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中國載人登上月球,找到NASA當年遺留在月球的儀器設備,可以拿來分析嗎?

90後玩遊戲


幾十年前的設備了,在月球早就變成了“垃圾”,帶回來有什麼用?我國2020年左右將發射探測器軟著陸月球並採樣返回,是為了科研和技術試驗,是不會去撿垃圾的。

美國當年在月球確實留下了一些科研設備,但都先後和地球失去了聯繫,只有激光反射器那種不需要能源只要保持潔淨就可以反射激光,用於測距,好在月球沒有大氣,激光反射器目前還可以應用。至於其他的月震儀等設備,用的芯片還是幾十年前的,與現代的設備沒法相比,我國也不需要再去撿那些設備。而未來登月還是得靠自身航天實力的發展,可以參考美國登月方式,但不需要完全按照它們那樣幹。

阿波羅載人登月在月球遺留的設備並沒有什麼用。我國目前主要還是穩步發展,按照自己的計劃發展航天,大推力火箭也在推進中,而像無人探測器登陸或者載人登陸,大概率不會選擇美國當年登陸地點,會根據我們自己的觀測規劃合適的著陸點。嫦娥四號著陸點的選擇就是敢為人先。著陸點之間由於相隔距離很遠,目前的探測器在月球上估計都跑不了那麼遠,想去搬設備也很難做到。

不過俄羅斯倒是發話了,要進行載人航天去美國載人登月的著陸點去看看美國是不是製造了一場騙局。雖然我國航天科技落後於美國,但“撿垃圾”就算了吧,花代價可以做到,卻沒必要。


來看世界呀


技術上是可以的。但是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帶來政治麻煩。

這樣做沒必要,沒有意義,更是浪費財力的體現。

美國登月的地方選擇了六處,都在月球正面。我國要是登月的話估計很可能選在背面,畢竟別人走爛的路,自己再走就沒有多大意義。比如這次的嫦娥四號就首次實現了人類探測器軟著陸到月球背面。


NASA遺留的儀器在現在看來可以算作是破爛的“盆盆罐罐”了。留下的東西無非就是被高能輻射分解差不多的國旗,測距反光鏡,月球車和返回艙的基座等。這些都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科技產品。

在現在看來,壓根不值得研究。我們可以造出比這些好得多的登月科技產品。

第二個,如果拿回來這些產品,肯定會遭到美國政府的譴責。畢竟這些東西的主權也是美國的。我們這樣做是要承受政治風險的。

第三個,這樣做會增加返回地球的成本。即便月球的逃逸速度低至2.4km/s,但月球上沒有發射塔,這就要求返回艙自帶的燃料足以維持到逃逸速度,而攜帶越多的燃料就要求更大的推進發動機。美國當年回來,都儘量把返回艙的負載減輕,能扔的全丟在月球上了。

如果中國拿回這些儀器,那無疑造成登月返回艙更大的壓力。這就要求攜帶更多的燃料,更強勁的推進系統。 這樣做,完全沒有任何必要,不是自己找罪受嗎?


科學認識論


可以,但是完全沒必要。

我國在航天領域雖然落後於美國,但那是因為我們起步較晚,最近十幾年大家有目共睹我們正在迎頭趕上,阿波羅載人登月後留在月面的設備現在看來已然成了“垃圾”,我們是不屑於去撿的。

美國在1969年~1972年期間集中進行了七次載人登月,成功了六次失敗一次,幸運的是失敗那次並沒有人員傷亡。成功的六次分別是阿波羅11號、阿波羅12號、阿波羅14號、阿波羅15號、阿波羅16號、阿波羅17號,共有12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6名宇航員在繞月指揮艙留守。

我們來看一看阿波羅載人登月都在月球表面上留下了什麼?

每次登月後都會佈置月震儀用以測量月球震動,返回時被棄置;還有五面月球激光反射鏡(並非全部由美國佈置),天文學家可以在地球上用激光照射月球,反射鏡會反射回平行的激光用以測距;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最後三次任務在月球上留下了三輛月球車,宇航員曾駕駛它們去到較遠的距離;還有每次返回地球時都會留下登月艙,並且每次登月都會插上一面國旗。

圖:阿波羅11號、阿姆斯特朗。

圖:阿波羅11號

我國在嫦娥四號任務結束後將進入探月工程的第三步,發射嫦娥五號實現軟著陸並從月球返回帶回月岩、月壤樣品返回。最終將考慮載人登月並建立月球基地的問題。我國的探月工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不斷的研究實踐中積累經驗,為以後更高更遠的航天做儲備,我們不要去拾人牙慧。圖:嫦娥四號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這是著陸器拍攝的第一張照片。



科學黑洞


就這個問題,諸葛小村姑曾經親自撰寫電子郵件詢問了現任的NASA局長:Mr. Jim Bridenstine,他是NASA第十三任局長,得到的答覆是:It's up to you!

也就是說,咱們國人看到月球上的美國探測器,想怎麼研究,就怎麼研究,美國人絕對不會介意(當然也沒法介意)。


不過呢,畢竟那些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電子產品、金屬遺棄物,一個金屬薄膜電容可能比現在的一號電池還大,難道我們花費數百億人民幣取回來的研究樣本,居然就是美國50年前的垃圾?我想咱們肯定不會覬覦他們70年代的科技成果,應該是欣賞美國人在月球登陸器上面的精美雕刻,可能具有文物價值,放到潘家園市場上,可以賣出個天價?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該是多麼地具有環保頭腦啊!他深深地感覺到月球的重要性,絕不能夠讓野蠻的美國人肆意汙染聖潔的月球!月球環境惡劣,每天都有幾十萬個小行星肆意砸向月球,到時候這些金屬、非金屬結構被砸成PM2.5可怎麼收拾啊?為他的無私的星球主義奉獻精神感到無比自豪!


同時,提問者也具有卓越的文物保護思維,美國人太浪費了,70年代的產品,擱現在,少說也是17級文物,受到後現代科技主義思潮的影響,當時的登錄裝置設計與今天的設備大不相同,具有很高的抽象藝術概念,在今後的藝術品市場上升值潛力不凡,現在不搞回來,難道要等到將來後悔不成?聽說中東某收藏家已經預定了250公斤!

傳聞國內諸多風投機構聞風而動,動如脫兔,兔死狐悲,悲傷莫名,名利雙收!

………………

這裡是諸葛小王為您報道,歡迎關注!歡迎轉發,感激不已!


諸葛小村姑


答:未來十年內中國有這個能力,但是沒有這個必要,畢竟40多年前的科技,相對於現在來說很落後了;而且美國阿波羅登月留在月球上的東西,都是些不重要物品,還有幾輛月球車。


美國阿波羅計劃,一共實現了六次登月,分別是阿波羅11(1969年7月20日)、12、14、15、16和17號,把12人送上月球;其中阿波羅13號,在發射後的第二天出現故障,然後放棄登月。

每次登月後,美國都在登月地點留下很多物品,比如生活垃圾、科研設備、載人月球車等等。


我國的嫦娥工程,預計在2030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最快在2025年左右;在2019年,還會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樣本採集,然後帶回地球,所以很有可能在今年內,嫦娥工程還會有大事件。

阿波羅登月的地點,都在月球正面,如果我國能實現載人登月,可以選在月球上任何地點著陸;但是沒有必要選擇再去美國登月的地方,原因有這麼幾點:

(1)沒有科研價值

美國登月的地點,可能存在研究價值的岩石,美國早在40多年前採集了,也沒見到美國有什麼重大發現,所以我們再去也沒意義;

(2)設備老化

月球白天溫度高達150℃,夜晚溫度低至-170℃,雖然月球表面是真空,但是經過四十多年高低溫交替,美國留在月球上的物品基本已經毀壞,尤其是科研價值最高的電子設備,更是經不起這麼大的晝夜溫差變化;

(3)技術落後

阿波羅登月時的技術,或許在某些方面領先中國很多年,但是四十多年前的設備,相對於目前的技術來說,已經相當落後了,尤其是微電子領域。

(4)名聲不好

特意跑到月球上,去撿美國半個世紀前的垃圾,會被美國笑掉大牙的,也會成為國際笑柄。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哈哈這個想法真的很獨特。不過我們是不會去拿那些儀器設備回地球進行分析研究的。因為那只是一些幾十年前的廢舊設備,技術水平已經很落後了。即使拿回來,也沒有什麼研究的價值。

實際上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很迅速的。美國登月使用的計算機,連現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智能手機都比不上,這樣的儀器拿回來,有什麼好研究的呢?把它們從月球帶回來需要額外消耗多少能源?這些能源又可以幹多少事情?一些月球標本不比一個廢舊儀器有價值的多?



這個問題的提出者可能是出於一種技術層面的考慮想將美國登月的儀器設備帶回來。上面已經講的很清楚了,那些東西都是過時淘汰的東西,沒什麼研究的價值。不管從哪個方面看,現在社會的類似物體都已經遠遠超過了那時候的技術。因此,就技術層面來說,我們是不可能浪費寶貴的燃料把它帶回來的。


此外,即便我們將來能夠實現載人登月,想要把那些個儀器帶回來也是很難的。首先,著陸時就很難準確降落到指定地點,一旦稍有偏離,東西就拿不到了。而且那些儀器中有一些是很重的。也許把飛船的所有載荷都佔了也飛不起來。所以,我們是不會做這種沒什麼大用處的事情的。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出於情懷。到將來航天成本急劇下降後,也許會有人出於一種情懷,將一些已經報廢的人造天體帶回地球。不過帶回月球上的探測儀器那也是美國人的事了,和咱沒啥關係。

歡迎關注"張家小智兒"看更多天文愛好者的交流溝通。


張家小智兒


首先要弄清楚人類為什麼要探月?

1. 為了更好的瞭解宇宙:月球岩石相當於地球40億年前的,探索月球可有助於人們認識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歷史;2. 通過探月可推動相關科研和產業發展: 上世紀美國通過登月帶動了新材料、計算機、遙控作業等一大批高科技工業的發展;3.可以為開發利用月球資源做準備:月球上有豐富的鈦、鐵、鈾、稀土等礦產。

接著需要了解美國登月的時候留下了什麼?

美國在月球表面上留下了許多大型儀器,比如流量探測儀、地震儀、磁強計、激光測距儀,而其他小物件有如國旗、工具袋等。當然啦,還有阿姆斯特朗的那個“一小步”!

那中國登月的目的是什麼呢?

當然還是繼續探索出有價值的東西啊(看第一問的回答),而且是探索別人沒走過的——月球背面!!!月球的背面是人類一直嘗試攻克的領域,那裡沒有地球無線電波信號干擾,極其適合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而且,此次嫦娥四號還攜帶了一些植物種子及昆蟲卵,試圖第一次在月球環境下觀察生命變化——包括在月面太陽光照條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以及低重力條件下動植物的生長狀況等等。這對於未來的人類太空殖民意義相當重大。

所以啊,中國登月根本就沒想著那些在月球正面的老古董好麼,更別說拿回來分析了,等著NASA自己上去收回來放入博物館吧。


鎂客網


阿波羅11號計劃:

激光測距反射鏡一臺、地震儀一臺、此外還有一個地質錘子、鏟子等工具,用來獲取月球岩石的。此後的阿波羅12、14號登月計劃帶的東西差不多,也就這些東西了,哦,對了,還有登月飛船的下降級。

從阿波羅15號計劃開始,每次登月都要帶上去一臺月球車,現在月球上總共有三臺月球車,六面美國國旗,以及四十多年以前的實驗設備、科學組件等。

拿回來幹嘛?幾十年前的東西了,就是一堆破銅爛鐵了。更何況,以現在人類的實力,不可能從月球上把那麼多的東西都帶回來的,工程師費盡心機的想要減少駛離月球時的飛船質量,你倒好,還要把它們帶回來,這得另外需要多少的推力啊,這不就增加了自重嗎。

簡而言之,那是一堆沒有用的東西罷了,即便以後登月了,真的選在了以前阿波羅登月舊址的旁邊,也只是過去看看,紀念一下而已,畢竟這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啊,還是值得留念的,你說是不?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科學船塢


如果中國載人登上月球,找到NASA當年遺留在月球的儀器設備,當然可以拿回來分析,但是我覺得也分析不出什麼東西!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1960年代開始施行阿波羅計劃,除了被大家所熟悉的1969年7月16日利用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月以外,後續還利用阿波羅12號、阿波羅13號、阿波羅14號、阿波羅15號、阿波羅16號、阿波羅17號等飛船實現了其它5次登月計劃。但是,他們在月球遺留的儀器設備無外乎就是當年的一些無用的設備或配件。經過這麼多年月球嚴酷環境的折磨,估計大多數都是鏽跡斑斑,甚至已經腐朽到成為一堆渣渣了。我們把這些東西拿回來又有什麼用?

所以,我們登月更主要的任務是,要監測月球的各種狀況,比如氣象狀況(氣溫等)、月震活動、流星活動情況、月球電磁場情況等、宇航員身體狀況等等。從而使我們人類可以進一步瞭解月球,以及人類對環境的適應狀況。而不是去收集美國丟棄在月球上的一些破爛部件。畢竟只要我們能夠登月,在飛船發射、製造等等方面就一定是世界領先的!


地震博士


如果我國有能力進行載人登月了,那麼技術上是絕對可以在美國登陸過的地點降落的,而且美國遺留的儀器也是可以拿回來的。

但這樣做的話得先和美國人說一聲,畢竟是別人的東西,但話又說回來了,那些都是將近半個世紀的古董貨了,拿回來搞收藏嗎?沒有價值的,還不如多采集些月球土壤,或者做一些其他事情。

剛才上段也說了,美國人留在月球的都是一些古董級的儀器,對我國登月技術不會有幫助的(畢竟那時我們自己已經掌握登月技術了,他們那幾十年前的淘汰品也沒啥參考價值)。並且帶著那些古董們,還會增加返航時的負擔,畢竟咱們不能只去不回啊,而且還是帶著人呢。當時美國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們才把好多垃圾給扔到月球上面了,這樣一來可以減去不必要的燃料浪費。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