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湘雲的戒指被寶釵轉送給襲人,這體現了怎樣的人情世故?

VIP-linxi


湘雲的戒指被寶釵轉送給襲人,這體現了怎樣的人情世故?

  簡而言之,就是湘雲不是傻白甜,也是個有心計的孩子,寶姐姐對她,沒有她想象中那麼好。

  我為什麼說湘雲也是個點心計的孩子呢?湘雲在賈府是個很特別的存在,似乎她從小在賈府住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地位一直逼近寶玉,甚至隱隱有作為候選人的意思,賈母派襲人服侍過她,算是很看重了,可是林黛玉一來,她馬上就回去了,之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出現,說她不受賈母重視吧,賈母又把翠縷給了她,也時常會接她來賈府住,令人疑惑的是,她在賈府又並沒有自己的住處,賈府不缺房子,賈母也不是不疼她,可是她卻只能跟著這個跟著那個住,來去如風。

  她父母雙亡,經濟拮据,所以哪怕是想做個東,都要寶釵代勞。她性格直率,有許多事情也是直來直去,但因為沒有惡意,眾人尤其是被說的人也都沒有責怪她,她最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潛質,是錦心繡口的嚮往者。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姑娘,送幾個戒指給姐姐妹妹們,也是很謹慎的。她得了幾個絳紋石戒指,特地打發了人送給姐妹們,寶釵林黛玉等人都有,而另外四個,她親自送了來,分別是給襲人鴛鴦金釧平兒,初看倒沒有什麼,不過就是幾個老面孔,可是細看就會發現這裡有乾坤,襲人是寶玉的大丫頭,鴛鴦是賈母的大丫頭,金釧是王夫人的大丫頭,平兒是鳳姐的心腹,這哪一人單拿出來,都是了不得的人物。湘雲親自送來,準備一個個地給,可見這孩子,也學乖了啊。

  不過令她奇怪的是,當她把戒指給襲人時,襲人說寶釵已經給了她一個,湘雲感慨這些個姐妹裡面,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自己要是有這麼一個親姐姐,就是沒有父母也沒什麼關係。這話說的,旁人都會感嘆這姑娘實在是太心實了。

  湘雲因為年紀還小,她能想到的必然不會太深,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來看,我覺得寶姐姐這次把送她的戒指轉送襲人,有些輕視湘雲或者說輕視戒指的意思在裡面。怎麼說呢,戒指這種小東西,放在賈府或者其他富貴人家,的確當不得什麼,就是個送送人的玩意兒,比如說南安太妃給賈府姑娘們的見面禮,就是金玉戒指,賈璉在外面歇了幾天,鳳姐就交待平兒要好好地看看,有沒有什麼戒指啊汗巾香袋什麼的情人送的禮物,賈府的丫頭們都穿金戴銀的,戒指的確不算什麼。可是一來湘雲經濟困難,能拿得出來的東西很少,二來正如襲人所說,戒指兒能值多少,心真才是最重要的。

湘雲送姐妹們戒指,雖材質一般,但是貴在心誠,她把寶釵當親姐姐,送戒指,是她的心意。可是寶釵轉手送給襲人,做自己的人情收買人心,這就有點過分了。也許在她心裡,這戒指實在不值什麼,送個給丫頭正合適。你可以說她是和湘雲關係好,東西轉手也不要緊,她不在乎這些脂啊粉啊花啊飾品啊,可是,元春端午賜禮的紅麝串,她第二天就戴上了在大觀園到處走動是幾個意思?是因為紅麝串更值錢?還是因為她和元春關係沒到那一步?其實不是的,關鍵在於送東西的人不一樣,元春是皇妃,送的東西別有用意,得宣示天下,湘雲是落魄侯爺家的孤女,送的東西也不值幾個錢,正好配丫頭使,反正她也不愛這些首飾什麼的,只要明晃晃的金鎖戴著就成了唄。

  湘雲一門心思替寶釵說話,甚至打擊林黛玉,可惜薛寶釵要離開大觀園,連招呼都不和她打一個,直接把她踢給了李紈,此後再不和她們玩了。似乎從前的替她做東,感慨她家艱難,都成了一場夢。湘雲雖瘋,卻也明白“臥榻之側,豈許他人酣睡”(湘雲語),姐妹們最終分道揚鑣,各奔前程,不過最後倒是同歸太虛,算是真正走在一路了。(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史湘雲在家不得意,也沒有多少月錢。難得得到禮物,不一定多珍貴,卻願意送給賈家上下諸人。史湘雲給薛寶釵的禮物還反被送給襲人,這其中的人情世故處處體現出湘雲和寶釵的不得已,值得說幾句。


【一】

史湘雲難得來賈家一趟,她自己在家裡生活不如意,每日女紅繁重,月錢不多,能得到的禮物也並不多。

史湘雲道:你不說你的話噎人,倒說人性急。一面說,一面打開手帕子,將戒指遞與襲人。襲人感謝不盡,因笑道:你前兒送你姐姐們的,我已得了;今兒你親自又送來,可見是沒忘了我。只這個就試出你來了。戒指兒能值多少,可見你的心真。史湘雲道:是誰給你的?襲人道:是寶姑娘給我的。

史湘雲的戒指未必是自己得的。十有八九還是花錢買的。她在自己家女紅繁重,對於一個小姑娘來說,尤其史湘雲性格愛動不愛靜,必然常感拘束,弄到戒指送到賈家,就是提醒賈家還有她史湘雲,令她們想起來,接她來賈家住一段散散心。

史湘雲戒指不但給賈寶玉等主子,連奴才都有。而且史湘雲給的人特別用心,鴛鴦、金釧兒、平兒、襲人四個服侍的主子是榮國府最有權勢的人。和這四個人搞好關係,可以讓她們經常提點著主人,想著接她來賈家。由此也可知史湘雲在家裡如何苦法,她盼望著來賈家和姐妹們一時歡樂多麼迫切。



【二】

史湘雲在家裡不如意,薛寶釵最早知道。可能賈母王夫人等也知道,但是大人不留心小孩的煩惱,也就不在意。薛寶釵知道後難免會有物傷其類的感觸,以她玲瓏剔透的心思一定猜到史湘雲的想法。但作為客人,她不可能經常在賈母王夫人面前提議接史湘雲來賈家住。所以,她將戒指轉送給了襲人。

襲人是賈寶玉的貼身丫頭。得了戒指,寶釵只需要提醒戒指是史湘雲給的,必然可以通過襲人提醒賈寶玉時常想著史湘雲,求賈母接她來住。寶釵可說是最瞭解史湘雲巴巴送幾個不貴重的戒指的原因。

戒指戴在手上,每天能看無數遍。每次看到都會想起史湘雲,也增加了史湘雲被接來賈家的幾率。此舉與薛寶釵將薛蟠帶回來的土產轉贈給林黛玉如出一轍,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

薛寶釵此舉還有一個目的是拉攏與襲人感情。寶釵一直致力於搞好與怡紅院關係,襲人更是她極力拉攏的對象。寶釵經常來往怡紅院,除了與寶玉閒聊,更多是與襲人來往。

寶釵對襲人另眼相看,與她交往也是費盡心思。明明丫頭鶯兒就是打絡子高手,偏偏求襲人幫忙打結子,更願意替史湘雲代襲人做鞋。包括轉贈襲人戒指,都是送出善意。功夫不負有心人,薛寶釵一系列舉動,輕易博得襲人好感:

襲人道:雲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得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得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她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

襲人如此替寶釵說話,顯然寶釵博得她的好感。而且兩人對賈寶玉的勸導和認識有共同語言。雖說薛寶釵行事比較功利,但卻更具備煙火氣,比較起來,誰還不是汲汲營營為自己打算,只是我們做得不如寶釵好罷了。而她能體會史湘雲的心思,併為之籌謀更與自己有利,一舉兩得,不得不令人佩服她為人處事的能力。很多人鄙視寶釵大可不必,捫心自問,在職場,有多少人想如寶釵一般而不能?題外話就不多說了。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解讀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本人鄙視陰謀論者過度歪解紅樓夢的做法。所以只從正常人的角度出發理解寶釵把史湘雲送的第一批專門給姑娘們的戒指轉送了襲人,是怎樣的考量。

首先說明寶釵並沒有跟史湘雲一樣把襲人當成奴才、丫頭。雖然寶釵行為舉止端莊守禮,但是絲毫不在意把自己的新衣服給丫頭做裝裹用,已經說明寶釵並沒有看低下人奴才們。

史湘雲幼時寄養在賈母屋裡,同寶玉也是同吃同宿的。那麼襲人當時就是賈母貼身的大丫頭,自然跟史湘雲很熟悉,也應該經常帶著他們玩。所以才有那一段史湘雲跟襲人敘舊的話。史湘雲兒時是個嘴甜會哄人的小孩子,經常纏住襲人姊姊地叫著,讓她給梳頭髮。按說貼身大丫頭都是傳達命令、看著小丫頭們做事的。伺候賈母都未必要事事親力親為,更何況是史湘雲這個有自家奶媽和貼身丫頭翠縷的小姑娘?所以年紀小小的史湘雲應該很喜歡這個大姐姐襲人,非要央告她伺候梳洗。這段細節描寫也透露史襲二人情誼深厚。那麼這次送禮物只給姑娘們,卻漏了襲人。把她安排在第二次送戒指的丫頭們中。這說明史湘雲已經長大懂事,在叔嬸和嬤嬤們的教育下有了主僕尊卑之別的觀念。感情再好、再熟捻,不可僭越,失了身份。

所以才有襲人開場那段揶揄史湘雲如今姑娘大了,也擺起了小姐架子的玩笑話。雖然是戲言,也有真實的想法在其中。

那麼寶釵讓出了自己的禮物是何意呢?其一,史湘雲送禮物給賈府姑娘們是因為經常藉著賈母這層關係來府上打擾。薛寶釵並不是賈府的主子姑娘們,當然沒理由受這份禮。同樣情況,對比一下黛玉處理宮花之事,可見寶釵比黛玉更通情達理,時刻知道親疏遠近客居的身份。絕對不會住久了就自己不把自己當外人了。額外借光兒受了賈府客人送主人家姑娘們的禮物,還夾槍帶棒挑理。

那麼收到禮物又不能退回。只有轉送襲人,也是幫史湘雲做了人情。因為知道史襲二人情誼不同一般主僕,怕襲人因此寒心,認為史湘雲終究是看低自己。寶釵未料到史湘雲還會第二次送大丫頭們一樣的戒指。本來替史湘雲安撫了襲人,卻又讓史自己給說漏了。

寶釵為人體察人情入微,最能理解他人感受。所以才能無形中處處想著護家人姊妹們周全,盡量避免生出嫌隙。送黛玉燕窩要避開眾人,接濟岫煙也要悄悄的,替史湘雲請客還是要瞞著,對賈環跟寶玉一樣無嫡庶之分對待,對趙姨娘也尊重有禮。因此史湘雲才有一番感慨,有寶姐姐這樣的親姐姐,即使沒了父母也無所謂。


燈籠果


《紅樓夢》中有一回的回目是這樣寫寶釵的“時寶釵小惠全大體”,那是講李紈、探春、寶釵三人一起管家的時候,探春要改革園中的租傭,以便開源節流,而寶釵更主張對那些承租者要給以實惠,讓他們更願意去幹,並且能夠幹好。

其實,寶釵這樣的小惠可不止一回兩回。她拿湘雲送給她的戒指轉送給襲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小惠於襲人,贏得襲人的好感。

一、寶釵不愛戴珠寶首飾。

這在書中有多處表示過,她不僅自己不戴,對相關人士佩戴也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說看到岫煙佩戴了探春送給她的玉佩,寶釵的意思也是別戴。說自己這樣的東西多呢,可是從來都不戴。以素檢樸素為好。以至於岫煙恨不得趕忙回去摘掉。寶釵又告訴她,既然是探春送的,別急忙摘,讓探春知道故意而為之反而不好。這其實反應了寶釵的做人原則,她自己如此,對尚未過門的堂弟媳也如此。所以湘雲送給她的戒指對她來說沒啥用,留著也是浪費。

二、寶釵知道湘雲和襲人的關係。

湘雲和襲人可以說是最早的主僕關係,打小就由襲人服侍她,關係親近。所以,將湘雲送給她的東西轉贈給襲人,這也拉近了湘雲和襲人的關係其實,我們知道,當湘雲知道寶釵將戒指轉贈給襲人,不僅不沒嗔怪寶怪,而是表示了大讚。湘雲笑道:“我只當是林姐姐給你的,原來是寶釵姐姐給了你。我天天在家裡想著,這些姐姐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麼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有妨礙的。”在這裡,湘雲把寶釵的好上升到了跟親生父母同等地位。

三、寶釵事先並不知道湘雲還會給襲人帶戒指。

平時看起來大大咧咧的湘雲,卻有另外一番縝密的心思。她生怕給丫頭們帶了戒指下人弄不清誰是誰的,特地等自己來的時候親自帶來。而且書中並沒有講她給寶釵黛玉的戒指和給鴛鴦襲人等的戒指有什麼區別,可見,在湘雲眼裡,並不把等級觀念表現得那麼強烈。從這裡我們看到了湘雲個性中的另一面。

《紅樓夢》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它用這些看似平淡的細節,串起了一個個美好的故事,而我們在看故事的時候,會因此而沉醉其中。一枚戒指,或許於寶釵和湘雲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卻展現了她們人性中的那份美好。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湘雲送給寶釵戒指證明在她心裡拿寶釵當朋友,雖然此時的湘雲家境已不如從前,戒指可能已不值多少錢,但卻是一片心意,心意卻被寶釵轉手送了別人,可見在寶釵心裡並沒有把湘雲當回事,甚至還不如寶玉屋裡的丫鬟重要


彼岸花的第一滴淚


窮人無外交,任何時候只有對等的實力才能獲得對能的友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