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BMPT改变未来陆战模式!全球装甲车辆范围内独树一帜,陆战之王

剑童问:俄军的bmpt终结者在全球装甲车辆范围内独树一帜,看上去十分威风,官方更是称它能改变未来陆战模式,其性能究竟怎样呢?

铸剑师答:这个问题要从多个方面来看,首先我们还是复盘一下bmpt坦克支援车的基本性能。由于bmpt经历了数次改进,因此我们仅介绍其最新的bmpt-3改进型。

BMPT改变未来陆战模式!全球装甲车辆范围内独树一帜,陆战之王

Bmpt的车体直接由t72坦克底盘改进而来,既保证了车体较好的防护性能,又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俄军仓库内t72积压的问题,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省下了新底盘的研制经费,为捉襟见肘的俄国防军费减轻压力。由于bmpt主要任务是伴随坦克部队推进,而t72底盘原装的780马力发动机在当前来看已经明显动力不足,为了使bmpt坦克支援车的机动性能够不低于俄军现役较新型的主战坦克,完成"坦克支援"任务,俄军为其换装了1000马力发动机,使得整车的最大时速达60km/h。

BMPT改变未来陆战模式!全球装甲车辆范围内独树一帜,陆战之王

Bmpt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莫过于它看上去极其豪华的武器系统配置,在其炮塔上装备了两门2A42型30mm机关炮,四具短号反坦克导弹,两挺用于自卫的7,62mm机枪,车体上还有两具榴弹发射器。在理想状态下,仰角达到45度的两门30mm机关炮可以在巷战中压制在层楼房中盘踞的步兵,短号反坦克导弹可以打击包括坦克,直升机和重型防御工事,而两挺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则可以消灭从各个方向渗透的反坦克步兵。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完美。

BMPT改变未来陆战模式!全球装甲车辆范围内独树一帜,陆战之王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首先我们来分析其搭载的两门30mm机关炮。首先,为什么要是两门?正常情况下,单管中口径机关炮应该已经有足够的火力对轻装甲目标和躲在掩体中的步兵造成有效杀伤。归根究底,还是因为2A42这门40年老炮的射速较低,弹道散布较大,而其使用的苏联时期定型的机关炮弹药威力也略显不足,所谓火力不够数量来凑,这才有了bmpt头顶上威风八面的双联装主炮。

再来看其装备的反坦克导弹,短号本身在国际上仍然可以算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多用途反坦克导弹,理论上这款武器确实可以做到对装甲,对工事,对低空的三重覆盖打击。但实际上对于bmpt,这种武器却实在有些意义不明。首先bmpt是一种支援火力车辆,其目标是弥补坦克在攻击手段上的盲区,在与坦克配合作战时,bmpt的反坦克能力其实是不必要的。而如果其单独作战,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在响应时间,打击效果上都不正牌的主战坦克,基本在单独遭遇坦克部队时,bmpt的唯一优势就是短号较远的射程。由于坦克支援车不会单独用于平原开阔地形作战,其单独作战场景更局限于近郊作战及巷战,这注定了bmpt在单独遭遇坦克时,二者的距离是相对较近的,其射程优势也完全无法发挥。因此虽然扛着四枚反坦克导弹,因此bmpt要么在坦克集群作战中无用武之地,要么在单独遭遇装甲部队时处于劣势。而短号仅是理论上具备防空能力,并不是专职的低空防空导弹,换句话说,如果bmpt就能把低空野战放空的活干了,那苏联搞了那么多年的野战放空体系就真成了一个笑话。因此,四枚导弹的最大作用,还是对坚固水泥工事进行攻坚打击。而导弹打碉堡,从经济角度来说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对于口袋空空的俄军来说则更是如此。

BMPT改变未来陆战模式!全球装甲车辆范围内独树一帜,陆战之王

而剩下的两挺机枪和两具榴弹发射器,则更是面对巷战的无奈之举。由于bmpt车体视角狭窄,炮塔上又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武器,没有良好的周视视野,在巷战中很可能被步兵从侧后包抄;因此bmpt才在车体两侧安装榴弹发射器,并且配备多挺机枪。可以说,bmpt的"豪华"武器系统,并不是其设计先进的象征,而是其技术落后的体现。

Bmpt从部队编制地位上也十分尴尬,俄军之前宣称,将要为每一个坦克排配备一辆bmpt,形成3坦克1支援车的四车排。先不管这是不是俄军为了推销bmpt吹得又一个牛皮(毕竟俄军根本没采购多少bmpt),首先这辆独树一帜的坦克支援车和坦克排内其他坦克的弹药完全不通用,为后勤增加了几乎双倍的压力。其次在野外机动作战中,这辆坦克支援车完全可以算是一个累赘,火力,防护各个方面都是样样通样样松。而在巷战时,一辆bmpt又难为同排内其他所有三辆坦克提供火力覆盖。

BMPT改变未来陆战模式!全球装甲车辆范围内独树一帜,陆战之王

从根源上说,bmpt坦克支援车反映了俄军当下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水平低下,其功能完全可以靠坦克,重步战,野战防空部队配合达到。将如此多的概念一股脑扔进一辆车里,其结果只能是逐二兔者不得一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