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岗前培训期间双方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岗前培训期间双方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案 例】

案件来源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2017)苏0104民初4216号民事判决书

案情简介

原告方某应聘至被告某公司从事电话客服工作,被告让原告3月20日来公司参加培训,3日后被告法定代表人要求原告停止培训离开公司。

原告要求支付2017年3月21日至3月23日培训期间的工资413元。

被告辩称,原告只是面试培训3天,公司并没有为原告办理入职手续,原告也不是公司正式职工,双方不形成劳动关系,不应当支付工资。

裁判结果

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支付2017年3月21日至3月23日工资413元。

岗前培训期间双方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解 析】

实务中,有些用人单位为了使招用的人员尽快掌握工作技能,进入工作状态,会对招用人员进行一定时期的岗前培训。

那么,岗前培训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我们认为,形成劳动关系。

岗前培训期间双方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判断双方是否形成劳动关系的关键是用人单位有无用工行为,这里的用工应该作广义上的理解,而不能局限于在工作岗位上正式提供了劳动。用工不仅包括了用人单位的实际用工,也包括为了实际用工而进行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为了实际用工而做的准备,进行岗位培训也是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岗前培训期间双方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同时,《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岗前培训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岗前培训是用工的一种形式,是用人单位用工的组成部分。

以上理解在《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中也有所体现,其第13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参加上岗前培训、学习的,劳动关系自劳动者参加之日起建立。”

因此,岗前培训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