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过去的十年里,居民储蓄率降了近七倍,都花在哪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的确是越来越好了,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每年的经济数据年年走高,人们收入水平节节攀升,可不知为何,许多人都说总有种虚无缥缈抓不牢的不安全感,具体是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其实我们每年所看到的经济数据,那当然是美好的数据,是我们乐意看到的数据。而有些数据,我们没有仔细的关心,却似乎直接的关乎到我们的幸福稳定基数。那就是居民的储蓄率!过去十年间,从2007到2017年,居民的储蓄率从48.8%降为7.7%,几乎降了近7倍。是我们消费观念变了,还是某些东西强行的拿走了我们的钱包?

过去的十年里,居民储蓄率降了近七倍,都花在哪了?

俗话说:仓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个粮之前是指仓里的口粮,在如今基本饿不着的年代,一般就是指居民的储蓄率。我们的民族总体来说是一个勤俭持家的民族,喜欢未雨绸缪,给自己留条看得见的后路,以备不时之需。如今居民整体的储蓄率不足一成,许多人所说的那种虚无缥缈的不安全感或来源于此吧!

以前,我们总是提倡节约,保守消费,能不买就不买,更不要说借钱买;如今,似乎人人狂欢,各地都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升基地皮,信用卡消费,支付宝花呗,各大平台和民间借贷猖獗。什么勤俭持家都是屁话,傻子才把钱存在银行,利息不够通胀的!你身边的人如是的对你讲,可仔细想想也对,现在往银行存钱真的是划不来啊!可这样狂欢式的消费环境,总有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感觉,甚至这顿把下顿都吃了。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罢了罢了啊!

那么降了近七倍的储蓄率,我们到底花在哪里了?

有人总会有个第一反应:没错,我们掏空了积蓄,甚至还负了一二十年的债务,买了房子!不错,这是一个原因,也确实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来自乡下的中产阶级的人群无疑成了历史车轮最大的接盘侠。不接没法子,接了压力大,这是一个矛盾又苦痛的事实。

过去的十年里,居民储蓄率降了近七倍,都花在哪了?

首先,富有的人群他们不愁没房子;城市户口的不管是哪些人群,只要拆迁,基本上都不愁房子的事情,甚至每家都有两三套。没拆迁的不着急,规划总会到来,一夜总会暴富!所以城里的人群基本上也不担心房子;老一辈的人群有着较强的安土重迁思想,他们除了少许的迫不得已,他们一般也不会去考虑买房;那么最大的买房人群基本上都是来自乡下的,有着青春和梦想的,希望为将来好好奋斗的,中产阶级或低产阶级青年。他们几乎是唯一一群待宰的羔羊!

过去的十年里,居民储蓄率降了近七倍,都花在哪了?

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房地产商,中介公司,物业等,他们剪了羊毛,还要等着羊毛再长出来,一个个剪刀放好了位置,蓄势待发!呜呼哀哉!于是这些人不得不掏空了祖孙三代的积蓄,甚至背负债务,也要在城里安家置业,渴望着下一代不再如自己这般吃苦受罪。

居民的储蓄率一年一年的降了下来,钱包一个个的瘪了,流入了那些富德几乎不再需要钱的人的口袋里,并且川流不息。这还不算,他们还要计算着你们将来可能有的钱财,利用各种刺激手段,让你心甘情愿的掏空钱包,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的实力,却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把自己打扮的活像一个上流人士。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狂欢之后有谁会为你收拾烂摊子,只有你自己。我们很多时候输在了随大流,输在了人云亦云,然而有时候真的是无可奈何。毕竟我为鱼肉!

过去的十年里,居民储蓄率降了近七倍,都花在哪了?

香港曾经也是如此把那些有梦想的年轻人挤在鸽子笼里,最后只剩下10%的富人的狂欢,想想也是有些讽刺的!真希望我们这群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们,不会有那么差的结局。到底是房子吸干了我们的钱包,还是我们的钱在钱包里也会不翼而飞?大概二者兼有之吧!对于如今居民的储蓄率直线下降,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