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政治上切莫犯糊塗

“年輕有為”“積極肯幹”“全國勞動模範”……這些都曾是福建省人民防空辦公室原黨組成員、副主任陳志強身上的光環。

不承想,這樣一個有著光明前景的幹部,卻是個政治上的糊塗人。

為仕途晉升,陳志強把“江湖氣”帶進了工作場所,拉幫結派、任人唯親,鞏固自己的“勢力”;為打擊對手,他匿名誣告、陽奉陰違,甚至與人串供對抗組織審查……據查實,六項紀律,他違反了五項;“七個有之”,他佔了六個,藐視政治紀律,漠視政治規矩。

最終,陳志強的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壞了,落得個狼狽收場。2018年4月,陳志強被開除黨籍、行政撤職,並降為科員。

妄語:“可能是巡視組被人操縱了,大家可以舉報反映”

警示一:政治上犯糊塗,只會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1991年,陳志強調入福建省統計局工作,此後二十多年的仕途可謂順風順水,一步步從辦公室副主任走到副局長。

仕途的順暢讓陳志強漸漸有些膨脹,開始迷失自我,甚至變得糊塗。一次巡視後,他的問題浮出了水面。

2016年5月,福建省委巡視組對省統計局開展巡視。2個月後,伴隨巡視反饋意見而來的,還有數封反映巡視組被人操縱的指控信。

“實在可笑,竟說局裡存在‘搞小圈子’‘拉幫結派’,以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巡視工作有失公正,反饋意見子虛烏有。”面對巡視反饋意見,時任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的陳志強表面上積極配合整改,私底下卻組織有關人員撰寫匿名信“反擊”:“可能是巡視組被人操縱了,大家可以舉報反映。”

這樣的“反擊”,陳志強沒有覺得絲毫不妥,他甚至認為:“舉報反映問題並沒錯,我只是給對巡視反饋意見有異議的同事提供建議罷了。”

同年8月,根據巡視反饋意見,福建省紀委駐省審計廳紀檢組對省統計局辦公室主任兼財務處處長蔡啟奮和省統計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新武等人私分報刊發行勞務費問題進行初核。

“蔡啟奮也分了一些發行勞務費給我,就趕緊找他倆商量對策。”擔心事情暴露的陳志強與二人統一口徑,並囑咐不要張揚,“管好嘴,千萬別牽扯省統計局領導”。

對省委巡視指出的問題認識不夠到位,整改不夠嚴肅、不夠穩妥,加之捏造巡視組被人操縱的指控信……巡視後,省統計局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引起省委的高度重視。2017年8月,福建省委決定對省統計局開展“機動式”巡視。這一次,巡視利劍直指“個別班子成員嚴重違反政治紀律”。

根據兩次巡視發現的線索,同年9月,陳新武和蔡啟奮先後被立案審查,二人的供述也印證了陳志強存在匿名誣告、與人串供等違紀事實。2017年11月,陳志強被免去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職務,轉任省人防辦黨組成員、副主任。隨即,福建省紀委對陳志強進行立案審查。

狂言:“我沒有錯,為什麼要查我?”

警示二:必須相信組織,依靠組織,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我沒有錯,為什麼要查我?”審查初期,陳志強的“理直氣壯”讓專案組工作人員察覺到,陳志強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十分淡漠,甚至根本不當一回事。

“處理以‘違反政治紀律’立案審查的案件,大家都是頭一次。”專案組工作人員坦言,不僅審查此類案件沒有經驗,如何讓陳志強正確認識錯誤也是難題。

經過反覆考慮,專案組定下策略——政治上不明白,就先讓他學紀律、懂規矩。從重溫黨章,到背誦入黨誓詞,之後的每一天,陳志強的任務就是通過逐條對照學習,查找問題根源。

2017年12月3日,陳志強正在學習黨章時,專案組工作人員遞上了一份材料——陳志強的入黨志願書。

“看到入黨志願書的那一刻,我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33年前。”陳志強說,發黃的紙張上依舊清晰的字跡似乎在拷問他的入黨初心,“入黨為了什麼,為黨做了什麼,給黨留下了什麼……”

“要讓他開口談自己的問題,學習要更有針對性。”除了常規內容,專案組給陳志強準備的書單裡還有一本《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

學習,讓陳志強思想慢慢“甦醒”,進而陷入恐慌,變得顧慮重重。“犯了如此嚴重的錯誤,不敢去想等待我的會是怎樣的結果。”

這一切,在2017年12月10日發生了轉變。

那天晚上,陳志強坐在床上發呆,情緒有些低落。這時,專案組工作人員送來一本他母親的紀念冊。接過紀念冊,他有些意外,繼而淚如雨下,這一天是陳志強母親的忌日。

“這事對他觸動很大,也是第一次見他落淚。”當晚,陳志強主動交代了其在省統計局的部分違紀問題。

讓陳志強意想不到的還有2018年2月15日的夜談。

那天是農曆大年三十。晚飯後,兩位專案組工作人員泡了一壺清茶,與陳志強聊黨的政策、家人和朋友。就這樣,三人一聊就是兩個多小時。

“從最開始的擔心害怕到完全信任組織、依靠組織,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也離不開組織的關懷。”這兩次經歷,讓陳志強感受到了組織溫暖,也感到深深愧疚,下決心配合組織審查。

悔悟:“我像失了戒心的行車人,啥線都敢壓”

警示三:對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必須早發現早處置

“組織審查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我,一個連自己都感到陌生的我。這幾年,我像失了戒心的行車人,紅燈也敢闖,啥線都敢壓,不知不覺中觸碰了黨規黨紀。”18頁8700餘字的懺悔書中,陳志強滿是悔與悟。

“黨規黨紀是每一名黨員都要遵守的行為底線,一旦觸碰,就會危及政治生命。”從一心想幹事的統計幹部,一步步淪為違規違紀的“反面教材”,陳志強反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對黨規黨紀的學習走馬觀花,擺形式、做樣子。

很長一段時間,陳志強甚至對政治學習產生牴觸情緒,理想信念也開始動搖。“思想和行動逐漸成了‘兩張皮’,觸犯黨規黨紀不自知。”他承認自己變得貪婪,“總覺得可以擔任更高的職務”。可惜事實未遂他願。

2005年擔任省統計局副局長後,12年的“穩定”讓他有些焦慮,甚至變得“官欲燻心”,連省統計局班子成員進行民主測評時,都要費盡心思打壓競爭對手。不僅如此,他還堂而皇之地為個別幹部的提拔打招呼拉票,只為收買人心,“召集”更多“幫手”。

回想這幾年的經歷,陳志強發現身邊多了不少阿諛奉承之人。“一個領導幹部的素質、格局直接決定了他‘身邊人’的層次、種群。”他不禁感嘆,正是沉醉在糖衣炮彈中難以自拔,才會漸漸迷失自我,“這樣的我,不犯錯才怪呢!”

最終,這些負面因素壓垮了陳志強,讓他的人生偏離了正確的航向。2018年4月26日,綜合考慮其違紀問題及審查調查期間表現,福建省紀委監委給予其開除黨籍、行政撤職處分,並降為科員。

“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要早發現、早處置,堅持高標準引領與守底線預防相結合,切實加強紀律教育,引導幹部既自覺正心修身,加強黨性修養,又從違紀違法案例中汲取教訓,反躬自省、引以為戒。”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學新說。(記者 陳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