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程之原名程会春,又名程春茹,祖籍湖南宁乡,1926年生于湖北武汉。三岁随家迁到上海。父亲程君谋是武汉京剧名票,有“活孔明”之称。程之从小深受家庭影响,六岁那年,用一把玩具小京胡,居然无师自通,会拉歌子了。父亲见他很有点“灵气”,便在他学习之余教他操琴,见他人小嗓门大,又教他唱花脸,他都学得很快。九岁那年,程之和京剧界老前辈徐其秀合作,上电台播唱《李陵碑》,一老一小,令人笑煞,电台播音人员便给他起了个“小大花脸”的雅号。程之从小就想当个京剧演员,后来却成了个话剧、电影演员。原来,他上初中时,二哥组织了一个业余话剧团,偶尔把程之拉去客串一个角色,由于他嗓子响,口齿清楚,得到观众称赞,他就对话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家里不准他去当演员,可他直到1944 年进入复旦大学经济系,也没有停止业余演出。当年,他瞒着家里投考上海剧艺实验剧团,在四、五百个考生中取二男二女的情况下,被主考人白穆、黄河录取。程之自动从复旦大学退学,成为一位职业话剧演员。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程之刚踏入剧坛,是个群众演员。白穆发现这位群众演员很用功,便记在心里。有一次,演出《莺妒燕娇》,他在里面扮演诗人,便对程之说,我生病了,你上台代我一场戏。接着演出《结婚十字街》,白穆又叫他代戏,高笑鸥也来叫他代戏。程之只想着过戏瘾,没有想到更多,后来才意识到,这些老演员并不是真有什么病,而是存心给刚刚进入舞台的青年演员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旧社会,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要想在剧团里站住脚,必须得到观众承认,老板看中,这就需要有演出的机会。这些老演员是深有体会的。程之没有辜负老演员的期望,通过代戏,在舞台上站住了。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他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群力剧社、上影剧团参加《北京人》、《名优之死》、《希特勒的把戏》、《秋海棠》、《梁上君子》、《原野》、《升官图》、《文天祥》、《林冲》、《俄罗斯问题》、《李双双》、《万水千山》、《曙光》等40多出话剧演出,塑造了众多角色。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1946 年,苦干剧团解散,为了混饭吃,程之谋到一个小公务员的差使,可他怎么也不能忘掉他的演员生活。一天,他到文华影片公司看拍电影《假凤虚凰》。导演佐临知道他能拉会唱,便要他担任片中五号理发员一角。程之求之不得,满口应允,没想到,这就是他银幕生活的开始。这个角色有段戏是坐在阁楼上自拉自唱流行歌曲,程之唱得好,演得也象,把一个理发师下班后穷极无聊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当时报纸上还夸奖了这段戏。以后,凡是有能拉会唱的角色都来找程之。在影片《太太万岁》里,他演一个拆白党,嘴里叼着烟卷,一手打着拍子,唱起绍兴戏来:“谁个不想赚钞票,哪个不想步步高”活画出这个人物的丑恶嘴脸。影片《夜店》里,他演戏子。有场戏是戏子在街头卖艺唱《武家坡》。第一句“一马离了西凉界”是在街头唱的,起唱第二句,镜头便跳到当年他在舞台上唱这出戏红极一时的情景,唱到“孤雁归来”,镜头又回到街头,擦一擦鼻子,他流下了凄凉的泪水。擦鼻子这个动作犹如画龙点睛,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特有的神态。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影片《我这一辈子》里,他一个人先演日本翻译,后演国民党警察局长。拷问老巡警的一场戏,石挥和程之都演得十分精彩。石挥感受得十分真切,那钻心的疼痛,使他从内心发出颤抖的哀求声。程之在外部动作上没有呲牙咧嘴,横眉竖眼,而采取外表很平静,内心却十分狠毒的艺术处理。当老巡警喊出“你要但凡是个人,也要有点人心哪”的时候,他怒火中烧,从墙上抄起一根裹着钢丝的橡皮棍,照着老巡警的脑袋,把他打昏。这样人们看到的警察局长不是表面上的凶神恶煞,而是发自内心的凶恶残忍,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他的肮脏灵魂。这部影片获得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 年国产优秀影片奖,程之也获得一枚奖章。上影期间,影片《红日》中塑造的敌参谋长这个反角,明知张灵甫错了又不敢力争,而是咽唾沫,忍下去。当解放军冲上孟良崮,七十四师被迫缴枪投降,参谋长看了一下手里的枪,摔向地上,也不看解放军,只是抬头望天。这些动作准确地表达了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张灵甫是一错再错,要听我的,不致如此。程之一生拍的影片六十多部,扮演较多的是反面人物。

程之语言上有较好的修养,加上他能拉会唱,译制厂和美术片厂常常找他配音。这方面在影片《白求恩大夫》、《曙光》和剪纸片《济公斗蟋蟀》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四人帮”垮台后,《白求恩大夫》得以上映,影片后期制作时,发现白求恩躺在担架上跟小鬼的对话和唱“我们都是神枪手”这段录音丢失了。扮演白求恩的谭宁邦已回国,导演张骏祥要程之来为这段戏配音。他找了一段谭宁邦的录音,摸索他的发音规律,模拟他的发音、语气和语调,使这段戏的配音,与全片浑然一体,不露痕迹。影片《曙光》拍成后,导演沈浮觉得贺龙的话还不太象,又找程之重配,他研究贺龙的讲话录音,发现贺龙的语音很杂,既象湖南话,又有点四川腔。在模拟贺龙的口音、语调和语态之后,他又研究贺龙的扮演者王天鹏对角色的艺术处理。这样配的音,既象贺龙的声音,又符合演员原来的处理。在剪纸片《济公斗蟋蟀》中程之为济公配音,为济公的唱词作曲,并自己操琴演唱,使这部影片平添了许多滑稽、幽默的色彩。除了拍电影外,还唱京戏,说相声,主持节目。1995年2月14日,他参加上海市政协元宵联欢晚会时,突然心肌梗塞,猝然倒在舞台上,离开了热爱他的观众。

以下是我看到的60部影片(实际不止)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这位上影老演员多才多艺,一生演出影片60余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