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印度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的情況怎樣?

武器正能量


根據網友不斷曝光的維克蘭特號航母照片,我們可以認定這艘航母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就像是被廢棄了一般!而且根據印度官方放出的消息判斷,印度有可能放棄這艘設計失敗、開工倉促的航母,並開工建造第二艘航母,也就是目前印度海軍的第三艘,這似乎印證了廢棄維克蘭特號的猜想。



上圖是自媒體號“局座召忠”一篇有關印度第三艘航母的文章配圖,很能說明印度官方開建新航母的消息至少是存在的。文章指出:印度海軍參謀長蘇尼爾·蘭巴上將透漏開建新航母的願望,海軍試圖與國防部溝通。也有消息稱,新航母會命名為沙維爾號!仔細想來,印度確實有很多理由放棄維克拉特號建造新航母。


維克蘭特號和許多印度國產武器一樣,都因為設計建造工期漫長導致還沒下水就過時了!既然已經過時也就沒有繼續完成的必要,好大喜功的印度自然有需求開建更新的航母。

維克蘭特號在1999年著手設計工作,這期間法國和意大利都被邀請進來,七年後終於開工建造。考慮到當時亞洲沒有航母,英國也只是擁有20000噸多的無敵級、印度海軍當時現役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也僅有19500噸,搭載的海鷂艦載機也不超過30架,可見維克蘭特號的設計背景很老舊。沒見世面的印度設計的首艘國產航母起點不高!


在這種背景下維克蘭特號僅有40000噸多的最大排水量,如此小的體積決定它的艦載機數量不會太多,採用米格29K的情況下最多30架;同樣由於沒有空間安裝大功率主機,因此最高航速也僅有28節而已。不用小編在此多說大家也清楚,這些指標已經落後於今天的時代了!庫茲涅佐夫號和它的姊妹艦都超過了65000噸的排水量,有意攀比的印度早就不甘心了。

不僅是對航母不滿意,對選定的艦載機也越來越不滿意。印度國產航母的艦載機選型被證明欠考慮,雖然當初購買維克拉馬迪亞號航母的項目讓俄羅斯獲得了23億美元的資金,後續採購16架米格29K的項目也讓米格公司獲得了近10億美元!按理說俄羅斯造船業和艦載機生產能力都有提高才對,但是升級化的米格29K不如人意,甚至在庫茲涅佐夫號上都上演了摔機事故。印度海軍公佈:米格29K的妥善率僅有40%的水平而已,海軍參謀長正試圖與俄羅斯溝通,要求米格公司提高妥善率。



印度獲得首批16架米格29K之後,立即表示保留後續購買30架的權利!這個數字與維克蘭特號航母的載機量吻合,因此外界普遍認為米格29K將是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的艦載機。這正好說明米格29K的糟糕讓海軍遷怒到維克蘭特號航母。去年印度曾推出57架艦載機採購方案取代全部的米格29K,但是招標項目遲遲沒有結果預計已經放棄,因為根本找不到合適維克拉馬迪亞號和維克蘭特號的艦載機,捨棄維克蘭特號似乎是最後呢選擇了。


此外,軍事專家尹卓認為,印度航母體積不大導致艦載機都是輕型戰鬥機,因此攻擊能力有限並不能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事實就是這樣的,在印巴戰爭中服役的第一艘維克蘭特號排水量不到20000噸,它的海鷂戰鬥機僅能攻擊卡拉奇等海港城市,所能起到的作用就十分有限。此外,體量過小的維克蘭特號不具備搭載預警機的能力,在未來海戰中就是送人頭的配角,換句話說使用輕型艦載機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不可能確保印度海軍能掌握印度洋的制海權!捨棄它開建更大更先進的航母勢在必行!


最後強調,由於美國不斷對印度示好,將F-16生產線轉移到印度,甚至拋出與印度合作建造核反應堆的大禮,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可以獲得美國的彈射技術和F-18超級大黃蜂艦載機,開建新航母的天時地利都具備了,實在沒有不動心的理由!至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維克蘭特號,即便是不廢棄也要大幅拖後了!


兵器世界


圖注: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駛出船塢,可以看到這艘航母的滑躍甲板和艦島都已經建好


2013年8月12日,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在科欽造船廠順利下水,此舉標誌著印度成為美國、俄羅斯、法國和英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

“維克蘭特”號標準排水量40000噸由印度艦船設計中心主導設計,它也是印度國內船舶工業體系當中最大一家艦艇整體設計機構,而建造工作則由印度科欽船廠負責,這是國有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造船廠,廠區內建有可承擔萬噸級船舶建造和修理的大型船塢,多年來該船廠通過為印度海軍修理和維護“維拉特”號航母而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維克蘭特”號的建成下水,看似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背後卻遠沒有那麼光鮮。

首先,雖然印度擁有較為完善的造船條件和豐富的航母使用經驗,但在航母分系統方面,印度目前還遠遠沒有發展出完整齊備的艦載設備產業體系,艦船內部所需要的技術和設備,例如主發動機、推進器、發電機、交換機等目前仍然需進口。比如航母特種鋼研究和製造上尚不能自給,相關核心技術和裝備只能依靠從俄羅斯等國進口,每年需要花費大量外匯,這成為制約印度自造航母提高國產化率的最大薄弱環節。

其次,在艦載武備方面,印度的國產化率水平不高,其中具有核心技術的艦載武器仍需進口,例如艦載導彈、艦炮、魚雷等。以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為例,其接近90%的船體部分由印度本土設計和製造,但卻有50%的動力系統和70%的武器系統來自俄羅斯或西方國家。

按照印度國防部近期提出的遠景發展規劃,將計劃建造160艘艦船,其中包括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和輕型巡洋艦等前沿戰艦;海岸警衛隊的發展計劃包括建造154艘艦船和93艘船艇,可以說雄心確實不小,但與這些工程息息相關的工業基礎能力、艦船基礎研究能力和技術水平方面,印度還落後主要軍事大國一大截,特別是從核心技術和建造水平看,印度艦船研發、建造能力滯後於國防戰略需求。


兵工科技


再三下水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建造過程一波三折,至今都沒有完工

要說眼高手低這四個字用在哪個國家上最為適宜,恐怕許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起印度。有雄心壯志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制定目標的時候至少也應當符合自身的能力水平,否則恐怕會陷入相當尷尬的境地。印度自造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的遭遇就頗具有代表性。這條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堪稱“傳奇”的航空母艦,自09年鋪設龍骨開始至今已然歷經多次下水,工期一再延誤,而始終處於“將”要服役的狀態。就這樣的一條船卻一再被印方媒體拿來和遼寧號比較,其實很讓人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

第二次下水的維克蘭特號,艦橋結構仍未完成

第一次下水的維克蘭特號,艦首部分尚未完工在剛開建的時候,維克蘭特號就遭遇過一個正常來講不應該出現的問題:缺乏足夠多的航母用特種鋼材。材料沒備齊就開工建造船隻的,不說空前絕後也算是當世罕見了。就這樣拖拖拉拉地到了2011年的時候,艦體總算是大致有了個樣子,結果艦用的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又出了問題。即便如此,在同年的 8月份,印度方面還是讓這條艦首都沒有安裝完的航母“下水”了。很顯然,這樣的一個未完工船體是不可能在水上完成剩餘的棲裝工作的,於是在2012年的時候,維克蘭特號又被拖回船塢,繼續建造。

第三次下水的維克蘭特號,依舊是空殼一個

在13年時維克蘭特號算是第二次下了水,這次好歹艦體完整了,但艦橋什麼的都還沒影。直到2015年第三次下水的時候,它才算是有了航母的樣子,而艦上的設備還都基本沒有安裝。毫無疑問這樣的拖沓必然造成成本的飆升,到現在這條船已經花去了整整30億美元。考慮一下毛子下狠手宰客的超日王號也不過花掉23億而已,這個造價就真的很嚇人了,而且顯然這個無底洞離填滿還早。而更為致命的是,因為設計缺乏經驗的緣故,維克蘭特號即使如約完工了,性能也好不到哪裡去。也許這個問題,印度方面又會乾脆交給“將”要服役的下一代航空母艦來解決吧。


利刃號


唧唧復唧唧,三哥造飛機。機翼缺鉚釘,機身沒塗漆,雷達裝不下,航電太垃圾。年年沒造好,服役遙無期。昨夜見新聞,威龍已服役。堂堂阿三哥,還在等光輝。戰機太落後,害我沒面子。願造六代機,幹掉種花兔。鷹國買雷達,牛國買精鋼,雞國買航電,鴨國買座艙。毛子來設計,阿三來組裝。牛已吹死不上天,只有引擎失火冒黑煙。三哥才不怕,重新造一架。不見機機能飛翔, 但見起飛失敗摔路旁。阿三不死心,痛哭又涕零,找到大毛熊,訴苦又求情:“大哥求求您,俺要踢五零。”毛熊很歡樂,準備挖大坑。三鍋天然呆,人傻錢又多。毛熊問所欲,三哥願出一千億,買它百來架,嚇嚇種花家。鷹醬聞此事,制裁大毛忙,歐萌聞此事,跟著鷹醬狂,兔乖聞此事,漫不經心獨自忙。造我殲二零,建我新大區,產我核航母,修我大飛機。潛心搞科研。甭管傻阿三。毛貨一直摔,三鍋很受傷。買了幾十年,不知毛子是奸商。阿三腦發熱,毛熊沒道德,兩廂都情願,坑他百年又如何?


baby愛科學


網友們論及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關心它一樣事,何時能造好建成入役,魂舞大漠卻有不一樣的看法,話說還能不能入役了。如果建成後,只是一個百病纏身的樣子貨,或一個爛尾工程,實在也未可知的。要在自已不能發展配套,無助於對造船廠技術提高,那麼,意義又在哪裡?照現在的觀察,所有的關鍵技術配套,從發動機,到艦載設施,等等,一切都自外來,自個完全不掌握,甚至連圖紙都是買來的,印度只是提出一個想法而已。靠著國際地位有利,全部受制於人,一艘4萬噸級的航母居然花了70億美元,如此造法,在航母發展的歷史上,可以說絕無僅有。

面子工程

如果只為好看,外表風光,那麼這個錢也花得值了,可謂掙足了面子。英國女王號入役時,當時誤傳一個笑話,英國海軍大臣說,會建航母的國家只有三個,中美英,印度聞聽大為不爽,指著建造中的“維克蘭特”號說,這是什麼。其實印度航母萬國造,早已不是秘密,能否真正能建成使用,世人都存在這樣的疑問。外表風光的同時,內心也是糾結不已,建不成,還總是沒完沒了的花錢,愁啊,正當建造最困難的時候,請去美國航母專家到上面轉了一圈,看得人家只搖頭,一詞不置,雙手一攤就走了。為什麼會這樣?美國的航母專家是聰明的,面對萬國造,說白了,事不關己,人家誰也不願得罪。

千呼萬喚

千奇百轉,什麼事都可能有,一切皆有可能。下了三次水,造了13年,工期至今不能確定,關鍵是一切都不好確定,技術不能操之在自已之手,隨意性過大。長期泡在水裡,給船廠造成了巨大麻煩,於是開啟下水模式,說下水就下水,下了三次猶未足,至今不能完工,對一艘未完工30%都不到的航母下水,專家質疑道,改變艦體應力,會造成嚴重變形,還如何組裝呢?如此之類諸多見怪不怪的問題,如今都現實地擺在印度面前,不得不現實面對。螺旋漿發生鏽蝕,可以再換,不能換的部件,合不到一起的各國配套,怎麼調整,變形的艦體又當如何解決,都是問題。究竟能否使用,沒準還真考驗著印度。


魂舞大漠



用做菜來形容的話,那就是菜盤子準備好了,可材料還沒下鍋,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印度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從名義上說是印度自主建造的,由印度科欽造船廠負責建造,但實際上只有船殼是國產的,其他的東西包括艦載機等等一系列都要對外採購。這艘航母實際上是一艘“萬國牌”艦艇。

維克蘭特號原印度藍天衛士號,後改名叫維克蘭特號。這艘航母是法國人給印度設計的一艘四萬噸級的中型航母,1999年印度議會批准建造,2002年,開始航母的建造計劃,2006年建造工作正式啟動,2009年安裝龍骨。

這艘航母按造印度人原有的計劃應於2008年前後建成,可航母的進程卻是一拖再拖,甚至出現了一連下水幾次的滑稽劇。歸根到底就是印度整個國防工業體系的問題。一艘航母的建造牽扯到數百個技術專業,上萬家工廠的配套,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協調整合能力,而印度由於自身國防工業不給力,竟把這一建造流程由一個國家的範疇放大到全世界,艦載機、雷達、艦載武器系統等等都得對外採購,你把這些萬國牌設備全裝到航母,也不能保證它們之間的電磁兼容性,就算再先進的電子設備,如果到戰時互相干擾,便會使航母很難發揮戰鬥力。還有一點要注意:這些東西的交貨期是由別人說了算,有時候這個來了那個還沒來得等,這就導致舾裝的進程一拖再拖,維克蘭特號成為一個難產的“混血兒”!

不僅僅是這艘航母的內在難搞,印度連船殼子都造不爽!建造航母所需的特種鋼印度自己弄不出來,沒辦法,買唄!結果看上了美國的HY80特種鋼,但這是美國的戰略物資是禁止出口的,最後俄羅斯給了點兒,但人家說我只能給你這麼點兒,剩下的你要自己想辦法去搞。結果就導致了維克蘭特號第一次連船殼子都還沒建造完就下水的尷尬局面。

材料沒到位,這艘航母就在船臺上一直待,可科欽造船廠就這麼一個船臺啊:你不能繼續造你先下去吧,別的活兒還要幹,船廠要掙錢工人要吃飯呢!結果就出現了這艘航母一連下水幾次的尷尬局面。

維克蘭特號承載著印度實現雙航母之夢的希望,印度現在也只剩下俄羅斯為其改造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原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一艘航母撐門面,但何時才能實現,看印度的國防工業情況和維克蘭特號航母向外定購艦載機、艦載雷達設備、艦載武器系統的交貨日期,這還要一個很大的問號。


無語勝似有語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可謂創下了世界上現代航母建造週期的一個記錄,該項目名為“藍天衛士”,1999年拍板,2004年由印度政府開始正式啟動。2009年2月維克蘭特號安放龍骨,但是工期一拖再拖,原本最早定於2008年之前服役,拖到現在維克蘭特也還只是個殼子。

關於維克蘭特號最新消息對於印度來說,有一條好消息一條壞消息,好消息是光輝戰鬥機完成了滑躍起降實驗,使其成為米格29K之後維克蘭特號艦載機的二號選擇;而壞消息是“小偷”潛入維克蘭特號內部偷走了四臺計算機硬盤、處理器等關鍵部件,導致印度航母工期再度拖延一年,而原定是在明年交付。

對於這次盜竊事件,很多人指出可能是印度方面在自導自演,掩蓋這艘航母實質上成為爛尾工程的事實,目前該航母造價已經從5億美元飆升到了28億美元,小偷為什麼單獨要偷處理器和存儲器這些而不是選擇更加值錢、易攜帶的物品十分值得懷疑。故有分析認為,維克蘭特號航母建造中很可能有很多黑幕,甚至存在無法按期交付的情況,所以印度有些人在自導自演。


但無論是不是自導自演,十幾年下來沒有任何進展,至今都還是萬國裝備堆在一起,只能說印度軍工業現況和他們吹下的牛相比就是一個笑話。


標槍毒刺


之所以說該艦後續工程難度大,不僅僅是因為其內部各系統的安裝技術難度大,使工程進度會受影響,更因為其所有各系統均由國際合作提供,那些黑心商人不地道,總想在"朋友"最難的時候再來宰一刀,印度不吐血,他們是不會供貨的,至於這條艦的進度,不好意思,他們沒心情去研究。但印度人也是無無可耐何,自己沒有建立這些基礎設備的製造行業,拿了無數外匯找那些"好朋友"去買,可又遇友不淑,當然被勤脖子就在所難免了。



其實印度人還是很有緊迫感的,他們也在只爭朝夕,維克蘭特已經下水三次,看來它也有點急不可耐,已經在幹船塢曬了八年多,曬乾兒呀?但它急沒用,三哥急也沒用,那些黑心商人可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維克蘭特後續主體完工到下水內部系統舾裝再到海試再到軍方海試最後到正式列裝這一系列程序都是無法預測到其確切耗時,僅舾裝一項因無法保證系統供應商的供貨時間就會至使工期無限拖延,加上八國聯軍供貨,系統融合也是個大難題,即便是兩項海試全免(為了只爭朝夕,這是有可能的),十年之內能否交付海軍也是個大大的問號。





但這絕對不能全賴科欽船𠂆,儘管他們很善於創造炸艇,船塢翻船之類奇葩紀錄,但維克蘭特交船前的工期長短起碼不由科欽自己說了算,至少不能全賴科欽,其實他們已經很努力很優秀了,比起印度斯坦的光輝來,誰能說不是一次大躍進呢?三十年造一架飛機跟二十年造一條航母能比嗎?但印度斯坦的光輝與閱兵坦克阿瓊相比,仍然不失為優秀工程,終是沒有高山顯不出窪地,相比較而言,維克蘭特還是值得驕傲的,筆者代表個人,衷心祝福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早日成為印度海軍的王牌戰艦,為印度軍工,為印度海軍,為印度製造業爭光添彩。


印度是南亞及環印度洋最強大的最富理想的國家,印度海軍也是南亞及環印度洋最強大最富鬥志的海軍!


鐵嶺鋒


印度的國產航母還在建造,這是個事實,建造了那麼多年,還沒有成功,說明了建造航母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需要很多軍工技術和軍工企業職稱。

印度的國產航母之路,可謂十分的艱難,命運多舛。維克蘭特”號的設計工作開始於1999年,2009年正式開工建造,2013年8月首次正式下水。設計排水量達37500噸,設計最高航速28節。有兩條飛機起飛跑道和一條降落跑道,預計將可攜帶30至40架飛機,其中包括24到26架俄製米格29K戰鬥機和大約10架卡31直升機或“海王”直升機。

受到鋼材短缺、造艦經驗不足等因素影響,“維克蘭特”號已經五次推遲交付。但即便如此,印度國防部仍對其很有信心,並認為2021年就是“維克蘭特”號航母的最終交付日期。

網上很多人黑印度,其實印度最近的發展是很不錯的,經濟都在7%以上,經濟總量世界第六名,擁有航母、原子彈、巡航導彈,各類衛星等先進科學技術,印度人在軟件的開發上也很有造詣,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印度發展很快,經濟上可能很快超過法德,軍事上也是個強國,最少在南亞一霸。


夢迴長安g


印度的體制註定不會成為超級大國所以西方不懼印度威脅 所以西方接受印度 中國呢從一無所有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躍全球經濟第二 如今藉著經濟強盛大力發展一帶一路和金融 同時還依靠強大資金大力發展軍事 照這樣發展下去腦子好一點的都知道是威脅 西方不制衡才是腦子壞了 印度是所謂的民主國家 記住是所謂 又是聯邦制國家 地方各自為政 選票只代表地方於富人利益 到處是收買及拉攏 一艘國產航母要十年 一條路最短五年 一架自制飛機20多年可想而知 領導人都隨時要面臨下臺的風險 此外印度實行改革全國不能統一實行 下達不到地方 光官方語言不算地方語言就達上百種 同時人才的選拔無形與種姓掛鉤 使得印度發展好壞和人才流動跟窮人關係都不大 最後就是民族的信仰問題 印度信仰印度教和佛教 使得印度百姓天性懶散 看得開 沒追求 相信來世投胎 做事效率可見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