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界的谎言,该如何识破?

张周韩


近四年来,笔者从事了新型肥料的研发、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更有机会走入种植区域,与农户和经销商深入接触,也遇到了关于肥料各式各样的“概念”营销、“误导”营销、“谎言”营销、“无中生有”营销形式,所有这些形式目的就是欺骗农户,是典型的违法行为。今天,我将一部分假冒伪劣肥料的常见伎俩及“误导行为”分享给经销商及种植户,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一、扯淡:叶面喷施即可,不用底肥和追肥!

  

  发明这个概念的人真的是胆大包天、胡作非为!借小岳岳的那句话“臭不要脸”!

  

  目前,无法单独通过叶面追肥来满足植物所有的营养需求,叶面肥只能作为一种非常次要的追肥手段加以应用(占整个生育期施肥量不到5%)!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氮肥、钙肥、铁肥等。

  

  二、心寒:生物肥里的骗子多!

  

  生物肥料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型肥料,遭到各种骗子的”青睐“!各种概念菌种层出不穷!常见骗术有:

  

  1、用有机肥冒充生物肥!各种有机肥都标有含有有益菌,微生物肥料都是国标证号,如根源生物的益多利微生物菌剂(登记证号:微生物肥(2013)准字(1153)号),假的生物肥很多用的有机肥证号——农业部”农肥“证号。

  

  2、菌的种类越标越多,26菌、28菌!本人做新型肥料研发这么多年,还没有真正见过一个含有5种及以上有益菌种类的生物肥,农业部专家建议:生物肥料添加微生物种类不宜超过3种!

  

  3、菌的数量越标越高!菌的数量过高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成本增加;二是过高微生物给农作物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如抑制生长。不过农户们倒不必担心他们加多了菌,应该担心他们有没有添加功能菌!

  

  三、担忧: 水溶肥的乱象丛生!

  

  1、国外进口是目前最常见的宣传口号,不是进口的你都不好意思开口!其实90%以上的所谓进口水溶肥都是100%国产货!打着进口的旗号卖个高价是他们的真实目的!不光水溶肥,近些年出现了一些概念复合肥也是这个骗术,价格高昂,每100斤零售价格达到了350元左右,简直是抢劫!

  

  2、这年头不是螯合微量元素的水溶肥你都不好意思!真正螯合的我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了,你们懂的!

  

  3、激素肥横行!在青州农户问我,你们水溶肥多长时间见效,我说以你们的眼力大约6天左右。农户直接说:你们的不行,我用的肥料12小时见效。结果他的温室番茄4月底就拔园了,别人的都在6月开始拔园!大家记住大部分激素肥料有刺激性气味!

  

  4、各种”钾肥“闯天下!膨果期追肥钾肥,钾比较贵大家都知道,所以有些肥料直接起个名字就叫”××钾“,这种肥料往往打着”黄腐酸钾“、”高钾“的旗号,其实注意看它的证号,很多是微量元素证号!里面钾的含量很低,我在鲁西南、河北保定、廊坊、北京大兴、安徽阜阳见过大量的这种“假”肥料!

  

  四、忽悠:一袋有机肥顶农家肥“几方”

  

  这是个片面的营销理念!它最愚蠢的地方是对有机肥的定位!

  

  1、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是有机肥的主要作用,这个必须明确!

  

  2、农家肥是个害处大于益处的东西,可以作为有机肥的原料,但是直接作为肥料是国家不允许的,是历史遗留的产物和习惯!

  

  3、可以对比化学性质,但是在改土的物理、生物作用上是很难衡量的!

  

  五、龌蹉:“一次施肥,不用追肥”

  

  这种手段被各色“忽悠团”及目前个体小厂广泛利用,主要抓住人们省工、省力、省钱的心理,更可恨的是“忽悠团”们经常拿假冒伪劣的高氮肥冒充高钾含量的肥料,宣传的重点围绕“只需要底肥使用,后期不用上肥”。结果广大农户施用后产量、树势明显降低,带来大量的直接经济损失,对于果树区它的危害影响会持续2~3年!

  

  农民朋友们应该记住:

  

  1、作物不同的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很难找到一种肥料可以满足不同生育期的作物,比如果树春季氮、磷需求量大,膨果期钾肥需求量大,所以不同时期使用相应配比肥料更合适!

  

  2、化肥在土壤中的作用是相对速效的,目前很难达到缓释半年以上的效果,目前对中国北方的栽培模式而言,“少量多次”适用于各种土壤!

  

  六、骗术:“长毛”的肥料是添加了活菌的生物菌肥!

  

  这个谎言被各种假冒生物肥料厂家和经销商所利用!我已经遇到了几十例!需要说明的是:

  

  1、除了及其个别的放线菌产品,常见生物菌肥在正常存储过程中并不”长毛“,常见”长毛“的产品是没有发酵彻底的有机肥,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真菌!

  

  2、正因为大量的”长毛“,这种产品才没有添加任何的”功能细菌“,而且很可能水分超标,还有烧苗的危险!

  

  3、常见的微生物菌剂添加的是”芽孢类细菌“,做成肥料是不会长毛的!不会长毛的!不会长毛的!

  

  4、常见”长毛“的肥料的肥料,长的是杂菌,是真菌!很多是腐霉属的有害真菌!

  


田大叔说事


我在镇上开了一家农资经营部,主要销售种子、农药、化肥。庄稼收成的好坏,跟肥料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使用假冒伪劣的产品,会导致庄稼欠收甚至绝收。所以在选择肥料供应商非常慎重,同时经过多年的经营,也掌握了一些辨别肥料的经验。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肥料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比如红四方、司尔特等大的品牌,这样质量就会有保证,一些小的肥料生产厂家生产的肥料,一般标号都比较高,实际上成分含量都达不到,价格上比较便宜,像这种产品撒到田地里,肥效不够,庄稼没有足够的养分生长不起来。


其次,怎么辨别对假冒伪劣的肥料?拿复合肥举例,含量比较低的颜色发黑,含量比较高的颜色发白,如果相同含量的复合肥,可以对比其颜色的深浅。钾肥的真假也很好判断,钾肥一般都是颗粒状的,可以将其放入水中,看是否能够融化,正常的钾肥都是可以融化的,如果融化不了,里面含的杂质就比较多。主要就是看颜色、看形状、闻气味等等,具体就不一一介绍了。
希望上述的回答能够帮到您,如果喜欢的话点个赞,谢谢!


时间年华


植物体中存在着近60种不同元素。其中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只有16种,这就是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锰、锌、铜、钼、硼和氯。人们将这16种元素称为必要元素。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必要元素,是因为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不会正常,而且每一种元素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由化学性质非常相近的元素代替。

  植物所必需的16种元素中,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等9种元素,植物吸收量多,称为大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和氯等7种元素,植物吸收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16种必要元素中的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余元素均靠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每种元素的化合物形态很多,但根系只能吸收其自身可以利用的化合物形态,例如,对于氮元素来说,大多数植物只能吸收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又如磷元素,植物主要利用的形态是正磷酸盐(H3PO4)。因此了解植物对元素的吸收形态非常重要。

肥料主要看元素的含量和形态,还有杂质含量。


识农君


现农资市场鱼龙混杂,不乏一些假冒伪劣也混入其中。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一些黑心商家首先会把一些小品牌或所谓的进口肥推荐给大家。这时,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到三多:多观察,多交流,多查询。真正的进口肥不是很多,要尽量使用国产知名品牌,以免花了冤枉钱 。如果自身权益已经收到了侵害,必要时要向当地工商部门和农业部门举报。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