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湘云的戒指被宝钗转送给袭人,这体现了怎样的人情世故?

VIP-linxi


湘云的戒指被宝钗转送给袭人,这体现了怎样的人情世故?

  简而言之,就是湘云不是傻白甜,也是个有心计的孩子,宝姐姐对她,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好。

  我为什么说湘云也是个点心计的孩子呢?湘云在贾府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似乎她从小在贾府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地位一直逼近宝玉,甚至隐隐有作为候选人的意思,贾母派袭人服侍过她,算是很看重了,可是林黛玉一来,她马上就回去了,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说她不受贾母重视吧,贾母又把翠缕给了她,也时常会接她来贾府住,令人疑惑的是,她在贾府又并没有自己的住处,贾府不缺房子,贾母也不是不疼她,可是她却只能跟着这个跟着那个住,来去如风。

  她父母双亡,经济拮据,所以哪怕是想做个东,都要宝钗代劳。她性格直率,有许多事情也是直来直去,但因为没有恶意,众人尤其是被说的人也都没有责怪她,她最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潜质,是锦心绣口的向往者。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姑娘,送几个戒指给姐姐妹妹们,也是很谨慎的。她得了几个绛纹石戒指,特地打发了人送给姐妹们,宝钗林黛玉等人都有,而另外四个,她亲自送了来,分别是给袭人鸳鸯金钏平儿,初看倒没有什么,不过就是几个老面孔,可是细看就会发现这里有乾坤,袭人是宝玉的大丫头,鸳鸯是贾母的大丫头,金钏是王夫人的大丫头,平儿是凤姐的心腹,这哪一人单拿出来,都是了不得的人物。湘云亲自送来,准备一个个地给,可见这孩子,也学乖了啊。

  不过令她奇怪的是,当她把戒指给袭人时,袭人说宝钗已经给了她一个,湘云感慨这些个姐妹里面,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自己要是有这么一个亲姐姐,就是没有父母也没什么关系。这话说的,旁人都会感叹这姑娘实在是太心实了。

  湘云因为年纪还小,她能想到的必然不会太深,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来看,我觉得宝姐姐这次把送她的戒指转送袭人,有些轻视湘云或者说轻视戒指的意思在里面。怎么说呢,戒指这种小东西,放在贾府或者其他富贵人家,的确当不得什么,就是个送送人的玩意儿,比如说南安太妃给贾府姑娘们的见面礼,就是金玉戒指,贾琏在外面歇了几天,凤姐就交待平儿要好好地看看,有没有什么戒指啊汗巾香袋什么的情人送的礼物,贾府的丫头们都穿金戴银的,戒指的确不算什么。可是一来湘云经济困难,能拿得出来的东西很少,二来正如袭人所说,戒指儿能值多少,心真才是最重要的。

湘云送姐妹们戒指,虽材质一般,但是贵在心诚,她把宝钗当亲姐姐,送戒指,是她的心意。可是宝钗转手送给袭人,做自己的人情收买人心,这就有点过分了。也许在她心里,这戒指实在不值什么,送个给丫头正合适。你可以说她是和湘云关系好,东西转手也不要紧,她不在乎这些脂啊粉啊花啊饰品啊,可是,元春端午赐礼的红麝串,她第二天就戴上了在大观园到处走动是几个意思?是因为红麝串更值钱?还是因为她和元春关系没到那一步?其实不是的,关键在于送东西的人不一样,元春是皇妃,送的东西别有用意,得宣示天下,湘云是落魄侯爷家的孤女,送的东西也不值几个钱,正好配丫头使,反正她也不爱这些首饰什么的,只要明晃晃的金锁戴着就成了呗。

  湘云一门心思替宝钗说话,甚至打击林黛玉,可惜薛宝钗要离开大观园,连招呼都不和她打一个,直接把她踢给了李纨,此后再不和她们玩了。似乎从前的替她做东,感慨她家艰难,都成了一场梦。湘云虽疯,却也明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湘云语),姐妹们最终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不过最后倒是同归太虚,算是真正走在一路了。(文/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史湘云在家不得意,也没有多少月钱。难得得到礼物,不一定多珍贵,却愿意送给贾家上下诸人。史湘云给薛宝钗的礼物还反被送给袭人,这其中的人情世故处处体现出湘云和宝钗的不得已,值得说几句。


【一】

史湘云难得来贾家一趟,她自己在家里生活不如意,每日女红繁重,月钱不多,能得到的礼物也并不多。

史湘云道:你不说你的话噎人,倒说人性急。一面说,一面打开手帕子,将戒指递与袭人。袭人感谢不尽,因笑道:你前儿送你姐姐们的,我已得了;今儿你亲自又送来,可见是没忘了我。只这个就试出你来了。戒指儿能值多少,可见你的心真。史湘云道:是谁给你的?袭人道:是宝姑娘给我的。

史湘云的戒指未必是自己得的。十有八九还是花钱买的。她在自己家女红繁重,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说,尤其史湘云性格爱动不爱静,必然常感拘束,弄到戒指送到贾家,就是提醒贾家还有她史湘云,令她们想起来,接她来贾家住一段散散心。

史湘云戒指不但给贾宝玉等主子,连奴才都有。而且史湘云给的人特别用心,鸳鸯、金钏儿、平儿、袭人四个服侍的主子是荣国府最有权势的人。和这四个人搞好关系,可以让她们经常提点着主人,想着接她来贾家。由此也可知史湘云在家里如何苦法,她盼望着来贾家和姐妹们一时欢乐多么迫切。



【二】

史湘云在家里不如意,薛宝钗最早知道。可能贾母王夫人等也知道,但是大人不留心小孩的烦恼,也就不在意。薛宝钗知道后难免会有物伤其类的感触,以她玲珑剔透的心思一定猜到史湘云的想法。但作为客人,她不可能经常在贾母王夫人面前提议接史湘云来贾家住。所以,她将戒指转送给了袭人。

袭人是贾宝玉的贴身丫头。得了戒指,宝钗只需要提醒戒指是史湘云给的,必然可以通过袭人提醒贾宝玉时常想着史湘云,求贾母接她来住。宝钗可说是最了解史湘云巴巴送几个不贵重的戒指的原因。

戒指戴在手上,每天能看无数遍。每次看到都会想起史湘云,也增加了史湘云被接来贾家的几率。此举与薛宝钗将薛蟠带回来的土产转赠给林黛玉如出一辙,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

薛宝钗此举还有一个目的是拉拢与袭人感情。宝钗一直致力于搞好与怡红院关系,袭人更是她极力拉拢的对象。宝钗经常来往怡红院,除了与宝玉闲聊,更多是与袭人来往。

宝钗对袭人另眼相看,与她交往也是费尽心思。明明丫头莺儿就是打络子高手,偏偏求袭人帮忙打结子,更愿意替史湘云代袭人做鞋。包括转赠袭人戒指,都是送出善意。功夫不负有心人,薛宝钗一系列举动,轻易博得袭人好感: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她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

袭人如此替宝钗说话,显然宝钗博得她的好感。而且两人对贾宝玉的劝导和认识有共同语言。虽说薛宝钗行事比较功利,但却更具备烟火气,比较起来,谁还不是汲汲营营为自己打算,只是我们做得不如宝钗好罢了。而她能体会史湘云的心思,并为之筹谋更与自己有利,一举两得,不得不令人佩服她为人处事的能力。很多人鄙视宝钗大可不必,扪心自问,在职场,有多少人想如宝钗一般而不能?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解读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本人鄙視陰謀論者過度歪解紅樓夢的做法。所以只從正常人的角度出發理解寶釵把史湘雲送的第一批專門給姑娘們的戒指轉送了襲人,是怎樣的考量。

首先說明寶釵並沒有跟史湘雲一樣把襲人當成奴才、丫頭。雖然寶釵行為舉止端莊守禮,但是絲毫不在意把自己的新衣服給丫頭做裝裹用,已經說明寶釵並沒有看低下人奴才們。

史湘雲幼時寄養在賈母屋裡,同寶玉也是同吃同宿的。那麼襲人當時就是賈母貼身的大丫頭,自然跟史湘雲很熟悉,也應該經常帶著他們玩。所以才有那一段史湘雲跟襲人敘舊的話。史湘雲兒時是個嘴甜會哄人的小孩子,經常纏住襲人姊姊地叫著,讓她給梳頭髮。按說貼身大丫頭都是傳達命令、看著小丫頭們做事的。伺候賈母都未必要事事親力親為,更何況是史湘雲這個有自家奶媽和貼身丫頭翠縷的小姑娘?所以年紀小小的史湘雲應該很喜歡這個大姐姐襲人,非要央告她伺候梳洗。這段細節描寫也透露史襲二人情誼深厚。那麼這次送禮物只給姑娘們,卻漏了襲人。把她安排在第二次送戒指的丫頭們中。這說明史湘雲已經長大懂事,在叔嬸和嬤嬤們的教育下有了主僕尊卑之別的觀念。感情再好、再熟捻,不可僭越,失了身份。

所以才有襲人開場那段揶揄史湘雲如今姑娘大了,也擺起了小姐架子的玩笑話。雖然是戲言,也有真實的想法在其中。

那麼寶釵讓出了自己的禮物是何意呢?其一,史湘雲送禮物給賈府姑娘們是因為經常藉著賈母這層關係來府上打擾。薛寶釵並不是賈府的主子姑娘們,當然沒理由受這份禮。同樣情況,對比一下黛玉處理宮花之事,可見寶釵比黛玉更通情達理,時刻知道親疏遠近客居的身份。絕對不會住久了就自己不把自己當外人了。額外借光兒受了賈府客人送主人家姑娘們的禮物,還夾槍帶棒挑理。

那麼收到禮物又不能退回。只有轉送襲人,也是幫史湘雲做了人情。因為知道史襲二人情誼不同一般主僕,怕襲人因此寒心,認為史湘雲終究是看低自己。寶釵未料到史湘雲還會第二次送大丫頭們一樣的戒指。本來替史湘雲安撫了襲人,卻又讓史自己給說漏了。

寶釵為人體察人情入微,最能理解他人感受。所以才能無形中處處想著護家人姊妹們周全,盡量避免生出嫌隙。送黛玉燕窩要避開眾人,接濟岫煙也要悄悄的,替史湘雲請客還是要瞞著,對賈環跟寶玉一樣無嫡庶之分對待,對趙姨娘也尊重有禮。因此史湘雲才有一番感慨,有寶姐姐這樣的親姐姐,即使沒了父母也無所謂。


燈籠果


《红楼梦》中有一回的回目是这样写宝钗的“时宝钗小惠全大体”,那是讲李纨、探春、宝钗三人一起管家的时候,探春要改革园中的租佣,以便开源节流,而宝钗更主张对那些承租者要给以实惠,让他们更愿意去干,并且能够干好。

其实,宝钗这样的小惠可不止一回两回。她拿湘云送给她的戒指转送给袭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小惠于袭人,赢得袭人的好感。

一、宝钗不爱戴珠宝首饰。

这在书中有多处表示过,她不仅自己不戴,对相关人士佩戴也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说看到岫烟佩戴了探春送给她的玉佩,宝钗的意思也是别戴。说自己这样的东西多呢,可是从来都不戴。以素检朴素为好。以至于岫烟恨不得赶忙回去摘掉。宝钗又告诉她,既然是探春送的,别急忙摘,让探春知道故意而为之反而不好。这其实反应了宝钗的做人原则,她自己如此,对尚未过门的堂弟媳也如此。所以湘云送给她的戒指对她来说没啥用,留着也是浪费。

二、宝钗知道湘云和袭人的关系。

湘云和袭人可以说是最早的主仆关系,打小就由袭人服侍她,关系亲近。所以,将湘云送给她的东西转赠给袭人,这也拉近了湘云和袭人的关系其实,我们知道,当湘云知道宝钗将戒指转赠给袭人,不仅不没嗔怪宝怪,而是表示了大赞。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有妨碍的。”在这里,湘云把宝钗的好上升到了跟亲生父母同等地位。

三、宝钗事先并不知道湘云还会给袭人带戒指。

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湘云,却有另外一番缜密的心思。她生怕给丫头们带了戒指下人弄不清谁是谁的,特地等自己来的时候亲自带来。而且书中并没有讲她给宝钗黛玉的戒指和给鸳鸯袭人等的戒指有什么区别,可见,在湘云眼里,并不把等级观念表现得那么强烈。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湘云个性中的另一面。

《红楼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用这些看似平淡的细节,串起了一个个美好的故事,而我们在看故事的时候,会因此而沉醉其中。一枚戒指,或许于宝钗和湘云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却展现了她们人性中的那份美好。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苏小妮


湘云送给宝钗戒指证明在她心里拿宝钗当朋友,虽然此时的湘云家境已不如从前,戒指可能已不值多少钱,但却是一片心意,心意却被宝钗转手送了别人,可见在宝钗心里并没有把湘云当回事,甚至还不如宝玉屋里的丫鬟重要


彼岸花的第一滴泪


穷人无外交,任何时候只有对等的实力才能获得对能的友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