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戰國時期明明趙國境內也有路可以進入秦國,為何六國卻傻傻地硬攻函谷關?

天眼觀世界


戰國時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六國聯合攻打函谷關的事情,很多人就是不理解了,為什麼六國硬要從函谷關打呢?我們可以看到戰國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六國一共攻進函谷關就沒有幾次,但是為什麼六國還要傻傻的從函谷關打呢?就沒有別的路了嗎?

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從東邊進入關中,除了函谷關好像確實沒有什麼好的路可以選擇了。

戰國一開始的時候進入秦國的關中之地,是有幾個選擇的,一個就是函谷關,其二就是從運城盆地渡過黃河進入關中,其三就是翻過秦嶺從漢中進入關中,其四就是從武關如關中,其五就是從雲中南下入關中。在這裡有幾個選擇是有成功的案列的。

首先就是從運城盆地進入關中,當年吳起佔領秦國的河西之地就是這麼走的,但是當時最關鍵的是河東之地在魏國的手裡,所以能夠控制住山西高原,但是後來秦國佔領了河東之地之後,就不可能走這條路了,秦軍只要佔領山西高原,就算是有千軍萬馬也不怕了,而且還要度過黃河,當時的行軍條件來看,大軍過黃河是非常困難的。

其二就是翻秦嶺了,但是要從巴蜀之地,戰國中後期巴蜀之地就已經是秦國的了,一開始在這裡也有巴蜀幾個國家,而且當時巴蜀的蜀道想要翻過的話,幾乎是很難的,後世只有劉邦做到了,三國諸葛亮都沒有成功。

其三從武關,這條路可能是除了函谷關最好的選擇了。但是首先來說武關不適合大規模行軍,而且路程太遠了,武關一直在楚國的手裡,楚國也是太不爭氣了。後來劉邦入關中就是走的這條路,不過當時天下大亂,給了劉邦機會,當時戰國時代,從這條路幾乎是很難的,太窄,只要秦軍守住兩邊就進不來。

其四就是很多人說的從走河套平原,從雲中南下入關。這個成功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強大的騎兵,步兵肯定是不行的,路程太遠,要越過沙漠。後來的趙武靈王想過這條路,但是沒有實施。而且此時的騎兵也不像後來的那麼強大,雖然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有了騎兵,但是騎兵這個時候還不是主要的軍隊力量,一開始就是一個輔助兵種。這個時候也沒有馬鐙,大大減弱了騎兵的戰鬥力。而且長途奔襲,大規模行軍肯定是不可能的,小規模的話對於秦國造不成多大的威脅。到了秦昭襄王的時候還在陝北修了長城,基本上就斷絕了六國從這條路走的可能性了。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六國不停的“傻傻的”攻打函谷關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題目中所謂的【東方六國硬攻函谷關】(其實往往是五國)一共發生了三次,分別發生在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87年和公元前247年,為什麼要強調這三次函谷關戰役的時間呢?因為在此之前東方六國並沒有硬攻函谷關。換言之,在整個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東方六國(五國)有且只有在戰國後期才開始硬攻函谷關,在戰國中前期並沒有。這是就需要結合商鞅變法來看了:


商鞅變法改變戰國中後期的東西格局

在公元前350年-前330年,發生了持續整個商鞅變法時期的秦魏西河爭奪戰,最終秦奪魏之西河(關中平原洛水以東);公元前328年,秦軍進一步奪取魏之河東(晉西南)、上郡(陝北),從此徹底改變了秦與東方六國之間的割據形勢,形成了一個由關中平原、晉西南平原、崤函古道構成的完整戰略地形(見下圖)。再加上秦惠文王時期吞併巴蜀,整個秦國的戰略形勢發生了相對於商鞅變法前天翻地覆的變化。

函谷關後的崤函道相對於上黨、洛南的山地更容易通行

在商鞅變法以前,楚國可以從武關道吊打秦國,魏國可以直接在關中平原吊打秦國。但經過商鞅變法期間秦國的主動出擊拓張,諸侯們想要打秦國,就必須掂量掂量究竟是通過韓趙領土走上黨山地(太行山與太嶽山包圍起來的一片高原)划算呢?還是通過韓魏領土走函谷關背後的崤函古道划算呢?還是通過楚國領土走洛南山地(伏牛山、熊耳山、秦嶺等構成的山區)划算呢。顯然都比當年魏國直接在關中平原與秦國開戰要費勁地多。而函谷關後面的崤函古道,雖然也很險要,但好歹是一條比上黨、洛南的山地河谷更容易通行的河谷通道,往後過了桃林之塞(潼關前身)便能殺入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豈不美哉?

聯軍形式需要一個居中的集結地

在商鞅變法以前,魏、齊、楚三強任何一家都可以與秦國一對一單打,但在商鞅變法以及秦國領土倍增以後,東方六國必須聯合起來才能鬥得過秦國。那麼,聯軍的形式就必須考慮集合地距離各國腹地都不要太遠,那麼偏北的上黨山地(韓趙領土)、太原盆地(趙國領土),偏南的洛南山地(楚國領土)顯然很不適合聯軍集合,至少對於遠來者是不公平的。那麼,如此看來,也便只有居中的函谷關更適合作為聯軍集合後向秦國腹地進發的第一站。

攻破函谷關可以直搗咸陽

秦國的腹地位於關中平原,關中以北與以南的地塊完完全全就是秦國半個世紀以來剛剛取得的新領地,一來沒有關中平原開發程度好、二來不是秦國軍政核心所在地,聯軍既然搞這麼大的聲勢,自然是“直搗咸陽”的效果更為直接,帶來的利益也最大。那麼,硬攻函谷關顯然要比其他方式更為直接一些。

小結

綜上,在商鞅變法以前,魏楚等國攻擊秦國確實不走函谷關。但商鞅變法以後,一個秦國的國力逐漸等於東方兩三國,並最終達到實力佔據天下一半的水平。秦與六國之間逐漸體現為秦國主動東出、東方被動防守的形式,東方六國也便只有以聯軍的形式才能抵抗秦軍。而聯軍的形式又決定了聯軍必須在函谷關以東集結、並以秦都咸陽為目標,才能最划算地實現聯軍的【弱秦】目標。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三次東方五國聯軍主動伐秦都發生在函谷關下的情形。

覺得本答對您有所幫助的話,還望點贊轉發支持

如果您有獨到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如果您喜歡寒鯤的文字,可以點擊回答上方的頭像關注哦


寒鯤


“傻傻”倆字用得特別好,不過可能稍稍說反了。

先說一點題外話,由於明朝之後,軍民之間顯著的分離,明清兩代民間文化裡傳播的軍事知識是非常“喪心病狂”的,當然,如果要回溯的話,宋代就已經有這個端倪了。

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古典軍事概念”,其實多數出自明清兩代發端的傳統評書、話本和戲曲等等。

比如兩陣對圓,主將單挑,或者主將拿著幾百斤的兵刃……乃至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等等。

其實在軍事科學的意義上,哪怕是古代,“沒有攻不下來的險關”,只有綜合因素導致的無法完成這一作戰目標的情況。

換句話說,合縱的五國伐秦,進攻函谷關,本身並不能說傻,沒有打下來,只是因為各種綜合因素導致的,而不是說這險關就打不下來。

事實上,就在滅秦戰爭中,先入關中的劉邦在函谷關設防,項羽也輕鬆打下來了。

日後控制崤函谷地的潼關險隘,也曾多次被正面攻破。

我們回到問題上來。

那就得先看一下可選的進攻秦國的路徑,先借一下樓下的圖:

這是趙武靈王規劃的平滅林胡、樓煩之後,由北向南的進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秦國在北方對遊牧民族是早早就建立了山地城塞防線的。

比如烏氏塞,就是秦孝公之父秦獻公流亡回國的入關隘口,有人考證,也就是後世的蕭關,那麼,趙武靈王的計劃有沒有可行性呢?

在古義渠國(都城在今甘肅慶陽附近)存在的情況下,這個戰略還真有實施的可行性,不過在大量山地、草原地帶的行軍,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後勤支持,也就是說,大兵團是肯定走不了的,採取遊牧式的長途轉場,再在義渠的幫助下夾擊突破秦國的北山防線,不過整體來說,是一種戰略賭博,畢竟當時山高林密的地理環境,可不像地圖一樣平坦。

另外就是黃河的渡口,在山西面對陝西的南北向黃河一線,從北到南,知名的渡口就有不少,偏關老牛灣古渡(忻州市偏關縣)、西口古渡(忻州市河曲縣)、磧口古渡(呂梁市臨縣)、黑峪口渡(呂梁市興縣)、坪上渡口(呂梁市柳林縣)、軍渡渡口(呂梁市柳林縣)、孟門渡(呂梁市柳林縣)、禹門渡(河津市西北,也成龍門渡)、

吳王渡(運城市臨猗縣吳王村)、蒲津渡(永濟市西)、風陵渡(運城市芮城縣西南)、大禹渡(運城市芮城縣東南)、茅津渡(運城市平陸縣茅津村)。

理論上,這些渡口無處不可渡人,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山西北部地區的開發,在戰國時代並不充分,也就是人口、城邑稀少,也就意味著,你如果選擇山西北部的路線進入陝北,就要面臨距離自己後勤基地超遠、超長的補給線,而且沿路連可徵發的民夫都沒多少,擎等著餓死。

而這些渡口的興旺,恰恰是在宋遼,乃至於明代之後,因為人口和經濟的發展。

在春秋戰國乃至於秦漢之交,龍門渡,也就是秦國、魏國爭奪的“少梁”附近,蒲津渡,在魏國舊都安邑附近的兩大渡口,才是最主要的通路,比如韓信滅魏王豹,就是明著走蒲津,暗地經龍門渡過夏陽。

但是,這個地區,恰恰因為人口多,反倒成為防守方的軍事基地和後勤基地,輕易也打不下來。

與之類似的就是經南陽盆地從商洛進關中,一路打過去,打不下來嘛。

至於逆長江而上,入巴蜀,經漢中打關中,這個長途跋涉和遠征的難度,在當時的後勤情況下,可能也和登月差不多了。

所以,別覺得古人傻,之所以選擇那裡,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劉三解


戰國時期,地處西戎的秦國逐漸崛起,到了戰國中後期日益威壓函谷關以東六國。合縱連橫之士橫行各國朝堂之上。一旦合縱派得勢,遭受圍攻最多的便是強大的秦國。

合眾弱而攻一強,這裡面的一強即指戰國中期的齊國,以指貫穿整個戰國中後期崛起的秦國。只是蘇秦合縱而圍攻齊國取得了挫敗強齊的戰略目標,可公孫衍等人所組建的對秦合縱聯軍卻屢次戰敗。這其中既有秦國實力強勁的因素,亦是因為秦國所繼承的西周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山東六國聯軍始終無法攻克關中門戶函谷關。

那麼問題來了,入侵秦國的交通道路明明不止一條,關東諸國為何緊盯著函谷關不放而不嘗試從河套南下突擊秦國呢?要知道,後世的匈奴和突厥等草原民族都是走這條通道南侵中原王朝的。甚至在唐朝初年,突厥沿著這條道路,二十萬大軍直抵武功、涇陽一帶,引發了渭水之盟。

其實首要原因就是當時從河套繞道秦國後方存在行路難的問題。河套地區一直到了宋朝西夏年間依然是一片廣袤的草原,不同於當下的戈壁灘,那時的草原溼地意味著無路可走。除了逐水草而生的遊牧民外,軍隊是很難再四野青綠的地方不迷路的。戰國時期並無秦國直道那樣雄偉的工程,要想從草原奇襲關中,至少需要數月時間。而當時的草原存在許多被秦國和趙國趕到北方的遊牧部族,戎狄環繞,危機四伏,這對於以戰車為主的六國軍隊(趙國胡服騎射之前也以戰車為主力)來說,沒有機動性無異於自取滅亡。

不僅如此,六國地理位置迥異,三晉距離關中、河套等地較近,而遼東的燕國、山東半島的齊國、江漢地區的楚國距離太遠,糧草補給在路途中的耗損太大,平白無故的會增加了戰爭的負擔。

長途跋涉的繞道草原,還會讓秦國的情報體系有更多的時間去刺探有效軍情,或半道設伏、或以逸待勞,都可以輕易獲得戰爭的勝利。

另外,山東六國並非鐵板一塊。對秦戰爭最為急迫的是面臨秦國威脅最大的三晉,而燕國齊國長期同秦國較好,楚國雖是合縱長,但卻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利益。另外楚國國內派系林立亦造成外交政治上的弱智特徵。

諸侯聯軍如若前往函谷關,需經過實力較弱的韓國,韓國除了犒勞和開路之外別無怨言。畢竟生怕被秦國吞併的韓國,面對其他諸侯大國同樣需要謹小慎微。但如若走草原路線,大國部隊通往強大的趙國,顯然並不被其所答應,畢竟誰能保證這些國家中沒有人想要伺機掠奪自己呢?中世紀十字軍打出解放聖城的名義發動十字軍東征,到最後竟然演變為搬到掠奪同屬基督教的拜占庭,可見將本國利益寄託在他人身上是何等的愚蠢。

綜上所述,草原交通不便、行軍線路過長、戎狄威脅、行軍情報容易洩露以及各國合縱本就各懷心思等原因造成了合縱聯軍只能叩關函谷。秦國藉助強勢兵力,常常在利用函谷關耗盡聯軍耐心和潛力後出關奇襲,一戰之下往往潰軍千里。最終秦國憑藉強大的軍勢和高速運轉的君權體制統一天下,並北擊匈奴收復河套之地。


有魔氣歷史


六國合縱攻秦,都走函谷關並不是六國傻乎乎的,而是攻破函谷關後六國大軍可以長驅直入咸陽,沿途再無險關;並且函谷關離各國都近,有利於糧草運輸,有利於步騎車兵前進。如果從趙國境內攻入秦國,那是走的北部的九原郡及雲中郡,路途遙遠不利長途行軍,且要渡過黃河天險,攻破秦長城、再攻破離石要塞,最後穿越秦國北部廣大的領土,才能直逼咸陽。

秦國四面環山,中間為關中平原,易守難攻,東來之敵首選就是攻破函谷關,然後穿過崤函古道進入關中平原。秦國東南方向有武關,楚國可攻破此關,穿過姚林進入關中平原。秦國南有秦嶺,巴蜀二國可翻過秦嶺攻擊秦國。秦國北有黃河天險加離石要塞,三晉可渡過黃河再從離石要塞進入秦國本土。

從秦國的地理形勢看,六國合縱攻秦,只有走函谷關,才是距離最近,易於集結步騎車三軍,並且後續糧草易入輸送。列國合縱攻秦,也是攻破過函谷關的,最後一次五國攻秦,由楚考烈王為約縱長,春申君為統帥,最終在距離咸陽百里的蕞地被呂不韋率秦軍合圍,戰敗而歸。

如果各國聯軍從趙國境內進攻秦國:一是距離太遠,各國糧草運輸困難;二是趙國不會讓各國從趙國借道的,因為聯軍內部是不團結的;三是渡過黃河不利步騎軍三軍的行動;四是攻破秦長城、渡黃河、破離石要塞,在秦國境內才途行車,風險遠大於直擊函谷關。

其時六國合縱攻秦,最佳的辦法是各國各從不同的方向進攻秦國,同時從西部策反戎人,再從北部策反匈奴,從西南方向策反巴蜀二國,如此九路大軍齊攻,則秦人不戰自敗也。但是六國內部矛盾重重,並不團結,又相互防備攻擊,因此散六雖強,不敵混一之大秦!


大秦鐵鷹劍士


大家都知道,戰國中後期,秦國開始強大,引起其他六雄的戒心。在公孫衍、蘇秦等縱橫家的遊說下,六國共有五次合眾攻秦,除了公元前287年,齊、趙、魏、韓、燕五國聯軍攻秦因秦主動取消帝號,將前佔之溫、軹、高平歸還魏國,將王公、符逾歸還趙國,使得聯軍主動撤走之外,實際發生對抗的一共為四次。

第一次在公元前318年,在公孫衍倡導下,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第二次在公元前296年,在孟嘗君倡導下,齊湣王主盟的齊魏韓三國攻秦之戰,第三次為信陵君倡導的魏趙楚韓燕五國攻秦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47年,第四次是公元前241年趙國將軍龐煖倡導的趙楚燕魏四國攻秦之戰。

四次合眾之戰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戰役都是在函谷關或函谷關附近發生的。為啥東方六國的聯軍一定要選擇函谷關作為進攻秦國的通道呢?


函谷關在哪

既然函谷關這麼重要,那麼函谷關究竟在哪?

據記載,歷史上共有三個函谷關:古函谷關、漢函谷關、魏函谷關。秦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始建於西周時期,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南接秦嶺,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名函谷關。

函谷關是洛陽到長安的必經之地,它東西長7.5公里,沿途絕岸壁立,道路狹窄,“車不分軌,馬不併鞍”,易守難攻,可謂“一泥丸而東封函谷”。可以說突破了函谷關,關內的政權基本上也算是完了。春秋的崤之戰,發生位置就在函谷關。崤之戰後,西秦百年不得出關。由於它在軍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歷史上曾有16次大戰役在這裡發生,而當時秦也是派駐了重兵。


除了函谷關,還有其他選擇麼?

其實除了從函谷關入秦之外,至少還有三個選擇:

一、從運城盆地西渡黃河,進入關中;二、走蜀道越秦嶺,從漢中入關中,或越秦嶺先進隴西后入關中;三、走武關翻越秦嶺,從南陽入關中。


第一,從運城盆地西渡黃河,吳起就曾兩度在此攻秦。

公元前409 年,魏文侯以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的臨晉(即王城,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元裡(今陝西省澄城縣東南)並築城。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今陝西省華縣),攻克洛陰(今陝西省大荔縣西南)、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並築城。而秦國只能退守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並築重泉城(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南)加以防守。

這條通道,表面看正面寬度很大,是最適合進攻關中的。但是黃河在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秦軍只需要守住幾個渡口即可。而且從這一通道進入關中的前提,是要控制整個山西高原,至少也要控制運城和臨汾盆地才行。魏文侯時期有這個條件,所以經此道數次進入關中平原。後來河東被秦軍攻陷,這條入關中的捷徑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走蜀道越秦嶺,從漢中入關中。

楚漢爭霸時,韓信就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從蜀道翻越秦嶺進入關中地區的陳倉(今寶雞市東),一舉平定 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開始與項羽逐鹿天下。

第三、走武關翻越秦嶺,從南陽入關中。

走武關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路程,因為武關行軍路程比走函谷關要遠很多,另一個是需要分軍到函谷關,還要再佯攻函谷關的情況下能夠牽制住秦軍的主力。

秦末劉邦之所以能從武關先入關中,也是因為當時秦軍主力被項羽的軍隊牽制,才讓他撿了漏。

綜上所述,入秦的四條道都很難走。首先是函谷關,六國攻不破;河東和巴蜀被秦所佔,所以走蜀道越秦嶺和從運城盆地過黃河也行不通。

僅存的一個選擇就是走武關道,但是當時秦已經將楚的勢力趕出大山,楚國只能在今天的南陽平原到襄陽一帶苦苦支撐,所以武關並非楚國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此外楚國也不信任其他五國,是不可能同意五國從自己家裡過的。

因此,不團結的六國,除了死攻函谷關,沒有其他選擇了。


趣談秘聞野史


傻?傻才從趙國北境路線打秦國!除了趙武靈王!

我們先來看看趙武靈王是如何規劃的

趙武靈王的規劃是:五國軍隊主力攻打函谷關,吸引秦軍注意,趙國精銳軍團從包頭,雲中,九原一帶度過黃河,然後集結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像一把匕首一樣直接從北面經過陝北高原在十幾天內突襲秦國都城咸陽。

這個規劃要成功得有兩個前提,第一:要有強大迅速且有紀律的騎兵。第二:秦國不能知道,或者說知道了也來不及作出應對。

為什麼秦國不能知道呢?因為這條路太難走了,不是趙武靈王這種天生冒險激進分子和趙國強大的精銳騎兵支持,誰都不敢這麼玩。

這條路線上要經過的地方是陝北高原,現在的榆林市和延安市,還有關中與陝北的交界處銅川市。陝北高原基本不用佈防,溝壑遍地,戈壁縱橫,氣候非常乾旱,基本走過來就夠人受了,而且那地方當時還生活著諸多蠻族。

這種地形根本不適合騎兵大規模機動,但是不用騎兵,兩座肉眼能看見,對話能聽見的山頭你走一天都到不了,這種突襲情況下就別提後勤保障了。

而越過了陝北才是真正的考驗,我手邊正好有一本記載關中金鎖關的書,從這部書上,可以看出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小城市在拱衛關中的作用上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以上兩圖是位於陝西中部小城銅川市的一個關隘金鎖關的地形圖,如果要從陝北進入關中,無論你來自甘肅還是內蒙,都必須從這裡過,這裡兩個最窄的山口之間僅僅幾十米,古代關城尚在的時候,其險要可想而知。秦軍只要將關城關閉,任憑後勤就可以將來襲敵軍消滅。

這座號稱“榆塞秦關咽喉要地”的金鎖關僅僅是從陝北通往西安咸陽等地的上諸多關隘的一個,僅像金鎖關那樣的峽谷路段在銅川市就有十幾公里,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拱衛長安在後面的險地上修建了要塞仁智宮(後更名玉華宮),再往南,還有後世長安駐軍的大本營耀州,可以說一路上盡是艱難險阻。

在這條路上玩突襲,只能成功,一旦失敗,肯定全軍覆沒。

所以,這種大開腦洞的突襲,只有趙武靈王這種軍事天才敢於規劃,但後來,就算是趙武靈王,依然沒敢實施,那麼對比之下,其他人還是臉撞函谷關比較划算,最起碼輸了還能跑。


扣毛


這問題很好回答,為啥日本不過黃河打陝北?

因為黃河不好過啊,連日本人都過不了,更別說2000年前的戰國人了

黃河由黃土高原進入中原平原,剛好是中國第二階梯進入第三階梯。海拔由2000多米降低到200多米,黃河落差大、水流湍急,並不適合大型船舶過河。

要過也只能用這種小船過,日本人也是有打算過河的。

這種小船目測能搭20人,過10萬大軍需要5000艘?!

納尼!要5000艘?就算反覆運載,一艘船跑10趟,也需要500艘吧?10萬大軍在山西造500艘小船,這就是日本人不過黃河的原因。

說回戰國,那就是10萬大軍在趙國造船。造500艘小船,秦軍會眼看著無動於衷嗎?

秦軍在變法前,在函谷關還在魏國手裡的時候,就能通過黃河攻打東岸了。參考秦獻公的石門之戰。

就算秦軍不過河,六國聯軍過河的時候遇到秦軍射箭···那也受不了


銫媒體


關東六國攻秦確實可以不經過函谷關,當時除了從函穀道入秦之外,至少還有三個選擇,並且在歷史上都有成功的案例。

第一、從運城盆地西渡黃河,進入關中;

第二、走蜀道翻越秦嶺,從漢中入關中;

第三、走武關翻越秦嶺,從南陽入關中;

逐個來分析可行性


第一、從運城盆地西渡黃河,當年魏文侯就是這麼幹的!

公元前409 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隨後吳起兩度攻秦,將秦軍打到洛水以西不敢迎戰。

這條通道,表面看正面寬度很大,是最適合進攻關中的。但是黃河在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秦軍只需要守住幾個渡口即可。而且從這一通道進入關中的前提,是要控制整個山西高原,至少也要控制運城和臨汾盆地才行。魏文侯時期有這個條件,所以經此道數次進入關中平原。後來河東被秦軍攻陷,這條入關中的捷徑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走蜀道翻越秦嶺,從漢中入關中。這個成功案例是劉邦。即著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後來的諸葛亮也是此路數,只不過沒有成功。不過當時巴蜀之地已經被秦國攻陷,此路也不通。

第三、走武關翻越秦嶺,從南陽入關中。後來的劉邦就是這麼幹的!

走武關道也是一個選擇。但是走這條路比較麻煩,因為行軍路程太長了(比走函谷關要遠很多)。所以走此道,必須要有一定的兵力在函谷關牽制住秦軍的主力部隊。否則關東六國很難攻克武關。後來劉邦走武關先行入關中,也是藉著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他撿了個便宜罷了。所以這條道可以作為備選路線,供關東六國在函谷關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在此地佯攻分散秦軍的兵力。


綜上所述,入秦的四條道都很難走。首先是函谷關,六國攻不破;河東和巴蜀被秦所佔,此兩路不通。僅存的一個選擇就是走武關道,但是當時佔據南陽盆地的楚國又不爭氣,單挑打不贏秦國(楚國是不可能同意五國從自己家裡過的)。因此等於六國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秦軍養精蓄銳出函谷燒殺劫掠,打了敗仗之後就退回去憑堅固守,拿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後來趙武靈王橫空出世,他的軍事改革將趙軍由傳統的步兵和車兵變為騎兵。經此一改,趙軍有了遠距離奔襲作戰的能力。於是趙武靈王破天荒的想出了一條繞過函谷關,從雲中迂迴滅秦的路線。這個想法在當時來看是極具有想象力的。如果趙武靈王不死的話,他的成功幾率並不小。

備註:趙武靈王的策略是率騎兵由雲中南下陝北,當時的陝北還不像現在這副模樣,環境還不算太差。由於騎兵行軍速度快,可以做到速戰速決,就算拿不下咸陽,撤退往回跑也能比較從容。至於說後勤,不管打什麼仗,後勤都是大問題。從別的關隘進攻,一樣有很大的後勤負擔。



不過平心而論,趙武靈王這個想法也有幾個問題。首先是趙軍的奇襲能力雖然不錯,但是未必就能夠殺傷秦軍的有生力量。因為戰國後期的戰爭,其實並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關鍵是能不能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能不能多殺敵的問題。如果秦軍保存實力,即使趙軍偷襲了咸陽,也不可能把秦國連根拔起。頂多就是讓秦國人難受一段時間,緩解一下秦國對六國的壓力。(就像匈奴對漢朝的侵襲一樣)

因此就常理而言,趙武靈王的這種戰術就類似於現在的斬首行動,偷襲秦國可取,但想滅掉秦國則很難。後來燕國攻齊時,樂毅佔了齊國七十多城,齊國全境大部淪陷,僅存兩座城池還在抵抗,結果還是讓齊國順利翻盤了。這也說明在那個時代,想靠奇襲滅國,而且還是大國,成功率不高。(並且中國歷史上也沒有一個朝代或者大國因為被斬首了,然後整個政權就沒了的案例)

後來秦昭襄王還在陝北修了一道長城,等於把趙國從雲中奇襲的路線給堵住了,斷了趙國奇襲的可能性。

其次,長途奔襲的可變因素太多,對統帥的要求也很高。趙武靈王是的能力自然沒問題,但是趙國其它的將領未必就有這個水平了。通觀趙國曆史,有長途奔襲能力的統帥級大將,也就是後來的李牧了。如果趙武靈王去世,他的這個迂迴包抄的想法肯定要被無限期擱置。因為沒有合適的統帥人選。(後來也確實被擱置了)

第三,最最關鍵的一點。六國之間一點都不團結!站在我們後世角度來看,秦國是六國唯一的威脅。但是以當時的角度看,其實六國之中的任意一國也把其它五國當作競爭對手。這六國之間的關係,說句難聽的,屬於典型的狗咬狗,一嘴毛。

比如說趙國和秦國長平之戰時,秦趙雙方都打的要崩盤了。最外行的戰略家都明白,秦國和趙國互毆時,其它五國只要在秦國的補給線上捅一刀,秦軍立馬會全線崩盤。但是五國就是沒有一家去幹這個事,因為五國君主都不希望趙國和秦國能完勝對方,都在翹首企盼秦、趙殺個兩敗俱傷,他們再去撿便宜。這就說明在五國的眼裡,秦國是一號威脅,趙國是二號威脅。這一對大小魔王都不是好東西。然而結果讓所有人都傻眼了,大家都沒有想到趙國會敗的那麼的慘。

後來秦國企圖滅趙,發動邯鄲之戰後,其它幾國才覺醒過來,認為還是要救趙國。因此在信陵君的操作下,魏軍首先趕到戰場,緊接著楚國的援軍趕到。魏、楚聯軍乘秦軍圍攻邯鄲之際,對著秦軍的背後一頓猛攻,殺得秦軍丟盔棄甲。韓軍和趙軍的加入,這四國組成了四國聯軍對秦軍一頓狂揍,將秦國在河南、河東的勢力基本上掃清了。秦軍死傷三十萬,退守函谷關,不敢迎戰。從秦惠文王開始侵蝕的六國領土,損失了一大半。




這個時候如果四國聯軍加把勁,秦國肯定更加的難受。然而關東六國就是這麼搞笑!四國聯軍在破秦後,迅速開始內訌。首先是魏軍臨陣反水,從前線調回偷襲韓國;楚國看到魏國反水,它也立馬反水,派兵去打魏國,結果就是楚、魏聯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而韓國和趙國對魏國也是很提防,不敢信任魏國。(魏國在打退秦軍後,在四年之內把齊國、燕國和韓國打了一個遍,小小的中興了一把。成功的把諸侯對秦國的仇恨吸引到它的身上了)

由此也看得出來,秦能滅六國,除了秦國自身強大之外,六國之間那種狗咬狗,一嘴毛的塑料姐妹花關係也是秦國能吊打六國的關鍵因素之一。

備註:六國之所以要齊集於函谷關,主要原因就是相互不信任。與秦國接壤的趙國和楚國不會允許大批別國軍隊深入本國腹地。所以關東六國想要集結起來合力抗秦,只能到周天子所在的洛陽集結,因為這是周天子的地盤。然後從洛陽向西進發,先攻破函谷關後,再一步一步的來。


總的來說,關東六國在戰果後期與秦死磕於函谷關,無非就是三個原因:

第一、關中乃四塞之地,秦滅了巴蜀,並在陝北構築長城,六國很難從別的地方繞道進入秦境。函谷關是當時最近,也是最利於後勤供應的一條路。走其它的路線,補給線太長,其實沒有函谷關方便。

第二、六國之間不團結。山東六國想要聯合抗秦,大隊人馬不論是在河東突破黃河防線,還是轉道楚國翻越秦嶺,都要經過趙國和楚國的腹地。趙和楚不信任其它四國,唯有函谷關東面的洛陽(周天子轄地)是一塊中立區,比較好協調六國軍隊。如果關東六國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吊打秦國,不需要死磕函谷關,但關鍵六國沒有統一的指揮,那就只能在函谷關想辦法了。

第三、歸根到底,六國的實力不如秦國。戰國早期的魏國,實力強盛,直接從黃河就能西渡關中,打的秦軍哭爹喊娘。那個時候的函谷關毛用都沒有。戰國後期,六國的實力都不如秦國。所謂的六國合力伐秦,其實就是仗著人多壯膽子。六國自己心裡都很清楚,伐秦只是個幌子,為自己爭取利益才是關鍵。比如信陵君死後,五國伐秦不利(齊國沒去),聯軍統帥立刻調轉槍口對準齊國,把齊國殺的是莫名其妙。這說明六國君主心裡都很清楚,滅秦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聯合伐秦只是一個幌子,為自己苟延殘喘續命罷了。


尾聲:其實在第五次合縱攻秦之戰時,關東聯軍就改變了戰術,放棄攻打函谷關的計劃,採用當年魏國的辦法,就是西渡黃河,直接攻秦的河西之地。結果聯軍中的楚國戰敗,其它四國瞬間瓦解,不戰自潰。因此所謂的秦國固守函谷關,六國拿它沒辦法,只是給失敗找一個藉口罷了。伐秦不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六國聯軍同床異夢,協同不力。這個關鍵問題不能解決掉,哪怕秦國沒有函谷關,六國也不是秦國的對手。


Mer86


這麼說吧,看一下秦國的地形,你就可以明白了。在古代,山水是天然屏障。秦國四面環山,擁有廣闊的縱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要攻進去絕對不容易,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不論古今,打仗靠的是一套綜合的系統,包括兵源素質,軍隊數量,後勤保障,朝廷運轉等等。只能從函谷關進兵,是有特殊原因的。古代打仗,後勤保障是極大的問題,如果大部隊遠途奔襲,後勤跟不上,很容易被敵軍困死。但如果是小部隊騷擾,又容易被殲滅。六國合縱,既然合作,就要找一個共同點來調配兵力和物資,這樣才有更大把握打敗秦國。函谷關明顯是最好的選擇。列國合縱,也攻進過函谷關,說明集中優勢兵力攻打函谷關是可行的。另外,北方的趙國也聯繫過少數民族攻打過秦國,楚國也從商於之地進攻過秦國。只是因為各種原因,失敗了。



另外,還有一個政治層面的考慮,那就是大國都希望小國在前面抵擋秦國銳士,自己完成收割和搶地盤。六國合縱,也僅僅是利益上的關係,楚國齊國趙國肯定希望韓國和魏國在前面當馬前卒。選擇函谷關正好也可以實現這個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