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和熱情,並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戳左上角藍字關注“毛毛蟲Claire”,一起說說心裡話

點擊右上角【●●●】菜單欄

不再錯過任何精彩推送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對從前後悔,對現在焦慮,對未來迷茫

上個禮拜和組裡人聚會,我和一批博士生聊了一晚上的天。

三杯兩盞,酒後交了心。

令我感到很意外的是,他們之中,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當初選擇讀博深造的目的是什麼。

十中有五六個都表示不大喜歡現在的崗位,對未來感覺很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有一兩個有明確目標的,也都因為各種因素拖延著,最後不了了之。

似乎,大家都陷入了一種“不甘現狀又不肯努力的”的焦慮。

這種焦慮是無可救藥的,會把我們向深淵越拖越深,也就是變得越來越“喪”。

就我身邊的人來說,也只有極少數特別幸運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的天賦和熱情,並且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了下去,水滴石穿,最後成為了一個領域的拔尖者。

而大多數人,不過是幹著差不多的工作,領著差不多的薪水,過著差不多的日子,發著無窮無盡的牢騷而已。其實,有時候,我們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忙碌不已。

冷漠、高壓、焦慮,這些都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關鍵詞,而熱情、天賦、活力彷彿是一件件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

那麼,到底如何改變自己平凡而喪的生活呢?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在試錯成本低的時候,儘可能去犯錯吧

我一個朋友,在別人看來,她就是西方人眼裡典型的“中國式虎媽”。

孩子才剛上小學一年級,小提琴、芭蕾舞、繪畫、鋼琴、奧數、聲樂……大大小小雜七雜八的興趣班報了八九個。

我們都以為她家的孩子不堪重負,沒有童年了。

可是,上次她和我說,孩子自從獲了某大賽金獎後,現在每天不要人監督,自己練琴好幾個小時,很有興趣,已經愛上鋼琴了。

而她也早早地把別的興趣班停掉了。一開始以這種強迫的方式,也就是為了挖掘自己孩子身上的天賦。

她沒有像別的家長那樣,把孩子送去上課後就不聞不問,而是每次都詢問孩子對這些東西的理解,是否感興趣,也會和老師積極溝通,看孩子在這方面有沒有靈性。

在早教這一方面,她很明白:越早犯錯,錯誤影響越小,糾正的成本也越低。

我一個大學同學,雖然在童年時代沒有這麼遠見卓識的家長,但是他在大學後一口氣報了五六個社團,還參加了學生會。

半年之後,就當我們都以為他的睡眠和精力都嚴重不足的時候,他就退掉了除了辯論隊之外的一切社團。

畢業的時候,他已經是我們當地高校聯盟的有名辯手,思辨能力已經被鍛鍊得很強,現在做新媒體風生水起。

而這也是他真正熱愛的事業,照他的話來說:“愛上工作,是我遇到的最幸運、最浪漫的事了。

我每次想起來他都會感慨萬分,在別人虛度光陰的大學四年裡,他用最低的試錯成本和學費,獲得了性價比最高的回報。

看這兩個例子會發現,無論找到的是早是晚,我們都有自己的天賦。

多嘗試新的東西,多去試錯,總會有新的收穫,和自己的天賦不期而遇。

愛默生說過: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不要由於羞澀而縮手縮腳,

生命就是一場實驗,

你嘗試得越多,就做得越好,

如果道路有些艱難,會把衣服弄髒弄破怎麼辦?

如果因失敗而再次跌入深淵怎麼辦?

勇敢地站起來,絕不能因害怕再次跌倒而放棄前行。”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我很喜歡《三傻大鬧寶萊塢》這個電影,每年都要刷個一兩遍。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裡面的配角法涵從小理想做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但迫於家裡壓力,大學還是讀了工程學。

由於一心熱愛著攝影,法涵對工程學提不起一點興趣來,每次考試也都是倒數墊底。

工程師在印度是很體面的工作,印度理工學院也是多少人擠破頭想進的頂尖學府。

可是最後,在主角蘭徹的開導下,法涵放棄了面試的機會,和父親表明自己的理想,畢竟:“Real life is risk taking.”

法涵還是得到了父親的認可,最後,他成為了著名的動物攝影師。

很多人都聽過“一步踏錯,萬劫不復”的說法,被這個說法感染了,就導致對任何的選擇慎之又慎。其實,越年輕的時候,就越要大膽放肆的去做一些事(當然是在法律範圍的允許範圍內),這些看似不理智的選擇,有時候能幫助你發現自己真正的熱情和天賦所在。

天賦是人人都有的東西,但是必須要靠不斷的磕碰和嘗試,它才會逐漸顯露出來。

簡單點說,就是“瞎折騰”。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沉沒成本——讓我們不再勇敢

那天吃完飯後,一個在飯局上怯怯懦懦,一直沒開口說話的小姑娘給我打電話:

她其實一點也不喜歡科研,最大的愛好是烘焙,一直想回國開一個蛋糕房。

她平時說話聲音很小,說起烘焙的時候,電話那頭的聲音聽起來格外精神,我彷彿都能看到她眼睛裡冒的小星星。

我問道:“那為什麼不去做呢?”

她語氣中不掩失落:“沉沒成本太大了。”

沉沒成本,這是一個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度過程中會用到的概念。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應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簡而言之,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對於這個小姑娘來說,她放棄科研而轉投到烘焙上的沉沒成本,就是她這些年在學術上付出的心血努力,以及她的家庭為海外求學多年支付的高昂費用。

所以她給自己下了一個悲觀的定論:“我不敢的,爸爸媽媽也不會同意。”

讓我們不敢做出改變的原因通常有這兩個:

第一,是對“沉沒成本”過分眷戀。所以就維持原來的錯誤,造成更大的損失;

第二,是害怕走向沒有效益產出的“沉沒成本”而不敢投入。

生活中讓我們不忍割捨的機會成本有很多,舉幾個例子:

看到一半的電影其實爛到了極點,但是為了電影票的錢,情願留下來堅持到電影結束……

其實沒有多喜歡交往多年的戀人,但是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已經對對方付出了很多了。所以還是對對方的各種缺點一再容忍,好幾次都突破了底線……

衣櫃裡的衣服其實有很多都不再合身,水洗過多次,材質也變得不好了。但是想起當時買的價格,寧願把衣櫃塞滿穿不了的衣服,也不願意斷舍離……

不要讓我們現在的決定被過去綁架。

更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想成為誰,想要做什麼。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遲開的向日葵》

改變一點點:走一步,再走一步

回到這個小姑娘的困境上。

她既不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可以在眾多興趣班中挑選,也不是我那個大學同學,有大把時間可以任意揮霍了。

那麼,她該怎麼做出改變呢,去追尋自己的天賦呢?

首先,我建議她先要正視現實,要搞清楚成功和失敗背後的真正含義。

我問她,回國去做烘焙,不論最後銷售額是好是壞,她都會感到真正的開心嗎?

她猶豫了,然後說,烘焙其實只是她的業餘愛好而已,她沒有受過系統訓練,水平也僅限於朋友圈被贊。

在邁出勇敢的那一步前,很多人都是這樣看不清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最後跌得很慘。

很多人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不足。

沒有實際行動匹配的理想,只能是鏡花水月,只不過是對現實生活的逃避而已。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我給她舉了《破產姐妹》的例子。

同樣是烘焙生意,卡洛琳為了他和麥克斯的小蛋糕理想付出了無數努力——從勸說喪喪的麥克斯燃起鬥志在餐廳賣小蛋糕,到為她們印製名片,積極推廣生意,到最後為了可以讓麥克斯上烘焙學校,願意自己打工付學費……彷彿無時無刻不充滿活力和幹勁。

卡洛琳焦慮嗎?

無時無刻不是想重回上流社會的卡洛琳是焦急的。

但是焦慮?我想她不會。

因為一個目標明確而為之努力奮鬥的人,能看到自己每天一點一滴的努力,所以根本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

樂觀大膽,腳踏實地——這是卡洛琳,也是每一個追夢者應有的樣子。

後來經過討論,她決定先在現在的崗位上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試用期之後再重新審視自己對科研的熱情。同時,業餘時間去當地的蛋糕房當兼職學徒,因為畢竟業餘愛好和把愛好做成事業,是完全兩碼事。

在這個重大決定上,她想反覆思量,才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

開始試錯吧,不要因為害怕失敗就縮手縮腳,但是同時也要認清自己的價值和現實,然後就放開膽子去做吧,其實一切都沒有那麼難。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PS:其實想說的話還挺多,比如大家一定還會想知道,如何讓自己一直對工作和學習飽含熱情不知倦怠;如何像那些成功人士或學霸一樣一直神采奕奕,精力旺盛。

下次有時間就想聊聊這個話題,和大家分享下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

一些碎碎唸的心裡話

愛你們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下次見,2019年,還很新呢!

|福利時間

人人都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大腦和埋藏在深處的天賦,必須要靠不斷的磕碰和嘗試,它才會逐漸顯露出來。

轉發本條至朋友圈,截圖發送到後臺,抽三位天賦迥異的小夥伴兒送【讓大腦自由:釋放天賦的12條定律(經典版)】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 好文推薦 ·

· 往期回顧 ·

碎碎念|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點擊“閱讀原文”,和毛毛蟲Claire說說心裡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