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科技共山水一色——鏡頭裡的松山湖滄桑鉅變

科技共山水一色——鏡頭裡的松山湖滄桑鉅變

科技共山水一色——鏡頭裡的松山湖滄桑鉅變

■昔日,這裡還是一片長卷畫廊般曼妙的“野湖”(攝於2001年) 松山湖 供圖

科技共山水一色——镜头里的松山湖沧桑巨变

■2001年10月9日,東莞市松山湖科技產業園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松山湖科技產業園的開發建設各項工作全面展開(上圖為開發前的景象,松山湖供圖)。2010年成功獲評國家級高新區,201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啟了創新提速的新樂章(下圖為2016年拍攝的景象,賀東峰攝)

科技共山水一色——镜头里的松山湖沧桑巨变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松山湖不僅滿足於優美的環境,各種生活配套和資源也逐漸完善,這裡日漸成為宜居創業新城 張超滿 攝

科技共山水一色——镜头里的松山湖沧桑巨变

■中國科學院雲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匯聚了雲計算相關領域的技術、人才、科研設備和網絡等核心科技創新資源,形成中科院雲計算研發、創新與運營基地。圖為IDC機房 王俊偉 攝

科技共山水一色——镜头里的松山湖沧桑巨变

■2018年8月23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在東莞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隨著多個重大科技平臺接連落地,松山湖在打造成為面向全國全球的創新驅動發展“新高地”方面有了更足的底氣 記者 藍業佐 攝

科技共山水一色——镜头里的松山湖沧桑巨变

■多年來,眾多行業龍頭進駐松山湖,撐起園區的產業和創新生態體系。圖為位於松山湖的東莞市中圖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記者 鄭志波 攝

科技共山水一色——镜头里的松山湖沧桑巨变

■近年來,松山湖建成眾多博士後科研平臺、院士及專家工作站、國家及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松山湖創新驅動的強大動力 松山湖供圖

科技共山水一色——镜头里的松山湖沧桑巨变科技共山水一色——镜头里的松山湖沧桑巨变

■松山湖華為溪流背坡村前身(上圖,攝於2006年7月);在建中的華為溪流背坡村(中圖,攝於2016年7月);拔地而起的華為溪流背坡村(下圖,攝於2018年3月) 曹永富 攝

東莞時間網訊(記者 於長恆)長廊荷花、松湖煙雨。置身松山湖,恍若世外桃源。

松山湖,四周峰巒環抱,湖面煙波浩渺,湖鳥輕鳴,峰巒綠樹倒影湖底,波光煙雨青翠流蕩。

優美的景色外,工業文明在這裡同樣彰顯無遺。鱗次櫛比的工業廠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寫字樓,掩映在一片鬱鬱蔥蔥中,無不提醒來者,這裡是自然生態與工業文明共存共融的最佳樣本。

今天的容顏與氣質,松山湖用了17年的時間來沉澱。昔日,這裡還是一片長卷畫廊般曼妙的“野湖”。2001年,東莞市風物長宜放眼量,舉全市之力開發松山湖。

後來的故事如你所知,一個獲得萬眾矚目的高新區,一步步完成自身的蛻變:2010年成功獲評國家級高新區,201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啟了創新提速的新樂章。

17年過去,松山湖已經是東莞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併成為全市當之無愧的創新驅動發展強大引擎。目前,園區在全國高新區的綜合實力排名23位,在全省高新區中排名第三,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鏡頭刻錄下松山湖的點滴變化。在歷史長河中,17年無疑是滄海一粟。但在鏡頭裡,在每一幀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松山湖的滄桑鉅變。

對每一個來過這裡的人來說,松山湖意味著什麼?這是一座充滿希望的產業新城,這是一座集聚創新資源的科技新城,這是一座承載夢想的創業新城,這是一座充滿魅力的活力新城……或許每個人在內心都有自己的答案,這更加印證了松山湖的包容氣質。

多年來,中集集團、宇龍通信、生益科技、易事特、中國電子、長盈精密、正業科技、中圖半導體等眾多行業龍頭進駐松山湖,撐起園區的產業和創新生態體系。

幾年前,“巨無霸”華為也來了,許多上下游企業同樣慕名落戶,一條龐大的電子產業鏈隱秘而成。如今,在華為的主導下,華為溪流背坡村拔地而起,由於其歐式的建築風格,一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熱點。

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式建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珠三角分部雙雙掛牌……2018年以來,隨著多個重大科技平臺接連落地,松山湖在打造成為面向全國全球的創新驅動發展“新高地”方面有了更足的底氣。

作為東莞產業創新科技中心,松山湖不僅承載著東莞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更被寄予了厚望——引領東莞創新驅動的主力。匯聚全球智慧,引領區域創新。今後,松山湖將繼續譜寫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的壯麗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