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朝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谁更牛?有什么区别?

黄梁造了一个梦


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亦称步军统领,品秩原为正二品,后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主掌步军统领衙门、八旗步军营、巡捕五营、内外城十六门管理机构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门等机构,主要负责北京内外城的守卫、治安、侦缉捕查、消防、申禁巡夜、诉讼及断狱、礼炮的鸣放与守卫和皇室出巡的清道及迎送等事务,辖下的部队大概维持在3万人上下,装备精良可谓是北京城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北京皇城的守卫不归九门提督管,而是由领侍卫内大臣负责。

直隶总督,为直隶省最高长官,品秩为正二品,但直隶总督一般会被授以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直隶总督掌管顺天府、保定府、永平府、河间府、天津府、正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宣化府、承德府、遵化州、易州、冀州、赵州、深州和定州等十一府六州的全部军政事务,辖地大概就是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同时直隶总督不但掌控着直隶一省的军政事务,还兼任直隶巡抚,及北河总督职务,掌管粮饷的征收,及海河水系各河和运河事务。

那么清朝的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谁更牛呢?这个其实得根据情况来定。

单论品级

九门提督的品级就是从一品,而直隶总督的正常品级只是正一品,只有在皇帝加授直隶总督为尚书衔或督察院右都御史才能高升至从一品。所有究其本身而言九门提督肯定要比直隶总督牛,毕竟高出一个等级。

单论地位

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制度继承于明朝,所以清朝奉行的也是如明朝那样以文制武,也就是说在清朝同等品级的情况下,文官的地位始终是要高与武官的,甚至有些时期即使武官的品级要高于文官,文官的权力也要比武官大,比如清朝的浙江提督,他是从一品的官员,但是他却是受到闽浙总督和浙江巡抚的双重节制,而闽浙总督只是正二品,浙江巡抚更是只有从二品的官阶。所以综合而言,直隶总督的地位肯定是要高于九门提督的,毕竟以文制武是清朝国策。

看谁在当这个官

当然有些时候你不能单单就看这个官职的地位是如何的,你也得看是谁在当这个官。比如清朝雍正年间的隆科多,他在身兼九门提督的同时,还是满清的吏部尚书和一等公,而当时的直隶总督李维钧只是一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从一品总督,其他别无他职。那你说这个时候是做直隶总督李维钧牛?还是做九门提督的隆科多牛呢?当然是九门提督的隆科多牛啦。而再不如清朝光绪年间的李鸿章,他在兼直隶总督的同时,还是满清的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和一等肃毅伯,那你说这个时候是做直隶总督的李鸿章牛,还是做九门提督的毓朗牛呢?当然是做直隶总督的李鸿章牛啦。

其实本质上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掌管的事务也都是最为重要的,九门提督掌控的是满清皇室最最核心的都城北京的安全,而直隶总督掌控的是满清朝廷最核心的区域直隶一省的军政事务。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都不会就只担任这两个单独的职务,他们或多多少都兼任一些其他重要的职务,比如雍正的隆科多,他在担任九门提督的同时也再担任着吏部尚书的职务,再不如乾隆时期的陈大受,他在担任直隶总督的同时还担任着吏部尚书的职务。毕竟这两个职务其实都是离皇帝最近的地方,而离皇帝近也就意味着离朝堂近,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在朝堂上担任着最为显著的要职。所以如果一定要深究下去,这两个官职没有谁比谁厉害,他们的地位相差无几,即使有差距也只是少许而不会太多。


澳古说历史


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掌管清代北京的卫戍、警备和治安工作的。直隶总督,封疆大吏,掌管一省的生杀大权,直隶省基本等于今天的河北,是全国各省当中最为重点的地区,直隶总督自然也是各省总督中最高的,是疆臣之首。这两个职位都属于朝廷重臣,直隶总督一定是朝中最为信任的外臣,算是位极人臣,九门提督虽然在品级上比直隶总督略低,但他更加核心,而且皇帝与他在个人关系上也会更加亲密。如果单说品级和管理的事务,那自然是直隶总督更高一筹,毕竟掌管一省的地方官,总是比只掌管军队的提督更有实权、更有油水、更显地位。


但历史是复杂的,像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这样的重臣,不可随便以普通官员的方式来比较。虽然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都是正经的官职,但从清朝实际的运行情况来看,虽然九门提督的品级略低,但我们看清代任九门提督的大多都是兼职。比如和珅,他是大学士兼任九门提督,再比如晚清的荣禄,他也是大学士兼任九门提督,这二位同时还兼任内务府大臣,皇上最信任的人,能者多劳,自然管的事就多。那么这样的九门提督,直隶总督可是比不了的,但在曾国藩、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地位又有所不同。所以说,相比之下,这两个清代重要的职务的高下之分,主要看不同时期,皇帝委任的人是谁。


红小豆馆主


军政方面综合分析,九门提督是无法比拟直隶总督的。

皇帝对九门提督更为亲近,能够担当京师卫戊的都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多为八旗子弟,哪怕“任人唯亲”的挑自己亲信担任此职也并不为过,毕竟九门提督不只负责京师的安全,还担负着皇帝自己性命的保全责任,关键词:信任。

皇帝对直隶总督更加倚重,因为皇帝对此官职更为看重能力,所以担任直隶总督的汉人要比旗人多,而且这些人都是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能臣。

驻京武官,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九门提督-"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也可以称为"步军统领",代表人物“隆科多舅舅”。

工作职责:

所谓九门,就是特指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初为正二品,后于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

直隶总督-"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馕、管理河道兼巡抚事",位居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首,官阶为从一品(加兵部尚书衔),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

从职位上来看,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都是从一品,地位不相上下。

从军队数量上看,直隶总督管辖的兵员数量肯定要多于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掌管的是大清朝最精锐的皇室禁军,部队素质和战斗武器,都远远超过了地方部队,即,直隶总督的部队。


古今通史


直隶总督比九门提督要牛很多。除了品级相差无几,实际直隶总督完全是超越九门提督的人物。



官员品级

九门提督是京城卫戍部队的统领人物,嘉庆之前为正二品,嘉庆之后升为从一品。而直隶总督定品级为二品,但是一般都会加尚书衔,所以一般为从一品。从这可以看出依照品级来说,两者不相上下。



职能和权力

职能和权力而言,直隶总督要比九门提督牛太多了。

九门提督负责皇宫的卫戍职责,常年保持3万人左右,但是一般皇宫没有什么重大事情,所以也就给他分配了点其他的职责;负责北京城的治安和消防任务,担任一下仪仗队等等。实际职责也就成为了北京城的警卫部门。

直隶总督可就不一样了,直隶总督是天下督抚之首。管辖河北大部分、还有京津两地和山东一部分。总管了这些地方的军政民务,又因为其靠近中枢,所以堪称是清朝第一封疆大吏,因为直隶地处京畿重地,担负着京城和中央的安全,还有保障工作,所以可以说直隶总督要兵有兵,要权有权。



九门提督可以说是北京保卫部门。和直隶总督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概念的人物。尤其到了清朝后期,直隶总督的权利甚至有超越皇权的实力,像是李鸿章和袁世凯都曾经担任过直隶总督。


我是越关


九门提督是武职,直隶总督是文职,二者级别相当,但就职权范围而论,直隶总督明显更牛。

九门提督的职权和级别

乍一看,九门提督就是同时管理九个大门的看门大爷,但实际上却是从一品的高级武职。

在清朝,提督是武职,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至两省陆路或水路官兵,一般是各省绿营军(汉人军队,区别于八旗军)的最高军事主官,官阶从一品。

提督中有一个特殊提督,即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所谓九门,是指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

所谓巡捕五营,是指拱卫京城的绿营军,共设左、右、南、北、中五营。

综合起来,九门提督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京城九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同时负责京城和京郊的治安保卫工作,包括巡夜、消防、救火、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消防总队队长。

直隶总督的职权和级别

跟九门提督不一样,直隶总督一看就是封疆大吏,又是直隶,又是总督,霸气的很。

清朝在全国大多数省份设立总督,管辖1-3个省,最多时设九大总督,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等。

总督是文职,职务本身只有正二品,但总督一般都兼部院(都察院和兵部)职,如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加大学士衔为正一品。这样一来,总督的级别就和九门提督不相上下,甚至略胜一筹了。

九大总督中,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最为显要。

两江总督管辖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因为两江地区是清朝财政最主要的来源;而直隶总督总管直隶省,包括天津、河北大部和河南、山东的一小部分,驻地为直隶省城保定。

直隶总督全称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从名称来看,便知总督“掌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军政民事,无所不统,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书记兼市长,以及北京军区司令(军区改战区前)。

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的区别

从级别看,九门提督的级别是从一品,驻京武官,武职;直隶总督也是从一品(通常情况下),封疆大吏,文职,两者级别不相上下。

从职权范围看,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主要在京城,皇城根边,天子脚下,主管军事,地位特殊;直隶总督的职权范围主要在直隶省,京畿要地,总管军民政务,位高权重。

总体来讲,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互不管辖,九门提督级别不在直隶总督之下,但实际职权跟直隶总督相比有不小差距,直隶总督明显更牛。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而直隶总督全称则是“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单纯从名称上来看,似乎直隶总督的更牛一些,管辖的范围更大一些。但其实单单从名称这一方面来判断这两个官位的高低就显得过于片面了。



清朝作为封建时期最后的一个王朝,因称其“最后”,自然有其说法。面对清朝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以1840年为分水线,前期是封建制度强化达到顶峰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封建制度最后的“回光返照”时期;后期就是步入近代化的清朝,封建制度弊端显露,日益解体,相对于前期来说,封建制度已然风光不再,最终到公元1912年,随着末代皇帝溥仪的宣布退位,封建制度完全解体。

所以说,有关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在清朝的比较,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毕竟清朝后期步入近代化,清朝原有的整个封建官吏体系也受到再来“文明”的侵袭,自然也就有所变化。

第一点,根据中国封建历史的官阶差别的传承,自北宋赵匡胤以来,就一直是选择重文轻武而一度摒弃了文武平等的政治思想。继北宋以来,元、明、清三朝更是将重文轻武提现的尤为突出。后世帝王君主都基本上沿袭了重文轻武这一思想,清朝自然也不例外,大都继承了前明的制度体系。所以说,基于此说法,清朝的直隶总督当属文官,正二品;而九门提督则是步兵统率,属武官。按照重文轻武的这一观点,直隶总督更胜一筹。

第二点,九门提督所职务是直接掌管京城的安全琐事,最重要的当属保卫京师,但是管辖范围受限。清朝的九门提督,统治范围也只是紫禁城那块地方,最大也超不出北京城。反观直隶总督,人家管辖范围可是京津地区,当时全国的“首府”——直隶,其一,范围大;其二,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机构;其三,直隶总督在清朝后期集经济、政治、军事为一身,权力相对独立,也相对来说比较大。(清朝末期的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当时掌握着清朝大权,可以说是慈禧太后之下,权力最大,九门提督根本没法比)


第三点,虽说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都是正二品的官阶吧,但是咱们看看分别领衔这两个官阶的人员吧。因九门提督负责京畿安全,皇宫周全。故九门提督的人选历来多为满人,或者大都是在位皇帝最为亲信的心腹大臣,如科隆多、荣禄和和珅。反观直隶总督,一般都是特别有能力而且忠君爱国的汉人来担任的,比如,李卫、琦善、曾国藩、李鸿章等。

第四点,九门提督虽然管辖范围较小,但是护卫责任重大,而且又多是皇帝手下亲信或者心腹,所以其领导统率的军队也大都是战斗力最强的满清八旗兵和禁卫军;再看直隶总督,虽然是全国省之首府,但是所统率的军队也都是地方军队,战斗力比较次的。

所以从三、四两点来看,九门提督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还是略高于直隶总督的,但是论及军政大权、统辖范围,掌管军队数量等方面时,还是直隶总督更胜一筹的。


小镇月明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这两个职位是干什么的,才可以相互比较。

先说九门提督吧。它的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也可叫“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官阶为从一品。可以看出九门提督是武官。掌管着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师绿营的马步兵。负责保卫京师周围和北京内城安全和防务。相当于北平的卫戍司令及公安局长。

再说直隶总督,它的全称:“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首,官阶为从一品(加兵部尚书衔),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管辖这一地区的军队。相当于这一军分区的司令加天津,河北等地的省委书记。

从管辖范围来看,直隶总督无疑比九门提督大得多。从职位等级来看,都是从一品。基本差不多。从管理军队数量上来说,肯定是直隶总督占优,但从士兵的装备及单兵素质来说,肯定九门提督更好。但是直隶总督不仅管兵,还有这一地区的政务,就权力范围而言,九门提督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不过,由于九门提督的职责更加重要,保护着京城和皇宫的安全,这一职位的人选肯定是皇帝信得过的人,属于心腹的那一批。而直隶总督的人选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才能方能胜任。属于人才的那一批。故而,九门提督任职的八旗人居多,直隶总督任职的汉人居多,且这些汉人能力,政绩都是非常优秀的。

不过,到了清朝后期,直隶总督的出镜率明显高于九门提督。

综上所述,两者各有侧重。综合来说,直隶总督更胜一筹!


欢迎有不同看法的在下面评论,欢迎关注我,吾乃常山的王子虫!


小王日常vlog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九门提督听起来威风八面,也确实是个大官,但是和直隶总督还是不能比,直隶总督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显然要比九门提督更为尊贵。

先说九门提督。

所谓的九门提督是个俗称,其正式的职务名称是京师步军统领,负责统辖禁旅八旗中的步军营,兼辖京城的巡捕五营,所负责的工作是北京城(不包括皇朝)的治安,类似于京城的警察总局长。

再看直隶总督

清末时期直隶总督的全衔是总督直隶等处地方兼管河道、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即直隶省境内的民政、军务、治安、财政、水利等等工作,均由其兼管。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直隶总督的权力要比九门提督大得太多,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更不用说到了洋务运动时代,直隶总督因为兼了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又成了海军衙门会办大臣,整个黄渤海沿线直隶、山东、盛京的海防驻军都归他节制,这个权力就更大了。

不过事有例外,如果不仅仅看权位,而是比谁“牛”的话。清代曾出现过高级官员兼任九门提督的情况,例如1894年时就是由内务府总管兼任九门提督,这个时候谁更牛,就见仁见智了。


海研会


九门提督是北京步军统领衙门的俗称,因为北京城有九门之故。又被称为执金吾,管理京师治安,缉捕盗贼赌博,查抄获罪官员,权势重要,威权甚重,多以王公勋臣兼领其事。管辖八旗步军、巡捕五营,属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司务、笔帖式。“徒罪以下词讼,皆得自理。出入九衢,清尘洒道,街官闾吏,呵殿道迎,虽亲王行途,无此威重也。”

一开始,步军统领官只三品,后来一侍郎、尚书、大学士、亲王兼领,镇压京师地面。后来因为冲撞了皇后銮驾,“嘉庆己未六月二日(1799年7月4日),皇后关防出神武门,有恒谨者不之避,兵部罪步军统领不能稽察。”嘉庆帝便撤免了当时摄任步军统领的定亲王绵恩,并以布彦达赉代替,将官品定为从一品。且仿绿营提督总兵之例,设左、右翼总兵各一员,正二品。属下巡捕五营,将中营作为提标,副将作为提督,中军管圆明园一带五汛;南、左二营参将以下并所辖之十汛,归左翼总兵管;北、右二营参将以下并所辖之八汛,归右翼总兵管。这一年十月,规定总兵每人在南城外轮住半月。六年(1781年)改左翼总兵驻扎城外,右翼总兵驻扎圆明园。

步军统领衙门在帽儿胡同。

如果说品级上来说,直隶总督例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是从一品官员,而九门提督也是从一品,所以品级上是平起平坐。但是如果九门提督不是尚书、大学士、亲王兼领的话,见到兵部尚书是要行下官礼的,即步兵统领是兵部的下属。而如果以亲王等兼领的话,与直隶总督地位其实并不相上下。


鱼儿读书会摆尾


九门提督和直隶总督都是清代的官职名称,我们经常从影视剧或者一些历史书籍中看到,这两个职务有什么区别?谁更重要一些呢?

北京城门老照片

九门提督是负责京师治安的机构,其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主要负责人叫步军统领。因为这个衙门主要负责北京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等九所城门的警卫,所以步军统领又俗称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因为负责京师的治安工作,所以朝廷对此极为重视,清代前期定为武职正二品,嘉庆年间升格为从一品。九门提督一职非常重要,所以一般由皇室亲贵或者勋戚大臣担任,比如康雍年间的九门提督就是由皇亲隆科多担任。

清代的直隶总督则是封疆大吏,正式名称是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馕、管理河道兼巡抚事,同治朝以后又以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兼管北方沿海各省的外交、税收、海关、洋务、通商等多项事务,权力非常大。

晚清名臣李鸿章曾担任直隶总督多年

直隶总督与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同属清代最高地方大员,一般都挂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品级为文官从一品(单纯总督是正二品,加挂尚书衔则为从一品),位居天下督抚之首;晚清名臣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多年,他是以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辅)身份兼任此职,是正一品,用今天的话说,这属于高配。

由此可见,九门提督是负责京城治安的高级武官,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北京武警总队司令和北京市公安局长;而直隶总督则是负责直隶一带军、政、财的地方大员,与建国初期的华北局书记差不多,权力和地位远远高于九门提督。另外,九门提督是武职从一品,而直隶总督则是文职从一品,清代品级重文轻武,两者差别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