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正史记载里杨坚是如何篡夺北周政权的?

一个人的历史


隋文帝杨坚能以外戚身份夺得江山,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其实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过这个“偶然”也不是真的纯属天降奇缘,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一种机缘巧合的水到渠成。

杨坚篡周,可以说是北周创业集团的第二代人物,利用统治阶级的失误和利益集团分配矛盾,以及领导者个人错误和早逝等偶然因素,抓住机遇发动的宫廷政变。

杨坚的父亲杨忠为杨氏家族在北周政权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现在舆论普遍喜欢鼓吹独孤信对隋朝建立的功劳,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误解。事实上,隋杨政权的第一桶金和杨氏家族累积的政治资本来都是自隋文帝父亲杨忠杨忠创隋之基的历史地位被史书有意无意忽略,而史书对独孤信家族的高度推崇纯属唐朝史官刻意粉饰误导的障眼法。

杨忠是北魏边防六镇之一武川镇一个中级武将的儿子,他在六镇起义中追随孝武帝元修来到关中,后来被宇文泰招揽到麾下,在关陇集团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时期,杨忠更是最被倚重的耆老宿将,他被明帝封为封邑万户的随国公。因此,他的嫡长子杨坚虽然在北周政权中无所作为,但靠着父辈的功劳,仍然享受着非常高的政治地位。

杨坚的外戚身份让他接近了核心皇权

在北周统治者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杨坚因为没有附和权臣宇文护,虽然被宇文护长期打压,但周武帝宇文邕杀了宇文护后,杨坚得到了武帝重用,并聘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杨坚也逐渐走上了政治前台。

周武帝英年早逝,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杨丽华夫贵妻荣成为了皇后,而岳父杨坚也托女婿的福,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但周宣帝为人残暴,他胡作非为、滥杀忠良,杀了几个正直的大臣后,又想对岳父动手。有次他打算逼死皇后杨丽华,杨坚之妻独孤伽罗听到消息后,大惊失色,她赶到宫中,为了向女婿求情,磕头磕到血流满面,周宣帝才稍解怒气。

杨坚就这样在喜怒无常的女婿之威胁下小心翼翼保全性命,不过杨坚大概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年轻暴戾的女婿很快就一命呜呼,命运之神居然向他招手了。

周宣帝暴死,外戚杨坚被幸臣推到了辅政之位

周宣帝由于长期生活作风狂躁,因此即位才三年就一病不起,岳父杨坚也被诏入皇宫侍疾。此时宣帝之子静帝年仅八岁,而北周宗室又远在外藩,最高皇权可谓陷入了中空。

此时宣帝的佞幸之臣刘昉和郑译对此怦然心动,他们也想掌控最高权力,继续为自己谋求荣华富贵,但苦于声望无法服众,因此把主意打到了皇后父亲杨坚身上,想让他成为傀儡。

杨坚在仓促之间接受了他们的提议,刘昉和郑译马上矫诏命杨坚入宫辅政,并都督内外诸军事。这时忠于皇室的颜之仪急招宗室宇文仲入宫辅政。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杨坚女儿皇后杨丽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丽华以皇太后身份拍板,确定了父亲杨坚辅政的名分。

名正言顺,以丞相身份控制朝廷,完成了改朝换代

杨坚得到辅政身份之后,迅速控制住了宫廷,接着就是控制朝廷。他用高官厚禄笼络和安抚住了这些推自己上台的佞幸之臣。但杨坚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很清楚这群人并没有忠贞是非观念,并不足以依赖,所以他之后迅速扩大了人才招揽范围,一批政治新秀,比如原来并不得志的北周中级官员高熲、退隐的苏威和来自北齐的李德林等成为了他新的幕僚和心腹,并帮助他平定尉迟迥等三方叛乱,为改朝换代做好了全面准备。


春和九如


杨坚是真正的以外戚的身份夺得政权的,杨坚是以“皇太后父亲”的身份辅政,他把北周军政大权牢牢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最终取而代之,建立了隋朝,自己也成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


杨坚生于公元541年,他的家族是当地的贵族,虽然他的出身很好,但是他从小就不爱学习,后来是靠父亲的功勋来当上官的。

杨坚从14岁就开始做官,15岁就是散骑常侍,后来做到车骑大将军,大兴郡公,官运步步高升。

到公元566年,杨坚娶了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七女儿,名声和地位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直到公元年568年,杨坚的父亲去世,由杨坚继承了他父亲隋国公的爵位。


后来杨坚的地位不断上升,这时引来了一些其他贵族势力的嫉恨,不断在皇帝面前说坏话,使杨坚不断处于危险的边缘,这时的杨坚为了打消皇帝的猜忌,就把自己的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太子宇文赟,这才稳住了自己的地位,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宇文赟继位,他的女儿也就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后。但是宇文赟当上皇帝后整天昏庸荒淫,不理朝政,这就给了杨坚以可乘之机,杨坚意识到北周的统治命不久矣,就借外戚的身份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想日后有机会就会取而代之。杨坚这时已经有了篡权夺位的念头了。


这个荒淫无度的宇文赟当了两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了,他死以后就由他的长子宇文阐继位了,当时这个仅有8岁的小皇帝,那有能力治理朝政,这个时候的杨坚认为机会来了就不断拉拢大臣,发展力量,通过假诏书来控制了京师的警卫力量,并以皇太后父亲的身份来辅政,这个时候的北周政权基本上全部落在了杨坚手里了。

杨坚掌权以后,废除了北周时期的一些残酷刑法,减轻了农民的徭役,停止了一些正在修建的劳民伤财的工程,他的这些措施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真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在想办法得民心的同时,也不断平叛一些发动势力。

通过杨坚的不断努力,也是民心所向,杨坚终于向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公元581年正月,杨坚逼迫宇文阐退位,自己代周自立,在百官的拥戴下,黄袍加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大隋王朝,也开始了雄霸天下的大业。


菜乡老苏vlog


杨坚是陕西华阴人,他出身豪门,五世祖杨元寿曾经在北魏初年担任武川镇的司马。

杨坚的父亲杨忠,最早在尔朱氏下担任将领,后来又在“老乡”、同样是北魏初年家在武川镇的独孤信手下当差。

独孤信投奔梁朝后,宇文泰成立府兵,这群武川镇出身的军官都成为核心人物。当独孤信变成了府兵统帅部八柱国之一,杨忠成为府兵统帅部十二大将军之一,并且顺理成章的成为关陇地区上层贵族的重要政治人物。

  

杨忠死后,杨坚世袭隋国公,并且娶了独孤信的七女儿作为妻子。

独孤信的四女儿则嫁给了李渊的父亲,而杨坚的女儿又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赟。

所以,北周、隋朝、唐朝这三朝的皇帝都属于亲戚关系。


杨坚靠着自己雄厚的政治基础,以及卓越的政治当上了北周的大丞相。随着他政治势力的愈来愈大,便决定推翻北周,自己当皇帝。

公元581年,杨坚认为时机来临,便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建元“开皇”。开皇九年,隋兵渡过长江,灭掉了陈国。结束了自西晋崩溃以来,将近三百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可是隋王朝并不长寿,仅仅传了三世,立国不到49年,便走向了灭亡。


煮酒君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后代周自立有人说靠的是实力水到渠成。有人说依赖的是皇亲国戚而稳定局面,作为托孤大臣的他战功赫赫,横扫突厥,并利用自已兵权,架空北周皇帝,一步步篡夺了北周的实际权力。

杨坚的野心曾遭到宣帝的猜忌,但养精蓄锐的他实力雄厚,民心所向,早已培植了自已的势力。后镇压了宇文氏家族和亲宇文派的势力,恐怖铁血般的杀戮下北周灭亡。隋朝开始,他去掉了北周弊政,建立了自已的"大隋朝"。








一帆风顺jxh


从北魏--->西魏--->北周这个过程中,基本套路是这样的:权臣掌握了国家政权--->逼迫原来皇帝退位。

杨坚也是按这个套路走过来的。

一入政坛就被猜疑

杨坚出生于世家大族,相貌非同一般。

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时,就有人在武帝面前说他有反相。北周皇室的齐王宇文宪对武帝说:我每次见到杨坚,在他面前就不自觉地失态,手足无措,我看他不会久居人下,应该早早地除掉他。内史王轨也对武帝说:杨坚貌有反相,将来皇太子宇文赟镇不住他。北周武帝都没当回事,说: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

杨坚从此韬光养晦,谨慎小心地做人。

周武帝死后,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周宣帝好酒色,立了五位皇后,杨坚的女儿是皇后之一。周宣帝也对杨坚充满猜忌。

580年5月,杨坚当时任职大前疑(北周仿古制,古代天子四辅之首),地位很高,还很得人心。周宣帝有一次酒后发怒,对杨皇后说:“我一定要将你杨家灭族。”

于是传令召杨坚进宫,并对左右侍从说:“杨坚如果变了脸色,就立即把他杀死。”

杨坚来到以后,神色自若,这才躲过了一劫。

成为辅政大臣,独掌朝权

很快,周宣帝酒色无度,在580年5月病危了。

5月11日,周宣帝弥留之际召见内官刘昉、颜之仪,想托付后事,但已说不出话。小御正(御正和内史皇帝秘书,参与决策)刘昉见宣帝的儿子(即后来的北周静帝)年仅7岁,而杨坚是杨皇后的父亲,声名显赫,于是和几位内官议定邀请杨坚辅政。

杨坚这时候怎么做的?竟然坚辞不接受!刘昉最后也急了,说:”您如果想干,就赶快上任;如果不想干,我就自己干。”杨坚这才答应。

杨坚恐怕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心里发虚,总感觉惴惴不安。

于是就在一天夜里召见了能观天象的太史中大夫庚季才。他问庚季才:“我平庸没有才能,却得到了辅佐幼主的重任。从天时和人事两方面来看,你以为会怎么样呢?”

庚季才说:”天道精微奥妙,一时难以观察出来。我只从人事方面来预料,觉得符命征兆已定。我即使说天时和人事都对您不利,您难道还能避让天下吗!”

杨坚沉默了一会,然后说:“事情确实像你所说。”

杨坚的夫人独孤伽罗也对他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骑虎难下,你就努力去做吧!”

很快,杨坚完全控制了朝政。

平灭地方和北周宗室的反叛力量。

朝廷好控制,但是地方上的力量分散,有一些曾经与杨坚同级的、不服他的,开始陆续反叛。

  • 6月初,北周的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反叛,开始时声势浩大,有十几个州响应,有军队十几万。但只有68天就被杨坚消灭。

  • 8月,北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举九州八镇投降南陈,9月份司马消难败降。

  • 8月,北周益州总管王谦也不服杨坚,起兵反叛,结果到了10月被平定。

北周宗室也不甘于大权旁落,有人计划除掉杨坚。

8月,北周赵僭王宇文招密谋除掉杨坚。宇文招已经把杨坚请到他的府第了,但是,他不知怎么地,到了关键时刻却犹豫不决,多次用佩刀刺着瓜送到杨坚嘴里,也没敢动手;宇文招也始终没有给埋伏的人下达命令。

杨坚自己似乎无感,但是他的随从大将军元胄早已察觉,期间多次保护,最后杨坚才得以平安离开宇文招的府邸。史书载:宇文招后悔自己没有及时下手,以至恨得弹指出血。

此外,还有其他北周宗室诸王多次想除掉杨坚,但杨坚均化险为夷。

代周建隋

公元581年2月,北周的开府仪同三司庚季才(就是前面那位太史)劝说隋王杨坚,应该在本月甲子日顺应天命,接受皇位。于是杨坚就在那天接受了北周静帝禅让的帝位。

581年正月初一,北周静帝改年号为大定,到了2月14日就被杨坚改为开皇了。

结束语:

我们看到,杨坚是以外戚的身份得以占据高位,最后有机会摄政、禅代。

隋文帝杨坚夺得天下后,吸取了北周任用外戚而失天下的教训,从不把大权要职授予外戚,独孤皇后的兄弟们任职不超过将军、刺史。

隋文帝作为史上的明君,相对而言非常宽厚仁慈,没有暴戾之气,能容得下有过错的人,最终成就了开皇之治。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虽是国丈,然杨坚能居安思危,他深知伴君如虎的道理,越是分光无限,富贵巅峰之时,越是要对时局有着清醒地认识,提前为自己留下退路,考虑好完全之策,才能后续发展。

女婿宇文赟是个喜怒无常的皇帝,加之杨坚自己身居高位,自然引起猜疑,好在杨坚朝内外人脉广,家族背景强大,多次化险为夷,躲过了女婿的百般刁难与算计。最终女婿因为纵欲过多,英年早逝,年仅七岁的宇文阐即位,凭借女儿是太后的身份,杨坚在小伙伴的推动下成为大丞相,总摄国事,很快就逼宇文阐禅位,是为隋文帝。

为什么杨坚能如此顺利实现改朝换代,而受到的阻力几乎没有?

其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显赫的家族是他的最大助力,杨坚父亲乃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岳父是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家族影响力涵盖军政两界,一呼百应。其二,就是杨坚自己确实够优秀,正如上述所言,踏入朝堂时能够如履薄冰,懂得进退之道。

试问,这样优秀的人加之千载难逢的机会,后面还有一群逼你上位的小伙伴,想不成功都难。

欢迎参与讨论,说出您的观点。我是三藏,带你走进尘封的历史殿堂,穿越历史的时空,探寻失落的往事。

小格格爸比


推荐有时间可以看一下《隋书杨坚传》,写得比较清楚。在此做一简要介绍:


1.宇文家不够狠。宇文泰一代枭雄,奠定了北周基业,统一北方。其兄弟宇文护也非同寻常,但是,儿孙不济。宇文泰一眼就看出,杨坚此人非同寻常:此人风骨,不似代间人。常用于左右,16岁就加封骠骑大将军。北周明帝宇文毓,给杨坚封公,并派相面人赵昭去给他相面,赵昭此人很贼,回来跟皇帝说:杨坚的官运也就到封公为止了。回头又跟杨坚说:你有天子之相,到时候可别忘了我。当别人都劝皇帝杀掉杨坚,皇帝自认为天命所在,没有动手。



2.杨坚够隐忍。杨坚知道自己被别人惦记上了,因此,十分害怕,但表面上仍然恭恭敬敬,无所张扬。皇帝对杨坚十分忌惮。有一次,对皇后,也就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发怒说:有机会我一定宰了你们全家。于是把杨坚叫来,吩咐左右:杨坚要是稍微有点儿忤逆,你们就出来把他杀掉。杨坚到后,神色自若,没有丝毫功高震主的意思,这才作罢。


3.恩威并施。杨坚的女儿是皇太后,北周静帝才7岁,这样杨坚就以外戚身份控制了朝政。先以鸿门宴的形式,把北周几个王爷召到长安杀掉,又用名将韦孝宽,打败了最具实力的诸侯尉迟迥。然后,以皇帝禅让的形式,实现登基的合法性。

这是正史的记载。不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杨坚在北周的根底深厚,拉拢了主要的势力,不然也没人拥护。杨坚的父亲杨忠,曾拜柱国大将军,军事总长独孤信的部下。而宇文泰之后,皇恩寡薄,北周内部山头很多,其中,除宇文泰、广陵王元欣之外的六大柱国,各有一派,因为权斗,使得内部混乱,对杨坚没有强有力的限制。这几大家族中,独孤一家自不必说,杨坚的独孤皇后就是这一家族的,为杨坚取北周而代之,策划了不少大事。元家时有大将军元胄,掌管禁卫军,曾保杨坚免于鸿门宴被杀。李虎家族与杨坚家是表亲,大将李穆在建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于谨家族,于谨的儿子于翼,也依附杨坚。可以说,杨坚取代北周,已经是顺理成章了。


无限轮回


记载杨坚篡权北周的正史,当然是《隋史》。《隋史》是唐朝的魏征主编修撰的,而唐朝是继承了隋朝的权力的,所以正史中对杨坚有所美化。另外的北宋司马光修的《资治通鉴》也可以当作正史的第一参考书。杨坚以声望和实力完全拿住了北周的要害,继承大统顺理成章,正史对此的描述如下:

1,杨氏家族的声望和实力。北周篡权了西魏,西魏的开国功臣有八柱国十二大将,这些家族构成了从西魏到唐初的皇室和功勋贵族。八柱国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十二大将为: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泰侄儿)、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杨坚之父)、豆卢宁、贺兰祥(宇文泰外甥)、王雄。(诸位看官,可脑补一下本朝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军。)

2,杨坚本人的特异才能,大权独揽。

杨坚的相貌本身就令人称奇,正史记载他:龙颔,额上有五道骨柱入头顶,目光有神外射,手纹有王字。北周太祖宇文泰见了杨坚的相貌就称奇:“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北周明帝曾派一个相师赵昭给杨坚相面,赵昭报告皇帝说,不过是一个上柱国。赵昭背后又偷偷告诉杨坚,您是天子命,但将来必定大诛杀才能定天下。杨坚母亲死后,他守孝三年,被称为纯孝。年轻时的杨坚一直韬光养晦,不让人抓住把柄。攻占北齐后,杨坚任定州总管,定州西门突然自开,当地人以前就有传言“当有圣人来启之。”北周宣帝即位后,采用严刑酷法,杨坚进谏劝导,北周宣帝不从,但为杨坚获得了巨大名声。有一次北周宣帝对杨丽华发怒:要灭你全家!召杨坚觐见,密令卫兵看到杨坚变了脸色就杀了他。但杨坚来了之后神色自如,一脸无辜的样子。

3,北周宣帝对宇文宗室的自废武功。

逼死叔父宇文宪。宇文宪是灭北齐的先锋,虽然功成身退,但仍然被北周宣帝害死。与宇文宪亲善的上大将军安邑公王兴、上开府独孤熊、开府豆卢绍等人也被无辜处死。宇文泰的侄孙宇文亮看到北周宣帝荒淫残暴,在湖北安陆起兵作乱,被韦孝宽消灭。

4,北周宣帝纵欲早逝,留下的周静帝才7周岁。

北周武帝经常对北周宣帝进行棍棒教育,并且说:“以前被废掉的太子有很多。我其余的儿子难道不能立为太子吗?”导致北周宣帝的内心阴影面积非常巨大。北周宣帝当上皇帝后,就像高考结束上了大学,可以放松一下了。但他放松的不是一点,而是沉迷酒色,大选天下美女,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是正皇后,还同时立五个皇后。北周宣帝死时才二十二岁,这给杨坚造成了机会。

5,杨坚之女杨丽华成为太后。周静帝的亲生母亲朱满月是罪人之女,毫无家族势力。

北周宣帝死后,杨丽华就成了皇太后。杨坚凭借这层关系来摄政。

6,杨坚的人脉朋党。

杨坚在家族关系、太学、大臣中有大量人脉。杨坚在当宰相时,任用了高颎、李德林等人,收编了韦孝宽等。

7,封官许愿,收买人心。

杨坚对北周宣帝的宠臣刘昉、郑译封官许愿,让他们帮自己矫诏命令天下。

北周宣帝死时,杨坚召集首都的部队,说,想求富贵的跟我来!

8,平定叛乱,消灭宇文宗室五王,奠定篡权基础。

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他看到杨坚大权独揽,就骑兵造反。杨坚派韦孝宽打败了尉迟迥。这时,北周将门子弟大都归顺了杨坚。剩下的就是宗室五王,杨坚借口送公主出嫁,把亲王都招到首都,有阴谋的都被处死。

9,彻底清除宇文势力

杨坚秘密杀害了被废的北周静帝,还假装十分地惊讶,并且用非常隆重的仪式祭奠了他。

10,改良酷政,天下归心。

北周的法律非常残暴,一片恐怖专制。杨坚在当北周宰相时,就亲手删定《刑书要制》,虽然不太彻底,但也获得了巨大声望。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581年),杨坚下令命高熲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583年),杨坚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破坏生殖器)、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隋朝五刑制。


沂蓝书院赵月光


1

中国南北朝末年,北周在消灭了北齐后,统一北方,如日中天,一统南北仿佛指日可待。

但当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太上皇周宣帝驾崩后,北周的国运就转了。

小皇帝宇文阐年幼,在小御正刘昉、内史下大夫郑译操纵下,太上皇后杨丽华的父亲杨坚当上了左大丞相,辅政。司书上士颜之仪力主由宗室亲王辅政,力挺最年长且有德望的皇叔祖赵王宇文招,不肯合作,刘昉竟然代替颜之仪署名,于是杨坚一伙靠矫诏夺取了军队。

杨坚一开始还不肯,刘昉说你不上那只能我上了,杨坚才勉为其难。

杨坚虽然是功臣随国公杨忠的儿子和继承人,但之前过得并不愉快,权臣晋国公宇文护要杀他,朝廷重臣齐王宇文宪、王轨都说他有反相,连女婿宣帝都要害他和他的皇后女儿,全靠他妻子独孤伽罗磕头求饶才得免。

讽刺的是,宇文宪和王轨都是宣帝杀的。

这会儿要不是腿脚有了毛病,他已经去当扬州总管了,也没机会辅政了。

考虑到颜之仪的声望,杨坚压住怒火没有杀他,外放到西疆当郡守去了。

妻子独孤伽罗对他说,你现在是骑虎难下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于是杨坚决定一步步夺取政权。

首先要清理宗室。右大丞相汉王宇文赞是宣帝的胞弟,太师雍州牧毕王宇文贤是明帝长子、宣帝堂兄,首当其冲。

宇文赞不满足于当吉祥物,每次上班都正儿八经和小皇帝和杨坚坐在一起。于是杨坚的得力手下刘昉就送美女给他,忽悠他:

如今主少国疑,王爷地位尊崇,小娃娃不是您的对手,您应该韬光养晦先回家,等局势稳定了再当皇帝就万全了。

宇文赞年轻没见识,真以为这样对自己好,便回家玩女人去了,不来上班了。

2

宇文赞糊涂,宇文贤不糊涂。后世史书评价他“性强济,有威略”。他注意到五个原本都已经就藩镇守地方的叔叔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被杨坚设计召回京城,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和叔叔们见面聊了聊,自己也准备做些什么。

关于这五位皇叔祖回京的过程,史书记载有分歧,一说是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要被嫁到突厥,杨坚代表朝廷以送嫁名义召回了他们,一说是《资治通鉴》抄的《崔彭传》的说法,门正上士崔彭奉命召回陈王宇文纯时设计将其锁拿,称其有罪被召回朝,那么其他几位也差不多应该是这样被带回的。

不久,杨坚接到雍州别驾杨雄告发,宇文贤谋反。杨坚装作不知道五位皇叔祖也有参与,赐他们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殊礼。

所以,蒙曼教授在《百家讲坛》曾经分析过,如果五位是获罪被押回的,这时候怎么还能获赐殊礼?《崔彭传》怕是在胡说。

这五位没事,宇文贤有事了;杨坚当机立断,诛灭宇文贤满门,谥号剌;但仍然以朝廷名义优诏追赠其为毕国公。

宇文贤不是明帝嫡子,但按礼法还是要叫杨坚一声姨父。

他死的时候才二十二岁,还是太年轻了,也不该苛求;他未必不想在关中就地举兵和这位非亲姨父真刀真枪打一架,只是来不及了。

有能力也来得及正面刚杨坚的,另有其人。

3

镇守北齐故都邺城的相州总管尉迟迥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外甥,作为一员老将曾为宇文氏拿下蜀地,位高有声望,从来不服杨坚。杨坚也心知肚明,派开国元勋老将韦孝宽取代他,召他入朝。

尉迟迥决定起兵讨伐杨坚。先前宇文招入朝时留下了小儿子,尉迟迥奉以号令。

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是小皇帝的岳父,对杨坚专权也心理不平衡,也响应尉迟迥的号召起兵。

尉迟迥还派使者策反宇文泰的女婿幽州总管于翼、曾和宇文泰并肩作战的开国元勋并州总管李穆。

荥州刺史邵国公宇文胄是宇文泰兄长宇文颢的长房长孙,积极响应,也派使者去策反亳州总管元景山。

然而,这几位都把使者交给了杨坚。据说因为宣帝太会玩,人心散了。

韦孝宽经验丰富躲过了尉迟迥的暗算,杨坚就任命韦孝宽为讨伐尉迟迥的元帅。

李穆的兄子李崇时任怀州刺史,本意响应尉迟迥,但得知叔叔站了杨坚,捶胸顿足,虽然他认同尉迟迥是匡扶北周的一方,但他也实在没法和自己的叔叔对着干,只能长叹:

合家富贵者数十人,值国有难,竟不能扶倾继绝,复何面目处天地间乎!

韦孝宽也一直盯着他,甚至和他一起睡觉起床,他也没机会做别的了。

杨坚其实也明白李崇的心思,于是派李崇的兄弟元帅长史李询(本传作兄,《李贤墓志》作弟)来给李崇洗脑。尉迟迥再亲哪有亲兄弟亲?于是李崇彻底死心塌地跟杨坚混了,带着怀州军和代表李穆统领并州军的李询会合。

尉迟迥虽然是老将,但晚年难免糊涂。他以御府大夫崔达拏为司马,十分信任,然而这位军师并没有什么军师之才,一步步把他带进沟里去了。

两军互有胜负,最后在邺城决战。不料杨坚任命的行军总管宇文忻(不是宗室)不按常理出牌,竟然攻击看热闹的群众,群众奔逃冲击了尉迟迥的军队,宇文忻趁机大喊尉迟迥败了,尉迟迥遂一败涂地,本人逃到楼上,对着追兵张弓搭箭,看到追杀上前的是自己的姻亲崔弘度(其妹为尉迟迥儿媳),便放弃抵抗,自杀身亡,临死仍然一直在骂杨坚。

杨坚下令拆毁邺城。

在政治宣传上否定尉迟迥也很容易:尉迟迥嘴上说的是勤王,其实是心理不平衡想自己夺权。反正杨坚代表朝廷,反对杨坚就是反对朝廷,就是叛乱谋反。

敦煌壁画中的北周士兵作战图

其他战场上,司马消难逃到南陈,宇文胄被大将军杨素所杀。

同时起兵的还有拒绝接受新总管梁睿代任的益州总管王谦,作为将二代烈士遗孤,他也自称是匡扶朝廷,最终也被梁睿镇压了。在政治上否定王谦也很容易,毕竟王谦的智囊是北齐亡国奸臣高阿那肱。梁睿虽然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女婿,但作为朝廷任命的新总管,镇压抗命的老总管天经地义,他未必思考过王谦代表的是谁、反对的又是谁。何况梁睿的副手于义的全族都已经效力杨坚了,梁睿就是想有动作,也未必有机会了。于义就是于翼的弟弟,而他们的侄子东郡太守于仲文更是因为不与尉迟迥合作被尉迟迥杀了三子一女。

杨坚代表朝廷废司马皇后为庶人。

杨坚给平乱功臣论功行赏,连李崇也获授徐州总管、上柱国。对响应尉迟迥的申州刺史李惠,他也轻轻放过了。

4

在消灭尉迟迥之前,杨坚先消灭了最年长的皇叔祖赵王宇文招和越王宇文盛满门。

杨坚的官方说辞是:宇文招想摆鸿门宴杀我。

宇文招两次参与讨伐北齐,还平定稽胡叛乱斩杀叛首刘没铎。但在杨坚的版本里,宇文招宛如智障,作为鸿门宴的主人,不但被杨坚的亲信元胄压制,而且竟然连摔杯为号都不会,弟弟宇文逌还突然来访打断了酒席。

后来《隋书》的记载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这事其实是杨坚自己带着酒去找宇文招,宇文招当然没有预设伏兵杀杨坚的准备了,当然也就不会事先和的确是正巧来访的宇文逌打招呼。这一点蒙曼的《百家讲坛》也有过分析。

宇文招的谥号是赵平王——有关部门考虑到他其实品行良好,并没有拟恶谥。

年末,杨坚杀陈王宇文纯满门,又杀宇文泰早亡之子冀康公宇文通的嗣子冀王宇文绚。

次年,改元大定,杨坚又杀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满门。

宇文达素来作风良好,宇文逌是能出文集的文艺青年。但杨坚说他们谋反,他们就是谋反了。

宇文达沉迷于亡国妖姬冯小怜,几乎宠妾灭妻。宇文达的王妃正是李询的妹妹,而李询如前所述早就已经投靠杨坚了。后来冯小怜被分配给李询,李询的母亲为女儿出气,逼死了冯小怜。

宇文逌的墓志写的谥号是“间”,通“简”,也是相对中肯的谥号。墓志说他是病死的,还说他被优诏追赠滕国公。可以想象,其他几位也曾经得到过类似待遇。

等时机成熟了,杨坚就准备篡国了。刚辅政的时候,他并没有服众的军功,虽然曾经参与灭齐之战,也远非主角。但现在,有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宇文胄都成了乱臣贼子,都成了他杨坚加相国、封王、加九锡的资本。杨坚的爵位是袭父杨忠得来的随国公,进爵为王就是隋王——因为迷信,他没有全盘沿用自己的封爵名,做了一点技术调整。

在一番礼节性的推让之后,杨坚接受小皇帝禅让,国号隋,史称隋文帝,改元开皇。


详见拙文:https://www.toutiao.com/i6652113985300595211/


代牧益州阎文平


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杨坚承袭父爵。杨坚在北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南北朝末期,各族经过多年的融合,北方虽然还是胡人政权,但实权已被汉人掌握,杨坚即是代表。汉人世族也支持汉人重夺政权,当北周的宇文家老皇帝死掉时,只剩下孤儿寡母,杨坚就顺势夺权,并借北周余威灭掉南陈,重新统一。

  杨坚,小名那罗延,本为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县),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贵族官僚家庭出身。他的父亲杨忠,曾随魏孝武帝元修入关,辅助宇文泰建立政权有功,受封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官至“柱国大司空”,是北周宇文氏政权的主要支持者,袭爵隋国公。杨坚的妻子独孤氏,是鲜卑大贵族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的另一女儿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杨坚的女儿又是宣帝宇文斌的皇后。因此,杨家同宇文氏有姻亲关系,北周以来即成为关陇集团中的骨干,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周天和二年(586年)七月,杨忠死,杨坚继袭隋国公爵位,逐渐在北周政权中成为显要人物。

  周宣帝宣政元年(578午)六月,周武帝宇文邕死、其子宇文斌即位为皇帝,是为宣帝。北周政局非常不稳,“内外恐惧,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杨坚乘机进行阴谋夺权活动。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宣帝死,其子年仅八岁的宇文阐即位为静帝,杨坚凭借自己的社会声望、政治才能以及外祖父的身分,依靠权臣刘方、郑详等人入朝执政,号称“假黄铖左大丞相”,独榄北周政治、军事大权。

  杨坚入朝总政后,立即把“司兵事多计略”的高颖以及名望高影响大的苏威、李德林等人引入府内,凡事“无不与谋议,然后行之”。高、苏二人已成杨坚的左右手,同时拉拢一批汉族官僚如韦孝宽、柳裘、皇甫绩、卢贲等,和汉化较深的鲜卑贵族大官僚如元谐、元胄、宇文忻等为其附庸,结成政治实力集团。杨坚在他们的赞助策划下,先后“革宣帝苛酷之政”,作《刑书要制》施行法制。同时又派人对梁睿、李穆、于义等一批周室勋贵和重臣“盛陈利害”,大造舆论使之由“心犹观望”变成为“倾心相结”;目的在于既孤立周宣帝一伙,又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为其夺取政权创造条件。杨坚对敌对势力加以分化瓦解,予以各个击破。在周宣帝死后发葬之前,他就把周室诸王以赵王宇文招将嫁女于突厥为词,征入京师,加以控制。接着以毕王宇文贤为首的五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