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赵孟頫此行书最得风流!

他不仅力追二王,而且力追元古,他对於古篆及隶书、章草无不苦心学习。尤其章草,因为有他提倡,方由中绝而复兴起来。至大三年(公元一三一○),五十七岁的赵孟頫终於得到了僧独孤所赠的定武兰亭帖拓本,赵大喜过望,曾先后为之题跋十三次。

赵孟頫此行书最得风流!

元代书法一改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潮流,转而取法书圣二王,以继承、发扬古法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和位置。领导书坛这场“革命性”运动的领军人物是一代宗师赵孟頫。赵孟頫学博才高,精力过人,无论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经史文学方面,他都有令人称道的业绩。尤为突出的,是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其书六体皆能,抗衡唐宋,正好元史本传中所说:“孟俯家稻兮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此行书最得风流!

当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兰亭水边修赋诗,王写了一篇序言——《兰亭序》。这是一篇流芳千古写作俱佳的经典之作,其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其文章被选家叹为观止。《兰亭序》流传到唐太宗手中时,他为使《兰亭序》真迹永远伴随左右,乃命拓书人分别钩摹,作成副本流传世间。

钩摹响拓,精细费时,在唐代已数难得之珍品,至宋代更不易得。於是,有人摹以刻石,其石在定武军州,遂称定武兰亭。此本时代及既早,摹刻亦值佳,遂成名帖。到元代,好的定武本兰亭,已不是能轻易见到的。贵为一代宗师的书法家赵孟俯也是挨到五十七岁才得到一本。他自称“一旦得此,喜不自胜”。

喜不自胜的赵孟俯在兰亭跃语中,把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经验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为研习书法者广开方便法门。

赵孟頫此行书最得风流!

他在跋语中说:“《兰亭》诚不可忽”,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赵取法二五,对於王右军的得意之作——《兰亭序》,自然格外倾心。他一生的所临《兰亭序》当不下数十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