)。

萧绰是辽景宗的贵妃,辽圣宗耶律隆绪(983年即位)的母亲。986年,宋太宗和大臣认为,辽圣宗年幼,萧太后女人摄政,辽国势力不足拒,随即大举北伐,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次北伐以宋军的失败而告终,辽国军队俘获了宋朝大将杨业(演义中的杨家将),绝食而死。(萧太后剧照)

1004年,萧太后亲率大军进攻北宋,北宋真宗亲赴前线(被寇准逼迫的)澶州。辽军主将萧挞凛在视察前线时,被宋军的弓弩击中头部阵亡。萧太后利用宋军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宋真宗赵恒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哥哥,宋真宗认萧太后为叔母,从此辽宋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相处时期。

因为辽国偏居于我国一隅,不是大统一王朝,才将她排在了第三位。子幼时期的萧太后,总揽全局,击败北宋的大军,能力那是相当强悍的。

四、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是蒙古科尔沁部落人,嫁给了皇太极,生了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孝庄太后一直在后宫,很少参与国家的治理,在皇太极死后,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平衡各家政治联盟,立自己的儿子福临为帝。(孝庄太后复原像)

顺治帝前期主要是多尔衮任职摄政王,处理国家大事有多尔衮。后期主要有鳌拜等贵族负责治理国家大事。

孝庄太后主要是辅佐顺治帝和康熙帝,为他们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朝的盛世少不了孝庄太后辅佐的功劳。

这四个历史名女人,我认为这样排名最合适了。


穿越再现彼岸


治国理家当属武择天,他毕竟是当了皇帝的。就这几个女人当中的武则天据第一。

第二个了是萧太后,萧太后死了丈夫之后,一个人的抚养幼子同领四院,各个部落。没有称皇帝但权利相当于皇帝。应该是萧太后居第二。

孝庄皇太后居第三。她在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多尔衮这个小叔子窥视皇位的状态下。步步惊心让儿子福临当上了皇帝。后来儿子当了和尚,小叔子也死了,又让六岁的孙子康熙当上了皇帝。她一个人支持整个大清几十年。他没有自立为皇帝,本守一个女人该尽的职分。将一个大清朝完完整整的交给了康熙。没有祸国殃民。从功过来讲排第三。

最后一个是刘邦的老婆吕雉。这个女人在历史上的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印象。乱七八糟的杀刘姓皇族,抚持吕氏后裔。做了许许多多的祸国殃民。害死了许许多多的人。工于心计。他排第四。因为上面的三位,也有心眼儿也有毒计,独权善断以后还是可以为人民服务的。还是可以客观的存在的。后世为铝制口碑最差。所以他排第四。

上述个人观点。


可可潘琴


孤独的人认为,武则天肯定是排在第一个的。武则天以一介妇人之身登上龙椅,在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中国的帝制时期,是空前绝后的。尽管做了十五年的皇帝,武则天在一命呜呼后,还是要立下遗嘱,交代在自己死后葬在自己的丈夫李治的身旁。并且,只能也只有为自己立一块无字之碑,减轻了时人和后世对她的指指点点。男尊女卑的社会心理,即便是如武则天这样的坐上龙椅的女强人,也不得不向它俯首称臣。
而其他的三位中国历史上的女强人,她们都无一例外的在男权的阴影下生活。即便已经是事实上的九五之尊,但社会和她们自己心理上的男权阴影,却是无论如何也是挥之不去的!


而其中的吕雉,更是因为秽乱宫廷、祸乱朝纲而为时人和后世所不齿谩骂!在她死后,吕氏一族即被族诛。所以,在孤独的人看来,在吕雉、武则天、萧燕燕、孝庄这四个中国古代史上的女强人之中,吕雉的治国水平最差。


孤独之人


要考虑历史背景,不能割断当时的社会条件,之后在下认为应该这样排:

第一,吕太后。汉初的形式,国境有强敌,国内民不聊生,战争长达几十年。就连找四条同一颜色的马来拉车都凑不起。各地叛乱时时爆发。这形势远比武则天时恶劣。

第二, 辽萧太后。她也是在荆棘中出来,宋金辽时代,要发展也不容易。

第三,武则天。这就不说了,武周代李唐,借鸡生蛋。国内国际早就有贞观带来的福利。武则天在此基础上变通一下,就有成绩了。

第四,孝庄皇太后,也能干,仅限于宫廷内争权护主而己。外事自有人打理,不太费心。


劉一千五


都很出众,非常厉害,但武则天更出众,她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她给自己造了一个曌字,没谁敢用,她给自己立了个无字碑,令天下所有的男人汗颜,这种大气,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天下唯一。


东来阁公爷


各有所长,相对说我更倾向孝庄一些。


古镜5


当然是武则天。


鹊踏枝13


孝庄没称过帝、没称过制、没垂帘听政过,她就也没有过权利的欲望,她就根本不是一个女主!她卯大劲就是个一代名后,和东汉的阴丽华,大唐的长孙皇后,大明的孙若微是一个级别的!中国历史上起过作用的女人多了是,执掌过权力的女人并不多,孝庄是前者,不是后者,所以,对于孝庄来说,既没有权力的欲望,又没有掌握过权力,一个不在政治前台的女人,何谈治国?


攻防敏控


武则天改元称制建立了大周王朝,乱朝不乱钢。维持了大唐盛世,天下太平,其治国理政的才能天下无双,大辽的箫太后也是运筹帷幄,大度聪慧有治国奇才,大清孝庄太后大智若愚,不动生色,平衡掌控着天下大义,吕后比较惨忍,荒淫无度,宠信审时其,为天下人而不耻,


94310417小云


武则天和孝庄太后治国之才她二人最强,以治国之才排名应为武则天第一、孝庄太后第二、萧太后兴盛大辽强民安邦居第三、吕后第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