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两广总督”是什么级别的官职?比“九门提督”还高吗?

841574844


“九门提督”设立于康熙初年,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京城的城防和卫戍工作,机构名称为“步军统领衙门”,长官的正式称呼应为“步军统领”,初为正二品官员,嘉庆年间升为正一品。

而总督这个最初设立于明朝,最初是以中央名义“派出”的,分为专务总督和地方总督两种,河运总督、漕运总督都属于专务总督,而陕西总督,湖广总督等则都属于地方总督,由于总督不常置,所以明朝时地方事务仍然靠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也就是“三司”。

到了清朝时期总督已经成为常设职位,并且多统辖两省以上地区,并在地方上逐渐形成了九大总督的固定格局,分别是东三省总督、 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题目中所说的两广总督,就属于九大总督之一,正式的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管辖广西、广东两省的军民政务,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等人都曾就任两广总督。

总督的正式品衔为正二品,但是为了便于统筹管理,很多总督都依例授予兵部尚书一职,这样正二品就变成了从一品,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高配总督,而且一些总督还兼任重要职位权力更大,比如清朝后期直隶总督通常兼任北洋大臣,职权得到了很大提升。

提督,是清朝在地方的军事主官,主管一省军务,”九门提督“则主要负责京畿卫戍,最初官阶为正二品,嘉庆年间又升为从一品,与六部尚书平起平坐,而且由于”九门提督“管辖地域的特殊性,所以一般都有满族重臣担任。

在辖区”九门提督“的职责所在是维护社会治安,缉拿捕盗,消防等,可统辖兵力在2-3万,另拱卫京师负责守备任务的还有直隶提督一职,通俗来说九门提督更像是京城的公安局长,管辖区域是皇宫外的京师其他地区,负责皇宫的防务的还有领侍卫内大臣一职。

九门提督确实起了一些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辅佐雍正皇帝登基的步军统领隆科多,还有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时的步军统领瑞常都是政变中的关键人物。

九门提督和两广总督一个是皇帝近臣一个是封疆大吏,确实难分高下,按照权力来说当然是地方督府位高权重,但是根据亲疏关系来看九门提督更被皇帝信任。


一点点历史


总督之制延自明朝,其又称为制台、制军、制宪等,官秩正二品(如加尚书衔为从一品),其主要职责“掌综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与巡抚相比,总督侧重于军事,巡抚侧重于吏治。总督主要职权为:一是凡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的官员,都由总督奏请补署、开调及黜免;二是统领、监督、考核全省文武员弁;三是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任监考官,武科任主试官;四是节制绿营军队;五是监督全省财政收支,并上奏收支情况;六是掌第四审之裁判权;七是有权办理对外交涉事务;八是可以单独上折奏事。

两广总督,全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管辖广东、广西两省,驻广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总督兼管广东巡抚事。

歩军统领创设于顺治年间,最初只统辖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步兵营,为正二品衙门,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加强京城治安和保卫,始命歩军统领提督九门事务,故又称九门提督。当时京师的内城共有城门九座,正阳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崇文门、宣武门。嘉庆四年(1799年),将官阶升为从一品。其职能除驻守城区并进行防卫外,兼有稽查,禁制,管理门禁,编查保甲、审理案件,发信号炮等。从以上可以看出,九门提督就相当于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公安局局长。

比较两广总督和九门提督,如果从品级上来看,在嘉庆之前两者是一样的,嘉庆之后九门提督为从一品,但是两广总督如果加尚书衔那么也是从一品了。这就要具体到个人。至于实权,九门提督掌管京城一地的军权,保卫皇家的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广总督节制广东、广西两省的军事、财政、司法等大权,也是算是实力派。所以都很牛逼吧,只能这么说了。


徐腾宇的世界


两广总督与九门提督,官阶品级基本相同。

总督为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地方官员;

九门提督为职责相当重要的京官。

一、清朝的总督,官阶为正二品官员,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为从一品,加大学士衔为正一品。

总督为地方官员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军政官员,除外四川总督管辖一省军政事务外,其他总督管辖数省的军政事务,习称“封疆大吏”,民间俗称“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总督管辖的军队为汉军绿营部队,通称“督标”,但八旗军队不属总督管辖,隶属驻防将军统辖。

计有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陝甘、四川八个总督,后期增加东三省总督;另有管理河务的河道总督,负责南粮北运京师的漕运总督。

总督的职务类似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的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六个大区政府主席,管辖数省政务,但比大区政府主席权力还要大,比大区政府主席还多执掌军队的权力,直隶、两江总督另兼北洋、南洋通商大臣,比大区政府主席还多外经外贸权,直隶总督还节制北洋水师。

清朝著名的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林则徐、张之洞,皆曾担任过总督职务。

二、两广总督,正式官职为“总督广东、广西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理广东巡抚事务”大臣,辖区为广东、广西两省,今日广东省、广西省、海南三省,权力同其他总督相同。


三、京城九门提督,官阶先为正二品、后改从一品,负责卫护京都,兼管治安缉盗等,相当于今日首都卫戍区司令兼公安局长。

九门提督职务,负责京畿、当然重点是皇宫安全,不可谓不重要,相当重要的啦!

所以,九门提督一职,一般例由满族、多由皇族亲信大臣出任,汉人只有一人出任过九门提督。




z山海


清代总督制度,一般是正二品,加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另兼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清初总督额数及辖区并不固定,乾隆以后成为定制,全国设有八个总督:直隶 、两江、陕甘、闽浙、两湖(即湖广)、两广、四川、云贵,到光绪三十三年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一共九大总督。

清代两广总督最早是顺治年间设定的广东总督,至雍正年间改成两广总督,全称是“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在清朝初期的八大总督中仅次于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位列第三。

清代,北京的卫戍、警戒工作统一由步军统领衙门负责,最高长官叫步军统领,也就是我们说的九门提督。因为北京城是“里九外七皇城四”里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外七门:西便门、东便门、广安门、广渠门、右安门、左安门、永定门;皇城四个门:东安门、西安门、天安门、地安门。九门提督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里的九门指的就是进出紫禁城的九个大门。

而九门提督这个官职最早是正二品的官职,然而在嘉庆年间,农民起义四起,居然有一支起义军打进了北京城,这让嘉庆皇帝大怒,将九门提督提拔为从一品全权负责京城的军务。

两广总督单从这一个职位来看,也是正二品的官职,但是朝廷一般都会让他兼任个兵部尚书或者其他的职位,这样两广总督的级别就到了从一品了。

两广总督与九门提督是同一级别的官职,但是两广总督是文官,九门提督是武将,而且两广总督是地方大员,天高皇帝远有很多自主空间,相比之下,九门提督收到的约束多一下,但也是皇帝的近臣,是有很多被皇帝提拔的人。职位没有高低之分,若是发展前景,九门提督更容易进入军机处,但是没有两广总督逍遥自在。


帝国烽火


正常来说两广总督是正二品官职,而九门提督本也是正二品官职,后来被提升为正一品,而这两个职位均是要位,是手握重权的。一个在外负责广东广西两个最富饶之地,相当于两个大省的省长,一个在内负责整个北京城的安全防护,相当于一个只管着北京城的国防部长。要说谁更厉害还真是不好说,至少不应该单方面探讨,而应该综合比较,我认为综合实力两广总督还是要强于九门提督的。


权力方面,两广总督>九门提督

两广总督毕竟是两个富饶的,两广总督负责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贸等各个方面,两广总督相当于一个地界的老大,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手握大权的。没有人愿意得罪这样的人,近乎无论朝廷之中做多大的时候官的达官贵人都想与这样一个真正具有实权的人交好。相比较九门提督虽然管理着北京城,但是其只负责安保,保护北京城以及皇宫的安全,别饿领域是插不上手的,所以在权力方面跟两广总督要差一个档次。


政治灵活性方面,九门提督>两广总督

九门提督毕竟是京官,又是皇帝的贴身人,负责皇帝的安危,是一个很被器重的职位。所以人人也都想和其交好,而在京城之中,达官贵人计较多,有一种说法比较好,在北京城中随便扔一个萝卜都能砸到一个大大小小的官。九门提督又是一个人人想巴结的人,所以其政治灵活性比较高,可操作性比较高。相比较两广总督在外就没有九门提督相对经过。

自由方面,两广总督>九门提督

正所谓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两广总督的政治灵活性没有九门提督高,但是其受约束也就比九门提督少,而有一句话说得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两广总督在外是一把手,是一个说话一言九鼎的人,没有人可以约束他,至少人人都得尊敬他。九门提督在京城之中并没有两广总督的地位,首先对皇上就得言听计从,而朝廷之中又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所以其还是很受约束的,在自由度上是不如两广总督的。


综合以上各点,我认为还是两广总督更好一些,至少生活着能相对幸福一些。能够在外成为封疆大吏的都是定被皇帝十分信任的,不然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于他。而其在任上也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受的约束很少,完全可以实施自己的抱负。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不喜欢吃白菜


先说说总督,这个官职是清代才有的。明代最初总督非长置官,而是临时指派,办完事就被收回了。到了明代后期才被设置成常备官。开始是负责军政的,相当于所辖地区军区司令员,并不管理民政和财政,大的一个省,小的两个省设置一个,官员简称督帅。品级最大的总督是直隶总督,管辖范围虽不是最大,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但因为北京在那,所以品级最大。清朝后期一般都是中堂兼着,例如李鸿章就做过直隶总督。本来总督的辖下只有各省的提督,也就是相当于各省的军分区司令员,但是到了清后期,总督的权利越来越大,渐渐的就军权民权一起抓了,各省的巡抚就变成了总督的下属了。再说说两广,这指的是广东广西,但不常设,有时候也会是湖南和广东连在一起,称作“湖广总督”,清末名臣张之洞就做过湖广总督,在那建立了汉阳钢铁厂。清代总督的设立没有成法,我觉得好像是看心情,我这可不是胡说,例如福建,有时候设立福建总督,林则徐前辈就是在赴福建总督任上病死的。有时候确实和浙江连在一起称作“闵浙总督”。另外,东三省当时是不设总督的,东三省设的是将军和都统。

咱们再来说说九门提督,这个是俗称,正确的称呼是“步兵统领衙门”。这个职务早期是十分低的,因为它的责任重大,是拱卫京师,保护皇帝的,所以后来品级就上去了。这两个官职工作要点不同,职责不同,所以可比性不强。


正在学历史


谁也不比谁官大

要说这清朝的地方官员中,谁的权利最大,那就非这各地总督了。但是这地方的官员总是感觉要比北京城里的低上一截,那北京城里佣兵最多的官是谁呢?那肯定是九门提督了。这两类官员都算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了,而这两广总督就相当于最有权利的封疆大吏了,而这九门提督也算是北京城内最最重要的重臣之一了。


彼此照应

有些时候,这两个人的官职权利,应该不分彼此,他俩算是谁也管不着谁。不过所为大龙不碰田间蛇,两广总督到了北京,多少还是要给九门提督的面子,也要看他的眼色的。而这九门提督到了两广地区,也要看这总督的面子。当然,这要是到了清末的时候,就又不好说了,咱们看看,这两广总督都谁当过。张之洞跟李鸿章,都做过两广总督,这两个人的实权可比九门提督大多了,不管是到了谁的地盘,九门提督都不敢招惹这两广总督。


文职与武职

其实这最重要的一点事,总督都是文职,而九门提督是武官,实际上是没有正确的方式去对比的。而到了清朝本身就是讲究以文制武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文官都要大上武官一截。而这两个官职实属两个体系,两广总督都有着自己的总督衙门,而九门提督也有自己的步军衙门,所以说,这两个官没有谁级别高与另外一个人级别的这一说。

两广总督

这两广总督主要是管理广西跟广东两个大省的一切军政事务,官职从一品。掌握治军,管理文武官吏,察举跟封疆等事。他不仅总管两广的军务,连政务要事也要管理,还可以截至所有的文武官员,这里也包括广东跟广西的提督。除了八旗子弟外,所有的两省士兵,地方官员,全部归总督管理。同时还要负责考核跟监察这两省的官员。


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元老是正二品的官,后来嘉庆四年的时候,升到了从一品。其实就是京城的步兵营统领,这九门的意思是只京城内的九个大门的巡防事务,还有驻守以及稽查等事务,故此称为九门提督。在康熙年间,九门提督的兵主要是马步兵,不但掌控京城的绿营兵,还掌控八旗的步军。同时还监管着巡捕三营的军事要务。不仅负责城内的安定任务,同时要负责京郊外的稽查跟巡逻。

所以大家都会在电视中看到,皇帝外出打猎,都要带着九门提督做安防。到了乾隆年,又在三营的基础上,增加了左右二营,达到了五营的编制。虽然说,官名定为九门提督,但是这权利从来都没有固定过,几乎隔几代就要给九门提督增加点权利。这也能看出来,皇帝还是把自己家门口的兵力调整到自己可以管控的最大限度。不过九门提督这个职位到了1902年就被削弱了,把五营的编制全部撤销,改名为巡捕总厅,也就相当于地方警察的职责。职能也就是北京城内的安保、巡逻、预警等工作。


小镇月明


“两广总督”和“九门提督”都是清朝的两个重要官职,要区分这两个官职到底哪个更厉害,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官职。


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的“两广”指的是广西和和广东,而“总督”就是指总管这这两个省份的军政和民政。它的官衔全称是: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两广总督这一官职的创立并不是在清朝,而是在明朝,它的具体设立时间是明景泰三年(1452年),初设地为梧州。在明清两朝一直存在着,只是总督府的地点偶有变化。但是在明朝时期,督抚只是中央派任的钦差大臣。到了清朝,总督才成为“封疆大吏”。

《清史稿 职官志三》:总督,从一品。掌理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如雍正所说:“自古帝王疆理天下,必有岳牧之臣,以分猷佐治,而后四方宁谥,共臻上理,此封疆大臣,以总督为重”。也就是说,两广总督成为了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其它八位为: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两湖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伊犁将军)。像林则徐、曾国荃、张之洞、李鸿章等晚清重臣都担任过还职位。




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的设立是为康熙十三年(1674年)它的官衔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它作为清朝中央政府的驻京武官,主要负责京城内九座城门内外的治安。官职设立初为二品,后来升至从一品,由清朝皇室禁军统领。由于这个职位关乎京城的防务从设立以来主要是由满族大臣担任。作为军队,它隶属于兵部,并且与清军八旗、绿营的编制相同,其兵源也来自八旗军和绿营。





两广总督和九门提督谁更厉害?

单从官职的品级来看,我们分别不出谁更厉害,也就是权力更大,因为两广总督和九门提督都是从一品,再者,从品级上判断一个官职的权力也是不对的,因为有很多一品官职只是虚设不掌实权。

九门提督的管辖范围比两广总督小:九门提督只是负责京城地区的军防治安,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城卫戍部队;而两广总督不但管理着地方的军政,还管理着地方的吏治、司法、教育、民政等。同时,朝廷一般会让他兼任兵部尚书衔职,以便更好的管辖地方军务和吏治。

九门提督的地位不如两广总督。九门提督需要管理着京城的治安也就是皇帝的安危,一般是由武官担任。两广总督在管理军务的同时需要兼顾民政,所以一般由文官担任。而在清朝时期,朝廷主要是由文官节制武官,所以两广总督从地位上看可以压制九门提督


旧时楼台月


九门提督是从一品,两广总督也是从一品,但九门提督是皇帝的亲信,代表皇权。两广总督是地方政权。

分析,九门提督与两广总督不是上下级关系,谁的权力大,难以下结论!只能看地位谁大。

依我看来,皇权大于地方权,九门提督要比两广总督更牛逼,影视剧中,两广总督到了京城,两广总督是算不了什么大官了,得给九门提督点头哈腰的。如果九门提督是亲王兼任,这个气场,就连军机大臣也不敢惹他!

只能说,在京城,九门提督厉害,在两广地方上,两广总督厉害。

从总的而言,九门提督手握皇家生死存亡,你说谁厉害呢?

如果九门提督与两广总督,两人同时出现在京城,王公大臣当然只会拍九门提督的马屁,才不会拍你一个两广总督的地方官的马屁,这一点,影视剧中都演过了,京官从来不怕地方官,只怕比他大的京官!正如现今一个省委书记去了北京,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官!正如广东省委书记与北京军区司令同时出现在北京中央,广东省委书记的架势根本不能与北京军区司令员比!



用户创维


清代一共设置了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陕甘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和东三省总督九个总督职位(河道和漕运总督除外),这些总督主持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是清代级别和权力最高的地方大员,两广总督就是其中之一。 两广总督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

两广总督主持广东和广西军政事宜,总督衙门驻广州,清末两广总督兼任广东巡抚,官衔全称是“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在清代,两广总督为为正二品,但按照当时惯例,总督一般都兼任兵部尚书衔,所以总督大都高配至从一品衔。

清代的九门提督正式名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主要负责京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等九处城门的保卫工作,所以又称九门提督。九门提督是武官正二品,后提为武职从一品,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九门提督因地处京畿,负责京师安全,所以地位十分重要。但其权力、职务及名望与两广总督相差甚远。举个例子,两广总督有兵部尚书兼衔,内调进京最低职务不会低于尚书,一般都会担任协办大学士甚至大学士;而九门提督担任兵部侍郎就属于提拔——从中可以看出两个职务孰轻孰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