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低層次的女人,永遠“拎不清”

小凌是做運輸生意的,因為比較好說話,有時會幫大家免費送一些東西,結果有人把他當成免費送貨的,除了託一些行李,還有託運傢俱的。

這些免費託運非常耗費他的經歷和時間,於是朋友下定決心一律不幫忙託運。

再遇到幫忙託運的,他就委婉地說:“這次比較多東西,不太順路,可能不太方便呢。”

低層次的女人,永遠“拎不清”

有的人聽了就識趣地走開了,但依然會有人不依不撓,朋友聽了就很尷尬,跟我吐槽說:怎麼有人這麼拎不清呢?

在人際交往中,為了不傷彼此的情面,常常會用委婉的方式拒絕別人,比如“改天吧”“下次吧”“看情況吧”等等。

但有人偏偏聽不懂弦外之音,非要勉強別人,這是非常遭人反感的,就算最後對方迫不得已幫了你的忙,你們的關係也會惡化。

所謂的進退有度,就是懂得不強人所難,如果一個人沒有爽快地答應你的請求,其實就意味著拒絕。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話說出口前,你是它的主人,說出口後,你就可能是它的奴隸。

雅桐曾經有段時間和自己的工作搭檔拎不清,被朋友們開了不少玩笑。

他們是一個部門的同事,被分在一個組後工作有了很多交集,有一次安排他們倆給公司年會活動做物料準備,本來不太熟的兩人因為忙裡忙外地跑活動明顯熟絡起來。

慶功宴上,領導對參與年會籌備工作的大家舉杯表示感謝,她看著坐在對面的搭檔,心裡竟莫名泛出一絲不捨,年會的結束意味著他們的搭檔關係就此結束吧。

低層次的女人,永遠“拎不清”

“搭檔,明晚看電影不?”恍惚間,手機屏幕一亮,雅桐的心像忽然漏了一個節拍。

“看!”毫不猶豫地答應,抬頭找尋對方,眼眸裡閃過明晃晃的興奮。

兩個人都是單身已久,眉來眼去還看不穿對方眼底的意思?心知肚明卻都沒有戳破中間那一層紙,初嘗曖昧的刺激,兩個人都覺得這樣的相處挺有感覺。

他們開始約看電影,約咖啡館,約酒吧,互相請吃飯,過生日送禮物,他越來越照顧她,互動越來越頻繁但始終沒有實質性的更進一步。

在後來閨蜜的聊天中,她一直稱呼他為“搭檔”,除了這個詞似乎沒有更合適的身份標籤,因為他的確是以工作夥伴的身份在約她出去玩,除了搭檔,他們沒有其他的名分關係。

差不多拖了兩年,兩個人始終處於一種不鹹不淡的關係,閨蜜幾次恨鐵不成鋼的逼問她卻得不到強有力的回答。

“說真的,你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搭檔啊,工作搭檔關係,就是這樣。”

可是你明顯沒有拎清楚,這搭檔就是在和你玩曖昧。

其實更讓我感慨的一種拎不清,是人在江湖的夾纏不清。

我認識很多朋友,人真心還不錯,也熱情有才華,但最後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變成了可以一起玩但不能共事的酒肉朋友,變成了隔著屏幕點贊但是不能工作的熱心網友。

不是不感到可惜的,我偶爾會覺得閱歷和智慧經常發生阻障,尤其加入感情之後。

低層次的女人,永遠“拎不清”

還有就是過於設身處地,總以己身去處別人的地。做人+做事的邊界感,是衡量一個人行走於世的真正智慧。

和好友一起創業,不好意思拉下臉說好股權分配或管理職責;

讓親戚來自己公司上班,顧著面子不好意思嚴格管理;

有時礙於面子,不好意思跟客戶討價還價,這確實不是心腸軟的問題,而是拎不清兩個重疊關係的邊界。

有的老闆講情懷總被罵也是一樣,雖然事情都是理想+現實,但你不能是自己的理想+職員的現實。(當然這種情況大多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我認識一個人,她曾經在過去的幾年中若干次託朋友來找我幫忙。其實我是直接認識她的,並不需要有關係更近的中間人來轉達。不知道她是否覺得如果能夠找到我的密友,就能提高幫忙概率。

但這件事就涉及了人情邊界感:你認為你們兩個的關係比較密切,你也認為我和中間人的關係比和你密切,那麼你求人幫忙,首先免去了張不開嘴的尷尬(要知道大部分非必要求助都是尷尬的),然後又免去了直接欠我人情的尷尬。

一切的榮耀和波折都歸於中間人。而我只剩下尷尬。那麼正常人都會想:為什麼我要搭上人情去做一件並不能收穫任何感謝的事情呢?

低層次的女人,永遠“拎不清”

這樣的事情有很多,大部分情況下他不是壞,就是有點傻,不明白自己是如何在消耗朋友的情誼。

攤薄了人情不說,做事的環節根本是不可控的。這就是所謂的拎不清,在你的目的和求助對象都如此飄忽無邊界的情況下,自然,也不會得到什麼明確的結果。

我們經歷很多事情,在吃虧、跌倒中學會取捨,成為一個拎得清的人,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儘可能給別人提供方便,遇到問題有自己的判斷,自制力強,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